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黄龙县中医医院院感科 王红艳
内容提要 一、医院感染概念 二、消毒、标准预防 三、重点部门感染管理制度及要求 四、手卫生
内容提要 五、医疗废物管理 六、消毒供应科的医院感染 管理
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和医院环境。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咽、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
医院感染散发:是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病人中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历年是指情况大致相同的年份。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可因医院、时间、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 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 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 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标准预防具体措施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
科学使用防护用品 口罩 帽子 护目镜、防护面罩 手套 隔离衣、防护服 防水围裙 鞋套
戴口罩 根据需要选择,并正确佩戴口罩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外科口罩 手术室、侵入性操作—外科口罩 接触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病人—防护口罩 注意:佩戴前后清洁双手 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用双手按紧鼻夹
戴口罩注意事项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不正确戴口罩种种
不正确戴口罩种种
不正确戴口罩种种
手套 注意: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戴手套的指征: 接触病人手可能被污染时或接触病人的粘膜、血液、体液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无菌操作时、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应戴无菌手套。 注意: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关于手套的误区 使用手套后就不必洗手 为节约使用,每半天换一次 清洗消毒后可重复使用 带着手套串门:按电梯、开关门等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要求 (一)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要求: 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发现散发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医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在12小时内上报院感科或医院总值班。 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二)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要求: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 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 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 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高压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无菌标志,且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3、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 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感染病人用 过的(或带血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和灭菌。所有医 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4、要严格遵守无菌 技术操作规程。换药 操作应按无菌伤口、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进行。
5凡特殊感染病人,如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6、门诊及各病区治疗、皮试、注射用输液器、注射器必须一人一用一管,针灸针做到一穴一针一用,用后处理。
7、体温计放消毒容器内,一人一用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并清洁体温计和容器。 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无菌水,每日更换。
9、注意手的清洗消毒:接触病人后,特别是在 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 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 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 隔离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 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 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 品后均应按正确的洗手方法 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10、患者床位的安置原则应为: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 病人一览卡 上、病历夹上标识清楚 同类感染病人 相 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 安置。如果 实在达不到,同一个房间内以 外侧为感染床位。
11、病人在住院期间如发现传染病,应及时上报并安排转院治疗,未转院前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并按 隔离消毒原则处理。 传染病人的污染物品进行单独消毒处理,未经 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入病区,更不得给他人使用 用 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 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 道。
12、病人被服每周至少换洗1~2次,换下的脏被服放于指定处,不得在病室内清点。如有感染性被服应装入黄色袋中,标记清楚,送洗衣房。 13、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单元一组一巾,用后均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14、病区、治疗室等重点科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地面每日湿式清扫,并用消毒液拖洗一次,特殊情况随时拖洗。 15、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放置黄、黑色塑料袋内分类处置,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医用垃圾封口并贴标签,封闭运送至临时垃圾储存点。由垃圾回收中心集中回收,专管人员作好记录。
16、医务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禁止穿白大衣进入食堂、上街购物及吃饭等。 17、要经常对病人进行 防病宣传,教育病人 不乱串病房,在指定地点活动。
(三)门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 一、工作人员上班要衣帽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及离院外出。 二、确诊传染病者,医生应及时上报,填写疫情卡。
(三)门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 三、治疗室、换药室、注射输液室、治疗操作室等,每日使用紫外线消毒并有记录,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 四、抽血一人一针一管一垫,操作前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病人用后的止血棉签、棉球等放入黄色医用垃圾袋中。
(三)门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 五、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卫生用品,用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定期监督、监测消毒药械及使用中的消毒效果。 六、无菌镊子罐每周二次定期消毒更换,一罐一把,浸泡液面要求达到镊子的2/3处。如使用干罐,每4小时更换。 七、所有消毒物品均应标明物品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责任者。有效期一般七天,霉季五天。消毒包内有化学指示剂,包外有3M高压灭菌指示带。
(三)门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 八、各诊室配备非触式洗手设备和手消毒设施。治疗、操作前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九、各种医疗器械应按要求进行消毒、灭菌,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十、各种医疗废物,包括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防止感染扩散。
(四)处置室医院感染管理 一、室内布局合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水龙头应设非手触式开关,以防洗手后接触水龙头再次污染。 二、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院内感染。 三、无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小包装。 四、更换消毒容器每周二次,有记录。 五、无菌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应防置在无菌柜内,按有效期先后排列有序,分类放置。每日检查,过期重新灭菌。
(四)处置室医院感染管理 六、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或包装破损禁止使用。 七、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液用无菌液体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开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八、清创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创口),后处理感染伤口(创口),用后的器械经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破伤风、绿脓杆菌等特殊菌种伤口(创口)处理后器械按规范处理后.送高压灭菌.辅料等放置于双层医用垃圾袋中,规范放置。 九、坚持每日定时清洁、消毒制度,遇有污染及时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抹布、墩布等专用。
(五)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医院感染要求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重新清洗包装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液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五)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医院感染要求 五、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打开时需注明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六、无菌镊子罐每周2次高压灭菌,浸泡液面要求达到镊子的1/2—2/3,一罐一把,并做好使用情况的登记。如使用干罐,每4小时更换。 七、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五)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医院感染要求 八、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九、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医疗废物的管理 五大类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医用垃圾分类 五大类: 感染性:接触血液、体液、各种用后敷料(放入黄色袋内) 病理性:(放入黄色袋内) 损伤性:手术刀片、针头、碎玻璃(放入利器盒内) 药物性:过期麻醉毒品、抗肿瘤药物(放入红色袋内) 化学性
垃圾分类 医用垃圾(黄色袋) 破损的体温计、废针头、压舌板、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等。 污染的纱布、绷带、脱脂棉等敷料。 血、尿、粪、痰等检验标本,化验用的器材、剂、培养基等。 病理标本。 病区卫生清洁用的擦布、拖把等。
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黑色袋) 剩余饭菜、果皮、果核、饮料瓶、手纸、各种包装纸等
(六)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要求: 1、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 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 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 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2、在盛放医疗废物前,各废物 产生科室人员应对医疗废物包装物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 3、各护理单元处置室应设两桶一盒:一桶为存放感染性废物,包括废弃的注射器、输液器及少量药物性废物,内套专用黄色塑料袋;一桶为生活垃圾,内套黑色塑料袋;一盒为损伤性废物,置耐刺锐器盒内。
4、换药室应设两桶:一桶盛放清水,浸泡使用过的换药碗、弯盘、止血钳、镊子等;一桶内套专用 黄色塑料袋,存放污染敷料、一次性导管等感染性废物。 5、医疗废物达到容积 的3/4时,应进行封 口并做标志。
6、、任何人不得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禁止在非临时存放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从事诊 疗、 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 感染者或者感染病人的血液、体 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 含有细菌、病毒的血液、体液污 染了的 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有可能感染的情况,如艾滋 病职业暴露等。
职业暴露的方式 针刺 58.4% 皮损 22.7% 黏膜污染 11.2% 割伤 7.7%
(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感染要求: 1、医务人员必须熟悉职业暴露防护技术和知识,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 2、医务人员在做诊疗护理等操作过程中,要做好标准预防工作,根据病源物质情况,采取洗手、戴口罩、手套、帽子、护目镜、防护衣等措施。 3、医务人员的手部如有皮肤破损,在进行诊 疗操作时,要戴双层手套。 4、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需特别注意防止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安全处置锐利器具,谨慎操作,防止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缝合针等锐器。 6、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内,专人回收,专车密闭运送。 7、对所有感染病人使用过的非一次性使用器具要 严格做到消毒-清洗-灭菌。 8、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损伤,要采取正确方法处理伤口, 要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院感办、及有关院领导,科室要 做好登记报告工作。
锐器伤后补救措施 立即挤出血液。 反复流动水冲冼。 碘酒、酒精消毒包扎。 被HbsAg(十)污染针头刺伤,24小时内注射高效球蛋白,完成乙肝疫苗接种,抽血备案,定期追踪。 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按艾滋病职业暴露伤原则处理。
常用的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2%戊二醛、20%过氧乙酸、 含氯消毒剂,3%过氧化氢。 中效消毒剂:酒精、碘伏 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
目前我院常用的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每天更换并监测浓度,我院现在使用84消毒液。 适用范围:环境、物品消毒。 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等。 配制浓度:有效氯250-500㎎∕L。 消毒时间30分钟一1小时 注意事项: 易挥发要现配现用。 消毒后物品要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目前医院常用的消毒剂 2%戊二醛:属高效灭菌剂,7一14天调换。(每周监测) 适用范围:对不耐热医疗器械及精密仪器。 使用方法:浸泡消毒或灭菌。 消毒时间:物品消毒10一30分钟。 物品灭菌10小时。 注意事项: 对手术器械有腐蚀性要加防锈剂。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使用时要戴手套,防止溅入眼内。 消毒后器械使用时要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医院消毒剂使用应注意问题 限制戊二醛的使用范围 万不得已,不应该选择化学浸泡灭菌方法
消毒供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内部通风、采光良好。 内部分区合理。严格划分为去污染区、器械检查打包区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储存区,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各工作区内工作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岗位职责,做好职业防护。 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窗收发,分室存放。 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
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 污染物品分别进行处理,护士掌握各类物品清洁、洗刷、消毒灭菌程序和质量要求。 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灭菌效果的监测按《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每天空锅做BD测试。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识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无菌物品有明显标识,所有消毒物品均应标明物品名称、消毒日期、责任者、有效期,有效期一般季节七天,霉季五天,封口处有指示剂,无菌物品排列按日期先后排列。 包布、容器清洁、干燥、完整,包的体积不超过30×30×50cm3,无菌包内每包应有化学指示剂。
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顶≥50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冲洗、洗涤(用酶)、漂洗1、2、润滑、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 每日工作完毕做好清洁整理工作,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无菌物品贮藏室每日常规擦洗消毒,各种包布用后换洗、保持清洁干燥。 工作人员应接受院感知识教育。消毒员持证上岗,有二年一次考核制度。 加强职业防护。接触被体内物质污染的物品时戴手套,处理及清洗时穿防护围裙及戴眼罩等防护设施;小心处置锐利的器具,以防刺伤。
手工清洗操作程序 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洗涤:冲洗后应用酶清洗剂或其他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 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终末漂洗: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压力蒸汽灭菌监测 物理监测法 化学监测法 包内外指示卡
近年来感染暴发事件频发 98年深圳严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005年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2008年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经输血传播艾滋病事件 2008年西安交大医院8名新生儿死亡 与院内感染有关,2009年天津蓟县新生儿死亡事件 2009年安徽霍县血透感染丙肝事件 最近卫生部通报的广东汕头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剖宫产妇切口感染事件
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调查结果 手术床下的地漏 手术器械锈迹斑斑 手术室墙壁一角(漏雨、纱窗破损
广东汕头潮阳区谷铙中心卫生 剖宫产切口感染事件卫医政发[2010]15号文件 主要原因是用于手术的医疗器械灭菌不合格所致:器械清洗质量差可见锈迹、仍用戊二醛浸泡手术器械进行灭菌……
事件的思考!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即致严重后果 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争钱但可省大钱 保持警惕性是院感暴发的早期发现前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