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解 热 镇 痛 抗 炎 药 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Advertisements

一、 病 因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病毒感染  食物因素  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 药物因素  其它因素.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学教研室 张 峰. 镇痛解热抗炎 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肾上腺皮质激素 (甾体类抗炎药) 抗炎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以非甾体抗炎药示例 (BNF).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 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效应的药物, 由于它具有类似甾体类(皮质激素)药物 的抗炎效应,故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它们的共同效应为解热、镇痛和抗炎。 它们的共同的作用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念 二、作用机理 三、药物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解热镇痛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炎症是机体的防御,表现为红肿与疼痛。甾体抗炎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是其抗炎、解热和镇痛的主要机制。除苯胺类以外,其他均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胶原组织疾病。
第九章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正确使用药物.
Chapter 6 Antipyretic Analgesics and NSAIDs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痛药 Analgesic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一.非选择性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分类以及代表药 1.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2. 吡咯酮类—保泰松 3. 芬那酸类—甲芬那酸
第35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 临床应用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十五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研究进展
明清文人集中的寓言 pg359-371 韓佩思 中碩一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十三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三章 解热镇痛抗炎和痛风药 ⑴ 概述 ⑵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3)抗痛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复 习 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机制?.
非甾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药 物 化 学 第三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女性消费行为与研究方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杨晓燕教授.
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镇咳药.
发热 Fever.
张奉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学习目标 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炎症.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第十四章 局 部 麻 醉 药 Local anaesthetics 制作:肖 逸.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 四十五 讲 主讲教师: 李 晶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消化功能调节药.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单元 解热镇痛抗炎药.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国家骨干示范建设 特色校本教材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制药基础 III 药物化学 主编:李玉龙.
Antipyretic Analgesics
《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单元设计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刘艳玲.
甲状腺激素.
围手术期的基本药物治疗 郧西县人民医院消化、血液内科 陈伦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16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关于COX-2选择性抑制剂构效关系的探讨
解热镇痛药兼有抗炎作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兼有镇痛和解热作用。少数药物如扑热息痛只有解热、镇痛作用,而无抗炎之作用。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十章 解 热 镇 痛 抗 炎 药 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 制作:肖 逸

目的要求: 了解解热镇痛药的临床意义。 掌握解热镇痛药基本作用;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应用、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 熟悉其他药物的主要特点与应用。 目的要求: 了解解热镇痛药的临床意义。 掌握解热镇痛药基本作用;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应用、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 熟悉其他药物的主要特点与应用。

一.概述: 慢性疼痛、发热。 解热镇痛是对症处理;多数药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 一.概述: 慢性疼痛、发热。 解热镇痛是对症处理;多数药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基础】 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PG)生物合成;PG是调节局部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PG合成过多可出现一系列病理状态,如发热、疼痛、炎症等。 抑制环氧酶(COX),减少PG产生: 抑制COX-2产生治疗作用 抑制COX-1引起不良反应

【共同作用】 1.解热: (1)发热:外热原→内热原→体调中枢合成PG→调定点提高→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2)解热:抑制PG合成酶;中枢性退热、增加散热、对正常体温无明显影响。 (3)应用注意:发热是防御反应;确诊前不宜用;为对症治疗;防止解热过度。

2.镇痛: 组织损伤或炎症与PG有关;PG有致痛作用和痛觉增敏效应。 镇痛特点: ①外周性镇痛; ②强度中等; ③应用广。

3.抗炎抗风湿: 抑制PG和致炎物质合成、减少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产生等抗炎。 抗风湿主要与抗炎有关;对风湿和类风湿病疗效肯定;不能根治和改善器质性损害。

解热镇痛药分类: 水杨酸类 苯胺类 吡唑酮类 其他有机酸类等

二.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水杨酸钠。 阿司匹林( aspiring )

【体内过程】 1.吸收:胃肠道吸收迅速;易被酯酶水解为水杨酸;阿司匹林、水杨酸均有药理活性。 崩解速度、胃排空、胃肠道PH等影响。 2.分布:穿透性强,可广泛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3.代谢:主要经肝代谢且有饱和性。 一般剂量按一级动力学代谢,半衰期2~3小时;大剂量时按零级动力学代谢,半衰期长达15~30小时,易致毒性反应。 4.排泄:碱性尿利于药物解离,排出加快。 剂量宜渐增,注意用药反应及调整剂量。

【作用与应用】 1.解热、镇痛: 适用于慢性钝痛及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临床常用其复方制剂。 2.抗炎、抗风湿: 风湿和类风湿首选药;可作鉴别诊断参考;一般需用至最大耐受量。

3.影响血栓形成: 小剂量可抑制血小板PG合成酶,减少TXA2合成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延长出血时间、防止血栓形成。 大剂量能抑制血管壁内前列环素(PGI2)合成,可能促进血栓形成。 防治冠状动脉血栓、脑血栓及术后血栓等。

【不良反应】 1.胃肠道:直接刺激胃粘膜: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诱发或加剧胃溃疡及胃出血。 可能与抑制胃粘膜合成PG有关;胃内pH降低也可引起胃粘膜损害。 饭后嚼碎服、同服抗酸药、肠溶片、缓释片;溃疡患者禁用。

2.凝血障碍:影响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引起出血倾向,维生素K可防治。 3.水杨酸反应: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减退等。 一般可逐渐减轻;重者呼吸加快、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错乱。

4.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致死性哮喘与白三烯增多有关;过敏及哮喘史者禁用。 5.瑞夷综合征:肝脑损害,国内罕见。 6. 肾脏损害:老年人易发生。

三.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易吸收,主要被肝代谢。 外周作用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一般解热镇痛、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偶见皮疹、药热等;肝损害、高铁血红蛋白症、溶血性贫血;药物依赖性和肾损害。

吲 哚 美 辛(indomethacin,消炎痛) 四.其他有机酸类: 吲 哚 美 辛(indomethacin,消炎痛) 抑制PG合成酶强;止痛效果明显;一般解热镇痛不用。 副作用多:消化道反应;血小板减少、再障;变态反应等。 孕妇、儿童、精神异常、癫痫、肾病和溃疡病等患者禁用。 ※ 舒林酸作用弱于吲哚美辛。

布 洛 芬 作用不如阿司匹林;胃肠反应少,可作替换药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他:非诺洛芬、酮洛芬、氟比洛芬等,胃肠道反应常见,可作替换药。 ※ 双氯芬酸

五.吡唑酮类: 保泰松及羟基保泰松 保泰松98%与血浆蛋白结合。 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而持久;可缓解急性痛风;对顽固性长期发热有一定解热效果。 不良反应严重:胃肠道、水钠潴留、变态反应、肝炎、肾炎、甲状腺肿等。 与血浆蛋白结合、药酶诱导可影响其他药。

尼美舒利 新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不良反应轻。 美罗昔康和吡罗昔康 对COX-2有选择性抑制作用;T1/2长(20和36~45小时);用量小、不良反应较轻。 ※ 其他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

E N D ! 前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