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的生命故事 第六組 10122002 董憶萱 10122004 林依廷 10122028 廖書玉 10222030 徐佳綺 10122002 董憶萱 10122004 林依廷 10122028 廖書玉 10222030 徐佳綺 10122100 陳亭安
目錄 生平簡介 人格特質 待人處事 危機處理 社會公益 總結
生平簡介 出生於1917年1月18日今新北市新店區。 逝世於2008年10月15日美國紐澤西州,享年91歲。 出生於窮苦的茶農之家,有八個兄弟姐妹,其中三個妹 妹被送養;而他努力工作籌錢,就是為了贖回妹妹,讓 她們能以「王家人」的身分出嫁。 15歲畢業後到茶園工作;一年後到嘉義一間米店當學徒。 16歲時自己開辦了一家米店,弟弟王永成與王永在也南 下幫忙,初期生意為了開發客源,挨家挨戶拜訪推銷, 並首開送米到府服務,之後生意越作越大,日後種種經 營策略也自此時打下基礎。 不料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況吃緊,吃米必靠配給,王 永慶也必須結束十年來米行生意。 1954年7月,在美國援助與國民政府計畫經濟的背景下, 王永慶獲得了79.8萬美元的貨款,並配合政府規劃投資 生產PVC塑膠粉,且於同年籌設福懋塑膠公司。
生平簡介 1954年7月,在美國援助與國民政府計畫經濟的背景下, 王永慶獲得了79.8萬美元的貨款,並配合政府規劃投資 生產PVC塑膠粉,且於同年籌設福懋塑膠公司。 王永慶終其一生強調「追根究底、實事求是」態度經營 企業。1957年4月,「福懋」開始生產PVC,由每日僅4 公噸的PVC廠起家,並將公司改名為「台灣塑膠公司」, 開始一路向上游發展,並完成垂直整合的石化供應鏈。 事業版圖從石化擴及電子、醫療等範疇。 台塑集團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蹟的象徵,王永慶也被各界 譽為「台灣的經營之神」。 第六套輕油裂解廠的設立為台塑發展的分水嶺,也是帶 動台塑營收成倍增長的火車頭。六輕籌設過程一波三折, 自申請到量產,前後耗費30年,每每絕處又逢生,由此 可見王永慶堅忍不拔的毅力。 王永慶自評「貧寒的家境,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創業經 驗,使我年輕時就深刻體會到,先天環境的好壞不足喜, 亦不足憂,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的努力」。
人格特質 王永慶民國6年1月18日出生於臺北縣新店,15歲那年王永慶來 到嘉義,在一家米店裡當小工。,他便學會了如何經營米店。 一年後,王永慶向他父親借200元,在嘉義地區創立一家米店, 請大弟永成、二弟永來店裡幫忙,當起米店小老闆,由於有站 在顧客立場的心在服務顧客,所以其提供送米到府且紀錄客人 用米量,知道誰家的米快用完,就趕緊把米送過去,且送過去 會將舊米清理出來放在新米上面,由於服務十分周到,因此生 意大好,但卻因政府糧食管制,而結束米店生意。 在此之後,王永慶陸續養過鴨,開過磚廠、木材行,都不順利, 直到民國43年韓戰結束,從事生產PVC塑膠粉原料終於讓王 永慶顯露頭角,然後再憑藉認真做事不虛假,踏踏實實兢兢業 業的工作,一點一滴終於打造成台塑王國。 其實王永慶的成功,就是由其人格特質注定的。他勤奮、踏實 及勇往直前的創業精神,配合靈活的經營策略、嚴明的用人哲 學等,才得以踏上成功的創業之路;而他旺盛的事業心,吃苦 耐勞,鍥而不捨,與追根究底的精神等行為特質,就是他成功 的關鍵。
人格特質 從王永慶身上來看其站在顧客立場體貼顧客的 心,是我們現在所提顧客滿意,我們也可以看到 創業家遇到挫折,不會退縮越挫越勇的人格特 質。 以下是整理出王永慶異於常人的人格特質: 一、 勤勞樸實 二、瘦鵝理論 三、洞燭先機 四、全力以赴 五、追根究底 六、永不放棄
待人處事 他是一位有頭腦又富冒險精神的企業家。 願意接納雅言。 用功不倦。 嚴以律己,家教甚嚴。 他總是默默行善跟台灣人一樣。 為人厚道,熱愛台灣。 不沾政治,不搞意識形態。 正派經營,不搞官商勾結。 不對抗政府權威,恪遵法律。 瞭解勞資和諧,重視員工福利。 不會剝削衛星工廠。 不搞獨佔,不以大吃小。 精通規模經濟。 重視企業文化。
危機處理 王永慶三步驟危機處理 寶刀未老 快刀斬亂麻 選擇性記憶 最後不忘拋出新話題
危機處理 1992年台塑集團投資大陸「海滄計畫」未成的主因,是當時總統李登輝和 行政院長郝柏村對他下了停止台塑三寶股票交易的最後通牒,使計畫夭折, 王永慶「悔恨莫及」。 一月日日一早各大平面媒體大宿報導了這段秘辛,電子媒體也跟進報導, 這段歷史還原,無意間觸動了兩岸敏感的政治神經,大有燎原之勢。處理 不慎,「王永慶出傳記對大陸輸誠」的標題將在媒體間蔓延,更可能因此 使台塑大陸投資計畫被杯葛。 王永慶親自出馬,緊急動員危機處理,二十四小時化危機為轉機,一向強 調「不懂政治」的王永慶,精準的拿捏兩岸政治風向。歷數王永慶每次對 兩岸投資主張引發的爭議,危機處理過程中都隱含三大策略,第一策略由 他親自操刀斬亂麻、接著是選擇性記憶、最後策略拋出關鍵性需求轉移焦 點。
社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