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學”在一起 ~ 常見的合作學習方式分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合作學習,學習合作 林佩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合作學習發展的背景 個人發展 民主社會.
Advertisements

合作學習 臺北市立大學 教育學系 黃思華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基礎英文書信及論文閱讀課程.
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異 工作坊 2009年11月9日 九龍九龍塘沙福道19號教育局 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西座3樓W301室 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陳錦榮博士
分組合作學習簡介 2014/9/14於中區教員進修會.
收益的種類 溫故知新 1.
Introduction of P.1 English Curriculum
大崗國中102學年度第1學期期初校務會議 報告人:何信璋 102年8月29日.
應用統計學 授課大綱 – 暑期班 By: Dr. Tsung-Nan Tsai.
教學方法.
第二組 組員: 林奕先、王欣寧、王宣雅、 鍾幸蓁、賴姿伶、陳立驊 繳交日期:12/15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的视角 杨志军.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Vygotsky的認知發展論 Piaget ( ):強調認知發展的生物基礎。 Vygotsky:強調認知發展的社會建構。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有效教學之設計與實施 (以公民科為例) 報告人:高雄市立路竹高中 師秀玲 老師 2017/9/9.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TQC+ JAVA全國教師研習會 PLWeb 程式設計練習平台 簡介.
維高斯基的近側發展區(ZPD).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Chapter 2 – Chapter 4 Chang Chi-Chung
教學策略技巧與教學資源運用 劉淑雯 台北市文化國小教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1213.
合作學習 中教四 紀慧萍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國 小英語補救教學 暨經驗分享 報告人:後龍國小王琴雲.
Tense Buster 操作手冊 畹禾有限公司.
102學年度 (4上)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四年級 英語科 張瓊文Ann.
G-30-3 What開頭的感嘆句.
103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校日 一年級英語科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基礎數學概念評量 柯華葳 編製.
合作教學法 一、合作教學的原理 合作式教學乃根據社會心理學的「小團體理論」,認為小團體的成員會相互依賴並產生隸屬感、榮譽感。根據此種理論,若能將大班級再分成小組,將可使小組成員獲得相互幫助學習的機會,使成績好的學生協助成績較低的學生,從而提昇學習成效。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五年級~英語科 張瓊文 Ann Chang Have fun Respect Enjoy learning Try everything!!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在小班如何促進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合作學習 2009年10月28日 香港教育學院小班發展與研究中心聯席總監 陳錦榮博士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英文管理期刊導讀 A Guide on Reading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Journals Spring, 2007 Friday, 10:10~12:00 R9208 Instructor: 張婉菁 Phone: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G-30-6 How開頭的感嘆句.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102學年度 (4下)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務 (學習共同體的觀點)
107-2 國中部任意選修 看動畫學英語 授課教師 羅曉筠.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102學年度 (5上)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三年級英語教學 學校日報告.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簡介 發想:本簡報以常見的臺灣夜市小吃出發,與學生生活結合,以圖片為輔,讓學生從食物為出發點,學習其搭配的量詞單位,以及相關方位和介係詞之應用 ﹔除吸引學生興趣外,並融入對話,以更深入加強學生對於本單元的聽力理解能力。接著帶入評量,確定學生已學會食物名稱及其搭配的量詞單位,以及介係詞之應用 。 視覺.
主題研究架構.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數學科診斷與補救教學綱要 嘉義大學數理教育所 姚如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讓我們“學”在一起 ~ 常見的合作學習方式分享 呂文惠 靜宜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

大綱 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合作學習成功的要素 常見的合作學習模式

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Piaget 及Vygotsky的建構理論 社會學習的動機理論

Piaget 及Vygotsky的建構理論 兒童與生俱來有學習動機 互動以及認知的衝突是認知發展主要的動力 透過同儕間的互動討論,讓個體面對較多的認知衝 突以及較接近自己近側發展區間(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之較高品質的思考歷程 滕學的協同學習

社會學習動機論 依據學習小組中每個人的表現來獎勵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形成同儕標竿 促使小組成員願意互助合作

合作學習成功的要素 Slavin(1987, 1988,1999) 獎勵團體表現 強調個人責任 同等的成功機會

常見的合作學習模式 配對學習(pair learning) 學生團隊學習(student team learning, STL) 學生團隊成就分派(STAD) 團隊競賽(team game tournament, TGT) 團體協助個人化(TAI) 合作統整閱讀及寫作(cooperativ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composition, CIRC) 拼圖法(Jigsaw) 一起學習(learning together) 小組調查(group investigation)

配對學習 方法: 學生二人一組 執行方式 數學: 輪流解釋自己的解題方式,另一個負責問自己 不懂(對方沒說清楚)的地方 國語或英文: 學生輪流閱讀文章給對方聽,聽的人負 責要糾正對方唸錯的地方 可以結合讀者劇場的實施方式

學生團隊學習 學生一起學習,設定團體學習的目標 為自己及團隊的學習成就負責 團體獎勵 個人負責 均等的成功機會 只要團隊達到某個學習目標,即可獲得認證或獎勵 團隊間不用互相競爭

學生團隊成就分派(STAD) 源自STL 適合各年齡的學生 適合有標準答案的學科 學生4人一組 採異質分組(學習成就、族群、性别、家庭背景) 上課流程(3-4節) 教師授課 學生分組學習,並確保小組內每人都學會 學生接受小考,會獨自作答 獎勵方式 學生小考的成績與其先前的成績相比,以決定其得分 小組的分數則是小組中每個成員的得分平均 小組得分如果有達到教師訂定標準,則得到認證

團隊競賽(team game tournament, TGT) 源自STL 大部分的上課流程和STAD相同 適合的學科也和STAD相似 但將STAD的小考以每週的競賽代替 學生和他組競賽,以取得小組分數 學生和其它3個過去成績和其相似的學生競賽 獲勝的人可以得分 每週計算小組所得分數給予認證

團體協助個人化(TAI) 源自STL 也是4人異質分組 結合合作學習與個別人教學 適合數學課程 每星期教師根據小組成員通過的小考次數予以認證 或獎勵, 對於學生較佳的作業可以加分 教師上課時探分組個別化教學 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程度指定教材 讓大部分學生寫自己的測驗、與小組同學討論答案 學生要負責互相檢查同組其它成員的答案是否正確 教師依據學生程度用小團體(不同於學生的學習小組) 的方式輪流教學生某個數學觀念

合作統整閱讀及寫作( CIRC) 源自STL 適合語文閱讀學科 4人一組,每組內再2人配對 閱讀課 寫作課 教師教配對中的一人,而配對中的另一人則從事其它 閱讀的認知活動,包含讀給另一個人聽、預測、摘要 、回應、練習拼字等 4人一組要學會掌握文章的主要概念及其它閱讀技巧 寫作課 學生則寫草稿、修正及潤飾別人的文章 準備出版小組的作品

合作統整閱讀及寫作( CIRC) 執行步驟 認證方式 教師教學 小組練習 小組前測 小考/作品呈現 學生直到小組成員決定他們已準備好了才接受小考 認證方式 根據小組全體成員在閱讀及寫作課程的平均表現

拼圖法(Jigsaw) 學生4-5人一組 每人有自己負責的單元 上課流程 拼圖法二代 專家小組討論: 與負責同單元的學生討論 學習小組討論: 教小組內的同學自己負責的單元 課後測驗 拼圖法二代 每人都要讀完全部的教材 但每人指定一個負責的議題(專家)

一起學習(learning together) Johnson and Johnson, 1987 4-5人,異質分組 學生合作完成指定的學習單 根據小組的作品得到認證或獎勵 強調 小組在一起工作前要建造小組活動 小組內要討論共同學習的執行情形

小組調查(group investigation) Sharan and Sharan,1976 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 合作計畫或專案 學生2-6人一組 教師根據課程主題,訂定一些次主題 小組選擇一個次主題 小組成員將所選定的次主題分為個人負責的作業 小組在全班面前呈現小組的作品

選擇適合的合作學習方式 課程時間 課程性質 學生性質 不同的合作學習方式可以適時地融入不同單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