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与对外汉语教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胡文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Advertisements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流行语言 华文.
黄国文 中山大学 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 语言学教学 黄国文 中山大学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CASHL)传递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第4章 非語言溝通.
熟悉以下网站: 中国知识产权局 中国专利信息网
2017/3/3 跨文化沟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黄震华 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2年6月.
中国要成为世界性的强国,必须有一大批知名的跨国企业,联想一定要成为国际上的金字招牌,成为民族企业的杰出代表,实现科技报国的理想。 ——柳传志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中四 升學講座 中五 2007年12月8日.
第五章 組織文化、社會責任與管理道德 管理學 張緯良 著 雙葉書廊出版.
第七章 非語言溝通. 第七章 非語言溝通 一﹑非語言溝通的特性與功能 二﹑非語言的溝通管道—身體語言與副語言 三﹑非語言的溝通管道—空間與時間.
Three topics The strategy system
執行單位:朝陽科技大學 傳播藝術系 課程名稱:簡報專業形象與肢體語言 專案講師:湛明暉 課程日期:中華民國101年11月14日
第六章 会计报表编制前 的准备工作 期末账项的调整 财产清查 资产期末计价.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简介IB和AP.
國際企業 : 環境與策略.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从质施教 从实育人 从严治学 ——外语学院2013年迎新生大会.
管 理 学 韩 震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第1学期.
课程与编码: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张露茜(博士)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跨文化交际之任务型互动式教学法 厦门大学英文系 纪玉华.
組織行為 Chapter 2 管理者的挑戰.
Do now – translate to Chinese
Nonverbal behavior 非語言溝通行為
價值觀、態度與工作滿足 Values, Attitudes, and Job Satisfaction
Summer English and Data Science
Lexicographical order VS canonical order
第2章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 文化情境.
Seminar 【Speaker】 Benjamin Chiao, School of Information
上课内容:自然拼读 上课时间:每周六晚19: :30 上课老师:尹岩老师 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法又称“Phonics”, 它不仅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学习英语读音与拼字,增进阅读能力与理解力的教学法,更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初学者学习发音规则与拼读技巧的教学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第二讲:理论与研究.
美国数学学会 MathSciNet 电子资源的检索和使用
京师数学大讲坛 第六讲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二、雅思学术类阅读题型 10种题型 5种大题型+5种小题型.
“珠图1小时” 第十期 文献资料获取方法 主讲老师:陈泳成 联系电话:
Highly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in Light-Harvesting Complex
Conflict Management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中国XX大学 毕业答辩模板 此模板可用于本科毕业答辩/硕士毕业答辩/学术研究等.
Doing Business In Japan
Seminar 【Speaker】 Ming-Jen Li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Economics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 完成句子命题与备考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 任军利
課堂練習 Locate articles published in BMJ by M. Cooper.(20%)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第六课 我 的 国 家.
Seminar 【Speaker】 LEI 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2010年3月23日 18:30 課堂導讀 社會教育研究所 碩二 宋曉玫
Seminar 【Speaker】 Chung-Ming Kuan, Visiting Professor,
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Words
加拿大2+2项目介绍 加拿大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
Seminar 【Speaker】 Lisa Cameron , Associate professor,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opic】 Propensities to Engage in and Punish Corrupt Behavior: Experimental.
非語言溝通 陳麗欣教授.
澳洲英語授課暑期研習分享: 參與研習對於大學教師國際觀之影響
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C1U5.1 You are Who?!.
新世纪梦想图书馆在流 动人口社区的教育倡导
Seminar 【Speaker】 Feng Shuai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the
护士与病人.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Seminar 【Speaker】 Soohyung Lee, Department of
Seminar 【Speaker】 Janet Currie, Professor of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跨文化交际 与对外汉语教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研究正在成为一门显学 国家图书馆馆藏跨文化交际的中文专著: 170部(2016年6月1日)

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 (2016年6月1日) 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条目类别 发表条目数 期刊文章 141,308 硕士论文 52,755 博士论文 8,220 会议论文及文章 3,289 报纸文章 1,108 总计 206,680

论文发表年代分析 (2016.6.1) 论文发表时间 论文数目 1982 22 1992 189 2002 3,542 2012 21,377

何谓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包括: 跨国交际(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跨种族交际(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跨民族交际(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跨地区交际(interregional communication)

Marshall Sing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y two people may be regarded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987)

Singer 的论据: 人们分属于不同的群体。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信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群体中的个人还有不同的倾向。 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一样的信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因此,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扫描 美国:创立于美国,主要涉及学科是心理学、传播学、 人类学、文化学、社会语言学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移 民的文化适应、不同族裔之间的交际、留学生的适应、 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等。

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发展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Hall) 1966: 1st college class at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7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Samovar and Porter) & 1st doctoral degree 197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David Hoop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ose fields which emerged from immediate experience and was built upon practical need, rather than being the offspring of abstract inquiry.”

欧洲的研究状况: 德国:研究重点在于对外德语教学、经贸、移民等 英国:语言教学(主要学者Michael Byram等). 俄罗斯:国情语言学(主要学者维列夏金、科斯托马 罗夫)

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扫描 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 涉及主要学科: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传播学等 1995年成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 从引进入手,逐步深入,已经有一批学术专著和高水平的论 文问世

国内主要研究基地 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 媒大学 哈尔滨:哈工大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福州:福建师大 杭州:浙江大学

为什么教语言必须涉及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交际能力的构成 全球化的要求

萨丕尔 “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 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 (Edward Sapir, 1921)

Claire Kramsch “如果把学习语言看成是 社会实习的话,文化就是 语言教学的核心。文化知识必须看成是提高语 言能力的手段,也是 衡量语言能力的标准。” (1993)

Dell Hymes: 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 社交能力

Swain& Canale 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 社会语言学能力 语篇能力 变通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 一个对外汉语教师 ,无论是在 本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 还是在异国教授汉语 ,首 先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 其次才是一个教授 汉语的行为。 而这与在本国教授本 国学生学习作 为母语的汉语完全不同。易言之 ,对外 汉语教学行 为是基于跨文化平台上的语言操练 ,而传 授作为 母语之汉语的行为则是建基于同一文化平台上 的 语言实践。

跨文化交际研究从何处入手 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 习俗 信念、价值观

Larry Smith & Richard Por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美国使用最为广泛的跨文化交际教科书 1972年初版,此后每五年左右再版一次,目前已经再 版十四次

语言交际 词语的内涵与外延(指示意义与引申意义) 语篇结构

指示意义与引申意义相同 fox Dove Sun 狐狸 鸽子 太阳

指示意义相同而引申意义不同 peacock Cricket Owl 孔雀 蟋蟀 猫头鹰

Cricket / 蟋蟀 英语: As merry as a cricket 汉语:“独达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宋玉)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修)

指示意义与引申意义都不同 dragon intellectual propaganda 英语 龙 知识分子 宣传 汉语

Propaganda/ 宣传 Propaganda is information, frequently exaggerated or false information, which is spread by political groups in order to influence the public, usually showing disapproval 宣传: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

语篇结构 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 从具体到一般 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从一般到具体

英汉语在语篇结构上的区别 汉语:先列举具体理由,再提出结论 英语:先提出结论,再陈述具体理由

非语言交际 手势、姿势 触摸 体距 声音 时间

Contact culture and non-contact culture 1小时之内两人身体的接触次数 伦敦; 没有接触 巴黎:11次 圣胡安:18次

Proxemics Intimate distance: less than 18 inches Personal distance: 1.5—4 feet Social distance: 4– 12 feet Public distance: more than 12 feet

非语言交际 手势、姿势 触摸 体距 声音 时间

非语言交际 手势、姿势 触摸 体距 声音 时间

Chronemics Monochronic Polychronic

Leger Brosnahan: Chinese and English Gestures: Contrastiv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983) “行为差异最通常的表现是中国人喜欢群集,英语国家的人喜欢分散。 聚拢型和分散型之间这一根本对比, 可以贯穿于两种文化的各个方面。 从自我感觉和人名称呼,到身势动作,直至公私观念,甚至包括社会与 经济制度等等,都有所表现。”

习俗、交际规则 称呼 见面打招呼 告别 送礼

waitress 服务员 师傅 小姐 美女

汉语中的称呼 称呼意义的演变:如老师,小姐,同志等 亲属称呼使用范围的扩大:如阿姨,爷爷,奶奶,刘 姐等 官衔的使用:如张司长,刘处,张校等

习俗、交际规则 称呼 见面打招呼 告别 送礼

英语国家 中国 打招呼(greetings) 非语言手段 中性词语(Hi, hello,etc.) 中性词语(你好,您早) 称呼对方(李先生,张总) 根据当时情况发问(出去呀,上网哪) 中国

习俗、交际规则 称呼 见面打招呼 告别 送礼

信念、价值观 个体主义 –群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权力距离大小 (power distance) 对不确定性的回避 (uncertainty avoidance) 男性特征—女性特征 (masculinity-femininity) Geert Hofstede

Hofstede 的调查:个体主义

Hofstede 的调查:权力距离

以价值观为主线 分析和理解各种现象 文化人类学家 许烺光(Francis Hsu): “人类的行为 虽然是无限复杂的。但在不同 的行为背后,有一个 共同的主线和清晰的线索。 当我们理解那条主线和 清晰的线索时,我们将发 现所构成其异质元素会被 某些不容置疑的链条所 联系。并且,人类看起来有 矛盾的行为正是底层 结构的反映。”

个体主义 打招呼方式中性 朋友关系中保持独立 不过分重视别人看法 保持一定的体距

群体主义 打招呼方式偏向比较密切的人际关系 朋友关系比较亲密 重视别人的看法,讲面子 体距较近

如何运用于教学 阶段性:分初级、中级、高级 密切结合教学,循序渐进

文化导入的原则 1989年赵贤州首次提出从文化差 异的角度导入影响交 际的文化因素。 他在 《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 中 提出文化导入必须遵 循 “阶段性、 适度性、 规范性和 科学性” 的原则 , 认为 “文化导入必须纳入语言教学体 系”。

文化差异的悖论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础是文化差异(difference- based) 讨论文化差异必须注意防止一般的泛论(over- generalization) 必须考虑个体差异,必须考虑具体的时间和地 点 既研究差异,又不夸大差异

推荐阅读 Samovar & Por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Edward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 The Hidden Dimension, Beyond Culture William Gudykunst(ed.),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ichael Byram et al. : LICE series 布罗斯纳安著,毕继万译:《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

谢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