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与电子政务 主讲人:张 樊 副教授 请关注我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netlaw 2012年6月
个人介绍 张 樊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副教授 襄樊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经济与政法学院)副主任(副院长)、网络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 樊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副教授 襄樊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经济与政法学院)副主任(副院长)、网络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信息化及相关法律、知识产权 电邮:netlawzhang@gmail.com 电话:15871002077
服务型政府与电子政务 一、电子政务印象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 三、世界电子政务的进展
电子政务印象
一、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客观存在的知觉、看法、情感与评价,它具体反映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是评价政府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个秤杆和尺度,是政府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时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是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固性的重要因素。
1、传统政府形象 官僚制:中国式官僚制和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提出的西方官僚制(bureaucracy)。二者产生的背景以及涉及的概念有所不同。 中国式官僚制,产生于古代大一统专制国家。从战国开始,随着各诸侯国国内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是一种围绕“统治”并基于君主以及特权享有者的任意支配下的官僚等级制在中国古代,把在衙署办事的官吏称为官僚。官僚的等级强调人的身份的不同。 韦伯的官僚制是围绕“管理”并基于社会分工和按章办事的科层制。官僚制有如下一些特点:(1)强调等级;(2)专业分工;(3)按章办事和非人性化;(4)业务处理和传递的文件化;(5)职业化。
中国古代官僚形象 官僚形象渗透在官僚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各方面。例如,不同级别的官僚具有不同的官帽和服饰、出行有不同的仪仗等。
清朝官帽 (a)凉帽 (b)暖帽 (c)便帽
清朝官员补子(文官1~6品)
中古代官衙 (a)官衙外景 (b)大堂 (c)明镜 (d)官僚
有关现代官僚 的漫画 (a)找领导 (b)汇报 (c)请示 (d) 障碍赛 (e) 机构
2、 政务大厅与电子政务大厅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清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即分清哪些是政府应该管的,哪些是政府不应该管的,坚决推进政府“瘦身” 另一方面是建立“一表式”、“一站式”、“一条龙式”的办公服务机构——政务大厅,即把政府机构中,有关对外审批的部分,集中到一个建筑物内,以减少办事者在不同地点的政府机构之间来回奔波,也便于部门之间的协调,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政府形象。
进入21世纪后,由于计算机网络在政府的深入应用,各地先后开通了政务大厅网站,提供了网上下载表格、网上申请、办件查询等服务,有的还提供了语音电话查询系统和手机短信通知提前办结等先进的信息服务。这种形式通常称为电子政务大厅或网上政务大厅。
电子政务大厅的三大功能 (1)信息发布:将行政审批和公共事务的办事程序进行全方位、系统地展示,实现政务公开。 (2)网上协同办公:采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等现带技术,对具有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作性特点的事务,使用群件技术,形成一个有机的程序化处理过程,提高办事效率。 (3)多功能查询:在透明的环境下,对办事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查询,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过程施行监督。
3、 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在因特网上,门户网站多种多样,例如有教育类门户网站、休闲娱乐门户网站、网上营销门户网站、行业门户网站、教育培训门户网站等。它们与政府门户网站的区别主要在3个方面。 (1)服务对象不同:政府门户网站是一种以全体公众为服务对象的网站,而其他的网站都有其特定的服务群体——用户(客户)群。 (2)营运目的不同:政府门户网站是非赢利性的网站,是政府为民服务的窗口,而其他网站多数是有一定商业目的的网站,是盈利性的,或有某种补偿要求的网站。 (3)服务内容不同: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内容是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而其他门户网站围绕某个中心主题的。
一般说来,政府门户网站具有如下一些板块: (1)向民众提供信息的板块 · 城市基本数据,即政府管辖行政区(城市)概况,如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名人大事、土特地产、现代风貌、历史变迁、基本设施、企业产业、科技文教、重要数据等。 · 城市以及相关新闻、消息等; · 有关法律、政策、法规、政府公告等; · 按照信息公开原则要求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2)为公众、企业或机关提供服务的板块 · 网上办公、办事通道; · 投资指南; · 交通、气象、旅游导航; · 便民服务、办事指南; · 友好链接; · 地图。 (3)为公众提供参与政府事务的通道的板块 · 民众反映意见的通道; · 民众对于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通道; · 民众与政府机构进行咨询的通道; · 民众与有关领导互动的通道(例如,与领导直接会话、反映情况,领导对于民众的谈话等)。 · 为民众之间互相就热点问题或专题提供讨论场所的板块。
4、一位网民心目中的电子政务形象 ·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牛鼻子。 · 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 · 电子政务是传递政令的“千里马。 · 电子政务是反腐倡廉的“好帮手。 · 电子政务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 电子政务是节约行政开支的“好管家。 ·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资源的聚集库和开发中心。
5、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形象差异 1. 办公手段不同 2. 行政业务流程不同 ·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 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 信息处理计算机化。 2. 行政业务流程不同 领导 科员 公众 信息网络 局长 处长 请示 科长 科员 协调 指示 同意交换 交换 局长 处长 请示 科长 科员 批示 公众 申请 办理 两个不同局的科员间的信息交换业务结构 一个较复杂问题的办事业务结构 电子政务的业务结构
3. 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
(二)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G2G); ·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government to business,G2B); · 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 (government to citizen,G2C); · 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 (government to employee,G2E);
1、 G2G 政务的部分活动需要在上下级政府间、不同地方政府间以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其活动内容主要是:信息交换、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4)财政管理系统。 (5)业绩评价系统。 (1)法规政策系统。 (2)公文流转系统。 (3)司法档案系统。
1.2.2 G2B G2B是指政府通过信息网络系统,进行政府采购与招标,为企业提供精练、快捷的服务。 (1)政府采购与招标。 (2)税务服务。 (3)工商审批和证照办理。 (4)咨询服务。 (5)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1.2.3 G2C G2C是指政府通过政府信息网络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 (1)提供信息服务。 (2)提供民众参与服务。 (3)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4)提供就业服务。 (5)提供医疗服务。 (6)提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7)提供交通服务。 (8)提供公民税务服务。 (9)证件服务。
2、 G2E G2E是政务中有关公务员的工作、培训和考核的部分。主要由下面的系统进行。 (1)培训系统。对政府公务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特别是适应信息素养,业务能力、政策法规的专业培训。公务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 (2)办公系统。通过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公务员提供现代化个工作环境,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3)人员考核评估系统。通过信息网络对公务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对工作人员出差、请假、工资等进行管理和服务。
3、电子政务的有关术语 1) 电子政务发展中使用过的术语 2) 有关电子政务结构的几个术语 1. 办公自动化 2. 政府上网 1) 电子政务发展中使用过的术语 1. 办公自动化 2. 政府上网 3. 政府信息化 4. 电子政府 5. 电子政务 6. 准电子政务 2) 有关电子政务结构的几个术语 1. 三网一库 2. 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3. 数字城市 4. 一站服务和无站服务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电子政务发展历程上看,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从办公自动化到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实际上,办公自动化还不仅仅是办公设备的电子化、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建立由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组成的政务信息处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还称不上电子政务。
政府上网 “政府上网”的重要任务是建设政府网站,推动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政府信息发布更快速,获得外部信息更及时,与公众的沟通更便捷。 政府上网只是电子政务建设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政府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是相对于企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信息化通常包含了两个方面: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数字化可以将政府中的办事人员、服务对象和传递的公文等都虚拟化为数字,通过信息系统进行高效率的处理;通过网络化可以实现跨越地域的联系。 办公自动化和政府上网都是政府信息化行为,也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时代的政府(即现代政府)演变的过程,使政府以信息时代的高效率工作。
电子政府 电子政府(electronic government)实际上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诚的跨越时间、地点、部门边界的全天候的“虚拟政府”。建设电子政府的目的使企业和民众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各类政府服务。
传统政府与电子政府的比较 比较内容 传 统 政 府 电 子 政 府 政务信息形式 物理的 电子的 办事空间 受到地域限制 不受地域限制 办事时间 受到时间限制 一般不受时间限制 办事效率 较低 很高 办事透明程度 低 较高 交互性 差 好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思想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变革。 它的实现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从政府信息发布、政府网上服务到政府部门间及政府部门内的信息共享和网络办公,都需要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作为保障。其目标在于建设一个国家电子政务体系,将现有的和即将建设的各个政府网络和应用系统连接起来,统一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到互联互通,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简单地说,电子政务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逐步构造出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政府形态。
准电子政务 “准电子政务”就是在完成完善的电子政务建设之前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虽然没有实现完整的电子政务流程,但大部分工作都可以通过政务网络进行,而将一些难以实现的复杂功能仍然通过传统方式来进行。
三网一库 “三网”: “一库”: 系政府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1)政务内网,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 (2)政务专网,即“办公业务资源网”,是政府涉密网络。可以实现地区级政府共享,并可以与内网有条件互联。 (3)政务外网,即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 “一库”: 系政府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是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则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 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 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 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
数字城市 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 狭义的“数字城市”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一站服务和无站服务 一站服务(one-stop-service)是指居民或企业只要去一个政府综合办公点,即可解决需要办理的所有的有关事项。 无站服务(non-stop-service)是指居民或企业只要进入一个政府网站,即可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可以做到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地向居民或企业提供政府的服务。这两种形式在许多国家的电子政府建设中得到采用而且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我国互联网及电子政务的发展
一、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 就是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速现代化进程,使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信息资源: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 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能够重复使用,其价值在使用中得到体现; (2)信息资源的利用具有很强的目标导向,不同的信息在不同的用户中体现不同的价值; (3)具有整合性.人们对其检索和利用,不受时间、空间、语言、地域和行业的制约; (4)它是社会财富,任何人无权全部或永久买下信息的使用权;它是商品,可以被销售、贸易和交换; (5)具有流动性。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 1)、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装备的制造,软件开发与利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3)、社会支持环境:即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即劳动者素质、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
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1994年4月20日 中国实现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1994年5月21日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在国内的设置。
1997年5月30日 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确立了我国域名的体系和管理体制。同时,正式授权中科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职责。 1997年11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 用户62万人,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站点1500个,国际出口带宽18.64Mbps。
2008年7月24日, CNNIC在京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宽带网民、国家域名均跃居世界第一。
三、中国电子政务进展 1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2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评价 3 中国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1. 办公自动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 2. “金”字系列工程建设阶段(1993年开始) 3. “政府上网工程”阶段(1998年4月开始) 4. 电子政务建设阶段(2001年12月开始)
(二)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评价 联合国历年《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关于中国的排名 埃森哲公司:中国电子政务处于平台建设阶段 项目 年度 项目 年度 2002 2003 2004 2005 得分(各国平均分) 1.04(1.62) 0.416(0.402) 0.4356(0.4127) 0.5078(0.4267) 排名(国家总数) 93(133) 74(173) 67(193) 57(191) 表3.6 布朗大学历年《全球电子政务》报告中关于中国的排名情况 WEF各年度的《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报告》中关于中国NRI的排名情况 项目 年度 2001—2002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 得 分 3.10 3.70 3.38 3.56 排名(参评国家数) 64(102) 43(102) 51(102) 41(102) 埃森哲公司:中国电子政务处于平台建设阶段 布朗大学历年《全球电子政务》报告中关于中国的排名情况 项目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得 分 56.3 35.9 37.3 44.3 排 名 7 11 6 5
(三) 中国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服务与应用系统 信息资源 基础设施 标准化体系 法律法规系 采集更新 公开共享 社会公众 政府机构 企事业单位
1. 服务与应用系统 (1)服务体系 ① 面向城乡公众的服务包括:要满足公众生活、学习、工作的多样化需求,在婚姻登记、计划生育、户籍管理、教育、文化、卫生保障、公用事业、住房、出入境、兵役、民主参与、就业、社会保障、交通、纳税等方面提供电子政务服务,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② 面向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包括:满足企事业单位开展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在企事业单位设立纳税、年检年审、质量检查、安全防护、商务活动、对外交流、劳动保障、人力资源、资质认证、建设管理、破产登记等方面提供电子政务服务;在人口登记和管理、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 ③ 面向政府单位的服务包括:提供市场与经济运行、农业与农村、资源与环境、行政与司法、公共安全与国家利益等方面的信息监测与分析服务;满足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提供信息汇总、信息分析等服务;满足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事务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服务。 (2)优先支持的业务 “十一五”期间,主要围绕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需要,选择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政府业务,作为电子政务优先支持的业务。从提高工作效率、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出发,应优先支持办公、财政管理、税收管理、金融监管、进出口管理、涉农管理与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监管、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管理、社会保障、司法保障等业务。 (3)应用系统
2. 信息资源 (1)信息采集和更新 (2)信息公开和共享 (3)基础信息资源
3、基础设施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4. 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开展电子政务法研究,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共享、政府网站管理、政务网络管理、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法规建设,推动开展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以国家标准为主体,由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管理标准等组成。重点制定电子公文交换、电子政务主题词表、业务流程设计等标准,逐步建立标准符合性测试环境。
5. 管理体制 加快推进各方面改革,使关系电子政务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把电子政务建设和转变政府职能与创新政府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电子政务发展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创新电子政务建设模式,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围绕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业素质,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形成有利于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机制。
世界电子政务的进展
世界电子政务的进展 美国的电子政务状况 新加坡的电子政务状况 英国电子政务 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特点 国际电子政务建设经验 国际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一、美国电子政务 美国电子政务的推动过程: 美国的《全国基础设施计划》:93.3 创造一个花费更少、运转更好的政府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 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前景 文牍精简法 “重塑政府”计划 “走进美国”计划
电子政务互联网研讨会和电子政务备忘录 建立“第一政府”网站 2001电子政府法案 “9.11”事件后投巨资建设电子政府 美国《电子政府法》
美国电子政务的应用重点: 扩大公众获得政府服务的途径 建立全国性的、整合性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 用电子方式支付政府开支 向公众公布环境信息 为经济活动提供政府方面的信息咨询 发展全国性的执法及公共安全信息网络 提供跨越各级政府的电子税务系统 建立政府电子采购系统 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系统 建立政府电子邮递系统
美国联邦及地方政府网站 第一政府网站(http://www.usa.gov/) 白宫网站 州和地方政府网站
二、 新加坡电子政务 新加坡发展电子政务的推动工作 早期计划:81年“行政事务计算机化计划”,86年“国家信息技术计划”。 25%行动:97年,新加坡提出在5年内1/4的政府事务应该可以被公众通过电话、电视、计算机等以电子方式处理。 E政府行动:2000年的“信息通讯21世纪蓝图计划”。 积极开发关键技术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现状: 独具特色的“电子公民中心” 大力发展政府电子商务:GEBIZ
三、英国电子政务 1. 突破“数字鸿沟” 2. 建设直接政府 3. 发展电子民主 4. 英国政府建设电子政务的原则 (1)提供选择机会。 (2)获取公众信任。 (3)可取得性。 (4)效率。 (5)合理化。 (6)公开信息。 (7)电子安全。 5. 英国政府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
四、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特点 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与具体实现的结合 以用户为中心,利用“客户关系管理”技术 以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
五、国际电子政务建设经验 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来发展电子政务 遵循“审慎规划,小步快走”的战略原则 确立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先级 从经济效益出发的优先级设定 从社会效益出发的优先级设定 从政府自身建设出发的优先级设定
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发展电子政务 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关系 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
六、国际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 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 整合服务,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 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 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