Chapter 4 Respiration in plant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学习代谢途径的技巧和要求 反应过程 起始物、终产物、重要中间产物、 重要反应 ( 关键酶催化 的反应、产能与耗能反应、脱羧反应 ) 反应部位 器官,细胞内定位 生理意义 代谢调节 主要调节点,主要变构抑制剂、变构激活剂 各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和调控.
Advertisements

项目二: 整体及一般检查 1. 任务一 整体状态的观察 一、体格发育 二、营养程度 三、精神状态 四、姿势与体态 五、运动与行为 2.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6.2.7 二氧化碳对发酵的影响 及其控制.
Postharvest physiology of horticultural crops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THE HUMAN PERSPECTIVE 人类展望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有三条途径: 1. 糖的无氧分解 2 .糖的有氧分解 3. 磷酸戊糖途径.
第五章 发酵机制与代谢调控 微生物发酵机制是指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利用基质合成人们所需要的产物的内在规律。
生物 第二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第二章第1節 根、莖和葉的構造.
专题二 新陈代谢 植物新陈代谢 动物新陈代谢 微生物新陈代谢.

人体能量的生成 1.
人体能量的生成.
第九章 糖 代 谢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中生物组 杨文.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生物電化學短講 生物體能量 呼吸作用 生物電子傳遞系 糖與醣 葡萄糖 糖解作用 檸檬酸循環(TCA cycle) 電子傳遞鏈 傳導概論
本文件不代表官方立場,且作者已盡力確保資料的 準確性,惟任何未經授權擅自使用本資料所造成的損害,作者不負賠償責任。
第三章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过程 1、掌握园艺产品采后生理的有关概念、各种代谢作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了解园艺产品采后生理过程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 呼吸作用.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二篇 发酵机制 发酵机制: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利用基质(底物)合成人们所需要的代谢产物的内在规律 积累的产物 微生物菌体 酶 厌气发酵:
细胞呼吸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 安庆市 第十一中学 刘学敏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安徽省远程教育优秀作品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萧蓓蕾.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Respiration)是将植物体内的物质不断分解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异化作用方面。它既是植物能量代谢的核心,也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转换的枢纽。
第十章 食品 药品与健康 考点1 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 . 食品中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细胞代谢 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
第五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Glucose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与供给.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节 新陈代谢: 生物体进行的所有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的总和。 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包括:
第二篇 植物体内物质与能量的转变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生 物 氧 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五章 生物氧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电子传递链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
微生物的代谢.
第八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Chapter 3 Metabolisms of Carbohydrates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四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生理意义和场所 第二节 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 第三节 生物氧化
生 物 氧 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Major Metabolic Pathway Glycolysis Mitochondria
第24章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血 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称为血糖。按真糖法测定,正常空腹血糖浓度为3.89~6.11mmol/L(70~100mg%)。
第五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saccharide 第五章糖类分解代谢和第七章糖的生物合成.
ATP ADP Pi 能量 酶 酶 能量 Pi.
第六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张 健.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生物固氮) 一、固氮微生物 二、固氮酶 三、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
Escherichia coli to decompose polluted water and sludge
CHAPTER 7 MITOCHONDRION AND PEROXISOM.
ATP SLYTYZJAM.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1.ATP的结构: A-P~P~P 高能磷酸键 ADP+ Pi+ 能量 酶 磷酸基团 腺苷.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十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呼吸作用 SLYTYZJAM.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制作者: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薛晓燕.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三節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定海一中 黄 敏.
Tel: 环境微生物学 侯森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Tel:
第 六 章 生 物 氧 化 概 述 第一节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第二节 其他氧化体系.
Chapter 6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apter 4 Respiration in plant

Section 1. The concept and physiological role of respiration in plant 1.1 Concept of respiration  1.1.1 Aerobic respiration  指生活细胞在O2的参与下,可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底物:糖、脂肪和蛋白质。常用的呼吸底物是G。 C6H12O6+6O2→6CO2+6H2O+Energy △G'=2870kJ(686kCal)/mol 

1.1.2 Anaerobic respiration 在无氧条件下,生活细胞的呼吸底物降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微生物--发酵。 

1.2 Physiological role of respiration 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 36-38ATP。 2)呼吸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Section 2. Respiratory pathway of plant

2.1 Glycolysis--- EMP pathway 糖酵解指在细胞质中己糖降解成丙酮酸过程

 以葡萄糖为例,糖酵解总的反应可以概括成: C6H12O6+2NAD+2ADP+2Pi→2丙酮酸+2NADH2+2ATP+2H2O

2.2 TCA cycl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 逐步氧化分解,最终形成水和CO2的过程。Krebs cycle。

TCA cycle总结 在细胞的线粒体间质中进行的 脱去3分子CO2。 脱去5对氢,4NADH2,1FADH2。 三羧酸循环总反应式: 2Pyr+8NAD +2FAD+2ADP+2Pi +4H2O →6 CO2+2ATP+8NADH2+2FADH2

2.3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 PPP是发生在细胞质中的G-6-P直接脱H、脱羧氧化, 放出CO2的过程。 1.G6P后经两次脱氢,一次脱羧形成Ru5P。 2. 6Ru5P通过分子重排(C3、C4、C5、C7)重新形成G6P(每1循环实际消耗1G)。

作用: 1.提供还原力NADPH2, 2.提供中间产物, 3.也能产生能量。

Section 3 Biological oxidation Biological oxidation--广义上指在活细胞内,有机物质氧化降解,包括消耗O2,生成CO2和H2O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它是经一系列酶催化、在常温和以H2O为介质的环境中进行,并且是逐步完成的,能量也是逐步释放出来的。这些能量的相当大部分是以高能键形式贮存,供各种生理活动之需。狭义上指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吸氧和产生H2O的过程。

3.1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itochondria 线粒体呈球形或短杆状,直径为0.5~1.0μm,长约1~2μm, 500~2000/cell。

3.2 Respiratory chain 呼吸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有序排列的一系列氢及电子传递体构成的链系统。

3.3 Terminal oxidase 末端氧化酶是把底物的电子传递到分子氧并形成H2O或H2O2的酶。

3.3.1 Mitochondria terminal oxidase 1)Cytochrome oxidase--Cytaa3 

2)Alternate oxidase(Cyanide-resistant oxidase) -- 对氰化物不敏感的氧化酶。    Cyanide resistant respiration不受CN-和N3-及CO等呼吸抑制剂所抑制的呼吸被称为抗氰呼吸。

3.3.2 Non-mitochondria terminal oxidase 1) Phenol oxidase(酚氧化酶)

2) Ascorbic acid oxidase(抗坏血酸氧化酶)

3.4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当底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氢和电子传递体)传至氧的过程中,伴随着ADP和Pi 合成ATP的过程称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机理:Mitchell化学渗透学说。P/O指每消耗1个氧原子所形成的ATP个数。 呼吸:NADH2……→O为3(2) FADH2……→O为2。

Section 4 Regulation of respiration    4.1 Energy charge regulation   细胞内通过腺苷酸之间的转化对呼吸代谢的调节。能荷代表了细胞的能量水平,常用下列公式表示:  

4.2 Regulation of EMP pathway Pasteur effect (巴斯德效应): O2对无氧呼吸的抑制

4.3 Regulation of TCA cycle

4.4 Regulation of PPP

Section 5 Respiratory indexes and factors affecting respiration

5.1 Respiratory indexes 5.1.1 Respiratory rate 种类、年龄、器官和组织的差异。 单位重量(鲜重、干重、原生质)在单位时间释放的CO2或吸收O2的量。 种类、年龄、器官和组织的差异。  5.1.2 Respiratory Quotient(R.Q.)  又叫呼吸系数,是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的mol(或V)数的比值。

糖类为呼吸底物时R.Q.=1,   C6H12O6 +6O2 →6CO2 +6H2O     RQ=6molCO2/6molO2 =1.0 脂肪酸为呼吸底物时RQ<1,   C6H12O2+8O2=6CO2 +6H2O,RQ=6/8=0.75 有机酸为呼吸底物时RQ>1,   2C6H8O7+9O2→12CO2 +8H2O,RQ.=12/9=4/3=1.33 此外R.Q.还与环境供O2,脂糖转化等有关。 无O2呼吸RQ>1,脂转为糖时RQ<1,糖转为脂时RQ>1。

5.2 Factors affecting respiration 5.2.1 Internal factors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呼吸速率。

5.2.2 Environmental factors 1) Temperature

2)H2O 植物组织在失水萎蔫时,呼吸上升。干燥种子水分上升,呼吸大大提高。

 3)O2 O2↑,呼吸↑。 O2过低,呼吸↑ Exhausting point(消失点,熄灭点),无O2呼吸刚刚停止时的外界环境中O2浓度。

4)CO2 适时中耕松土、开沟排水,有助于促进土壤空气和大气的气体交换,促进根系的生长。 CO2浓度增高,呼吸速率减慢。应用于果蔬贮藏保鲜。 当浓度达到10%时,可使植物致死。 适时中耕松土、开沟排水,有助于促进土壤空气和大气的气体交换,促进根系的生长。 

5)Wounding and stimulating 机械损伤,呼吸速率显著加快(PPP) 防止产品的机械损伤 机械刺激,呼吸暂时上升

Section 6 Respir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6.1 Respiration and crop culture   早发--壮根--减少冠层有机物消耗。   6.2 Respiration and storage of seed   呼吸↑,贮藏物质消耗↑,种子含水量↑,堆温↑,形成恶性循环。微生物繁殖↑,堆呼吸大大↑。最终使贮藏种子发热霉变。

生产措施:  1)充分干燥种子。   晒干种子--低于安全含水量。适于周年长期保管的种子含水量称为"安全含水量"。谷类12-13%,大豆为11%,油菜籽8-10%。超干贮藏新方法。   2)降低粮温。 -4 -4 ℃。 超低温保存新技术(-193℃)  3) 调节气体成分。   充氮、充二氧化碳或密封自行缺氧。   6.3 Respiration and storage of fruit   Respiratory climacteric(呼吸跃变):   部分果实成熟过程呼吸渐渐下降,但在成熟前呼吸又急剧升高,达到一个小高峰后再下降的现象。如苹果、梨、香蕉、草莓等, 称跃变型果实。   另一类果实在成熟前,呼吸上升不明显的为非跃变型果实。如西瓜、柑桔、瓜类、菠萝等。

延长果实贮藏期限的措施 原理:设法降低呼吸,推迟呼吸跃变。

1) 降温。   低温下果实无明显呼吸高峰出现,但要防止冻伤。荔枝可低温速冻。

2) 气调。增CO2,适当降氧,通风。   3) 去Eth。   4) 生物技术转基因。成功例子ACC合酶反义突变体tom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