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 李皓鈞博士
週次 時 間 內 容 1 9/8-12 課程介紹-教育研究的性質 2 9/15-9/19 研究題目與研究問題(一) 3 9/22-9/26 研究題目與研究問題(二) 4 9/29-10/3 文獻探討 5 10/6-10/10 抽樣的方法 6 10/13-10/17 研究工具 7 10/20-10/24 調查研究法 8 10/27-10/31 觀察研究法 9 11/3-11/7 期中考 10 11/10-11/14 歷史研究法
週次 時 間 內 容 11 11/17-11/21 個案研究法 12 11/24-11/28 相關研究法 13 12/1-12/5 因果比較研究法 14 12/8-12/12 質的研究法 15 12/15-12/19 研究報稿的撰寫與評鑑(一) 16 12/22-12/26 研究報稿的撰寫與評鑑(二) 17 12/29-1/2 期末考 18 1/5-1/9
教學用書 教育研究法(第二版) 葉重新著 2004年 心理出版社
規範 出缺席的規範 成績的算法 三次點名不到,此科目以零分計算。 每遲到一次,扣總成績5分。 平常考占50%(含上課表現、考試) 期末占50%(含上課表現、口頭與繳交報告)
教育研究的性質 教育研究的意義與目的 教育研究的特徵 教育研究的功用 教育研究的類別 研究的基本歷程 教育研究者的倫理道德
考題 研究目的: 探討國小轉學生的學習態度。 探討國小轉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情形。 探討國小轉學生的學習成就。 涵蓋的變項 自變項與依變項??????
文獻探討 確定研究變項的重要性 界定研究變項的定義與關係 找出研究問題的新方法 了解他人研究的成果 了解社會大眾對教育問題的意見 獲得研究問題的線索
文獻資料來源 圖書的分類與索閱 參考資料 資料庫
文獻資料檢索策略 圖書 期刊 學位論文 由書目與索引資料找到原文 找尋文獻資料的地方
文獻的範圍與蒐集方法 文獻的範圍 文獻蒐集的方法
文獻探討的步驟與要領 將研究問題作明確定義 閱覽間接資料 閱覽一般參考資料 蒐集專有名詞 由直接資料找尋 文獻探討的要領
以兒童繪本增進幼兒友誼互動之研究 關鍵詞:兒童繪本 ; 友誼互動 ; 幼兒 本研究主要是以兒童繪本增進幼兒友誼互動關係。研究對象為研究者班上六位在建立友誼困難的幼兒。繪本的選擇及課程設計主要是以Selman(1981)的六個友誼向度為主,分別是:友誼的形成、親密關係、相互關係、嫉妒、衝突解決、友誼破裂六項。
戲劇活動對幼兒認知發展及創造力的影響 關鍵詞: 戲劇活動 ; 幼兒認知 ; 創造力 關鍵詞: 戲劇活動 ; 幼兒認知 ; 創造力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探討戲劇活動能否促進幼兒認知及創造力的發展,研究的對象為 75名幼稚園大班及中班幼兒。本研究採2×2因子共變數分析實驗設計。茲將主要發現 摘述如下: ─A大班的序列概念分數沒有顥著高於中班。 ─B大班的液體保留概念沒有顥著高於中班。 ─C大班的數量保留概念沒有顥著高於中班。
角落教學法與講述教學法對高低智力幼兒認知學習效果之影響 關鍵詞:角落教學 ; 講述教學 ; 幼兒 ; 認知學習 本研究旨在探討角落教學法與講述教學法對高低智力幼兒在認知學習成效上的影響;並藉實徵性的教學實驗,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老驗不同教學方法的成效。 為達研究目的,並編製「學前認知能力測驗」評量工具與編寫「學前認知充實方案」教學活動設計。
探討朱宗慶打擊樂教學法對兒童音樂教育的幫助 關鍵詞: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法 打擊樂家朱宗慶自1982年返國之後,隨即著手規劃打擊樂在台灣的推廣計劃,並訂下了「演奏、教學、研究、推廣」四大目標,透過演奏會、講座等方式,將打擊樂的學習做全面性的推廣,更於1992年創辦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進一部落實藝術扎根的工作。 而朱宗慶所創的「朱宗慶打擊樂教學法」,當初創作的構想是希望藉由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敲打本能,並以打擊樂為媒介,用最自然、隨時可以就地取得的素材,讓小朋友可以快樂而自然的接觸音樂,更透過接觸、感受、喜愛、學習、訓練的學習音樂歷程,提升開拓音樂的美感體驗。 本論文裡根據「朱宗慶打擊樂教學法」的教學理念、教材分析、教學方式及教學呈現,來徹底瞭解兒童打擊樂的音樂教育,同時更透過相關理論的佐證,進一步相互結合,讓整個研究更加清楚完善,最後更對「朱宗慶打擊樂教學法」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希望將教學理念做更深植的推廣,讓更多的人欣賞打擊樂之美。
臺中市兒童發展需求滿足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關鍵詞: 台中 ; 台灣 ; 需求 ; 滿足 ; 生活 ; 生活適應 ; 社會學 ; 社會工作 關鍵詞: 台中 ; 台灣 ; 需求 ; 滿足 ; 生活 ; 生活適應 ; 社會學 ; 社會工作 本文之研究目的為:一、探討兒童發展需求滿足程度與其生活適應狀況之間的關聯性;二、探討不同生活環境及不同個人特質的兒童,在發展需求滿足程度與生活適應狀況兩方面的差異;三、根據研究發現,為兒童教養策略提出可行的建議。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蒐集兒童在生理、心理、情緒、社會、智力各項發展需求滿足及個人、社會適應狀況等方面的資料;並以台中市內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童及公、私立育幼院同年齡層之就學院童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臺北市托兒所幼兒家長對親職教育的認知與期望之研究 幼兒期是人類身心發展的重要關鍵期,幼兒家長若能對親職教育有正確的認知,並願且能學得親職知能,協助孩子得有最好的發展,那麼,不僅兒童是直接的受益者﹔間接地,家庭、社會、國家也都將蒙受其利。 本研究的目的乃在瞭解台北市托兒所幼兒家長,對親職教育的認知與對托兒所實施親職教育的期望,並提出托兒所推展親職教育之建議。於是,從台北市以立案的143所公私立托兒所,11895位接受教保的幼兒中,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對1861位幼兒長進行問卷調查,經回收有效問卷1000份,運用統計學方法予以處理。
四幼三乙 兒童繪本增進幼兒情意發展之研究 幼兒體能活動對幼兒大小肌肉發展之研究 開放式教室對高低智力幼兒認知學習效果之影響 探討奧福教學法對幼兒音樂教育的幫助 雲林縣幼兒發展需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外籍配偶對幼兒親職教育需求之探討
圖書館查詢-館藏期刊查詢-中文資料庫查詢-外文資料庫查詢-教育資料館 圖書館簡介-規則與辦法-服務項目 圖書館查詢-館藏期刊查詢-中文資料庫查詢-外文資料庫查詢-教育資料館 館際合作申請-期刊聯合目錄-Concert電子期刊聯合目錄-NBInet全國圖書 書刊推薦系統 網路書店-全新書資訊-電子參考工具-政府網路資源-國內外圖書館 熱門查詢專區 學術專區 最新線上資料庫 查TSSCI(國內引文索引) EBSCOhost Web 查SCI、SSCI 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
萬方數據資料庫 國內研討會活動訊息 數位化論文典藏聯盟 國家考試題庫查詢 NBInet全國圖書聯合目錄 歷屆考古題專區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 環球科技人文學刊(全文) 萬方數據資料庫 國內研討會活動訊息 數位化論文典藏聯盟 國家考試題庫查詢 NBInet全國圖書聯合目錄 歷屆考古題專區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 灰色文獻中文版期刊全文查詢系統(可借) EEBO15~17世紀珍本英語文獻全記錄 PAO19~20世紀典藏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 歷屆學生專題 康熙字典 中文主題編目規範系統 ECCO & MOMW
第四章 抽樣的方法 抽樣的基本概念 隨機抽樣法 非隨機抽樣法 樣本的大小
抽樣的基本概念 母群體與樣本 隨機與非隨機樣本 普查與抽樣調查 抽樣單位 抽樣誤差
隨機抽樣法 簡單隨機抽樣 系統抽樣 分層隨機抽樣
非隨機抽樣法 方便抽樣 立意抽樣 配額抽樣 自願抽樣
樣本的大小 決定樣本大小的原則 採用大樣本的時機 許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存在時 當預知會產生差異或相關不顯著時 組別必須分成次要組別時 當受試者參與研究的意願不高時 要求提高統計考驗力時 母群體中的個體具有很高的異質性時 研究的信度偏低時
樣本的大小 採用小樣本的時機
第五章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的來源與使用 編製問卷 量表的設計 項目分析 心理與教育測驗的來源 使用他人的研究工具
編製問卷 編製問卷的原則 九項原則 問題的類型 十項 答題反應的形式 封閉式與開放式 設計問卷的步驟 四項
量表的設計 Likert量表 Thurstone量表 Guttman量表(累積量表) 語意區分量表 答題形式、給分、應用 等距性質的量表 單一向度的項目,依次序排列 測量態度的工具 語意區分量表
項目分析 難度分析 鑑別度分析 情意測驗 認知測驗
研究工具的信度與效度 信度 影響信度的因素 效度 影響效度的因素
第六章 調查研究法 調查研究的性質 問卷調查法 訪問調查法 得爾慧技術
調查研究的性質 調查研究的涵義 調查研究的目的 調查研究的種類 依蒐集資料時間分類 依蒐集資料方法分類 依研究變項的性質分類 依調查對象的性質分類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的實施方法 實施問卷調查的步驟 提高郵寄問卷回收率的方法 對問卷未寄回或填寫不全的處理 問卷調查的優缺點
訪問調查法 訪問調查法的性質 訪問調查法的類型 訪問的實施要領 訪問調查的實施步驟 訪問調查研究的優缺點 訪問的信度與效度
得爾慧技術 得爾慧技術的涵義 得爾慧技術的實施程序 得爾慧技術與會議的比較 得爾慧技術與問卷調查的比較
觀察研究法 觀察研究的性質 觀察法的類型 觀察的策略 觀察的工具 觀察的實施步驟 觀察的信度與效度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的意義 個案研究的特徵 個案研究的目的 個案研究的範圍 個案資料的種類 蒐集個案資料的方法 了解與分析個案的方法 個案研究的優點與缺點
少子化風暴 中部私立托兒所 170家倒閉 更新日期:2007/11/13 20:25 記者:記者陳彥伊、蕭光志/台中報導 少子化風暴 中部私立托兒所 170家倒閉 更新日期:2007/11/13 20:25 記者:記者陳彥伊、蕭光志/台中報導 經濟不景氣,大人連自己都養不飽了,更不用說生小孩!少子化的情況最直接衝擊到就是私立托兒所,中部地區私立托兒所紛紛宣告倒閉,情況嚴重到同一條街就有好幾家托兒所關門,沒關門的業者說,他們也是咬牙苦撐。 幼稚園大門口落葉凋零,門口亂到不行,垃圾堆滿地,再往裡頭看,教室裡教材和器材都還在卻佈滿灰塵,佈告欄上海報貼著7月28日畢業典禮,才剛送走舊生卻招不到新生,只能宣告倒閉。 業者無奈的說,「本來5、6百個,現在剩下2百多個,2百多個下學期一畢業的話,學生又不知道在哪裡?」 另外這家托兒所也一樣,大紅色布條寫著個租字,宣告關門大吉,台中河南路上,短短3百公尺就倒了2家幼稚園,倒閉的速度就像骨牌接連不斷,據統計5年來,全國幼稚園托兒所的經營,從第1年新增357間,之後逐年遞減,第五年已經變成倒了170間,中部幼教協會中六屆理事長就有四屆的幼稚園做不下去。 經濟真的不景氣,大人連自己都養不飽,更不要說養小孩,有的媽媽甚至自己帶小孩到中班省下保母費,沒有收入,又一直支出,幼稚園業者咬牙苦撐,撐不下去的就門宣告倒閉。
兒童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之發展---質化的探討 本研究根據兒童自陳的偏差行為,再依據老師評定並確認後篩選出有嚴重偏差行為的十一位男童,透過半結構式訪談及觀察的方法,探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偏差行為的脈絡因素,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 結果發現嚴重偏差行為兒童的生活方式多數偏重玩樂,透過衝動性格,尤其是求樂衝動,表現出無聊、缺點改不過來、找刺激、好玩、情緒控制不佳、言語衝動、行為衝動等特徵而直接促成打架、偷竊等偏差行為。
兒童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之發展---質化的探討 本研究根據兒童自陳的偏差行為,再依據老師評定並確認後篩選出有嚴重偏差行為的十一位男童,透過半結構式訪談及觀察的方法,探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偏差行為的脈絡因素,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 結果發現嚴重偏差行為兒童的生活方式多數偏重玩樂,透過衝動性格,尤其是求樂衝動,表現出無聊、缺點改不過來、找刺激、好玩、情緒控制不佳、言語衝動、行為衝動等特徵而直接促成打架、偷竊等偏差行為。
兒童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之發展---質化的探討 衝動性格也會透過家庭、學校與不良交友等在生活上表現出在家裡無聊、父母管不住、零用錢亂花、在學校無聊、與不良朋友交往、不良生活方式等特徵而間接導致更多且具延續性的偏差行為。
兒童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之發展---質化的探討 此一質化資料顯示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關係相當密切,而支持低自我控制(即高衝動性,特別是求樂衝動性)是累犯性之根源的理論模式(莊耀嘉,1996)。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防治青少年犯罪成效不彰提出解釋,並對如何防止有持續性偏差行為傾向的兒童進一步惡化成嚴重少年犯罪提出建議。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研究背景: 年幼時期所養成的行為,會對成年期的健康產生影響。因此以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有助於促進健康和疾病預防介入計畫的研擬。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等多重面向之「生態模式」進行研究,可以釐清各個層級因素對學童養成危害健康行為的影響。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研究目的: 1. 瞭解研究樣本危害健康行為的分佈及因素結構; 2. 從層級觀點探討個人、家庭、學校及社區因素與研究樣本之 危害健康行為的關係; 3. 比較研究樣本在三年間的危害健康行為之分佈和因素結構; 4. 找出影響研究樣本之危害健康行為產生變化的因素。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研究方法: 使用兒童及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Child &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簡稱CABLE)計畫於2001年時之國小四年級世代為研究樣本,同時針對橫斷與縱貫資料,運用描述性分析、雙變項分析和多層級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次級資料分析。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研究結果 研究樣本於國小六年級時之危害健康行為聚集成以下三類:(1)不良生活習慣類,包括熬夜、吃宵夜、吃速食、憋尿、長時間玩電動及看電視;(2)攻擊行為類,包括用髒話罵人、生氣時摔東西、打人和破壞公物;(3)物質使用行為類,包括吸菸、飲酒和嚼檳榔。 前述三類行為總分會隨班級不同而有差異,且各類行為總分會隨時間而逐年增加。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與研究樣本之危害健康行為有關的變項包括個人因素中的學童性別、學業成就及對學校喜好感;家庭因素中的父母婚姻狀況、職業等級、父母支持程度、家庭活動頻率及處罰程度;學校因素中的校長性別、導師性別、導師年齡、學校大小及導師工作壓力;社區因素中的高等教育比率、低收入戶比率及居住地區。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與危害健康行為三年間變化有關的變項包括個人因素中的性別及與老師的關係;家庭因素中的父母婚姻狀況、父母教育程度、職業等級、父母支持程度之改變、家庭活動頻率之改變和處罰程度之改變;學校因素中的校長性別及學校大小;社區因素中的居住地區。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建議 針對不同因素的行為設計介入方案,介入對象應包括學童、家長及教師,並將社區特性納入考量。家長應多與子女互動,並持之以恆,且避免給予子女不當的處罰。學校應設法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及增加學童對學校的喜好感。政府應增加社區居民對危害健康行為相關知識的可近性,對低收入戶較多的社區提供補助和福利。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研究對象,共190人;晤談受試10人。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為達到研究目的,分兩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採用質性研究,及對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十位生命教育志工進行深度訪談,以了解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參與服務學習的動機、學習與成長和研習的需求。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第二階段:問卷調查研究,以自編問卷「學校生命教育志工生命教育知能需求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生命教育志工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五個社區團體140位生命教育志工全部施測,其中有效問卷為138份。 研究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進行分析,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生命教育志工參與生命教育服務的動機是非常多元,以使命感與宗教信仰為學校生命教育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主要動機。 志工們都非常認同「服務他人」的意義,一致認為「志工服務」是一種自利利人的善舉,多充滿著信心、愛心與希望,這些信念協助他們面對困難。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對生命教育內涵的看法頗為多樣化,認為「人生的經驗、自己的生命成長」及「環境、生命、人」之間的關係,為最重要的生命教育內涵。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所經歷的收穫是精神層面的提升、大都以有機會再學習的積極態度為主,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受到志工成員互相鼓勵與支持,夥伴關係、組織氣氛,激勵彼此的服務熱忱,成員對於志工工作更積極投入。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生命教育志工喜歡由有辦理生命教育經驗之學校最為合適,並希望事先提供該學習活動的內容、講師等資料配合措施。 學校生命教育志工以「生死關懷」、「生命教育教學策略與技巧」、「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等三項 層面為最高需求。 根據研究的結論,分別就「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教育行政當局與學校」、「生命教育志工團體」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
兒童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之發展---質化的探討 衝動性格也會透過家庭、學校與不良交友等在生活上表現出在家裡無聊、父母管不住、零用錢亂花、在學校無聊、與不良朋友交往、不良生活方式等特徵而間接導致更多且具延續性的偏差行為。
兒童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之發展---質化的探討 此一質化資料顯示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關係相當密切,而支持低自我控制(即高衝動性,特別是求樂衝動性)是累犯性之根源的理論模式(莊耀嘉,1996)。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防治青少年犯罪成效不彰提出解釋,並對如何防止有持續性偏差行為傾向的兒童進一步惡化成嚴重少年犯罪提出建議。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研究背景: 年幼時期所養成的行為,會對成年期的健康產生影響。因此以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有助於促進健康和疾病預防介入計畫的研擬。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等多重面向之「生態模式」進行研究,可以釐清各個層級因素對學童養成危害健康行為的影響。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研究目的: 1. 瞭解研究樣本危害健康行為的分佈及因素結構; 2. 從層級觀點探討個人、家庭、學校及社區因素與研究樣本之 危害健康行為的關係; 3. 比較研究樣本在三年間的危害健康行為之分佈和因素結構; 4. 找出影響研究樣本之危害健康行為產生變化的因素。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研究方法: 使用兒童及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Child &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簡稱CABLE)計畫於2001年時之國小四年級世代為研究樣本,同時針對橫斷與縱貫資料,運用描述性分析、雙變項分析和多層級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次級資料分析。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研究結果 研究樣本於國小六年級時之危害健康行為聚集成以下三類:(1)不良生活習慣類,包括熬夜、吃宵夜、吃速食、憋尿、長時間玩電動及看電視;(2)攻擊行為類,包括用髒話罵人、生氣時摔東西、打人和破壞公物;(3)物質使用行為類,包括吸菸、飲酒和嚼檳榔。 前述三類行為總分會隨班級不同而有差異,且各類行為總分會隨時間而逐年增加。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與研究樣本之危害健康行為有關的變項包括個人因素中的學童性別、學業成就及對學校喜好感;家庭因素中的父母婚姻狀況、職業等級、父母支持程度、家庭活動頻率及處罰程度;學校因素中的校長性別、導師性別、導師年齡、學校大小及導師工作壓力;社區因素中的高等教育比率、低收入戶比率及居住地區。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與危害健康行為三年間變化有關的變項包括個人因素中的性別及與老師的關係;家庭因素中的父母婚姻狀況、父母教育程度、職業等級、父母支持程度之改變、家庭活動頻率之改變和處罰程度之改變;學校因素中的校長性別及學校大小;社區因素中的居住地區。
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區面向探討影響國小學童危害健康行為發展的因素 建議 針對不同因素的行為設計介入方案,介入對象應包括學童、家長及教師,並將社區特性納入考量。家長應多與子女互動,並持之以恆,且避免給予子女不當的處罰。學校應設法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及增加學童對學校的喜好感。政府應增加社區居民對危害健康行為相關知識的可近性,對低收入戶較多的社區提供補助和福利。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研究對象,共190人;晤談受試10人。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為達到研究目的,分兩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採用質性研究,及對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十位生命教育志工進行深度訪談,以了解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參與服務學習的動機、學習與成長和研習的需求。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第二階段:問卷調查研究,以自編問卷「學校生命教育志工生命教育知能需求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生命教育志工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五個社區團體140位生命教育志工全部施測,其中有效問卷為138份。 研究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進行分析,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生命教育志工參與生命教育服務的動機是非常多元,以使命感與宗教信仰為學校生命教育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主要動機。 志工們都非常認同「服務他人」的意義,一致認為「志工服務」是一種自利利人的善舉,多充滿著信心、愛心與希望,這些信念協助他們面對困難。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對生命教育內涵的看法頗為多樣化,認為「人生的經驗、自己的生命成長」及「環境、生命、人」之間的關係,為最重要的生命教育內涵。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所經歷的收穫是精神層面的提升、大都以有機會再學習的積極態度為主,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受到志工成員互相鼓勵與支持,夥伴關係、組織氣氛,激勵彼此的服務熱忱,成員對於志工工作更積極投入。
嘉義市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服務學習經驗及生命教育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嘉義市五個社區團體為例 生命教育志工喜歡由有辦理生命教育經驗之學校最為合適,並希望事先提供該學習活動的內容、講師等資料配合措施。 學校生命教育志工以「生死關懷」、「生命教育教學策略與技巧」、「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等三項 層面為最高需求。 根據研究的結論,分別就「學校生命教育志工」、「教育行政當局與學校」、「生命教育志工團體」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