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语—情语 ——如何在写作中寓情于景 深圳市公明中学 贾文娟
经典回顾,初步感知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感受环境 天上挂着一轮明月。 月亮 天上挂着一轮明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之上,显得格外皎洁。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翠玉。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如何写好环境描写? 1、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抓住了对象的什么特点? 3、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4、字里行间的描写抒发什么感情?
技法点拨 一、选取景物,表现主题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的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这个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技法点拨 二、抓住特点,描写细致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技法点拨 二、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
技法点拨 三、顺序有致,层次分明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技法点拨 四、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斑羚群又骚动起来。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也许,它们确实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误以为那道虚幻的彩虹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桥,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技法点拨 五、活用通感,感同身受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技法点拨 五、活用通感,感同身受 视觉:看到的景物 听觉:听到的声音 味觉:尝到的感觉 (联想、想象) 触觉:触摸的感觉 嗅觉:闻到的味道
学以致用 这里的环境不好,灰蒙蒙的,一点都不好玩。 这里狼藉的一幕令我们兴致全无。但我们还是执着前行。隐隐约约听见机器的轰鸣声,愈来愈近。走近一看,才知道是我们县里最有名的一家钢厂正在忙碌着。抬头望去,只见工厂上方浓烟滚滚,黄色的灰尘遮天蔽日,附近的山、树木、房屋全套上了一件厚厚的灰色大衣,毫无生机。
课堂小结 1、选取景物,表现主题 2、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3、顺序有致,层次分明 4、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5、活用通感,感同身受
课外练笔 修改手中作文,加入一处的环境描写。 要求: 1、请选取与自己心境相关的景物。 2、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3、尽可能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 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