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运用《指南》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北师大 冯晓霞 学习和运用《指南》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北师大 冯晓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研制、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 “国十条”,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指南》是什么? 1 《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2 3 《指南》对教师可能的帮助 4 贯彻《指南》要注意的问题
一、《指南》是什么? 顾名思义,“指南”是方向的指引或导向。 《指南》对幼儿教育方向的指引主要通过: 提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帮助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建立合理的期望; 针对目标提出达成目标的“教育建议”,帮助家长和教师实施科学的保育与教育。
《指南》说明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了该文件的目的意义:“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也可以说,《指南》基于对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把握,基于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目标与教育建议,来体现国家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方向的引导和对保育教育质量的要求。
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1.内容效度检验 目的:确定所制定指南的内容能够准确地反应我们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 对象:儿童发展和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幼儿园教师和家长。 专家访谈的主要目标是获取专家对领域和目标的价值取向、全面性、平衡性、准确性、适切性、一致性、文化包容性等7方面的评价和建议; 教师和家长访谈在上述主要目标之外增加对文本易读性(能否理解)的评价和建议。
2.年龄效度检验 年龄效度检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测查来确定《指南》中各年龄表现的难易程度是否恰当,以此来确定对儿童的期望是否有据可依。 判断年龄效度的做法是将其转换为实际的测查题目,然后通过广泛的抽样调查了解它的通过率。其他国家基本是以40-60%的通过率作为判断标准,但考虑到我国大众的文化心理和现实情况,决定将通过率提高到50%-80%,以降低指标的难度,避免给幼儿带来过多压力。
研制组先后进行了两次年龄效度检验。 第一次检验(2007年8月底至9月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广西、湖北、江苏、福建、辽宁6个省(自治区)共30个区(县)的360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4、5、6足岁儿童各1200名,男女各半,城乡各半。 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又对少数通过率过低或过高的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在内蒙、四川、黑龙江、河北、江苏、福建 6 省的 12 个地区进行第二次检验(2008年9月至11月),人数为1440人 。证实了修改后的目标体系更加恰当。
对我国幼儿教育可能的作用 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观察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支持其学习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更加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范和监管幼教机构的行为,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化。
为广大家长科学育儿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和指导,对切实转变广大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能力,与幼儿园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导全社会形成关于早期学习与发展的正确认识,降低“信息不对称”状况,增强对各种不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所谓“早期教育”的识别和抵制能力。
二、《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一)《指南》的结构框架 《指南》分为说明和正文两大部分。 说明部分简要介绍了制定《指南》的目的、《指南》的作用、内容框架和实施时应该注意或把握的几个方面。 正文部分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五个领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内容范畴。有学习才有发展,五个基本方面的学习,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知情意行全面均衡的发展。
《指南》的框架结构 艺术 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的开始部分都简要说明了该领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价值、教育要点和特别注意事项。 如科学领域: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关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基本价值)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教育要点)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注意事项)
每个领域下面的子领域表示在该领域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最基本方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前言 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身心 状况 倾听 与表达 人际 交往 科学 探究 感受 与欣赏 动作 发展 阅读与书写准备 社会 适应 数学 认知 表现 与创造 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每个子领域都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个部分组成 。 学习与发展目标是对幼儿在该方面(子领域)应该并且可能达到的发展结果的期望;目标下面的条目是该目标在不同年龄末期的具体表现,是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大概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的期望; 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社会 以社会领域 为例 人际交往 社会适应 …… …… 领域 (一) (二)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愿意与人交往 能与同伴友好 相处 有自尊、自信、 自主的表现 关心尊重他人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 1.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 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爱 结交新朋友 …… 教 育 建 议
《指南》通过各领域的说明、子领域的划分以及学习与发展强调了各领域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突出核心价值,体现价值导向。 (二)领域目标及其价值定位 《指南》通过各领域的说明、子领域的划分以及学习与发展强调了各领域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突出核心价值,体现价值导向。 如科学领域:大自然中的事物与现象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也是儿童发现事物特征、概括、分类、寻求事物间关系的思维活动发生得最集中的领域,因此,科学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紧紧围绕着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展开,凸显了“探究”这一核心价值。
科学 科学领域 科学探究 数学认知 亲近 自然 喜欢 探究 具有 初步 的探 究能 力 在探 究中 认识 周围 事物 和现 象 初步 感知 (一) (二) 科学探究 数学认知 亲近 自然 喜欢 探究 具有 初步 的探 究能 力 在探 究中 认识 周围 事物 和现 象 初步 感知 生活 中数 学的 有用 和有 趣 感知 和理 解数 量及 数量 关系 感知 形状 与空 间关 系
同时,针对当前实践中某些领域或子领域中目标定位的误区,突出正确的理念和导向。如: 语言领域:针对当前存在的相对忽视幼儿的口语交往经验,将阅读简单等同于识字或字、词、句教学等问题,突出口语交流和读写准备两方面的学习与发展。而读写准备强调的是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语 言 ㈡ 阅读与 书写准备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岁: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4-5岁: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5-6岁: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健康领域: 在动作发展子领域中,“平衡、动作协调灵敏”和“力量和耐力”两个目标下列举了较多的条目,是针对当前幼儿运动量不足、运动能力和体质下降而重点考虑和设计的,意在引导教师和家长重视幼儿的体质体能,增加运动机会。
(三)教育建议及其背后的内容 1.教育建议部分首先体现了幼儿教育的一贯原则: ⑴尊重儿童、理解儿童。 ⑵生活中的教育。 ⑶透过环境的教育。 ⑷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等。
2.教育建议背后反映着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如: 做中学(直接经验) 玩中学 (游戏) 生活中学(生活) 直接感知 实际操作 亲身体验
三、《指南》对教师可能提供的帮助 1.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各领域教育的基本方向。 《指南》不仅在每个领域的开始部分都简要说明了该领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价值、教育要点和特别注意事项,同时通过每个领域所包含的子领域及其基本目标来表示该领域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最基本内容,引导教师理解和把握各学习领域的基本方向。
艺术领域。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对幼儿艺术教育来说,支持、引导他们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为此,该领域将学习与发展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来体现其核心价值,引导幼儿艺术的方向。
再如,社会领域:“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对于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来说,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2.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以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指南》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合理期望。它的表述方式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 以“具有初步探究能力”为例:
3-4岁 4-5岁 5-6岁 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 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从这些目标及其在不同年龄的表现中可以了解到: 幼儿在某个年龄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和大致能够达到什么水平, 也能了解到某种情感态度、某种能力或某种知识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可能发生的变化。 《指南》的目标及其在各年龄的表现既可以成为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参照,也可以成为推测其即将达到的发展的依据,进而建立自己的教学目标。
3.为教师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发掘学习内容中所包含的多种教育价值提供启示。 《指南》一些目标的表现是把学习和发展结合在一起表述的,可启发教师去考虑“教(学)什么”。如“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等。 (但不是选择内容的唯一途径)。 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教学内容时也需要根据《指南》分析判断该事物有助于幼儿获得哪些学习与发展。
4.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各种类型学习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 教育建议列举了一些针对目标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供教师参考。但教师又不应该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具体技术的支持,而应该看到它所体现的幼儿教育基本原则和它背后所反映的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和特点,以及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学习的特殊性。如社会领域比较频繁地使用“感受”、“体验”、“体会”等词。
四、贯彻落实《指南》需注意的问题 1、正确看待和理解学习与发展目标及其在各年龄的表现。 《指南》的目标及其在不同年龄的表现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解释儿童行为的参照系,让我们知道每个孩子处于哪个发展点上,据此决定可以对幼儿建立什么样的期望,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
不能把目标及其在各年龄的表现理解为每一个幼儿在某一时间必须达到的“标准”,更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或根据“标准”对幼儿进行统一测查、考核,对“未达标者”产生各种焦虑行为,如强化训练、歧视等;或者对“已达标者”放任自流,不考虑如何继续支持其学习与发展。
要遵照《纲要》教育评价部分要求运用《指南》: 《指南》具有评价的功能,但不是测评工具 要遵照《纲要》教育评价部分要求运用《指南》: 六、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八、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即不是用于对幼儿作终结性评价,而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不要专门的“考评”,而是依赖平日的观察。
2、充分认识学习与发展的连续性 《指南》中目标在各年龄段的不同表现反映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但儿童发展更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因此,老师不能只关注自己所在年龄班的目标表现,还要关注前后发展变化,通过这些目标表现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 年 龄 3—4 4—5 5—6
3、尊重发展的个体差异 尽管每个幼儿都会沿着相似的进程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各自的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4、关注幼儿的全面学习与发展 发展是一个整体。一方面的发展会影响其他方面。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均衡性,不应只重视某些领域、某些目标,忽略其他方面,更不宜针对目标一条一条地“训练”儿童。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科 学 数学 认知 5-6岁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5-6岁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4.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5、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6、注意教育的整合性 分领域表述目标不等于实践中要分领域组织教育活动; 正确理解“分”与“合”的关系,要看到,整合课程必须以对各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各领域的目标、学习方式充分理解为基础,否则会导致无效的学习。 “整合”意味着学习内容与儿童经验之间、与学习情境之间、与其他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课程整合是让课程内容对学生有意义的非常重要的策略”。
7、将《指南》与《纲要》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 《指南》与《纲要》都是幼儿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 《指南》的使用对象更加广泛,包括家长和所有的幼教工作者; 《纲要》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课程文件,内容完整,涉及幼儿园课程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幼教工作者把握教育的大方向;而《指南》则是通过提出对不同年龄幼儿的合理期望和教育建议,在相对微观的层面上指导幼儿教育。
联系:目标和理念相同,功能互补。 《纲要》是国家指导幼儿教育的宏观性纲领,对目标的表述比较概括,没有体现出发展的脉络;《指南》恰恰弥补这些不足,成为深入贯彻《纲要》于实践的“桥梁”。 -《纲要》是《指南》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由于《指南》具体、明确的特点,在实施中容易被误解甚至误用。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纲要》精神,才能正确实施《指南》。
《指南》网络课程 http://guopei.crtvu.edu.cn 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指南》的总体介绍; 第二部分是《指南》各个领域的解读; 第三部分是如何将《指南》运用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实践的研讨,包括如何观察了解儿童;《指南》在一日生活、活动区活动、集体教学中的运用;如何向家长宣传《指南》11个专题(50学时)。
謝謝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