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学 主讲人:杨少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全微分方程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二、积分因子法 三、一阶微分方程小结. 例如 所以是全微分方程. 定义 : 则 若有全微分形式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二阶线形微分方程 二阶线形齐次微分方程4.3.1 二阶线形齐次微分方程 二阶线形非齐次微分方程4.3.2 二阶线形非齐次微分方程.
4.3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一、案例 二、概念和公式的引出 三、进一步的练习 四、实训. 一、案例 [ 溶液的混合 ] 一容器内盛有 50L 的盐水溶液,其中含有 10g 的盐.现将每升含盐 2g 的溶液以每分钟 5L 的速度注 入容器,并不断进行搅拌,使混合液迅速达到均匀, 同时混合液以 3L/min.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基本电路理论 第四章 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与网络定理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4年6月.
第二篇 动 态 电 路 第五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六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第七章 动态电路的状态变量分析.
2017/4/1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李中发 制作 李中发 2003年7月.
2017/4/10 电工技术.
1.8 支路电流法 什么是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推导 应用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举例.
合肥市职教中心 李劲松.
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 龚淑秋 制作.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电路总复习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8章 相量法 第2章 电阻的等效变换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是分析电路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把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作为变量,直接应用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列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得出各支路的电流值。 图示电路有三条支路,设三条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 、 节点的电流方程 : 节点a: 节点b: 这两个方程不独立,保留一个。
恰当方程(全微分方程) 一、概念 二、全微分方程的解法.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5, 2017.
1-16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4=1A,求各元件电压和吸收功率,并校验功率平衡。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5, 2017.
3.7叠加定理 回顾:网孔法 = 解的形式:.
3.3 支路法 总共方程数 2 b 1、概述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计算机电路基础(1) 课程简介.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3.3 RC电路的响应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9, 2018.
(energy storage device)
医学电子学基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件 (80学时) 西南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学教研室.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基础 第五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ACAP程序可计算正弦稳态平均功率 11-1 图示电路中,已知 。试求 (1) 电压源发出的瞬时功率。(2) 电感吸收的瞬时功率。
第6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6-1 基本概念及换路定则 6-2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经典法、三要素法 6-3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第十七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wl com.
5.2 转折频率的另一种求法——时间常数法 增益函数A(s)--求转折频率--复杂。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xt4-1 circuit data 元件 支路 开始 终止 控制 元 件 元 件 类型 编号 结点 结点 支路 数 值 数 值 V R R
第八章 一阶电路分析 由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称为一阶电路。本章主要讨论由直流电源驱动的含一个动态元件的线性一阶电路。含一个电感或一个电容加上一些电阻元件和独立电源组成的线性一阶电路,可以将连接到电容或电感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用戴维宁-诺顿等效电路来代替(如图8-1和8-2所示)。 图8-1 图8-2.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4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对系统线性的进一步认识.
实验三、叠 加 原 理 的 验 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 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目前发电及供电系统都是采用三相交流电。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只是三相交流电其中的一相。工厂生产所用的三相电动机是三相制供电,三相交流电也称动力电。 本章主要介绍三相交流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及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分析及安全用电常识。
第2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第8章 线性电路中的过渡过程 8.1 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 8.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第十章 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 1 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 6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2 电路量的初值 7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三章 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四节 第七章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一、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伯努利方程.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5.2.1 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 形如 的微分方程成为变量可 分离的微分方程. 解法 分离变量法 5.2 一阶微分方程(80)
第十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S域分析法)
第12章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一. 555定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分压器:由三个等值电阻构成
3.1 换路定律与初始值 电路的过渡过程 稳态: 是指电路的结构和参数一定时,电路中电压、电流不变。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第 二 章 电路的过渡过程 第一节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第二节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和初始条件 小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电子电工学 主讲人:杨少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3.3 RC电路的响应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3.3 RC电路的响应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5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3.6 RL电路的响应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 本章要求 1. 了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的特征; 2. 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零输入响应、零状 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以及时间常数的物 理意义; 3. 掌握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求法; 4. 掌握一阶线性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稳定状态: 在指定条件下电路中电压、电流已达到稳定值。 暂态过程: 电路从一种稳态变化到另一种稳态的过渡过程。 研究暂态过程的实际意义 1. 利用电路暂态过程产生特定波形的电信号 如锯齿波、三角波、尖脉冲等,应用于电子电路。 2. 控制、预防可能产生的危害 暂态过程开始的瞬间可能产生过电压、过电流使 电气设备或元件损坏。

即电阻元件上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线性关系 表明电能全部消耗在电阻上,转换为热能散发。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R u + _ 3.1.1 电阻元件 描述消耗电能的性质 线性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 即电阻元件上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线性关系 金属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尺寸及导体材料的 导电性能有关,表达式为: 电阻的能量 表明电能全部消耗在电阻上,转换为热能散发。

3.1.2 电感元件 - + 描述线圈通有电流时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性质。 1.物理意义 电流通过一匝线圈产生 (磁通) 3.1.2 电感元件 u  + - 描述线圈通有电流时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性质。 1.物理意义 电流通过一匝线圈产生 (磁通) 电流通过N匝线圈产生 (磁链) 电感: ( H) 线性电感: L为常数; 非线性电感: L不为常数 2.自感电动势:

3.电感元件储能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得: 将上式两边同乘上 i ,并积分,则得: 磁场能 即电感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储存在线圈中,当电流增大时,磁场能增大,电感元件从电源取用电能;当电流减小时,磁场能减小,电感元件向电源放还能量。

3.1.3 电容元件 描述电容两端加电源后,其两个极板上分别聚集起等量异号的电荷,在介质中建立起电场,并储存电场能量的性质。 + 电容: 3.1.3 电容元件 u i C + _ 电容元件 描述电容两端加电源后,其两个极板上分别聚集起等量异号的电荷,在介质中建立起电场,并储存电场能量的性质。 电容: 当电压u变化时,在电路中产生电流: 电容元件储能 将上式两边同乘上 u,并积分,则得:

即电容将电能转换为电场能储存在电容中,当电压增大时,电场能增大,电容元件从电源取用电能;当电压减小时,电场能减小,电容元件向电源放还能量。 电容元件储能 电场能 即电容将电能转换为电场能储存在电容中,当电压增大时,电场能增大,电容元件从电源取用电能;当电压减小时,电场能减小,电容元件向电源放还能量。 本节所讲的均为线性元件,即R、L、C都是常数。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1.电路中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u2 t 例: I U (a) 图(a): 合S前: + - U R3 R2 u2 R1 t I O 图(a): 合S前: 合S后: 电流 i 随电压 u 比例变化。 所以电阻电路不存在暂态过程 (R耗能元件)。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暂态 + uC – iC (b) o t 图(b) 稳态 合S前: 合S后: 由零逐渐增加到U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暂态 uC + – C iC (b) U S R o t U 图(b) 稳态 合S前: 合S后: 由零逐渐增加到U 所以电容电路存在暂态过程(C储能元件)

\ u 产生暂态过程的必要条件: (1) 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 (内因) (2) 电路发生换路 (外因) 换路: 电路状态的改变。如: 若 发生突变, 不可能! 一般电路 则 换路: 电路状态的改变。如: 电路接通、切断、 短路、电压改变或参数改变 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由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不能跃变而造成 在换路瞬间储能元件的能量也不能跃变 ∵ C 储能: 不能突变 C u \ ∵ L储能:

2.换路定则 设:t=0 — 表示换路瞬间 (定为计时起点) t=0-— 表示换路前的终了瞬间 t=0+—表示换路后的初始瞬间(初始值) 电感电路: 电容电路: 注:换路定则仅用于换路瞬间来确定暂态过程中 uC、 iL初始值。

3.初始值的确定 初始值:电路中各 u、i 在 t =0+ 时的数值。 求解要点: (1) uC( 0+)、iL ( 0+) 的求法。 (2)其它电量初始值的求法。 1) 由t =0+的电路求其它电量的初始值; 2) 在 t =0+时的电压方程中 uC = uC( 0+)、 t =0+时的电流方程中 iL = iL ( 0+)。

例1. 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C R2 S (a) U R1 t=0 + - L 已知:换路前电路处稳态,C、L 均未储能。 试求:电路中各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解: (1)由换路前电路求 由已知条件知 根据换路定则得:

uC (0+) uL(0+) _ u2(0+) u1(0+) + C R2 S U R1 t=0 - iC 、uL 产生突变 例1: 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iL(0+ ) U iC (0+ ) uC (0+) uL(0+) _ u2(0+) u1(0+) i1(0+ ) R2 R1 + - (b) t = 0+等效电路 C R2 S (a) U R1 t=0 + - L (2) 由t=0+电路,求其余各电流、电压的初始值 , 换路瞬间,电容元件可视为短路。 , 换路瞬间,电感元件可视为开路。 iC 、uL 产生突变

(1) 由t = 0-电路求 uC(0–)、iL (0–) 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电容元件视为开路; 电感元件视为短路。 例2: 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 试求图示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2 + _ R R2 R1 U 8V t =0 4 i1 iC uC uL iL R3 4 2 + _ R R2 R1 U 8V i1 iC uC uL iL R3 L C t = 0 -等效电路 解: (1) 由t = 0-电路求 uC(0–)、iL (0–) 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电容元件视为开路; 电感元件视为短路。 由t = 0-电路可求得:

例2: 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 试求图示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 _ i1 iC uC uL iL + _ i1 iC uC uL 2 + _ R R2 R1 U 8V t =0 4 i1 iC uC uL iL R3 4 2 + _ R R2 R1 U 8V i1 iC uC uL iL R3 L C t = 0 -等效电路 解: 由换路定则:

解:(2) 由t = 0+电路求 iC(0+)、uL (0+) iL (0+) 由图可列出 例2: 换路前电路处稳态。 试求图示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t = 0+时等效电路 4V 1A 4 2 + _ R R2 R1 U 8V iC iL R3 i 2 + _ R R2 R1 U 8V t =0 4 i1 iC uC uL iL R3 uc (0+) 解:(2) 由t = 0+电路求 iC(0+)、uL (0+) iL (0+) 由图可列出 带入数据

例2: 换路前电路处稳态。 试求图示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 _ iC iL i + _ i1 iC uC uL iL 解:解之得 t = 0+时等效电路 4V 1A 4 2 + _ R R2 R1 U 8V iC iL R3 i 2 + _ R R2 R1 U 8V t =0 4 i1 iC uC uL iL R3 解:解之得 并可求出

计算结果: iC iL + _ uC i1 uL 电量 可以跃变。 换路瞬间, 不能跃变,但 2 R R2 R1 U 8V t =0 4

结论 1.换路瞬间,uC、 iL 不能跃变, 但其它电量均可以跃 变。 2.换路前, 若储能元件没有储能, 换路瞬间(t=0+的等 效电路中),可视电容元件短路,电感元件开路。 3.换路前, 若uC(0-)0, 换路瞬间 (t=0+等效电路中), 电容元件可用一理想电压源替代, 其电压为uc(0+); 换路前, 若iL(0-)0 , 在t=0+等效电路中, 电感元件 可用一理想电流源替代,其电流为iL(0+)。

3.3 RC电路的响应 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求解方法 一阶电路 仅含一个储能元件或可等效为一个储能元件的线性电路, 且由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称为一阶线性电路。 求解方法 1. 经典法: 根据激励(电源电压或电流),通过求解 电路的微分方程得出电路的响应(电压和电流)。 2. 三要素法 初始值 稳态值 时间常数 求 (三要素)

3.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 - S R U 2 1 – 零输入响应: 无电源激励, 输 入信号为零, 仅由电容元件的 初始储能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 实质:RC电路的放电过程 图示电路 换路前电路已处稳态 t =0时开关 , 电容C 经电阻R 放电 1.电容电压 uC 的变化规律(t  0) (1) 列 KVL方程 一阶线性常系数 齐次微分方程 代入上式得

(2) 解方程: 特征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 由初始值确定积分常数 A (3) 电容电压 uC 的变化规律 电容电压 uC 从初始值按指数规律衰减, 衰减的快慢由RC 决定。

2.电流及电阻电压的变化规律 电容电压 t O 放电电流 电阻电压: 3. 、 、 变化曲线

4.时间常数 令: 单位: s (1) 量纲 时间常数  决定电路暂态过程变化的快慢 (2) 物理意义 当 时 时间常数 等于电压 衰减到初始值U0 的 所需的时间。

时间常数 的物理意义 t O uc U 0.368U 越大,曲线变化越慢, 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当 t =5 时,过渡过程基本结束,uC达到稳态值。 (3) 暂态时间 理论上认为 、 电路达稳态 工程上认为 ~ 、 电容放电基本结束。 随时间而衰减 t 0.368U 0.135U 0.050U 0.018U 0.007U 0.002U 当 t =5 时,过渡过程基本结束,uC达到稳态值。

3.3.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uR uC i R S 零状态响应: 储能元件的初 始能量为零, 仅由电源激励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 + U _ C uC uR 零状态响应: 储能元件的初 始能量为零, 仅由电源激励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 实质:RC电路的充电过程 分析:在t = 0时,合上开关S, 此时, 电路实为输入一 个阶跃电压u,如图。 与恒定电压不同,其 U t u 阶跃电压 O 电压u表达式

3.3.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uR uC S 1. uC的变化规律 + (1) 列 KVL方程 U C _ uC (0 -) = 0 方程的通解 =方程的特解 + 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 一阶线性常系数 非齐次微分方程 (2) 解方程 求特解 : 方程的通解:

求特解 ---- (方法二) 求对应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 通解即: 的解 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确定积分常数A 根据换路定则在 t=0+时,

-U (3) 电容电压 uC 的变化规律 稳态分量 仅存在 于暂态 +U 过程中 63.2%U 电路达到 稳定状态 时的电压 o t  -36.8%U -U 暂态分量

 表示电容电压 uC 从初始值上升到 稳态值的 63.2% 时所需的时间。 2.电流 iC 的变化规律 为什么在 t = 0时电流最大? t 3. 、 变化曲线 U  4. 时间常数  的物理意义 当 t =  时  表示电容电压 uC 从初始值上升到 稳态值的 63.2% 时所需的时间。

结论: 当 t = 5 时, 暂态基本结束, uC 达到稳态值。 0.632U 0.865U 0.950U 0.982U 0.993U t O U 0.632U  越大,曲线变化越慢, 达到稳态时间越长。 结论: 当 t = 5 时, 暂态基本结束, uC 达到稳态值。

3.3.3 RC电路的全响应 uR uC i R S 全响应: 电源激励、储能元件的初始能量均不为零时,电路中的响应。 + U C _ uC (0 -) = U0 S R U + _ C i uC uR 全响应: 电源激励、储能元件的初始能量均不为零时,电路中的响应。 1. uC 的变化规律 根据叠加定理 全响应 = 零输入响应 + 零状态响应

结论1: 全响应 = 零输入响应 + 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全响应 稳态值 稳态分量 初始值 暂态分量 结论2: 全响应 = 稳态分量 +暂态分量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uR uC i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仅含一个储能元件或可等效为一个储能元件的线性电路, 且由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称为一阶线性电路。 uC (0 -) = U0 S R U + _ C i uC uR 据经典法推导结果 全响应 稳态解 初始值

在直流电源激励的情况下,一阶线性电路微分方 程解的通用表达式: 式中, :代表一阶电路中任一电压、电流函数 初始值 -- (三要素) 稳态值 时间常数  利用求三要素的方法求解暂态过程,称为三要素法。 一阶电路都可以应用三要素法求解,在求得 、 和 的基础上,可直接写出电路的响应(电压或电流)。

电路响应的变化曲线 t O t O t O t O

(2) 将求得的三要素结果代入暂态过程通用表达式; (3) 画出暂态电路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三要素法求解暂态过程的要点 (1) 求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 (2) 将求得的三要素结果代入暂态过程通用表达式; (3) 画出暂态电路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t f(t) O 终点 起点

uC 响应中“三要素”的确定 (1) 稳态值 的计算 (1) 稳态值 的计算 求换路后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其中电容 C 视为开路, 电感L视为短路,即求解直流电阻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t =0 3 6 6mA S 1H uC + - t=0 C 10V 5k 1 F S 例:

(2) 初始值 的计算 1) 由t=0- 电路求 2) 根据换路定则求出 3) 由t=0+时的电路,求所需其它各量的 或 注意: 在换路瞬间 t =(0+) 的等效电路中 电容元件视为短路。 其值等于 (1) 若 电容元件用恒压源代替, 其值等于I0 , , 电感元件视为开路。 (2) 若 , 电感元件用恒流源代替 ,

时的方程中应有 uC = uC( 0+)、iL = iL ( 0+)。 若不画 t =(0+) 的等效电路,则在所列 t =0+ 时的方程中应有 uC = uC( 0+)、iL = iL ( 0+)。 (3) 时间常数 的计算 对于一阶RC电路 对于一阶RL电路 注意: 1) 对于简单的一阶电路 ,R0=R ; 2) 对于较复杂的一阶电路, R0为换路后的电路 除去电源和储能元件后,在储能元件两端所求得的 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R1 U + - t=0 C R2 R3 S R1 R2 R3 R0 U0 + - C R0 R0的计算类似于应用戴维宁定理解题时计算电路等效电阻的方法。即从储能元件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如图所示。

应用举例 - - 例1: 电路如图,t=0时合上开关S,合S前电路已处于 稳态。试求电容电压 和电流 、 。 t=0 + t=0-等效电路 稳态。试求电容电压 和电流 、 。 S 9mA 6k 2F 3k t=0 + - C R t=0-等效电路 9mA + - 6k R 用三要素法求解 解: (1)确定初始值 由t=0-电路可求得 由换路定则

- - (2) 确定稳态值 + 由换路后电路求稳态值 t=0-等效电路 (3) 由换路后电路求 时间常数  + R 9mA 6k R

18V 54V uC变化曲线 t O 三要素 uC 的变化曲线如图

- 用三要素法求 t=0 + + - + - t =0+ S 3k 6k 54 V 9mA t=0+等效电路 R C 3k 9mA 2F 6k 54V 18V 2k t =0+ + -

i1和i2 。 例2: 电路如图,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t=0时S闭合,试求:t ≧0时电容电压uC和电流iC、 + - t=0 6V 1 2 3 解: 用三要素法求解 求初始值 由t=0-时电路 t=0-等效电路 1 2 + - 6V 3

+ - S t=0 6V 1 2 3 2 3 + - 求稳态值 求时间常数 由右图电路可求得

+ - S t=0 6V 1 2 3 ( 、 关联)

 也具有时间的量纲,是 RL 电路的时间常数。 i 1 S   在 t = 0 时将开关 S 合到 1 的位置。 + t = 0 2 uR       根据 KVL, t ≥ 0 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 R – U + – uL L – 上式的通解为 在 t = 0+ 时,初始值 i (0+) = 0,则 。于是得 式中  也具有时间的量纲,是 RL 电路的时间常数。

3.6.1 RL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t=0 2 1. RL 短接 R + 1 - (1) 的变化规律 (三要素公式) 1) 确定初始值 U + - S R L 2 1 t=0 1. RL 短接 (1) 的变化规律 (三要素公式) 1) 确定初始值 2) 确定稳态值 3) 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

U + - S R L 2 1 t=0 O (2) 变化曲线 U O -U

2. RL直接从直流电源断开 (1) 可能产生的现象 1 + - 1)刀闸处产生电弧 2)电压表瞬间过电压 1 + - S 2 t=0 R U + - S R L 2 1 t=0 (1) 可能产生的现象 1)刀闸处产生电弧 2)电压表瞬间过电压 U + - S R L 2 1 t=0 V

(2) 解决措施 t=0 2 1) 接放电电阻 S 1 + - U L t=0 2) 接续流二极管 VD 2 S 1 + - U L VD R L 2 1 t=0 1) 接放电电阻 VD U + - S R L 2 1 t=0 2) 接续流二极管 VD

图示电路中, RL是发电机的励磁绕组,其电感较大。RF是调节励磁电流用的。当将电源开关断开时,为了不至由于励磁线圈所储的磁能消失过快而烧坏开关触头,往往用一个泄放电阻R´ 与线圈联接。开关接通R´同时将电源断开。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开关扳到 3的位置,此时电路完全断开。 例: 电路稳态时S由1合向2。 U L RF + _ R R´ 1 S 2 3 i (1) R´=1000, 试求开关S由1合 向2瞬间线圈两端的电压uRL。 (2) 在(1)中, 若使U不超过220V, 则泄放电阻R´应选多大?

解: (3) 根据(2)中所选用的电阻R´, 试求开关接通R´后经 过多长时间,线圈才能将所储的磁能放出95%? (4) 写出(3) 中uRL随时间变化的表示式。 解: 换路前,线圈中的电流为 (1) 开关接通R´瞬间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2) 如果不使uRL (0) 超过220V, 则 即

(3) 求当磁能已放出95%时的电流 求所经过的时间

3.6 .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U + - S R L t=0 1. 变化规律 三要素法

2. 、 、 变化曲线 O O

3.6.3 RL电路的全响应 t=0 12V + - R1 L S 1H U 6 R2 3 4 R3 + - R2 R1 1. 变化规律 (三要素法)

12V + - R1 L S U 6 R2 3 4 R3 t =  时等效电路 R1 L 6 R2 3 4 R3 1H

2. 变化规律 用三要素法求 + - R1 1.2A U 6 R2 3 4 R3 t=0+等效电路

+ - R1 i L U 6 R2 3 4 R3 t= 时等效电路 变化曲线 2 1.2 O 变化曲线 4 2.4

已知:S 在t=0时闭合,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求: 电感电流 例: 已知:S 在t=0时闭合,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求: 电感电流 t=0 3A R3 IS 2 1 1H _ + L S R2 R1 解: 用三要素法求解 t = 0¯等效电路 2 1 3A R1 (1) 求uL(0+) , iL(0+) 由t = 0¯等效电路可求得

+ _ t = 0+等效电路 由t = 0+等效电路可求得 (2) 求稳态值 t = 等效电路 由t = 等效电路可求得 t=0 3A R3 IS 2 1 1H _ + L S R2 R1 t = 0+等效电路 2 1 2A R1 + _ R3 R2 由t = 0+等效电路可求得 t = 等效电路 2 1 R1 R3 R2 (2) 求稳态值 由t = 等效电路可求得

t -4V + _ (3) 求时间常数 2A iL , uL变化曲线 t=0 3A R3 IS 2 1 1H L S R2 R1 2 t 2A 稳态值 起始值 -4V iL , uL变化曲线

本章作业 P49: 1.12.6, 1.12.7 P50: 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