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讲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Advertisements

第二节 安全防火 一、燃烧爆炸及防火防爆 (一)化工生产中安全防火设计的重要性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化学实验室安全基础 李维钦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简介 主讲:刘惠平 安全工程教研室 2017/3/15 1.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二节 航空货物运输基本知识 本节点睛 一、航空运输地理 二、航空运输常用代码 三、民用航空运输飞机 四、特种货物航空运输.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 化学/危险物品 安全培训 2008年6月.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知识 基础知识 第1类 爆炸品 如:梯恩梯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如:甲烷(压缩的)、二氧化碳(液化的)
糖尿病流行病学.
7.1.2 化工生产中的故障处理.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学习情境7 SMT元器件检验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第二节 燃烧类型.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 第四章 分体式空调器 第一节 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
膜蒸馏技术 报 告 人: 申 龙 导 师: 高 瑞 昶.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中国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主讲人:刘偉 2006年1月 日本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Karam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第 3 章 基本概念.
3、消防安全 3.1、消防知识 3.2、常见的消防设施 3.3、灭火方法 3.4、液氯灭火措施 3.5、氰化物灭火措施
化学品清单 类型.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青岛大东电子 环境监测资料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单元六 兽药的管理.
新型前处理技术替代铁系磷化和锌系磷 化 提供涂装结合力和耐蚀性 多金属处理:铁,锌, 铝 基材形成纳米级转化膜 浸泡和喷淋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氮循环 肖子聪.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苏州普迪柯新材料有限公司 欢迎您的莅临指导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个人简历.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第九章第四、五节 物态变化. 物态的变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熔化 凝华 升华 物质具有三种状态,称 为物态。不同物态之间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称 为物态变化。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Sssss.
1913 physweb-nobel prize 卡末林—昂内斯 低温物质的特性 应物72 刘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讲座

近些年我国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其中80%以上具有危险性。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储存及废弃环节,由于危险化学品的多种危险性,其安全、健康、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各类恶性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及至国际影响。为此,必须了解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有效控制各环节中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的后果。

一、前言 化学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物品,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化学品已超过千万种,常用的也在700万种以上,其中约三分之一具有各种程度的危险性,属于危险化学品。同时每年约有千余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因此,化学品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我国政府对化学品的问题一直处于高度重视状态。在2002年国务院颁发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其中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1. 1 事故致因的轨迹交叉理论 管 人财 理 员产 缺 伤损 陷 亡失 1. 1 事故致因的轨迹交叉理论 事故致因的轨迹交叉理论认为,在人和物两个方面共存在一个系统中,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行为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即二者的轨迹交叉时,则可能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缺陷则是间接原因,但它是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因此可以说,管理缺陷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 管 理 缺 陷 人财 员产 伤损 亡失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1. 2 预防事故的“3E”对策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纳为4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又称3E对策。 1、工程技术措施(Engineering) 2、安全教育措施(Education) 3、强制性措施(Enforcement)

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  储存是指产品在离开生产领域而尚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停留。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都存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问题。 储存是危险化学品流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处理措施不当,就会造成事故及至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的安全基础知识。

2.1 储存分类 按照储存的形式,可将化学品的储存分为整装储存和散装储存两类。 整装储存就是将物品装于小型容器或包装中储存。 散装储存指的是不带外包装的净货储存。 按照储存方式,将危险化学品的留存分为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三种方式。 隔离储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 隔开储存: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禁忌物料分开的储存方式。 分离储存:在同一建筑物或远离所有的外部区域内的储存方式。

2.2 储存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火灾危险性 依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可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分为易燃易爆性商品、毒害性商品和腐蚀性商品及对环境污染的化学品。

属于如下6种情况之一的储存,其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 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 10%可燃气体的固体物质;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6)受撞击、摩擦或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乙类储存火灾危险性包括如下 6种情况: (1)闪点28 ℃ <t≤45 ℃的液体; (2)爆炸极限的下限≥10%的可燃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助燃气体; (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丙类火灾危险性是指如下物品储存: 闪点45 ℃ <t≤120 ℃的液体; 可燃固体; 丁类危险性是指难燃烧物品的储存。 戊类火灾危险性是指非燃烧物品的储存。

常见易燃液体闪点分类: 低闪点液体(闪点<-18℃):汽油(闪点<-18℃) 、碳原子数少于6的碳氢化合物、乙醚等4个碳原子以下的醚类、呋喃、丙酮、二乙胺、二硫化碳等; 中闪点液体:汽油[闪点-18~<23℃] 、石油醚 、石油原油 、石脑油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醇、无水乙醇、吡啶、哌啶 、噻吩 、碳原子数在7~10之间的大多数碳氢化合物。

普通家用电冰箱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 近年来,不少地方发生电冰箱起火爆炸事故,其中一条重要原因 就是因为家用电冰箱内存放了危险品。 1985年8月14日下午2时45分,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的一只电冰箱内就是由于存放乙醚而发生爆炸; 2006年某医科大学动物中心生化室电冰箱突然发生爆炸,冰箱的门被爆炸冲击波炸出10余米远,砸坏厨柜后又反弹了5米,整个50平方米的实验室一片狼藉,两台160升的冰箱以及数千元的生化试剂鼠血清被烧毁。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经查是由于科研工作人员将10瓶装有乙醚的三角烧瓶放入冰箱,而且瓶口没有加密封塞,造成可燃气体大量挥发,遇冰箱工作时产生的火花而引起爆炸,幸好末造成人员伤亡。 2008年1月24日11时30分左右,某有机化学研究所新大楼一个实验室突然发生爆炸。这个实验室内有多种有毒的危险物品,爆炸后容器损坏,毒气弥漫,有毒液体四溢,使救火人员难以接近。只有当佩带氧气面具的消防人员赶到,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奋战,才将大火扑灭。这次电冰箱爆炸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在完成化学实验离开实验到时,把还剩有20亳升石油醚的没有加盖小瓶放进了电冰箱,因而引起爆炸。

乙醚,极易挥发,极易燃烧,爆炸极限1. 85%~36. 5%,最小引火能量0 乙醚,极易挥发,极易燃烧,爆炸极限1.85%~36.5%,最小引火能量0.19毫焦耳,其闪点只有-45℃。虽然冰箱内的温度在4℃左右,但还是大大超过了乙醚的闪点。如果容器稍有缝隙,就会有乙醚蒸气泄漏。而电冰箱又是密封的,气体不能逸出,都在箱内积聚,使箱内充满爆炸性混合物,一遇火花就能发生爆炸。 石油醚,也叫石油精,主要成份是戊烷(C5H12)、已烷(C6H14 ) ,非常容易气化,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它仍然容易挥发,极易燃烧。石油醚从液态变成气态,体积大约要扩大200倍。比如20毫升石油醚能变成4升气体,电冰箱的容积是200升,里面的石油醚最高含量可达2%,而石油醚的爆炸下限是1.1%,因此只要有11毫升石油醚挥发成气体电冰箱里就充满了爆炸性混合气体,遇上了电火花就发生爆炸。

由于一般需要低温存放的危险物品,都是挥发性强,极易燃烧、爆炸的,所以在没有防爆装置的普通电冰箱内是严禁存放易燃爆等危险物品的。 再从电冰箱来看,冰箱内虽无火源,但是有电源,而普通家用冰箱为非防爆电器,它的开关触点是双金属片。由于电冰箱的温度采用自动控制,当箱内温度低于额定温度时,电源自行切断;箱内温度高于额定温度时,电源又自行接通,由于电冰箱内开关跳动频繁,双金属片时断时通,在电源接通或断开时,控制元件的触点上经常会迸发出电火花。电火花遇上易燃液体蒸气便会发生爆炸。同时,由于冰箱是处于近似密封状态的,减压条件差,因而一旦发生爆炸,它的威力比空间爆炸大得多。所以少量易燃液体挥发形成爆炸混合气体爆炸,就能造成严重的破坏。 由于一般需要低温存放的危险物品,都是挥发性强,极易燃烧、爆炸的,所以在没有防爆装置的普通电冰箱内是严禁存放易燃爆等危险物品的。

2.3 安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要求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不同的类别、火灾危险性、毒性、外界条件的影响等都会对储存条件提出不同的要求。

包括建筑物、储存地点及建筑结构的设置、储存场所的电气设施、储存场所通风或湿度调节、禁忌要求、储存方式、安全设施、报警装置等。 (1)有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储存方式、设施 包括建筑物、储存地点及建筑结构的设置、储存场所的电气设施、储存场所通风或湿度调节、禁忌要求、储存方式、安全设施、报警装置等。 禁忌要求:危险化学品就根据其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储存场所通风或温湿度调节: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采取设备防护措施。 采暖: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水温不应超过80℃,不得使用蒸汽采暖和机械采暖。所用材料为非燃烧材料。

安全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库房中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保证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同一区域储存两种和两种以上的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设置标志。

(2)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着规定 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的地域,并应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工矿企业保持至少1000m的距离。 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应设库区和生活区,两区之间应有高2m以上的实体围墙,围墙与库区内建筑距离不宜小于5m,并应满足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一般日用工业品或普通化学品不同,有相当大的危险性和专业性,不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就无法保证安全运营。 (3) 有符合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的技术人员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一般日用工业品或普通化学品不同,有相当大的危险性和专业性,不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就无法保证安全运营。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理应经过国家授权部门的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方能从事经营活动。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储存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4)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非常重要。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储存单位储存的商品类别、数量、仓库的规模、设施等情况具体确定。一般要有:出入库管理制度;商品养护管理制度;安全防火责任制;动态火源的管理制度;剧毒品管理制度;设备的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处理制度等。

(5)有相应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6)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它条件 剧毒化学品的储存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储存量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商品数量、危险化学品包装、包装标志、安全说明书等。

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由于绝大多数化学品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从而使化学反应过程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危险性。同时,反应过程中常使用的高温、高压、有腐蚀性的生产工艺特点,导致化学研究过较其它科研生产过程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也是化学化工生产研究中火灾爆炸事故多,职业病的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

3.1 化学工艺过程安全技术 (1)氧化反应  绝大多数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这些反应很多是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乙烯、甲醇、氨等)与空气或氧气的反应,其物料配比有时接近爆炸下限。因此,这些反应的危险性很大。某些氧化反应能生成危险性更大,灵敏度更高的物质(如过氧化物),这些物质在高温、摩擦或撞击时便会分解而引燃或爆炸。

(2)还原反应 大多数还原剂都是易燃物品。许多还原剂遇水、尤其是遇酸能发生自燃,因此还原剂在储存、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大多数还原剂都是易燃物品。许多还原剂遇水、尤其是遇酸能发生自燃,因此还原剂在储存、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许多还原反应都有经过氢原子的过程,即还原剂先与其它物质反应(或自身分解)放出氢原子,这些氢原子有很强的还原活性,它易与反应物作用使其被还原而得到最终产品。但当氢原子的生成速率较大时,没有及时反应的氢原子相结合可生成氢气,或与氧化剂反应发出大量的热。

(3)硝化反应、磺化反应  浓硝酸、浓硫酸与水混合的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因此,制备混酸时,应先用水将浓硫酸适当稀释,稀释过程应在有搅拌的情况下,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控制温度,防止温度升高过快导致硫酸液爆溅引发危险。在浓硫酸中加入硝酸也要缓慢进行,并不断搅拌散热,防止温度猛升发生冲料及爆炸。  混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腐蚀性,必须严格防止触及棉、纸、布等有机物,以免发生燃烧爆炸。硝化反应液有很强的腐蚀性,要注意设备及管道的防腐问题,以防酸液泄漏。

3.2 化工单元安全技术 (1)加压和负压   凡操作压力超过大气压力的都属于加压操作。加压操作所使用的设备要符合压力容器的要求。加压系统不得泄漏,防止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喷出,物料喷出过程中与泄漏口的材料摩擦产生静电,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熔融 熔融的危险性主要决定于被熔融物料的性质、加热方式及加热设备。此外,含水物质进入熔盐后迅速气化,易发生爆炸。  熔融是将固体物料通过加热使其熔化形成流体的操作。如生产金属钾就是将氯化钾熔融后通过电解制得的。熔融过程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尤其是无机盐的熔融,温度可达1000℃以上。有机物的熔融温度较低,一般在150~350℃之间,可采用烟道气、油浴或金属浴加热。  熔融的危险性主要决定于被熔融物料的性质、加热方式及加热设备。此外,含水物质进入熔盐后迅速气化,易发生爆炸。

(3)干燥 易燃爆炸物料的干燥是最易发生事故的操作过程。干燥过程的安全控制主要有: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及干燥气氛。  易燃爆炸物料的干燥是最易发生事故的操作过程。干燥过程的安全控制主要有: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及干燥气氛。  易燃易爆物料干燥时,干燥介质不能选用空气或烟道气。采用真空干燥易燃易爆物料比较安全,真空干燥可在较低的温度下使溶剂蒸发,也防止了空气与易燃易爆物料的混合。  易燃易爆物料干燥要采用本质安全干燥设备,符合防爆电气设备的要求,防止物料迅速运动及相互激烈碰撞、摩擦产生静电危害。

2000年3月8日,上海金路达保健品有限公司发生爆炸,夷为平地,死11人。 事故经过: 3月3日,冠生园食品公司送来生产原料溴酸钾70桶合计3.5吨,于4日开始生产溴酸钾片,至7日已生产溴酸钾片2.5吨。8日,14名工人8时上班,工作至11时左右,其中四人出来休息,11:05发生两声强烈的爆炸声,一人被爆炸气浪冲出14米,除一只水塔外,厂房全部倒塌还殃及厂区周围的居民房屋。10人当场死亡,1人送医途中死亡,重伤5人,轻伤5人。

原因分析: 1、 产品配方错用“淀粉20%、少量麦芽精糊”,直接与80%溴酸钾混合,构成爆炸物; 2、 换气烘箱不防爆,产品粉体接触420 ℃电热套管,引发大爆炸 。 (溴酸钾的分解引爆温度370 ℃ )

教训: 私企肇事 政府垫赔 该公司系私企,注册、办公、生产地处三区。厂毁人亡,引出安抚稳定、经济补偿和事故查处的新问题; 私企肇事 政府垫赔 该公司系私企,注册、办公、生产地处三区。厂毁人亡,引出安抚稳定、经济补偿和事故查处的新问题; 知识贫乏 违背科学 溴酸钾是强氧化剂,淀粉、麦芽精糊是可燃物,相混构成爆炸物,遇火源、高温能引爆的危险,未被识别。显属缺乏化学品安全知识; 程序不循 急功近利 小试解析样品,未经放大,急于投产,埋下祸根。

近年其它烘箱爆炸案例:  2000年12月,浙江慈溪一汽配厂发生烘箱爆炸4人死亡、2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2002年8月,苏州市盘溪路边一家电器公司发生烘箱爆炸,一名工人脑部重伤生命垂危,另一名工人腿部骨折。  2002年12月,浙江温州人造革厂一厂烘箱车间发生强烈爆炸并引发大火。死亡人数5人,另有5人受伤送到医院抢救。  2003年11月,上海浦东张江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厂区内发生烘箱爆炸事故,造成一死三伤。  2003年12月,浙江瓯海梧埏镇北村某防火防盗门公司发生一起烘箱爆炸事故。有1名操作工死亡,1人轻伤,  2004年2月,杭州彭埠镇普福村458号的一家公司的加工车间烘箱爆炸造成一死两伤,爆炸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给厂房及周围的建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2005年12月,上海中春路2666号一家工厂的涂装车间烘箱发生爆炸,造成5名工人受伤,2人伤势较重。  2005年12月,临海浙江鼎勤五金制造有限公司一涂装车间烘箱发生爆炸,当场死亡3人,受伤1人

(4)蒸发与蒸馏  蒸发的溶液都具有一定的特性。如溶质在浓缩过程中可能会结晶、产生沉淀或污垢,这些都能导致传热效率的降低,并产生局部过热,促使物料分解、燃烧和爆炸。  通常蒸馏中的物料都属于易燃和可燃物料,它们的蒸馏不得采用明火作为热源;蒸馏腐蚀性液体,应防止塔壁、塔盘的腐蚀导致易燃液体或蒸汽逸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自燃点低的物料蒸馏,要注意系统的密闭,防止因泄漏(包括蒸汽逸出和空气进入系统)产生自燃。

  对醚类物料进行蒸馏时,要特别注意过氧化物的影响。醚类物质在储存过程中,在光的照射下能与氧发生反应生成有机过氧化物,这些有机过氧化物属高度爆炸危险性化合物。同时,过氧化物的沸点比醚类的沸点高。蒸馏过程中,随着醚类物料的挥发,过氧化物的浓度增加,到蒸馏的后期阶段,醚类含量减少,温度急剧升高,一旦达到过氧化物的分解温度,可产生严重的爆炸事故。因此醚类物料在蒸馏前需先检验过氧化物的含量,并以还原剂与其反应完毕,然后才能进行蒸馏作业。

四、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要求 危险品生产使用单位处置废弃危险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在该法中未有规定的,应符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中主要内容包括:

4.1 处置要求 (1)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储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4.1 处置要求 (1)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储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2)销毁、处理有燃烧、爆炸、中毒和其他危险的废弃化学物品,应当采取安全措施,并征得所在地公安和环境部门的同意。 同时,大量销毁易燃易爆化学品时,应当征得所在地公安消防部门的同意。 (3)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登记。

(4)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上述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 (5)禁止在危险品储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废弃物品;发生泄漏或渗漏危险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 (6)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置的设施。

(7)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8)危险化学品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危险品的生产和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

4.2 处置技术 废弃危险化学品在最终处置之前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其目的都是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如减容、固定有毒成分和解毒等。处理某种废物应选用何种最佳的实用方法取决于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处理或处置装置的有效性及适用性、安全标准和成本等因素。 (1)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涉及到的方法包括固化、沉降、分选、吸附、萃取等。主要作为对废物进行资源回收或最终处置前的预处理。

(2)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法包括:化学沉淀法 、氧化法 、还原法 、中和法 、焚烧法。  化学处理技术是将危险废弃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无毒无害的化学成分,或者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从废弃物中转化分离出来,或者降低其毒害危险性。  化学处理法包括:化学沉淀法 、氧化法 、还原法 、中和法 、焚烧法。

(3)固化/稳定化技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用水泥固体和沥青固体的方法处理放射性废物,后来又研究出针对高放射性废物的玻璃固化与塑料固化技术。目前,这些方法已被许多国家采用,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处理的目的,是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容起来,以便运输、利用和处置。固化/稳定化既可以是危险废物的一个单独的处理过程,也可以是最终处置前的一个预处理过程。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