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動物
百步蛇 頭部成三角形,嘴間向上翹,頭狀似頭,頭頂成暗綠 中毒症狀: 特徵介紹: 主要毒性物質為兩種不同之醣蛋白:促凝血醣蛋白 頭部成三角形,嘴間向上翹,頭狀似頭,頭頂成暗綠 色,頭側黃色,背部由頸至尾有黃褐色黑邊之菱型班, 黑邊在體兩側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對稱而成沙漏狀。 是台灣體型最大毒蛇。台灣最危險之蛇類之一,致死率 佔第一位。 中毒症狀: 主要毒性物質為兩種不同之醣蛋白:促凝血醣蛋白 ,分子量 33,500及抗凝血醣蛋白,分子量 20,650 。 前者較後者具耐熱性,其作用機轉不明,高濃度 時呈現促凝血作用( 似 Thrombin 的作用 ),低濃度 時則具溶血作用。臨床上可見明顯血小板減少,患 處極為疼痛,局部迅速瘀血、腫脹、起水泡與血泡 ,對循環系統有嚴重影響。
鎖鏈蛇 特徵介紹: 中毒症狀: 頭部成三角形,背面為淡灰褐色,有三條縱列暗色或深褐 色橢圓形斑紋,全身有如圓形鐵鍊相接之環紋,在石礫中 頭部成三角形,背面為淡灰褐色,有三條縱列暗色或深褐 色橢圓形斑紋,全身有如圓形鐵鍊相接之環紋,在石礫中 不易辨認,也常被誤認為龜殼花。較少見。 中毒症狀: 鎖鏈蛇分泌的蛇毒也很複雜,動物實驗上有凝血、溶血及 神 經毒性;在台灣,其咬人的記錄缺乏統計,為六種常 見毒蛇中最為少見的,咬傷個案集中在東南部。 1.臨床上主要以出血及溶血症狀為主,因為毒液中含有二 種類似凝血因子V & X的Procoagulant (凝血酶原),會引 發血液凝結反應。 2.咬後局部會瘀血、腫脹,少數有水泡、血泡,程度類似 龜殼花。但因產生全身擴散性血管內凝血病變(DIC), 消耗掉正常的凝血因子及血小板,造成全身性的出血症狀 ,包括器官出血、皮下多處瘀血及紫斑。
鎖鏈蛇 3.蛇毒內的磷酯酵素Phospholipase A2 會造成溶 血、橫紋肌溶解、神經毒性、肝細胞壞死、血小板 血、橫紋肌溶解、神經毒性、肝細胞壞死、血小板 破壞、減少及腎衰竭產生。很多個案早期即可見急 性腎衰竭。腎衰竭的原因可能是蛇毒本身毒性,溶 血及橫紋肌溶解,可加速且加重腎衰竭。
龜殼花 特徵介紹: 中毒症狀: 中型毒蛇,有頰窩,頸細,頭部碩大且呈明顯的三 角型,體背為黃褐色或棕褐色,並有一系列不規則 中型毒蛇,有頰窩,頸細,頭部碩大且呈明顯的三 角型,體背為黃褐色或棕褐色,並有一系列不規則 形的黑色斑塊,狀似龜殼花紋因而得名。背鱗為26 一27縱列。 中毒症狀: 屬出血毒,毒液主成份為磷酯酵素(如Phospholipase A2) ,其致病之組織變化主要在小血管上; 另有Fibrinogenase可破壞Fibrinogen,具有出血 作用。被咬後會產生灼痛感,局部亦會瘀血、腫脹 起水泡。
雨傘節 特徵介紹: 頭部不成三角形,全身黑白橫條紋,鱗片平滑有光澤。口 內有一對大溝牙、二對小溝牙。 中毒症狀: 頭部不成三角形,全身黑白橫條紋,鱗片平滑有光澤。口 內有一對大溝牙、二對小溝牙。 中毒症狀: 1.輕度中毒:咬後只有咬痕,只局部發生麻痺現象,無全 身性的症狀,實驗室的檢查正常。 2.作用於神經肌肉接合處,阻斷神經傳導,使得橫紋肌不 收縮,最後導致呼吸麻痺。 3.被咬時最初只覺得昏昏欲睡,傷口不痛,且不見腫脹瘀 血,但之後四十分鐘到兩小時會發生致命的呼吸衰竭,也 有二十四小時才發生者。局部傷口會麻痺,往近心端擴散 ,而有全身肌肉麻痺症狀、複視、視力模糊、眼瞼下垂、 說話不清楚、流涎、呼吸淺而快乃至呼吸衰竭,嚴重時像 深度昏迷樣,對刺激沒反應。 4.需特別注意:隨時監控病人的呼吸狀況,必要時儘早插 氣管內管,協助維護呼吸道的暢通。
赤尾青竹絲 特徵介紹: 頭部成三角形,體背面為一致的深綠色或淡黃綠色,在側 面的背腹交界處有一白色或黃色單一線紋,或者在加上暗 紅色上白下紅的雙線紋。尾部後段為更暗的暗紅色。分佈 最廣,數量最多。有頰窩,口部有一對大管牙。可為與青 蛇互辨中作為快速鑑定之依據。 中毒症狀: 常見白血球上升。出血性毒蛇咬傷時,會引起紅血球數及血紅素下降;嚴重時血小板減少,凝血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下降,血中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血鉀增高,血中非蛋白氮上升。EKG 檢查可能顯示心肌損害及心律失常。
羽鳥氏帶紋赤蛇 特徵介紹: 和環紋赤蛇相似,只是軀幹部的花紋走向不同。體細長如 竹桿,頭部黑褐色,軀幹部的黑色條紋由頭後延伸至尾端, 共有三條,一在身體背中央,另二條分別位於左右腹側(在 背中央者較狹,而兩側者較寬)。 中毒症狀: 因為稀有與習性的緣故,未曾造成醫藥上的問題,在台灣也未有咬傷人的記錄。
眼鏡蛇 特徵介紹: 中大型毒蛇,體色為黃褐色至深灰黑色,頭部為橢圖形, 當其興奮或發怒時,頭會昂起且頸部擴張呈扁平狀,狀似 飯匙。又因其頸部擴張時,背部會呈現一對美麗的黑白斑, 看似眼鏡狀花紋,故名眼鏡蛇。背鱗列數為21縱列。。 中毒症狀: 毒蛋白-Cobrotoxin作用於運動神經支配的橫紋肌,使其痙攣而麻庳,與箭毒素作用相同。同時具有心臟毒素(Cardiotoxin)為細胞毒性,動物實驗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縮,使血壓下降,亦會破壞局部組織引起細胞壞死及局部紅腫痛,另富含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質,而引起間接溶血作用。。
黃唇青斑海蛇 特徵介紹: 尾部側扁且高,頸狹,頭小;頭頂黑色,上唇黃色,體中 部鱗列為21~25,前額鱗間通常嵌有一鱗片。體軀地色帶 青味,有20~65個黑色環帶。 中毒症狀: 有肌肉麻痺,吞嚥因難(大量流涎),說不出話,肌肉痙攣、呼吸停止。
黑背海蛇 特徵介紹: 黑背海蛇的頭扁平,吻延長,身體極度側扁,頭部背面黑 色,體背面中央有一寬約11~19鱗列的黑色縱帶,尾部常 有若干不規則形之黑色斑塊,腹鱗小,幾難與鄰近之體鱗 相區別,且無分化之尾鱗 中毒症狀: 目前所知道的毒性有神經毒、心臟毒、肌毒性、出血毒、磷脂酵素A等作用。臨床症狀有肌肉麻痺,吞嚥因難(大量流涎),說不出話,肌肉痙攣、呼吸停止。。
茶斑蛇 特徵介紹: 本種為小型蛇,體長可達90公分,體背為茶色、褐色或棕 紅色,其上有黑、白相雜之細小斑點,部份個體顏色極深, 幾乎看不見花紋。茶斑蛇最大的特徵為:頭頂上有一黑褐 色具黃白色邊緣的「Y」字形花紋。背鱗平滑但無光澤。 中毒症狀: 本種具輕微毒性,但不足以使人中毒
虎頭蜂 特徵介紹: 形類似一般蜂類,但胡蜂科的昆蟲觸角之節數為其主要特 徵之一,雌的觸角有12節,雄的有13節;體色一般為黑 黃相間,或腹部為黑色,大顎如虎牙。 中毒症狀: 單隻蜂(局部症狀):患部腫脹、劇痛、發熱等。另外如螫到神經,則可能導致神經麻痺;而如螫到喉部或口腔,則可能造成呼吸困難。 單隻蜂(過敏反應):一般在螫傷後二十分鐘至兩小時內產生,但偶而可能延至六小時才產生。常見症狀為癢、暈眩、胸部不適、眼瞼嘴唇等部位明顯腫脹;嚴重者則可能會產生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身體虛弱、乃至休克反應。 多隻蜂(毒性反應):頭暈、嘔吐、發熱、肌肉痙攣、溶血等;一般要20-30隻以上的蜂螫,才容易產生全身性的反應。但曾有病例報告指出,曾有人僅被6隻虎頭蜂螫傷,即造成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反應)。
紅背蜘蛛 特徵介紹: 身長在2—8mm之間,背部有個紅色印記 中毒症狀: 中毒症狀: 具有強烈的神經毒,很少產生局部反應,常見的症狀包括血壓升高、臉部潮紅、出汗、口歪眼鈄、肌肉疼痛、抽搐、噁心、嘔吐等,嚴重時可致呼吸肌痙攣,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這些症狀會在咬傷後十分鐘至二小時內出現。
蟾蜍 特徵介紹: 中毒症狀: 眼睛後方有耳下腺,可分泌蟾蜍毒素。皮膚粗糙。頭部有骨 質稜脊。無齒。頭部骨質化。 眼睛後方有耳下腺,可分泌蟾蜍毒素。皮膚粗糙。頭部有骨 質稜脊。無齒。頭部骨質化。 中毒症狀: 心律不整、心臟衰竭都有可能發生。食用蟾蜍後,會出現劇烈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症狀,或伴有心博增快和血壓升高、心臟衰竭、幻覺、全身肌肉強直性收縮、肌肉震顫等症狀,嚴重者會造成死亡。 。
蜈蚣 特徵介紹: 中毒症狀: 頭上有觸角,第一對附肢則特化成毒爪,用來捕殺獵物。蜈蚣用氣管呼吸,為卵生動物。 唇足綱下又分為四目,其中以蜈蚣目的體形較粗壯,種類最多,這就是一般所稱的蜈蚣,其附肢通常是21或23對,行動快速,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區域。 中毒症狀: 非常痛!!!而且會痛上好幾個小時,可以看到一或兩個咬痕,傷口的附近會紅腫並有發熱的感覺,有時會出現發燒、胸悶的現象,很小部份的人可能因感染而產生淋巴腺炎、心跳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