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組 專業與倫理的矛盾 葉珈莉 4A1G0041 組員: 林佳儀 4A1G0052 胡雅棋 4A1G0903
為什麼要談專業倫理? 在工作職場中會面臨許多狀況,必須在「對」與「錯」之間抉擇,所以需要制定一套正式且有條理的倫理準則或標準,這些準則或標準可能會和接受服務者的期望相抵觸,甚至也會在同事之間有反對的意見。 葉珈莉4A1G0041
專業的基本準則V.S對專業人員的期許 警察專業-以民眾沒戴安全帽為例 醫療專業-以子宮切除手術為例 以肺結核病患為例 以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議題為例 媒體專業-以賠償走失貓為例 以「脫褲」方式訴諸不滿為例
警察專業判斷與倫理 此部分為影片,由於檔案過大無法上傳,因此刪除。
警員太超過 沒戴安全帽鳴笛狂追害撞車 小情侶1傷1危 周一下午4時許,李姓少年(15歲)騎機車載就讀國三的唐姓少女(14歲)回家,兩人在中山路二段遇到巡邏警員,警員認出少年曾涉及機車竊案又無駕照,加上兩人騎改造機車、沒戴安全帽,懷疑少年騎贓車,於是騎車超前招手示意停車,不料兩人加速逃逸。
僅憑一鑰匙懷疑贓車? 唐姓少女父親向《蘋果》哭訴:「警方追車過程太超過,小孩有錯自己去撞車沒錯,但為何不能拍照就好?」李姓少年的母親也不滿地說,「小孩違法在先,我們願接受懲罰,但難道警察都沒錯嗎?現在兩個小孩重傷,萬一結束生命,誰來負責?」 派出所所長黃方淵解釋,李姓少年曾在7月9日偷車被逮,周一示意攔查的警員曾參與辦理該案,因此一眼認出少年,看到他騎改造機車,機車鑰匙孔又只插著一把鑰匙(意指一串鑰匙才像是自用),懷疑是贓車,才示意攔查。
大砲打小鳥? 律師在勤指出,警政署曾下令「單純交通違規避免追逐以免意外」,警員無法指出機車騎士是通緝犯或竊賊,追逐當然會發生意外。他說,「沒有任何法令允許警員覺得『疑似』、『認為』就追逐,這會產生適法性問題」。銘傳大學安全管理系副教授唐雲明指,若警方沒具體事證能證明少年有違法事實,就緊追不放,恐不符比例原則,有「大砲打小鳥」感覺。 律師呂勝賢表示,本案警方有行政疏失但無刑責,家屬有異議,可提國賠;另少年無照駕駛致少女受傷,觸犯過失傷害罪嫌,少女家長可向少年家長求償。
認真執法錯了嗎? 此部分為影片,由於檔案過大無法上傳,因此刪除。
執法過當?
追車與否? 長官規定:最好不要追車 民眾期待: 追車與不追車之間的抉擇:如右表。 正面 負面 追 車 1.嚇阻性:嚇阻民眾違規拒檢 2.公平性:違法者受懲,守法者得到守護 1.易引發事故 2.事故責任常伴隨執法過當之問題 不追車 不會引發事故 變相鼓勵民眾逃逸 長官規定:最好不要追車 民眾期待: 追車與不追車之間的抉擇:如右表。 追車與不追車之外的方法:逕行舉發、尾隨查記、追車查記不攔、通報攔截。
法律規定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0條規定「……不聽制止或拒絕停車接受稽查而逃逸者,除按各該條規定處罰外,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 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第十條規定「 ……對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之稽查…… 其有不服稽查而逃逸之人、車,得追蹤稽查之。 」
醫療專業判斷與倫理 乃是將倫理理論、倫理原則實際運用到臨床病患身上,以幫助醫護人員於處理臨床醫療情境所發生的倫理問題時,能做出對病人最有利益、最能符合道德倫理規範的醫療決策。 林佳儀4A1G0052
案例一 李小姐28歲,因骨盆疼痛需要做診斷性腹腔鏡檢查。在進行檢查時,婦科醫師證實李小姐有多發性子宮肌瘤,準備為她進行子宮切除術,麻醉科醫師則表示由於缺乏病患同意,該手術的醫療必要性亦有疑義,更不曉得病患的意願,所以應該要讓病患甦醒而非讓她直接接受子宮切除術。
問題討論 1.麻醉科醫師可以告訴外科醫師該做什麼嗎? 2.當團隊中兩位醫師意見不一時,誰才有權做出決定?
案例二
情境
問題討論
DNR議題影片
問題討論 1、此病人己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醫療人員是否應尊重病人意願,不必施行心肺復甦術? 2、倘若此病人事前未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家屬是否可以要求不再施行心肺復甦術? 3、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並非簽了「賣身契」,急救的權利,該隸屬於誰?
媒體專業判斷與倫理 我們現在處於一個資訊爆炸的社會,隨著科技發展日益精進,像報紙、電視、網路等各類型的傳播媒體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並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認知、態度和行為,對於思想及觀念的形成,更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不僅兒童及青少年難逃其誘惑,成人對大眾媒體的魅力也是難以抗拒。 胡雅棋 4A1G0903
案例一 【走失兩貓賠十萬 嚇壞認養人】
愛貓的十八歲楊姓女孩,兩年前向桃園動物保護協會志工劉雅甄,透露收養流浪貓的意願,但因認養人必須年滿廿歲,楊女只好拜託廿歲的程姓室友代為簽下切結書,並領養兩隻貓。但因兩貓不慎跑掉,劉女依契約向程女求償十萬元,程女嚇得辭掉工作。程女日前返回新竹向母親泣訴不合理遭遇,程母也覺不可思議,認為愛心領養貓咪的後遺症,竟然要背負沉重的賠償責任。
程女向報社投訴,原想養貓的是其楊姓室友,卻因未滿廿歲找她簽切結。她說,楊女九十六年六月間從「貓咪論壇」上,發現動物保護協會志工劉雅甄網站上有小貓讓人認養的啟事,隨即到桃園龜山領養兩隻貓。程女說,當初領養貓咪時,就認定會愛護一輩子,根本沒注意認養合約書中,明定「領養人如因本人故意違反協議,致認養動物受傷或死亡時,領養人每隻貓要賠償五萬元的規定。」
程女還說,楊姓室友已搬離,兩隻貓只好由她照顧,一直飼養到去年十月,因房東搬動家具將房門打開,導致兩隻貓衝出屋外走失。兩隻貓走失後,程女很難過沮喪,今年初,劉小姐打電話追問兩隻貓近況時,她據實以告並道歉,沒想到對方竟依合約內容要她賠償十萬塊錢。程女表示,她在超商工作一個月才領兩萬多,根本沒能力賠償十萬元。對方今年六月向桃園市公所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會主任委員極力幫程女據理力爭,「程小姐養了一年多兩隻貓才走失,應該是有愛心的人,兩隻貓就要十萬塊錢,是貴了點,可不可以少算一點」,劉雅甄堅持不肯妥協,不滿未盡責要給程女教訓。
真相 程女說謊,此人本身就是中途,送過貓,也要求對方簽切結書,並且要求認養人在貓咪六個月大時,一定要幫送出的貓結紮。程女自己是個送過貓簽過協議書的中途,會不清楚協議書裡面的條款?她送過貓要求認養人必須結紮,自己卻沒有幫貓結紮,還一次掉了兩隻貓,詭異的是,她自己原本養的那隻貓沒有不見,真的是房東丟掉的嗎?還是.......
這個記者是程女的朋友,所以做偏離報導,劉姓中途跟程女說十萬元違約金,她可以用線上刷卡做成捐款給動保協會,程女也不願意。劉雅甄說十萬對她來說不具意義,她只要她的兩隻貓。讓兩隻沒流浪過的母貓出去流浪,貓咪都不知道該如何求生了,若是發情懷孕,真的不敢想下去。 而且,程女全把責任推卸給楊小姐,當初「程婉滋」先寫信來要養貓的, 楊小姐只是跟程女一起來去看貓,所以是程女主動要認養,事發後說謊都把責任要推給姓楊的,然後再拜託當記者的朋友這樣寫不實報導。
案例二 【南女近2千學生 集體「脫褲」抗議】 民國99年3月18日,自由時報以聳動的標題,在頭版報導「台南女中近2千學生,集體『脫褲』抗議」,接連幾天,透過報紙電視與網路等的大量傳播渲染,頓時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不僅對台南女中的學生,甚至對全國的學生,乃至整個社會,引起巨大的震撼,抗議行動不僅廣為人知,甚且引發討論風潮,深植人心。
315短褲事件爆發了! 民國99年3月15日,國立台南女中的學生,因為對鄒春選校長所帶領的行政團隊,自開學以來,未能依循教育部「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要求的程序所頒佈的服儀規定以及執行方式的不滿,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許多學生、家長、老師曾就服儀規定及生活常規等多次與校方進行溝通,但校方卻無積極做出正面回應(並常以「會再討論」…等為由敷衍了事)」,在不斷與學校進行體制內的溝通無效之後,終至忍無可忍。
行動由校內部份同學(南女短褲幫)發起,教師部份「308導師陳」同為發起人,並有校友聲援,除學校教師外,亦有家長支持。校友在網路發動連署,「南女短褲幫」則透過架設網站與手機進行宣傳與連繫,經此蘊釀,3月15日,鄒春選校長主持升旗典禮,在完成唱國歌升國旗以及向師長問好的例行儀式之後,兩千多位同學中有約八成的同學在操場上脫下制服長褲,改以預先穿在制服長褲內的運動短褲亮相,集體向學校進行抗議行動!抗議行動當場,亦有部份教師準備萬一出現狀況時進行保護學生的動作。
媒體的專業? 媒體模糊了焦點!我們不是要陳姓教官走路,而是要反映不合理的穿著規定,希望能改善我們的重點並非脫褲!而是為了達成「讓校方了解學生的訴求」!「南女小短褲」只是個象徵!
沈芯菱:溫暖革命,沒有年齡限制 2012-09 Cheers雜誌144期 企圖心有多大,改變世界的機率就有多高。10歲開始就投身公益,目前就讀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的沈芯菱,從小學就透過文字與知識,替弱勢者發聲,至今已做了許多人做不到的事。 小學四年級,她以自學程式設計,為家鄉滯銷的文旦架設產銷網、國三時為阿公賤價銷售的柳丁向媒體發聲,引起全國關注。
她更靠著為人撰寫程式、參與競賽所獲得的300萬獎金收入,自費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致力縮小城鄉學童的資源差異,兩岸造訪人次將近500萬人。她在青少年期間發起的「草根台灣臉譜」計劃,拍攝不同主題的台灣群像,已累積30多萬張照片。 她從來沒有設限自己,用溫暖的革命力量,一點一滴地改變台灣社會。
吳寶春:世界冠軍麵包裡的故事 2010-04 親子天下雜誌11期 吳寶春:世界冠軍麵包裡的故事 2010-04 親子天下雜誌11期 所有光環都因奪得世界麵包大師冠軍的榮耀而來,但42歲的吳寶春現在看待過去這改寫人生的一年,卻顯得格外平淡。
一坐下,他開口就說:「冠軍已經結束了,我的另一個新階段才要開始。」聊了一會後他又再強調了一次:「冠軍只是當下,學習才是永遠。」 從屏東鄉下窮困的台灣囝仔,到躍上國際舞台成為世界第一,吳寶春口中的新階段,也是他眼前要學習的新目標、新挑戰。
有多少人知道媒體是被塑造的? 還是是相對的真實? 媒體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媒介,有了媒體我們的生活確實方便許多,已經到了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境界。但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會以他所看到所聽到的報導為準;不過你知道嗎?現在的媒體真的亂了!曾幾何時媒體帶給我們大量的知識及資訊來豐富我們的生活。
但是,今日報紙一翻開、電視一打開出現的是什麼呢?在社會方面是殺人放火、擄人勒索、暴力、血腥、色情…,在娛樂方面則是緋聞滿天飛、藝人私生活大公開…,以上這些就佔了報導的大部分版面,更 用提那些政治人物間的叫囂也佔了不少版面;而文化、藝術、人文…等只能擠在所剩無幾的版面;真正帶給社會正面影響的力量卻少得可憐,專業判斷與倫理是現在媒體人應該自省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