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觉 黄天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单元 大珠小珠落玉盘 阅读与欣赏 复习要点 1. 了解古典诗词文学形式的特点。 2. 概括古典诗词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的特点;理解古典诗词中抒发的 情感和思想内涵。 3. 了解作品绘景、叙事、写人、抒情所运用的技巧,品味作品中精妙的 语言。 4. 掌握有关修辞和动静结合以及衬托等知识。 复法指导.
Advertisements

大教育家孔子 年 1 月 11 日,一座总高为 9.5 米的孔 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2011 年 1 月 11 日,一座总高为 9.5 米的孔 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一些常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 、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3 、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情感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 的论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高级组 Advanced Group “ 伦、敦、村 ” 这一组字的读音韵母相同,都是 ( )。
菊花酒 登 高 重 阳 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一) 词的色彩不同 词语色彩----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小蝌蚪找妈妈.
寻人启事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古诗鉴赏 (常用答题方法 ).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广州市育才中学 胡江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
第三课 氓.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梦想的力量 博湖一小 赵秀珍. 梦想的力量 博湖一小 赵秀珍 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一下。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梦想的力量是什么? 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一下。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2、加一笔成新字 一 →二 二 →三、干、工 十 →土、士 口 →日、中 日 →目、白、田 月 →用 目 →自 木 →禾、本 大 →天、太、犬 人 →大、个 了 →子.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方法、技巧平台 如何阅读欣赏现代诗歌? 朗读(读音准确、停顿恰当、有感情) 整体感悟(内容主旨) 研读赏析(词句含义) 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观千剑而后识器, 操千曲而后晓声.
《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他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会实现。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课文导入.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虞超群 执教 《诗经》选读 卫风·氓.
作文训练: 突出中心.
评比课件 制作人:余静梅.
相约 与伟人.
愛情直播不NG -破解戀愛迷思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學生輔導中心.
四组制作: 许顺楠、姬少丽、李澎、刘伏、 徐娅丽、李頔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现代自由诗.
在山的那边.
人教新课标版(2013修订)初中七上 《论语》十二章.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封闭、落后、压抑、灰暗…… 的世界。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偏僻的山区,连绵的群山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大山里的世界是一个 山那边是什么呢?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人书籍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八则.
碗花糕 王充闾.
圆明园的毁灭 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 杜春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008秋季四年级 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 主讲人:华美英
歌咏对象是谁?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屈原 欧阳修 司马迁 杜甫.
项羽之死 司马迁.
❀中考文言文复习探讨❀ 景德镇市第十七中学 徐阳辉 2012年3月20日.
北 清 北 京 城 1 2 乾隆15年 南 钟楼 故宫 E D C F A G B.
基本要求:了解隋朝各项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各方面的发展成就的社会基础,力求领会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真正把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七夕节 元宵节.
雷电颂 郭沫若.
欢迎欢迎! 热烈欢迎!.
第一章 神话.
雷电颂 郭沫若. 雷电颂 郭沫若 屈 原 的 故 事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混战。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1949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沦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创作坚持“溶传统于现代,溶西方于中国”的艺术追求。
— —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重点字词: 1、吾党之小子狂简 3、暴虎冯河 5、无所取材! 6、予所否者,天厌之 8、子哭之恸.
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圆明园的毁灭.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诗四首.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2009届高考专项复习 ——辨析病句.
安塞腰鼓 (安塞在我国陕西省北部) 文体:散文 作者:刘成章,陕西省延安人。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羊想云彩》。
与太阳有关的诗文: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4课
阿长与《山海经》 —— 鲁 迅.
最苦与最乐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陈 新.
扁 鹊 见 蔡 桓 公 《韩非子·喻老》.
說話的藝術 香港仔工業學校 盧仲衡老師.
2.古诗两首 自忠小学 赵镒涓.
认识钟表.
蒙公一中韦群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落日的幻觉 黄天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请你欣赏

长 河 落 日

这篇文章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读一读,写一写 幻觉  吟咏  绮丽  绚丽  殷红  变化多端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幻(huàn)觉: 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的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 吟咏(yínyǒng): 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绮(qǐ)丽: 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绚(xuàn)丽: 灿烂美丽。 殷(yān)红: 带黑的红色。 殷(yīn)勤 殷(yǐn)殷 变化多端: 变化多种多样。端,方面、项目。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语出晋李密《陈情表》。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薄,迫近、靠近。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语出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自主学习要求: 自读课文,提炼有关幻觉及成因的重点信息语句。 独立完成课后表格。 理清本文的结构顺序。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未说明原因,各种仪器观察证明其实并没有真的变大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 (1~3):从日常生活写起,引用古诗文,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4~7):全文的重点,阐述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第1段从人们观注日出和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2、第2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这样写的好处是                        __。 3、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点明这种奇异的景象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引出下文对这种幻觉产生原因的说明。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描写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过渡段 承上启下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4、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5、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6、第4~7段是怎样阐述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 第4段:落日颜色深黄、殷红,是因为日落时大气层增厚,而波光较短的黄色和红色光则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这是光线散射原理。 第5段:暗弧和亮弧的产生,既有光线散射原理,同时也是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高层和低层密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光线的暗和亮;而美丽的紫光,则是人眼的叠合效应造成的。 第6段:日落时肉眼看见的太阳是扁的,这是光线折射原理。 第7段:说明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很多。这一段没有说明原理,而是用仪器观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照相证明,所谓变大其实也是一种幻觉,而不是太阳真的变大了。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7、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文章说明部分的顺序,既照顾了第二段的描写顺序,同时也考虑到科学原理的复杂与简单,所以是从颜色以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以及大小。 逻辑顺序

比较: 体会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①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②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都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第一句用的是双重否定句,强调每个观赏日出的人都会赞叹;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缺少这种强调的意味。

比较: 体会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①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②我们的古人也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 第一句是反问句,强调古人也有这种情感,语意重;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只是客观的说明,没有强调意味。

课堂拓展延伸: 观察日出或日落,然后写一段描写文字。 提示: 写描写文字时,可以按日出(落)前→日出(落)时→日出(落)后的顺序写出特点。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观察点,既要抓住太阳的静态特点,也要注意日出(落)时形状、颜色、光线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示例: 我们在黎明的曙色中等待了大约半个钟头,才看到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辉映着朝霞,赛似刚从高炉里倾泻出来的钢水,光芒四射,令人不敢张开眼睛直视。过了一会儿,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五彩缤纷,灿若锦绣。那时恰好有一股劲的山风吹来,云烟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云海中时隐时现,瞬息万变,犹如织锦上面的装饰图案,每幅都换一个样式。这样的景色霞光,我们就是在彩色图片和彩色电影中也很难看得到的。 黄秋耘《黄山秋行》

示例: 等着,等着,天色由黎明的鱼肚白色,逐渐成淡蓝色。大家全神贯注的凝视对面的山峰,中央山脉的顶峰亮了,接着一片霞光四射,只一眨眼,如轮的旭日跃升而出。先是一角、半圆、全圆,刹时万道金光投向大地,山林亮了,幽谷亮了,溪水也亮了,四野青翠欲滴,阳光普照大地,又是崭新的一天! 鲍晓晖《阿里山今昔》

示例: 海上的日出 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层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示例: 日出 刘白羽 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亮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有关资料 长河落日扁(李海沧) 我很喜欢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使至塞上》这首诗,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读来自然、贴切,全无笔墨雕凿痕迹。但是,从来也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加以推敲过。 前几年,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咦!刚升起的太阳竟是略有一点扁的。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怕也不会是圆的吧!碰巧,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落日是扁的,据观察是椭圆形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后来,眼见又得到证实。

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成两段的,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密度大的物质中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中跑得快。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于是,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速度突然改变,造成光线曲折。 那么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原来空气的密度也不是均匀的。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大,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这种密度的差别并不大,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在沙漠上或海面上,因为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也会使光线曲折。这样,人们有时就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远处景色,这就是所谓海市蜃楼。夏日炎炎之时,海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贴近海面空气密度大。因此,处于地平线下的景物发出的光线成拱形传播,向下折到我们眼中,看起来景物悬在空中,像是仙山琼阁。我国渤海中的蓬莱仙境就是这样形成的。沙漠里的情况则相反,沙石吸热,温度比大气高,甚至放进一枚鸡蛋也能煮熟。这样,沙石附近空气密度特别低,使远处树木发出的光线弯曲,自下而上折入我们眼睛,并且形成倒影。这使在荒漠上备受干渴之苦的驼队觉得临近大湖、遇到绿洲了。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千百年来的这些海市蜃楼,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妙的想像!

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见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呢!当然,我们不想以此来奚落王维;改他的佳作也大可不必,诗终究是诗。我们只想用此说明: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选自1980年1月11日《上海科技报》)

学会观察和积累,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