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2014 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综合类精讲班 主讲:叶老师. 职称英语考试与复习方法 一、职称英语考试 1. 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 a 综合英语分为 A B C 级 b 职称英语考试和教材的关系 c 可以借助字典 d 送分( 分) (1) 词汇选项(可能送 3—8 分) (2) 阅读判断.
话题作文 中考作文必备能力突破.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 绕着所给话题,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 作文。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 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 .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话题作文和命题作.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10.2 立方根.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上交材料说明 2015年1月23日.
一读:说一说各场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 再读: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想一想: 对于你发现的问题,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作文训练.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THE TYPES OF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HSET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
第四次大作业 登陆学校图书馆网站的电子数据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余角、补角.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祝 辉.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用计算器开方.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
Web安全基础教程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定理21.9(可满足性定理)设A是P(Y)的协调子集,则存在P(Y)的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赋值函数v(A){1}。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第9章 多媒体技术 掌握 Windows 画图工具的基本操作; 掌握 Windows 音频工具进行音频播放;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找 因 数.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Sssss.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审题立意

一、审题准确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严重偏离题意的,文字功底再好,也不会得到高分。审题要求如下: 1.审明概念

题目或题干中重要概念是命题者设置的限制,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因此要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审明主旨 审明题目的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否则就会造成文章中心不明。 3.审明关系 许多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或事理、事物并存,因此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理解题意。

4.审明题材 为了防止“移花接木”,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跳离限制,就会“不符合题意”。命题对取材范围的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 5.审明体裁 作文考题都会对文章体裁作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如果不审明,就会出现“文体不符”。 6.审明其他要求 作文考题除了题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

还有一个要求部分,常在作文字数、体裁、内容、写作方式等方面提出要求。

二、立意稳准 “意”是文章的中心、灵魂。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切合题意,更高一些的要求是高远深刻、新颖独到。立意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判断、比较、筛选的思维过程。作文,特别是供料作文立意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辩证分析、类比联想、推理想象、综合比较等几种。   立意要求如下 1.准。

高考作文立意的角度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这加大了立意难度,因为范围越大,可供选择的“意”越多,而偏离话题立意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扣准”话题显得尤为重要。“诚信”这个话题,不是只要发表对“诚信”的看法就可以,而是要以“需要诚信”“讲求诚信”为首选对象。 2.新。 “新”是创新,指避开常规思维模式,从而得到具有个性化的见解。能走常人不常走的路就可能发现常人不常见之“景”,这样就做到了“新”。要

关注那些容易忽略的角度,同向联想。如对寓言“滥竽充数”的评论,人们在南郭处士、齐宣王或齐湣王身上立意,而很少关注与南郭处士一齐吹竽的另外99个吹竽手。如果我们注意到了,并以此为立意角度,自然会令人耳目一新。就是从南郭处士这一角度,我们也可以深层挖掘,他不学无术,招摇撞骗,固然令人不齿,但他最后偷偷溜走也不乏自知之明,这样立意也能做到“新”。

3.深。 “深”就是指立意要集中到生活中某一点上进行深层挖掘。这样立意能使文章方向更明,思想更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立意就可以具体到“唐太宗不以感情亲疏选贤任能”“不在亲人身上也能感受到真情关怀”等,这样立意不仅切实可行,而且也易将文章写深写透。

一、审题立意的通法 无论何种形式的作文题目,都要注意: 1.寻找中心问题  中心问题既是话题的核心,也是作文的中心。找出中心问题,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理出很多写作思路,如为什么会产生不同意见,我们选择哪一方意见,选择某一方意见的理由,选择某一方面的后果等。

2.探求命题者的思想倾向 找出中心问题后,接着整理自己的思路,要顺着命题人的思想倾向立意,选择能体现自己观点的意见。命题人的思想倾向的词或句子往往隐藏在题干当中,辨别或找出这些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要随便“反其道而写之”,避免跑题。 3.挖掘隐藏提示 话题作文的特点就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相结合。开放性相对容易把握,难把握的主要是那

些限制性要求,主要在导引词中。这些要求是文题给我们的提示,恰当理解并把握这些提示有助于我们将文章写得更好。如曾出现过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的导引词: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命题人暗示我们最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例子。其次,注意“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这就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两条思路:既可从感情上的亲疏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关系着笔,也可从没有关系着笔;既可从积极的正面影响写起,也可从消极的负面影响写起。写文章时的关键是抓住:到底怎样影响,是什么影响,应当怎么办。

4.选择好立意角度 (1)角度小,以小见大。 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就能主题集中,以小见大,以个别见一般。 (2)角度新,不落俗套。 “新”,就是不落俗套。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如: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 ①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②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 ③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

比较一下,角度①和角度③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①还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多了。角度②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

二、各种题型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标题作文 就是规定了作文的题目、不用自己拟定作文题目的作文。标题作文包括全标题作文和半标题作文两种形式。 标题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 1.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其话题仅仅是提示一下内容指向;标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中心意思,当然标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近年就有虽是标题,但与话题一样只是起到提供写作范围的作用。

2.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标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语。 3.话题作文里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标题作文里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标题作文审题,总体来说,应审清标题的内涵和外延、题型与体裁、写作要点。注意题眼、主词、谓语、修饰语,掌握象征义、比喻义等,并不简单。具体方法有: 1.据型定向法 应敏锐审视标题作文呈现出的不同题型特

征,从而确定写作的方向重点。 (1)论点型,如《不要轻易说“不”》《在自然中生活》,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须依据论点论证行文。 (2)概念型,如《人之常情》《熟悉》等,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则选择与概念的有关方面论证行文。 (3)关系型,如《诚信和善良》《位置与价值》《人与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两者关系,文章须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

(4)对比型,如《自卑与自负》《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等,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 (5)象征型,如《“绿叶”赞》《小草的风格》等,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 (6)比喻型,如《清流与活源》《赏花·育花·护花》等,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

(7)评议型,如《评“仓廪实而知礼节”》《北京的符号》等,针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 (8)引申型,如《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熊猫废物箱的联想》等,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则应借题发挥,展开议论。 (9)考证型,如《“一言堂”小考》《“下笔如有神”新解》等,用需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考证的形式命题,则应查核并发表议论。

(10)感想型,如《有感于雷军长的“当头棒喝”》《影片〈鸦片战争〉观后》等,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命题,则应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进行议论。 (11)批驳型,如《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忠于原著”质疑》等,用反诘或质疑的句式命题,则应针对不同意的观点或看法,予以批驳。

2.增加内涵法 标题作文,尤其是记叙文,最好的办法是把大题目变小,把虚题变实,把空泛抽象的题目具体化。将标题中的字来组成词,将标题中的词来组成句子,从而确立文章的中心,小口子切入。抓住一点,写深写透,文章才有针对性和现实感,才能具体生动。如2008年湖北高考卷作文“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

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行文。 3.题眼审视法 关注标题中的题眼。如2008年广东高考卷作文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关键在于考生能

否解清“轻易”一词的内涵以及“说‘不’”的象征意义。审题上的些许难度也为选拔考试建立了合适的区分度。只有找准了题眼,文章的中心才不会偏离。 4.近义推敲法 将标题中的词语的近义词找出来,以警示自己不要落入作文题设置的陷阱中。如要你写“摒弃脆弱,学会坚强”,你就列出“脆弱”的近义词“软弱”“懦弱”等,这样能发现写“脆弱”离不开“挫折”,没有“挫折”的考验看不出“脆弱”与“坚强”。要你写“纪念”你就列出“想念”“思念”“怀念”等,一

比较,你就会发现“纪念”除了“思”,还有“行”——有行动。这样可防止审题时剑走偏锋而造成失误。

(二)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虽然淡化了审题,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不是不要审题,审题同样是第一关,不得不审,一定要绷紧心弦,要懂得,命题中给出的文字都是必要条件,必须符合这些条件去行文,千万不能马虎!认真揣摩命题的四个方面,各有各的用处。 1.审材料 (1)材料帮助理解话题。 如以“纪念”为话题的广东省高考作文题: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这些材料或提示语“是什么……”“不同于……”“真正的……”在帮助你、告诉你对话题意思的理解,对话题近义词的分辨。 (2)材料可用可不用。 常规的话题作文命题里的材料只是举一些例子,做点儿提示,给点儿启发……考生行文时是可用可不用的,最好不用。 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可以说,在弄准了话题之后,材料和提示语的任务基本完成。

2.审提示 话题作文,常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用处是对话题构思行文思路的开拓,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作文提示的方向,指引的范围,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来。 3.审话题 (1)话题是核心。

原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在《谈话题作文》中说:“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在于帮助考生理解话题。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的要求而无须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话题作文的“材料”也可叫“话料”,它只是命题者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 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对话题的立意没有约束性,只有启发性,例说性——所以才叫举一反三

的“一”;没有材料或提示语也可以命出话题作文,如:请以“欣赏”为话题…… 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点,抛开话题,只注意材料,那么,很多写作的新空间将不能涉及,不会涉及,不敢涉及,是很可惜的;甚或随意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话题规定范围。 话题只是严格规定了范围,一般不规定立意、文体、题目等。话题是最大开放中的最小约束,

审题时不能视而不见,要通过它明确话题的范围和指向,以便准确地打开思路。 审题和立意密切关联,我们不妨比较一下: 审题主要是找范围限定——“镣铐”,立意则是“镣铐”下的“跳舞”;审题须追求“准”与“切”,立意须追求“活”“深”“新”! 因此话题作文要注意: ①不能偏离话题。 ②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话题作文涉及面广,可以有多种立意,可以设置出多个中心,但

在一篇作文中只能是一个中心,多中心等于无中心。 ③切入口要小。因要让几十万、上百万考生有话可写而给出的话题,可写的范围是很广的,可写的内容是很多的;而一个考生在千字左右的作文中能写的就只能是话题下的一个小点或一个小侧面了,切不可贪大求全。 (3)话题范围宽泛。 话题作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相关性,二是自由性。话题固然是写作的核心,而只提供写作

内容围绕的核心;话题规定着写作范围,但话题作文只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它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使考生有更广阔的驰骋空间,有利于写作者表现个性特征,有利于选拔人才。可以说,以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主要题型之一,是高考作文命题成熟的表现。上乘的话题作文更看重考生在拟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的创新——想一般考生所未想,写一般考生所未写。

4.审“注意” 在引出话题之后,都有一个“注意”(有时写为“要求”),对写作做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这些内容我们自然不能忽视,必须一一符合。 (三)题意作文 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的范围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

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有人把它叫做“新材料作文”“后话题作文”或“题意作文”,即必须与材料内容意义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有联系。 1.话题作文与题意作文的区别 (1)话题作文有话料,题意作文有材料,话料和材料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二者一致。所不同的是,话题作文的话料已提炼为话题,题意作文的材料没有提炼为明确的话题,还须自己从中提炼。

(2)话题作文出示有明确的话题,范围边界明显,不可越雷池半步;题意作文没有出示明确话题,范围的边界模糊。 (3)题意作文常是由事(材料)入理的升华(契合),话题作文是由一(话题)到多的发散(相关)。 (4)题意作文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为特征,让审题不是从“题目”(话题或标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调动学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

2.题意作文的一些特征 通过转换比较,可以看出这种题意作文的一些特征: (1)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写作范围对象是与材料的内容或其某个方面的含意有关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不失之宽泛,较之纯话题作文,其写作对象范围相对窄了许多。

(2)给定的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里考生可以不管材料的过“宽”的弊端。 (3)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通过揭示材料内容某一方面的含义来拓宽写作范围,搭建写作的思维平台,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考生提炼出话题的能力。

考生在难以界定题意作文的写作对象范围时,不必着急,因为从思维起点上看,可写的对象范围还是比较宽泛的,不像过去的纯材料作文那样一定要正对材料主旨(即原材料实际上间接地规定了文章主旨)而不能就材料的某个角度或某个侧面去写,现在的题意作文,只要涉及对所给材料的感悟、体验,是都可以写的。

3.题意作文的审题关键 题意作文的审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中各意象即发散性思维的起点,思维起点是多样化的,材料如同“庐山”,只有一个,而侧面或角度则“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便决定着思维的多样化,从各角度观察分析各意象,从多个点触发多样化思维,也能较大地拓展命题的立意范围,但始终只能是对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从某个侧面或角度的感想。

要写好这篇“材料作文”,已难以撇开材料中的事例。完全可以说,材料“限制”了作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离不开对材料的分析,这样也就不能写成我们以往的可以置材料不顾的“话题作文”。材料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立意的主旨是一般的、抽象的,因此都离不开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或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归纳与转化。

具体的方法,有如下几个可供借鉴: (1)关键词语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2)以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察情感倾向法。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出题人的观点态度中去发掘。 (4)辨相互关系法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总之,以题意作文的审题立意,不能不管材料而自行确定,不能另搞一套,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要从材料的内容意义出发去选择立意的角度。上面的几种方法也不应孤立运用,而应相互联系、综合使用。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侧面或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某个侧面或角度的立意去作文。 

(四)图画作文 图画作文,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一种,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看图作文”。它指以提供的漫画材料为底本,无论写思想评论,还是写感想类议论文,都必须在多角度仔细观察漫画所涉及的人、事、景的基础上进行画面述评,然后再亮出观点、进行论证,一般遵循“简介画面(引)→概括画意(评)→展开议论(改)→总结照应(结)”的结构思路,其目的是直接为从漫画中所提炼的寓意来演绎相应的相关联的事理,从侧面去展示类似漫画意蕴的某种道理。

对于图画类作文,考生在审题过程中要全面把握图画以及画面内外的说明性文字、数字、符号,注意体会画中话、话外音,从而加强对图画内涵的理解,准确把握图画立意。 如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图画式材料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图画材料的准确解读,把握其寓意。那么,这幅名为“摔了一跤”的图画应该怎样解读呢? 第一,弄清图画的组成要素。 弄清图画的组成要素,是指构成画面的内容要件。就这幅画来看,其构成要件有一个孩子、一块西瓜皮、三个大人(一个代表孩子的家长,一个代表学校,一个代表社会)、一句“出事了吧!”的话。

第二,读懂画面内容。 图画的构成要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从而表达出创作者的意图。就这幅画来看,其内容是具有叙述性情节的。“出事了”用在“孩子踩着西瓜皮跌倒在地”这件小事上显然有些言过其实,大词小用,但这正反映出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行为的过度关注(心疼、埋怨、责怪、嘲笑),这也正是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面对跌坐在地的孩子要说“出事了吧!”的原因。

第三,理解画面寓意。 画家通过画面表达创作意图,就漫画类作品而言,则体现为某种寓意。因此,准确把握画面寓意,是“图画式材料作文”正确立意的前提。 图画通过一个孩子踩着一块西瓜皮而跌坐在地,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却认为是“出事了吧!”这种生活现象,讽刺了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行为(遇到挫折、犯错误、出了问题等)的过度关注(心疼、埋怨、责怪、嘲笑)的生活现实。

第四,根据图画寓意,选择一个角度,正确立意。 把握了图画的寓意,立意就比较容易,只是看选择一个怎样的角度了。 选择立意角度,成功者的经验是,叙述性材料可从不同立场的人物切入。 就这幅图画式材料而言,首先可从“踩着一块西瓜皮而跌坐在地的孩子”切入,这个角度有以下立意可供选择:孩子跌倒(遇到挫折、犯错误、出了问题等)并不可怕;孩子的成长需要跌倒。

可从“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行为(遇到挫折、犯错误、出了问题等)的过度关注(心疼、埋怨、责怪、嘲笑)”切入: ①孩子的家长(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三方任选一方或全选都可)不要过度关注(心疼、埋怨、责怪、嘲笑)孩子的行为(遇到挫折、犯错误、出了问题等); ②孩子(或学生)的家长(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三方任选一方或全选都可)应给孩子(或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

③家长(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三方任选一方或全选都可)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跌倒(遇到挫折、犯错误、出了问题等); ④孩子跌倒(遇到挫折、犯错误、出了问题等)了,请家长(孩子家长、学校、社会三方任选一方或全选都可)不要责怪(心疼、埋怨、嘲笑)。 而一些只注意到画面局部要素,不能准确把握图画寓意的立意,就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如谈学生成长的责任;关于孩子的人身伤害问题;由孩子摔倒谈到家庭、学校、社会应帮助孩

子,建立和谐社会;由西瓜皮谈社会公德或环境保护问题。等等。 当然,内容完全和图画内容没有任何关系的,就属于“偏离题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