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诊 疗 技 术
形态结构 (三)脾 脾位于中焦,膈膜之下。呈扁平弯曲状。 《针灸大成》:“脾形如 犬舌,状如鸡冠”。 《医贯》:“形如刀镰” 《医学入门》:“扁似马 蹄”。 《难经·42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3寸,长5寸,有散膏半斤”。
主要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 1、脾主运化 含义: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精微 (2)运化水液
精微 物质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1)运化水谷精微 食物 胃 心肺 脾主运化 运化食物功能失调 化生 胃 上输心肺 布散 运化食物功能失调 腹胀、食欲不振(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倦怠、消瘦 全身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含义:指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功能。 (2)运化水液 含义:指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功能。
布散全身 濡养机体 宣发 外达皮毛 排泄汗液 脾 吸 收 水 液 肺 转输 肃降 气化 体外 肾 膀胱 尿
运化水液功能失调 湿、痰、饮、水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虚生湿、脾虚水肿、脾为生痰之源 浮肿 臌胀
2.脾主升清 (1)上输精微:上输水谷精微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2)升举内脏: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定,防止内脏下垂。
病理表现: 头晕目眩 耳鸣乏力 腹胀腹泻 脾不升清 上气不足 脾 失 健 运 久泻脱肛 腹坠便频 内脏下垂 脾气下陷 中气下陷
3、脾主统血 脾不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 原理:脾气的固摄作用(气摄血) 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道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 原理:脾气的固摄作用(气摄血) 各种出血。以气虚不能摄血的肌衄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为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 肌衄
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生理: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病理: 脾气健运 → 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运动有力。 脾气虚 → 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 足痿软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生理: 病理: 脾之精气通于口→食欲、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 脾失健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或口味甜腻,嗜异味;口唇淡白无华。
3、在志为思 生理: 脾气健旺 → 思维敏捷 病理: 思虑过度 → 脾气郁结,运化失常: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
涎 ---为唾液中较粘稠的部分,有润泽口腔,保护口腔粘膜的作用。 生理: 病理: 4、在液为涎 涎 ---为唾液中较粘稠的部分,有润泽口腔,保护口腔粘膜的作用。 生理: 脾气和调 → 口腔润泽、吞咽顺畅 。 病理: 脾气不和 (不摄)→ 涎液化生异常增多 → 口角流涎 脾精不足 → 涎液化生减少 → 口干舌燥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生理: 病理: 治疗: 长夏为夏末秋初,跨越农历夏至至处暑5个节气。 脾之运化旺于长夏。 长夏之湿气容易困脾。 长夏季节用药,往往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品。
胃 (一)概述 1、位置:居膈下腹中,上接食管,下通小肠, 与脾以膜相连。 2、结构:呈屈曲状,又称胃脘,包括上脘(贲门)、中脘(胃体)、下脘(幽门) 3、别称:“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3、经脉: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
(二)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1)含义: 是指胃具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并对其进行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 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胃之受纳腐熟水谷既是胃主通降的前提,也是脾主运化的前提和依据。故将脾胃并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意义: 生理: 胃之受纳腐熟水谷功能正常—食欲正常,气血生化有源,身体健康 病理: 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减退—纳呆、厌食、胃脘胀满 胃的受纳腐熟功能亢进—多食善饥、胃中嘈杂
2、主通降、以降为顺 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而且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 ①将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②食物残渣下移大肠形成粪便; ③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胃气通降, 胃宜降则和 脾气升举, 脾宜升则健 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而且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 脾升胃降协调共同 促进饮食物的消化 吸收,并调节全身 气机,故其为“气 机升降之枢纽”
病理意义: 胃失和降—胃脘胀痛、纳呆厌食或嗳腐吞酸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口臭
(三)胃气 胃气主要反映于:脉象(从容、流利、和缓),舌苔(有根),面色(红润光泽),食欲。可代表人体的抗病能力,判断疾病的预后。 1、含义: ⑴ 脾胃的运化功能;⑵ 脾胃运化产生的气血;⑶ 胃的功能;⑷ 正气。 胃气主要反映于:脉象(从容、流利、和缓),舌苔(有根),面色(红润光泽),食欲。可代表人体的抗病能力,判断疾病的预后。 保胃气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四)胃的生理特性 胃喜润恶燥 是指胃应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易成燥热,津液受损。
三、脾与胃病的辨证 脾病的常见症状:纳呆,腹胀 ,腹泻,浮肿,肢体倦怠,出血等。 胃病的常见症状: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
(一)脾气虚弱:食少,腹胀,便溏+气虚证 主症: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消瘦,肢倦乏力,四肢浮肿,小便清长,或见脱肛,阴挺,内脏下垂,大便滑泄不禁;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 常用方:健脾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二)脾不统血证:出血+脾气虚证 主症:多种出血如:崩漏、便血、尿血、肌衄等,兼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少气无力,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脉弱或沉缓。 治法:补气摄血。 常用方:归脾汤加减。
(三)寒湿困脾证 主症:脘腹胀闷,呕恶便溏,食少纳呆,舌淡黏腻,头身困沉,懒动懒言,脘腹隐痛,体虚浮肿,面色皮肤晦黄,白带过多;舌胖苔白滑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燥湿。 常用方:香砂胃苓汤加减。
(四)脾胃虚证(脾胃阳虚) 主症:胃纳减退,脘腹空痛、冷痛,喜暖喜按,嗳气发凉,泛吐清水或清冷涎沫,口淡无味,大便稀溏,四肢不温;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无力等。多与脾阳虚证合并出现。 治法:健脾益胃,温运中阳。 常用方: 黄芪建中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
(五)胃阴不足 主症:唇舌干燥,或干呕呃逆,脘痞不畅,饥不欲食,便干溲短;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益胃生津,兼清胃热。 常用方: 益胃汤或麦门冬汤加减。
(六)胃火炽盛 主症: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凉饮,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口臭齿衄或牙龈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 常用方:清胃散加减。
(七)食滞胃脘 主症: 脘腹胀满,纳呆呃逆,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大便不畅,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常用方:保和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