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一 金手一指,让你做好情节作 用分析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歷史二 第一篇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一節 三代興衰與封建體制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Advertisements

本节聚焦 ♣ 减数分裂的含义是什么 ? ♣ 配子的形成为什么必须经 过减数分裂 ? ♣ 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 ?
导 游 基 础 知 识.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填写
腹有诗书气自华 邓 兵 2014年6月12日.
古代四大美女de风云 沉鱼 . 西施 落雁 . 王昭君 闭月 . 貂禅 羞花 . 杨玉环 编者:周惠婷,李雪蓉
硝酸盐.
〝奇異恩典〞~陳進成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 以為大喜樂;因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 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
高一地理必修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续二) 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地理备课组王全胜.
外国小说话题突破系列之七 情感.
一、银行保证金质押 二、理财产品质押 三、银行卡被盗刷的责任问题 四、票据纠纷
活力 射 四 简报 种子发芽咯 de 国培(2015)小学数学四组 3/11/2017.
第七章 港口工程.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填写指引 白银高新区国税局 纳税服务科 2016年5月.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背景)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南美洲 吉林省延吉一高中 韩贵新.
内 容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操作 ● 项目会计核算中注意事项 ● 社会组织年检报告的填列 ● 社会组织评估中财务资产指标的解释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第三章 企业战略策划 第一节 企业整体战略策划(一).
列王紀下8章 啟示錄12章 書念婦人 婦人 死裡復活的兒子 被提的男孩子 七年饑荒 三年半大災難 非利士地 曠野 歸還房屋田地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佛教既是外來宗教, 為何盛行於中國?.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天地有情 分享者:徐燦麗老師、 蘇娟玉老師 日期:2005年12月3日 P.1.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江苏衡鼎律师事务所苏州分所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上海教育出版社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材培训 深圳市南山区北师大南山附中 熊菊珍 年 8 月 13 日.
桃園縣龜山鄉文欣國小 校園植物簡介 內庭區.
漫漫人生 主办:平远县田家炳中学 总第一期 2008年2月 主编:初二(11)班 肖遥.
耶利米书.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志愿服务个案 张田吉
列王紀概覽.
南亚、中亚 要点·疑点·考点 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大部分在10°N~30 °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
何从饮食的角度如预防感冒 印 虹.
張騫、班超通西域.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增分突破二 准确概括传主形象,深入分析传主的人格魅力和品质特征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朝代接龙(排一排,把下列朝代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10分)
会计电算化 录入期初余额 北京科技宏远有限公司总账系统启用日期有二种方案,一是2006年1月,二是2006年2月,其他初始设置完全一样,假定你是该公司会计主管,你选哪种方案?为什么?? ?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海局势总是引起各方关注,特别是美国。为什么美国对台湾虎视眈眈?
第一單元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專題一 孔孟思想與儒家的發展.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斗兽场 万神殿 圣彼得大教堂 君士坦丁凯旋门.
回忆与思考: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重要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1 室外装饰设计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室外装饰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外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概况,室外装饰设计与室外环境的关系、建筑装饰的细部设计以及店面装饰设计等内容。
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北京一师附小 韩玉娟.
班主任专业素养 漫 谈 普陀区教育局德研室 陈镇虎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異端與異教 基督信仰.
漢魏間的國際局勢與女性外交 -〈昭君怨〉與悲憤〈胡笳十八拍〉
耶利米书.
彌迦書 緒論.
资产宣传推介手册 2017年10月.
陳敬文、蘇裕庭、吳昱甫、王梓興 、陳柏任、袁子恆、姜傑仁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平移与平行.
課程簡介.
南國被擄( BC共分三批) 巴比倫帝國 猶大 巴比倫 猶大人被擄巴比倫.
地震 在板塊交接處,因岩層受到外力作用,相互 擠壓或張裂,易造成斷層錯動,同時釋出巨 大的能量,此能量以波的型式並藉由岩層傳
北國 亞述 巴比倫 南國 那鴻 以利亞 西番雅 以利沙 哈巴谷 約珥 約拿 俄巴底亞 阿摩司 北 何西阿 耶利米 以賽亞 以西結 南 彌迦
北国 亚述 巴比伦 南国 那鸿 以利亚 西番雅 以利沙 哈巴谷 约珥 约拿 俄巴底亚 阿摩司 北 何西阿 耶利米 以赛亚 以西结 南 弥迦
地圖技巧練習(1) CE 97地圖 2005年4月11日.
不動產估價.
五萬人歸回 猶大 巴比倫帝國 波斯帝國 希 被 擄 (1) 被 擄 (2) 被 擄 (3) 歸 回 被擄70年 哈巴谷 俄巴底亞 耶利米
啟示錄精要 第六講 撒但的結局、審判 ﹝第廿章﹞.
五萬人歸回 猶大 巴比倫帝國 波斯帝國 希 被 擄 (1) 被 擄 (2) 被 擄 (3) 歸 回 被擄70年 哈巴谷 俄巴底亞 耶利米
何西阿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增分突破一 金手一指,让你做好情节作 用分析题

【考点解读】 小说情节能够展示故事的曲折生动,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必要手段。准确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基础,分析情节更是检验考生文学修养的有效方法。课标卷非常注重对情节作用的考查,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从整体角度考查情节构思的特色和效果,二是从局部考查情节安排及其作用。二轮复习要在这两种题型上下工夫,切实掌握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一、(2014·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古渡头 叶 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 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

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伕子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 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解析 本题考查主旨、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构思的妙处,品味对话的作用。A项,对文章主旨的解读,正确。B项,品味对话的作用,其中“我担心他谋财害命”的说法有些牵强。C项,分析人物行为的作用,其中“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不正确。D项,分析行文构思对表现主旨的作用,正确。E项,考查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不正确。 答案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本文着重描写人物的语言。要结合文本中渡夫对“我”的教训、与“我”的对话,以及最后的高歌分析。 答案 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 要分析。(6分) 答案 见“现场采样”。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8分)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特点及其艺术效果。小说的结尾宁静且富有诗意,分析艺术效果要考虑到其在结构安排、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答案 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二、(2015·河南洛阳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 黑 锅 李培俊 小麦家的红公鸡丢了,一大早小麦打开鸡窝,那只红公鸡率先钻出鸡窝,拍打着翅膀飞上墙头,撒过欢,落在榆树下的阴凉里,叨食着一颗颗肥大的榆钱。可到了傍晚,鸡该进窝了,那只红公鸡却没影了,不见了。小麦和朝晖两口子分头走出家门,在房前、屋后、路沟里寻找,两口子在家门口重新会合时,摇着头叹了口气。

这只公鸡是两口子的宝贝,火红火红的不带一点杂色,脖颈那儿有一圈金黄的毛羽,像戴了个金色的项圈。红公鸡的叫声也很特别,纯净、清脆、嘹亮,那声咯咯咯,先高后低,中间拐个弯,然后长声扬起,尾声拖得特别长,有点女高音的味道。 红公鸡没了,丢了,夫妻俩的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晚上躺在床上,两口子唉声叹气一番,惋惜一番。小麦说,你说,咱家的公鸡咋就丢了呢?朝晖说,可能让黄鼠狼拉走了吧。小麦说,不像,要是野物吃了,总得留下点鸡毛啥的。朝晖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人捉去吃了。小麦挺身坐起,说,瞧我这脑子,咋没想到这回事呢。接下来,两口子把村里人过了一遍筛子。最后,两口子把焦点集中到王五身上。王五是村里有名的穷汉,因为穷,老婆跟一个收中药材的外乡人跑了,一去10年没有踪影。王五心凉了,地也不好好侍弄,收下的粮食仅仅填饱肚子。

吃鸡子要煮要炖,煮了炖了就会有香味飘出来,正好抓个现行。两口子半夜起身,偷偷踅摸到王五家附近。王五已经睡了,屋里黑洞洞的不见一星灯光,隔着破窗户,能听见王五粗重的鼻鼾,长一声短一声的。 不过,两口子还是断定,红公鸡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馅,今天没煮没炖。

第二天一早,小麦路过王五门口,清清嗓子,骂起阵来。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被人逮去吃了,谁吃了让他口舌长疔疮,让他拉肚子。小麦性子绵,不惯骂人,骂声显得有气无力,只是比往常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而且脸还红着。不大一会,王五家门口便围了不少人,小麦这种叫阵就大有深意了,有所指了,不然,咋没到别的地方骂?大家的目光紧紧盯住王五房门。王五出来了,王五问小麦,出了啥事?咋都跑到我家来了?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让人吃了。王五说,你家公鸡让人吃了,跑到我这儿骂啥?小麦说,不吃盐不发渴,我骂偷鸡子的贼,你吃啥热呢?王五说,你这是怀疑我了?小麦说,谁吃谁知道!小麦又把刚才骂人的话重复了一遍便草草收场。

下午三点多,二嫂匆匆跑到小麦家,说,应了!应了!小麦就问啥应了?二嫂说,去村卫生所拿药,正碰上王五也去看病,你猜咋了?他真拉肚子呢,人软得像根面条。 小麦却高兴不起来,二嫂一走,小麦对朝晖说,都是你,叫我骂人家咒人家,咒得王五真拉肚子了,看这事弄得!朝晖脸上木木的,没说话。小麦说,不就一只鸡子吗?值几个钱,丢了咱再养,总比人家害病强吧。朝晖说,病都骂出来了,你说咋办?小麦说,拉肚子这病我有经验,光吃药不行,甜汤里打鸡蛋,最补肚子。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朝晖很不情愿,小麦就把脸挂起来,说,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发啊。朝晖忙说,我去,我去。

王五也是有个性的人,小麦骂了他,让他很没面子,窝了一肚子火,王五越想越气,中午也没做饭,吃了一碗昨天的剩饭,把肚子吃坏了。可他没有想到,朝晖竟送来一碗鸡蛋甜汤。 王五下决心找回小麦家的红公鸡,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两天后,王五还真在小山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公鸡被野藤缠住脚了。王五一阵狂喜,亮起巴掌,对着红公鸡虚挥一掌,说,我打死你个小东西,让老子挨骂背黑锅。 王五把红公鸡送到朝晖家,小麦接了,说朝晖,还不让五哥去屋里坐?小麦还说,今天五哥别走了,我给炒几个菜,你哥俩喝二两。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王五说,小麦,你……你……小麦说,你啥呢,不就一只鸡子嘛,比人的情义还要紧?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公鸡”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丢鸡”“找鸡”“得鸡”“杀鸡”四个阶段,线索清晰,叙述井然有条。 B.王五是小说重点描述的人物之一,因为小麦家的公鸡丢失,他无端地背了偷鸡的黑锅,小说以“黑锅”为标题,表现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小麦夫妇的批评。 C.小说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这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还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社会描写等。

D.小麦夫妇猜测他们家的公鸡是王五偷走的,是因为王五既穷,又不好好地侍弄土地,收的粮食只够填饱肚子。 E. 写王五在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是为了说明王五做事认真,这既是情节的合理发展,又为下文写“杀鸡”作铺垫。 解析 B项,“表现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小麦夫妇的批判”不对。C项,文章并无“肖像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E项,“是为了说明王五做事认真”不恰当。 答案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6.简要分析“二嫂告诉小麦王五生病”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 作用。(6分) 答案 见“现场采样”。

7.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小麦的性格特点。(6分)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小麦简单推测,轻易怀疑王五是偷鸡贼,这说明她是一个单纯的人;对她骂阵时的描写,显示她性情温和;当她得知王五因挨骂得病之后,心中愧疚,还亲手做了鸡蛋甜汤,显示了她的心地善良。 答案 ① 单纯。简单推测,轻易怀疑王五是偷鸡贼。②性情温和。她“性子绵,不惯骂人”,她骂王五时羞得脸红。③心地善良。当她得知王五因挨骂得病之后,心中愧疚,还亲手做了鸡蛋甜汤,让朝晖送给王五。

8.小说结尾写“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 你认为这样安排结尾好还是不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 看法。(8分) 解析 解答此类探究题,一定要注意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可以从肯定的角度来说,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论述,但都应 联系文本,可以从情节发展、人物塑造、表现主题等方面入 手分析。

答案 (示例一)这个情节安排得很精彩。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前面小麦做汤,朝晖送汤,他们对王五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王五又找到了这只鸡,因此,“杀鸡待客”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杀鸡待客”进一步表现了小麦两口子朴实善良、重视乡情的个性。 (示例二)这个情节是一处败笔。①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丢鸡—找鸡—得鸡,已经是一种圆满,费尽周折后失而复得的公鸡,转眼之间又被宰了,虽说是为了“情义”。但还是让人难以理解。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朴实的小麦夫妇把这只鸡放在重要的位置,前面用大量笔墨渲染这只公鸡是两人的宝贝,现在找到了,理应珍惜才对,所以“杀鸡”的情节不合理。

思维盘点 1.请盘点下列知识:情节构成、线索、结构方式、叙述方 式、叙述人称、构思技巧。 2.高考对情节的考查有哪些提问方式?各自的答题要领是 怎样的? 3.你能否回忆起曾经解答过的关于情节考查的高考题和模 拟题?有什么领悟?

【题目1】 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3题] 现场失分答案 得分 失分探源 2分 内容要点:① 要点不全,角度单一 ;②分析不到位,基本属于模式化答题。 审题答题:审题、答题简单化,阅读粗疏;答案重复题干内容,无效信息多。

3分 内容要点:①分析欠深入,要点不突出,未能全面落实题干中的“怎样叙述”; ②对于“好处”分析简单化、概念化,未能准确照应“这样写”的内涵。 审题答题:审读题干较好,但对文本的结构技巧解读浅显;答案不够丰满。

4分 内容要点:① 丢失要点,未答出情节组织、情感效果或读者效果;②局部要点偏离题意,第(2)点中“对比”理解错误,属无效答题。 审题答题:未能全面调动鉴赏情节的知识,题意理解和文本阅读欠深入。虽分条作答,但角度不明晰,如第(1)点;术语意识不强,“人称”“视角”“情节集中、紧凑”“诗意”等关键词未出现。

现场满分答案   6分 满分领悟 内容要点:①要点全面,角度清晰,三个要点各有侧重,语意流畅;②分析恰当,不枝不蔓,要言不烦。 审题答题:①该考生审题透彻,对题干理解准确,对文本解读深入,知识调动恰到好处;②答题素养甚佳,逐条揭示“这样写”及其好处的内涵,术语运用准确,答案信息量大,尤其是第(2)点,不能不让阅卷老师击节叫好。 完善你的答案

答案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题目2】 简要分析“二嫂告诉小麦王五生病”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6题] 现场失分答案 得分 失分探源 1分 内容要点:① 丢失要点,只看到了情节本身,未答出情节对人物的表现作用;②内容单薄,理解牵强,第(3)点不成立。 审题答题:审题表面化,缺乏整体意识,文本理解肤浅。语言空洞,且前两点其实属于同一角度。

2分 内容要点:答案概念化,分析不够具体:第一点分析不完整,第二点没有分析,突出了什么主题过于笼统。 审题答题:阅读文本不深入,未结合关键内容作“简要分析”,答题意识待提高。

4分 内容要点:① 概念化答题倾向严重,未答出本文特色,如情节的“逆转”、“性格转变”等词未出现;②分析重复,三个要点的分析内容几乎是一样的,没有提取出恰当的情节内容说明观点。③过度答题,直接将此情节上升到“突出主题”显得牵强,第(3)点无效。 审题答题:存在思维定势,未能准确联系文本内容组织答案。分析缺乏概括力,表达啰嗦、重复。

现场满分答案 6分 满分领悟 内容要点:①该答案从情节、人物和主题三个角度解读,重点得当;②分析中肯,按照由概括到具体的思路展开,既抓住了关键情节,又有所提炼,很好地服务于观点。 审题答题:①该考生抓住了解答局部分析题要义,立足于文本合理解读;②答案组织有条有理,要点突出,用语较准确,尤其是第(2)点组织得相当完美,“铺垫”一词很见功底。 完善你的答案  

答案 ①情节方面:这个情节使故事发生了逆转,矛盾冲突走向缓和,引出小麦做汤,朝晖送汤,王五寻鸡、送鸡,小麦宰鸡等一系列故事情节。②人物方面:为小麦、朝晖两人思想的转变提供契机,展现了小麦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一、情节构思的整体分析 1.情节构思的整体赏析,涉及到解读小说文本的一般特征和特 殊性,对考生的文学鉴赏素养要求较高。 整体赏析情节题的常见设问方式有:①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色?请做简要分析。②小说的情节构思有何好处?请做简要分析。③小说是如何叙述×××的故事的?有何好处?④小说的情节安排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作简要分析。

整体分析情节构思常常会涉及到以下答题角度: (1)小说的线索构成情况。要特别注意有些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 (2)情节安排的技巧。如“欧·亨利式结尾”、悬念法、误会法、陪衬法、对比法。 (3)叙述的人称(视角)。首先确认是第几人称还是多种人称,然后结合内容分析效果。 (4)叙述的手段。叙述方式中的倒叙、插叙较常考,对话和转述也是重要考点,其效果应从小说三要素、文字的简洁性和读者效果方面考虑。

2.解答这类题目,第一,要注意把握题干表述的要点与核心, 弄清楚题干中关键词的内涵,准确、深入地理解题目意图。 第二,要注意带着对题干的解读回归文本,通过整体梳理内 容、分析情节进程把握结构、构思的特征,并合理地调动关 于情节的相关知识。第三,答题思路有两种,一是先集中分 析情节结构的特色,再总说好处,二是逐条分析情节特色和 效果,应根据文本特征合理安排。需要注意的是,答案要点 一般要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的思路来组织。 这类题目往往要求“简要分析”,所以,一定要避免只写出模式术语而不加分析的做法,又要注意准确使用相关术语简析回答。

【即时小练】 一、(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 的两项是 (  )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解析 A项,“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错,这个分析不符合人物身份和人物形象特征。B项,“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错,人物性格特征不合人物身份。D项,“又是一个精明的人”这个说法欠妥,麻婶的女儿不是这个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但寥寥几笔却也能表现这个人物的感恩知报、通情达理的特点。这项分析与鉴赏有合理之处,但不够准确。 答案 CE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解析 双线结构是小说里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指写作的叙事过程中设置两条线索,分叙两件事,彼此映照、对比、交叉、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的谋篇之法。这篇小说主要是写马兰花一家为借钱而引发的冲突,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在这冲突之中,展现了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美好品质。这篇小说还写了麻婶的生病、去世及麻婶女儿还钱等内容,零星穿插在对马兰花一家的叙述之中,这是暗线,交代补充了相关情节,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小说内容更加丰富。

答案 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第二问: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 简要分析。 解析 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哪些”告诉了我们人物形象不止一点;“简要分析”是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再就是寻找文中有关马兰花的内容,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理解人物,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把握人物,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更好地概括人物形象。 答案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 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解析 小说写马兰花流泪,这是细节描写,而就在这样的细节里面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美德,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回答这个问题,要找到写马兰花流泪的地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比如写马兰花第一次流泪的句子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语言环境还是因为钱的事情,马兰花男人冲着马兰花大吼,离开时还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这里写马兰花流泪是表现马兰花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对于这样写的表达效果的鉴赏,需要把这三个描写贯穿起来,从结构、形象、主题的角度回答。

答案 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 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二、局部情节的效果分析 1.情节的局部分析是高考中考查最多的考点之一,考查的类型 比较多,考查方式也比较灵活。 情节的局部分析题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就开头、结尾或者文中某个段落设问,二是就文中多次描写或者提到×××情节设问,三是就某一情节对表现人物或者主题的作用设问。前两种是综合设问,需要考虑多种作用,第三种类型有所指向,是单就某一方面的作用发问。

某一情节的作用可能是一方面,也可能是多方面,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常见答题角度有: (1)对情节:创设悬念,引人入胜;烘托铺垫,前后照应;逆转跌宕,对比衬托;线索作用;点题作用。 (2)对人物:表现××特征,突出××性格,使××形象更鲜明生动。 (3)对主题:表现作用,突出作用,深化作用。 (4)对读者或行文风格:想象作用,感染作用。

2.解答这类题目,第一,要审读题干设问的类型,准确把握答 题方向,某一情节的作用可能是一方面,也可能是多方面, 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要梳理文本情节,思考此 情节的内容特征、在全文中的地位、与上下文情节的关联性 以及作者叙述这一情节所使用的手段。第三,组织答案一般 按照从形式到内容的方式,即首先回答情节方面的作用,依 次深入到人物、主题和读者效果方面;表述要到位,“表述 到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观点要表达具体、清晰,并且恰 当合理地使用术语;二是分析到位,分析到位并非一味复述 文本情节,而是需要考生提炼文本,用概括、精练的语言, “对号入座”地作出解释。

【即时小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一只套鞋 [前苏联]左琴科 电车实在太拥挤了,而且你不能乱动,如果你不听劝告,非要在那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你的活泼,那你一定保不住你的套鞋。 当然,只是一只套鞋,很多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但如果你的套鞋在两分钟内就没了,你一定不会装作若无其事的。 我再清楚不过了,上电车的时候两只套鞋都在脚上,但等到下车的时候,结果却是:两只套鞋已经分居了。所有的衣物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它应在的地方,惟独我右脚上的那只套鞋不见了。

车已经载着那只套鞋飞驰而去了…… 我脱了剩下的那只套鞋,用报纸包上,就这么上班去了。等着吧:下班后我一定把它找回来。 下班了,这成了我的头号大事。我先找了一个认识的电车司机,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他的话让我心里踏实多了。他说: “嗯!是在电车上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要是丢在别的公共场所,那就不保险啦。丢在电车上,找到的希望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局里有个失物招领处,到那儿就能领回失物,他们专负责这种事。”

“噢,谢天谢地,”我说,“现在我心就定啦。唉,我的套鞋是全新的。” 很快,我就找到了失物招领处。 “朋友,我的一只套鞋在电车上弄丢了,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回来。” “可以,”招领处的人回答说,“请描述一下您的套鞋吧。” “套鞋嘛,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说,“鞋号是十二号。” “十二号的鞋,我们这里可能有一万二千多只,你再细细地说一下吧。” “特点嘛,也很普通,那是绿颜色的,鞋的两旁有白色条纹。” “这样的鞋我们这儿也有上千只,说得再详细点好吗?”

“那是一只全新的套鞋,连鞋油都没来得及上。” “请您稍等。” 瞧,她手里的确拿着我的套鞋。 我当时真是激动极了。我想,这里的工作真出色,工作人员竟在一只套鞋上花这么大的功夫。 “谢谢,”我说,“朋友,真不知如何感谢您的帮助,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快给我吧,我好穿上。谢谢你啦!” “不行,尊敬的同志,我仍不能确定这套鞋的真正主人。” “我何必去骗一只套鞋呢?”

“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一点。很可能这就是您丢的那只套鞋,但现在不能给您。请您开个证明来,证明您确实是丢了套鞋。让居委会再开个证明确保一下吧!这样才符合我们的工作程序。” “朋友,”我说,“好同志,可是我的街坊并不知道我出了这档子事,他们可能不给开这样的证明。” “他们一定会帮你的,而且……” 他坚持原则,我只好无奈地离开了。 第二天,我找到了居委会主任,对他说: “请给我开个证明,我丢了一只套鞋。”

“这是事实吗?我可是上过不少次当了!是不是想捞个非分之财?”居委会主任说。 “真的,”我说,“我是丢了套鞋。” 他说:“那就拿一张电车公司的证明,单凭你一句话,我可不敢胡乱开证明,我必须为居委会的声誉负责。” 我说:“就是他们让我来这儿开证明的。” 他说:“那你打个报告吧。” 我说:“怎么写呢?” 他说:“你就写:某年某月某日丢失套鞋一只等等,再加上点保证,就说你以什么样的名义起誓……” 我写了报告,随后便拿到了居委会的证明。 我拿着证明又到了失物招领处。好在一切都很顺利,套鞋被我拿了回来。

现在我终于拿回了我的那只套鞋,并把它重新穿到我的脚上。“瞧,他们的服务态度多好!要是别的单位,为一只套鞋肯定不会花那么多时间!从车上扔出去完事了。虽然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毕竟不是一无所获。” 但事情总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又有一回,我丢了另一只套鞋——一星期以来,我把它包在报纸里一直随身夹带着。这次可记不得丢在哪里了。但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一定不是在电车上。 虽然有所损失,但总算没全白忙活,现在我把它放在五斗柜上。每当心里烦闷时,只要朝这只套鞋看上一眼,我就心平气和了。那时我心里总会想:总会有像这样优秀的机构给我帮助的。 这只套鞋对我来说已远远地超出了它应有的价值,我一定会永远地保留着。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我”在电车上丢失了一只套鞋,本不应该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因为套鞋在很短的时间丢失,才使得“我”心里很难受。 B.下班后,“我”在电车公司找了一个认识的人,希望通过他找到丢失的套鞋。事实上,我也由此顺利地找到了丢失的套鞋。 C.在失物招领处,工作人员一再要求“我”提供详细的信息。此时“我”也表现得很有耐心,对找回套鞋抱有希望。

D.“我”到了居委会开证明,结果受到了刁难。向电车公司打了报告后,才拿到居委会的证明,最终拿到了丢失的套鞋。 E.另一只套鞋丢失后,“我”没有上次那么幸运能找到套鞋。前后对比,更加突出了之前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解析 B项,虽说此时还没有拿到,但也算由电车的人提供的线索“顺利”找到了鞋;而此时招领处的工作人员又很繁琐,所以找到也不是太顺利。D项,不是向电车公司打的报告,是向居委会。E项,这是讽刺小说,批判工作作风。 答案 答A给2分,答C给3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6.小说中的“我”为了找到丢失的一只套鞋,都做了哪些事? 请简要概括。 解析 解答此题,要认真解读题干,根据题干要求,阅读重要段落。 答案 ①经认识的电车司机指点,到电车公司招领处提供了丢失套鞋的信息。②到居委会开证明,在打报告后拿到证明。③在招领处,拿到丢失的套鞋。(意思对即可。)

★7.小说结尾提到“我”对于丢失的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 望。这样写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解答此题要联系小说的主题和前后文来作答。 答案 ①与前文形成呼应,强化了讽刺的效果:前文写找套鞋的波折,表现工作人员的死板教条,讽刺意味明显。②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③结尾处写对丢失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望,更加突出了讽刺的意味。(从文章结构内容及对读者的作用方面考虑,意思对即可。)

8.小说以“一只套鞋”为题,有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方面的考 虑,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 此题属于开放式题目,解答此题需要在理解小说主题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答案。 答案 主题思想方面:通过“我”找套鞋的过程揭示主题。以小见大讽刺某些部门工作作风僵化、办事效率低下的不良现象。表现作者对社会工作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思考。情节结构方面:有交代线索的作用。小说情节以“丢——找——又丢”套鞋为线索,构成情节结构。以“套鞋”的故事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关系,使结构层次有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