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的道路. 第 11 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 1949—1956 年) 1 、国民经济的恢复( ) ( 1 )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 2 )恢复: 1952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
Advertisements

56年 58年 66年76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9年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 义制度确立 挫折: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78年 文革十年 曲折发展十年 过渡时期 两年 徘徊 新时期 导入新课.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农村 根本原因: 措施: 意义 “ 一大二公 ” 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 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 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体.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 合作探究 1. 农村改革的目的、措施、作用 2. 城市改革的时间、重点、具体 内容 3. 对外开放的目的、形成的格局 4. 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十章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发端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与和巨大成就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2013年度述职报告.
第九单元 第21讲 第21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学目的要求: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1.(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18题)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第 一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十章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章程》 填空学习之一 (总纲部分)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开卷。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分析题。 考试范围:考试内容涉及于每一章。
邓小平理论.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课题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政治教研室.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章要点 1、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哪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专题三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及其历史进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课时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你见过这些票据吗?票据的变迁是时代的折射。这些票据是我国建国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实践,这些票据悄然结束。 请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与这些票据的消失有什么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开放教育必修课程 邓小平理论概论 主讲:胡支农.
--专题复习讲座 --主讲:王年胜 时间:四月十八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6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5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经济体制) 一、改革最先的突破口: 农村 二、农村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③ ② 20世纪我国社会经历的三次历史巨变 ① ④ ⑤ ⑥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推翻帝制 历史巨变 邓小平 时代伟人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9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

阶段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 表现 政治建设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 (2)祖国统一事业获得巨大成果

表现 经济建设 (1)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外交活动 (1)中国外交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其重要特点 (2)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科教文化 (1)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 (2)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社会生活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个性化、多样化

一、政治建设、祖国统一 1.民主法制不断完善 (1)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①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②恢复并健全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2)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①颁布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理论提出 ①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 ②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实践成果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①都是祖国统一问题;②都享有高度自治;③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比较 港澳问题 台湾问题 区别 问题产生 殖民主义遗留问题 内战遗留问题 问题性质 外交问题 内政问题 统一方式 恢复行使主权 两岸合作 军事防务 驻军 可保留军队 联系 ①都是祖国统一问题;②都享有高度自治;③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二、经济建设成就 1.对内改革 农村 城市 时间 1978年开始 1984年以后 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2.对外开放 (1)过程 ①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②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③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2)成果: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建国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建国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①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实现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曾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③结果: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4.邓小平理论 发展阶段 主要内容 开始形成——文革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初步形成——从十二大到十三大 (1)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发展阶段 主要内容 形成体系——从南方谈话到十四大 (1)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2)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写入党章——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标志性成就可概括为: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三个伟大转变。 (1)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指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三个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社会主义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前两个转变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后一个转变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开始的。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纵深发展,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道路和根本保证。

考向 1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考情调研】 本考向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每年几乎均有试题呈现。在考查过程中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城市改革的成果,对外开放的影响等。不论角度还是题材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真题回放】 (2015·天津卷,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解析】 我国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积累建设资金;开发国内紧缺产品,满足全国生产建设需要;及时掌握和传播经济技术信息;培养各方面人才,以满足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由此可知,C项正确。从时间角度运用排除法,天津自由贸易区于2014年12月开始试运行,A项错误。80年代是对外开放的初期,所以D项不是当时的目的。我国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不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错误。 【答案】 C

(2015·重庆卷,8)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82年”及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是在1978年之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政企分开管理体制的普遍实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之后(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是在1984年。由此可以判断出A项正确。 【答案】 A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主要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领导人片面强调农业合作化规模和公有化程度 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核心内容 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 结果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巩固了新生政权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左”倾错误泛滥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为城市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考向 2 |邓小平理论 【考情调研】 该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同传统思想做斗争,体现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趋势。本考向与此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等事件密不可分。

【真题回放】 (2015·江苏卷,13)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解析】 本题难度大,由唯一的切入点是“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之初,国人对引进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持怀疑态度,故A项正确。浦东开发与开放是在1990年,不存在引入“资本主义”的问题,故B项错误;“南方谈话”解决的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争论的问题,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人对引进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不再持怀疑态度,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A

(2015·四川卷,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解析】 本题首先应该从时间1978年5月入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结合基础知识可知C不符合要求。结合材料内容中的引号部分,可知“左”倾错误思想“两个凡是”依然存在,所以A、D错误,只有B表述正确。 【答案】 B

【拓 展】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伟大成功。发展过程中,都与错误思想做斗争。 不同点:社会背景不同:毛泽东思想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邓小平理论产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任务不同: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民族独立;邓小平理论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同:毛泽东思想形成之时,中共是在野党;邓小平理论形成时,中共是执政党。

三、外交关系发展 1.调整依据:国际形势的缓和与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2.政策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3.主要特点:不结盟与对外开放。

4.主要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②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四、科技文化成就 1.科学技术 (1)载人航天:“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信息技术:自1983年起,我国“银河”系列电子计算机研究取得突破。 (3)生物技术:积极参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文学艺术 (1)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提出“二为”方向。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逐步走向世界。 3.教育事业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中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五、社会生活变迁 1.物质生活:1987年,我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交通事业 (1)铁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西藏和西部经济发展。 (2)航空: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事业:2003年末,中国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4.大众传媒: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

考向 3 |新时期祖国统一与外交 【考情调研】 本考向属于本时期的相对冷点,但也不可以忽视。可以与这时期经济建设或国际关系相联系进行考查,再有就是祖国统一与外交相结合。

【真题回放】 (2014·福建卷,17)如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解析】 通过时间,结合表格内容,通过所学知识分析可知:D是1971年,不在时间范围之内,再有消除了的表述也是错误的。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9年1月,B错误,不可混淆,开始正常化与正常化。文革1976年结束,但1977年显示是下降,所以C错误。图表显示了一个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 【答案】 A

(2012·天津卷,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解析】 通过材料可知是澳门的回归,统一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结合近代史与当前可知是D。A、C不是根本保证,B是台湾问题。

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除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拓 展】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 特点 表现 1949年至1956年底 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除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特点 表现 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 (1)政治上 ①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律化。 ②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策略,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经济上 ①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②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为主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发展思想从片面盲目发展向全面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外交上 ①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等技术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教育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