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
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是根据局部用药部 位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设计的。 涂剂、擦剂 皮肤用药 膏剂、凝胶剂 其他透皮吸收制剂 常用局部用药制剂 滴眼剂、滴鼻剂 喷雾剂、肌内注射 直肠和阴道制剂
第一节 皮肤用药(制剂)的毒性研究 一、皮肤组织结构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皮肤覆盖全身。 表皮较薄,厚为0.1-0.2mm。 角质层 表皮 颗粒层 生发层 真皮依附于皮下组织,厚约2mm。 胶原 真皮 弹性硬蛋白 纤维母细胞
二、化学物质对皮肤毒性作用的类型 皮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药物及其他 化学物质对皮肤产生的损害损害主要为: 一)皮肤原发性刺激 原发性刺激—--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引 起的病理性反应。 红斑、水肿 原发性刺激的表现 水疱疮 溃疡
强碱 脂溶性溶剂 原发性刺激机理 镉酸盐 银、汞、砷等金属盐 特征 有明确的毒理学量-效关系。 首次接触即可产生某种特征。
二)皮肤致敏 皮肤致敏为变态反应,包括药物致敏和 光敏反应。 作用机制 药物与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具用免疫原性。 药物在光的作用下,形成半抗原性物质。 特征 没有明确的毒理学量-效关系。 再次接触该药物才能激发特定症状。
三)皮肤致癌 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多环芳烃类 金属盐----无机砷盐
三、皮肤用药(制剂)毒性研究 一)皮肤用药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完整与非完整皮肤短期内 接触受试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2、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豚鼠、大鼠 2)受试药物-膏剂、液体或粉末 3、试验方法 1)剂量选择-3个剂量组 2)给受试物方法和观察-涂敷固定 4、结果判断
二)皮肤用药长期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皮肤长期接触受试 物,对机体产生的异常毒性反应。 2、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豚鼠或大鼠 2)受试药物-膏剂、液体几粉末 3、试验方法 1)剂量选择-3个剂量计对照组 2)给受试物方法及时间-涂敷固定、每日 一次至少6小时,按临床用药时间的3 倍时间。
3)检测项目-每日观察皮肤临床症状、 皮肤病力学检查;一般症状、血液 学、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学检查。 4、结果判断 进行统计学计算,并应写明安全剂 量、中毒剂量、中毒的靶器官以及中毒 的可逆性。
三)皮肤刺激性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皮肤接触受试物后所 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 2、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豚鼠 2)受试药物-膏剂、液体或粉末 3、试验方法- 1g或1ml涂敷固定、于去除受 试物后1、24、48和72小时观察涂敷部位 红肿、红斑以及上述变化的恢复情况和 时间。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反应 分值 反应 分值 红斑 水肿 无红斑 0 无水肿 0 略见红斑 1 稍有水肿 1 反应 分值 反应 分值 红斑 水肿 无红斑 0 无水肿 0 略见红斑 1 稍有水肿 1 中度红斑 2 明显可见(边缘高出皮肤)2 严重红斑 3 皮肤隆起水肿轮廓清晰 3 紫色红斑并有焦痂形成 4 水中隆起>1mm 4 总分 8
4、结果判断与评价 强 度 平均分值 无刺激 <0.5(0-0.5) 轻度刺激 <2.0(0.5-2.0) 中度刺激 <4.0(0.5-4.0) 严重刺激 <6.0(0.5-6.0) 极严重刺激 >6.0(6.0-8.0)
四)皮肤过敏试验 1、试验目的-通过动物皮肤重复接触受试物, 观察机体免疫系统反映在皮肤上的表现。 2、实验材料 1)动物-豚鼠 2)受试药物-膏剂、液体不稀释直接涂敷 3)阳性致敏物-2,4-而硝基氯代苯 1%-致敏浓度 0.1%-激发浓度
3、试验方法 1)试验分组 随机分成三组,给药组、赋形剂组、阳 性对照组 2)致敏接触 0.1-0.2ml(g)涂于脱毛区,接触6小时, 第七天和14天亦同样方法重复。 3)激发接触 末次给药后第14天,激发给药,6、24、48和72小时观察皮肤过敏情况。
4、结果判断与评价 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 刺激反应 程度 分值 刺激反应 程度 分值 红斑形成 水肿形成 无红斑 0 无水肿 0 刺激反应 程度 分值 刺激反应 程度 分值 红斑形成 水肿形成 无红斑 0 无水肿 0 轻度红斑 1 轻度水肿 1 中度红斑 2 中度水肿 2 重度红斑 3 重度水肿 3 水肿性红斑 4 最高总分值 7
致敏率分类 过敏反应强度 致敏率% 弱致敏性 0-10 轻度致敏性 10-30 中度致敏性 30-60 高度致敏性 60-80 过敏反应强度 致敏率% 弱致敏性 0-10 轻度致敏性 10-30 中度致敏性 30-60 高度致敏性 60-80 极度致敏性 80-100 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 反应平均值= 合计动物总数
皮肤涂抹致癌试验 1、试验目的 2、实验材料 1)动物-敏感品系鼠 2)受试物 3)阳性对照药-苯比、巴豆油 3、试验方法 1)试验分组-阴性、阳性、实验组 2)给药量-每周1-2次
3)给药方法 4)给药后观察 4、结果判断与评价 1)皮肤损伤程度 2)组织病理学检查 3)皮肤肿瘤发生率计发生率与时间的关系, 评定皮肤致癌的效应。
五)皮肤吸收试验 1、整体皮肤吸收试验 化合物经皮渗透的量同皮肤微灌流量直接相关,通过测量与皮肤灌流量相关的电压,测算出化学经皮吸收速率。 1)LDV法 用643.8nm氦-氖激光,照射血管中流动中的红细胞,测量用药前后变化,测定出皮肤吸收速度。
2)PPG法 LED射出的800-940nm红外线照射,收集反射光转变成电压波谱,通过电压波谱变化,计算皮肤吸收量的大小。
2、离体皮肤吸收试验 1)静态渗透装置 上室防药剂,下室接受液,下室中间方皮肤并密封,药剂放于皮肤之上,每隔一定时间后,测定接受液,计算皮肤渗透率。 2)流动渗透装置 上述方法的改进,接受液为血浆或白蛋白,以5ml/小时的速度灌流,测定不同时间灌流液的药量。以次测定皮肤的透过率。
六)皮肤光敏试验 1、试验目的-观察受试物接触皮肤后遇光照 是否有光敏反应 2、试验方法 1)光敏反应试验 评价标准 2)光毒性试验
第二节 眼睛用药刺激性试验 眼睛的结构
角膜结膜炎 炎症 角膜表面水肿 上皮脱落 刺激作用 结膜充血、水肿 灼痛、流泪、畏光 慢性结膜炎、睑腺炎、分泌物增多
试验目的 角膜浑浊 刺激性试验 试验方法 虹膜 结果与评价 结膜 水肿 分泌物
一)试验目的-观察动物眼睛接触受试物所产 生的刺激反应 二)试验方法 家兔,原液(原膏)加入眼睛肿0.1ml (0.1g),闭合5-10分钟。6、24、48和72 小时至7天眼刺激情况。 三)结果与评价
眼刺激反应评分 眼刺激反应 分值 角膜浑浊 0-4 虹膜 0-2 结膜 0-3 水肿 0-4 分泌物 0-3 总分 16
眼刺激性评价标准 刺激程度 积分 无刺激性 0-3 轻度刺激性 4-8 中度刺激性 9-12 重度刺激性 13-16
第三节 肌内注射用药局部刺激性试验 试验目的-肌内注射后药物对肌肉的刺激性反 应情况。 试验方法 家兔6只,一侧骨四头肌注射供试物,另 第三节 肌内注射用药局部刺激性试验 试验目的-肌内注射后药物对肌肉的刺激性反 应情况。 试验方法 家兔6只,一侧骨四头肌注射供试物,另 一侧注射生理盐水1-2ml作为对照,48小 时处死动物,取骨四头肌纵向剖开,肉 眼观察,观察注射部位刺激情况,必要 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家兔股四头肌肌肉组织
结果与评价 肌内注射刺激反应评分标准 反应级数 刺激反应 0 给药部位无明显反应 1 给药部位轻度充血,直径0.5cm以下 反应级数 刺激反应 0 给药部位无明显反应 1 给药部位轻度充血,直径0.5cm以下 2 给药部位中度充血,直径1.0cm以下 3 给药部位中度充血,红肿,肌肉有变性 4 出现肌肉褐色变性,坏死0.5cm以下 5 肌肉严重变性,出现大片坏死 超过2认为不符合规定,不可进行肌内注射
第四节 静脉给药局部刺激性试验 见第十七章: 全身用药毒性试验中-血管刺激性试验
第五节 滴鼻剂和吸入剂的毒性试验 一、滴鼻剂和吸入剂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 –观察受试物一次滴入或吸入 后对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或死亡情况。 2、试验方法 3个剂量组,组距0.65-0.85,滴入或吸入 4小时后即可以及7-14天观察动物。 3、结果评价
二、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性试验 1、试验目的 -观察受试物一次滴入或吸入 后对动物产生的刺激反应。 2、试验方法 将受试物滴入或喷雾与动物,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观察油污充血、红肿等。 3、结果评价
第六节 应用于直肠、阴道制剂的毒性试验 一、直肠、阴道用药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受试物对动物直肠或阴道产 生的毒性反应或死亡情况。 2、试验方法 栓剂、膏剂或液体等,将受试物轻置入直肠或阴道内。至少接触4小时,观察纪珂以及7-14天的情况。 3、结果评价
二、直肠、阴道用药长期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 2、试验方法 3、结果评价
三、直肠、阴道用药刺激性试验 1、试验目的 2、试验方法 3、结果评价 四、有关问题 1、给药量与给药浓度 2、给药途径 3、多次给药问题 4、对照组的建立
第十九章: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 第一节 皮肤用药的毒性研究 一、皮肤组织结果 二、化学物质对皮肤毒性作 用的类型 1、皮肤原发性刺激 2、皮肤致敏 3、皮肤致癌 三、皮肤用药毒性试验 1、皮肤用药急性毒性试验 2、皮肤用药长期毒性试验 3、皮肤刺激性试验 4、皮肤过敏试验 皮肤涂抹致癌试验 5、皮肤吸收试验 6、皮肤光敏试验 第二节 眼睛用药刺激性试验 第三节 肌内注射用药局部刺 激性试验 第四节 静脉给药局部刺激性 第五节 滴鼻剂和吸入剂的毒 性试验 第六节 应用于直肠、阴道制 剂的毒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