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Advertisements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LOGO 考研英语导学 Speaker : Lanshire. 课程目录 一 考研英语的重要性 & 难度分析 二 近 15 年命题趋势变化分析 4.
导入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雅安地震消息的?. 如果在古代,人们可能是通过哪些 方式了解雅安赈灾情况的 ?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活动意义 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发现汉语文化魅力 提升个人文学底蕴 传承汉语文化 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和平竞争促进自我积极学习.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文化生活 复习知识要点.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复习旧知 1.怎样理解文化是既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一章 现代汉语概述.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 三 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关于本门课程.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复习 1.怎样理解文化是既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 正确的态度是: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基础》第一轮复习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基于解释性语言的手机跨平台架构 Sloan Yi. Qt MTK.
第五课 文化创新.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 本课知识点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问答题;要注意对题中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大部分考题难度稍大。 2. 本课近三年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 第五课 文化创新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层解·把书读透 考点一
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英语学习资源.
                                                                                                                                                                
北京移动(中国移动的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无线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做为无线市场的开拓者,拥有中国70%的无线通信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无线提供商,北京移动拥有上亿的手机用户,支持60多个国家的漫游业务。 为北京移动创造的价值 … 优秀的性能,支持了庞大的用户群 标准化了系统接口 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Harvard ManageMentor®
鼎捷易飞 实战课程 老卓 ERP资深实施者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5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大良红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K01 我来讲新闻.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2课时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基础再现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基础梳理 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__________、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______________,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商人在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__________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_________________过程交流文化。 文化传播 知识 社会交往活动 商品交换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2)人口迁徙: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4)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易错提示: 误区:文化传播的途径只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三种。 注意:文化传播途径有着丰富的形式,而不仅仅限于上述三种途径。特别是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传媒多样化、载体多样化,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化。

名师一题 1.(2009年惠州模拟)地域文化具有封闭性特征,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它又具有向外的传播性,客家文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它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文化传播等基本知识。中华文化中各区域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故排除③项;任何区域或民族文化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故④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涉及到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故①②项符合题意。 答案:B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基础梳理 1.传媒的含义及发展过程:传播媒体,简称为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的含义、标志和功能 (1)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__________。 (2)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志的。 (3)功能: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__________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__________手段。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 大众传媒 印刷媒体的推广 超越时空 主要

3.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1)__________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2)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 (3)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 (4)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__________的特点。 (5)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和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 口语 双向互动

易错提示: 误区:大众传媒的发展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 注意:大众传媒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虽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旧传媒并未消失,仍在当今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传播渠道多、方式灵活、反馈及时等特点。

名师一题 2.在现代社会,各种文化传播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 A.报纸、杂志和电视 B.教育和人口流动 C.互联网和电子读物 D.口语传播 解析: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答案:D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基础梳理 1.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传播,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________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中外进行文化交流必要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________,中外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中外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外进行文化交流,是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________的具体表现。 3.中外进行文化交流意义 (1)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________,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有利于我国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____________。 外域文化 世界的 多样性 传播 发展和创新

(3)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________,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构建____________。 4.中外进行文化交流的做法 (1)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__________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文化交流中,既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博采众长,________;又要以我为主,________,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3)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__________”,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______________”。 影响力 和谐世界 中华文化 取长补短 为我所用 封闭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易错提示: 误区:文化交流会冲击民族文化。 注意:文化应该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发展并壮大的。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文化发展。

名师一题 3.(2009年福建模拟)若请你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 ) ①文化与综合国力 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属于较难题。  答案:A

高分跨栏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联系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因为世界文化存在多样性,所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必然存在文化交流和传播,已达到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的目的。

木槿花是韩国国花,象征着大韩民国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民族性格。美国人认为玫瑰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因而定为国花。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反映了( ) A.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B.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C.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D.文化的稳定性与时代性 解析:各国的国花不相同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同时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决定了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综合而言,材料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答案:B

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与传媒的手段 (1)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传媒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日益多样化。无论是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还是传媒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传媒的手段是指媒介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 (3)任何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

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没有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但它通过吸取来自于世界各国的辉煌文明不断成长,达到了当今文化的高峰。在此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美国文化的发展。这说明( ) A.人类的迁徙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B.人口迁徙是一种文化活动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人口迁徙能够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 解析:材料强调了美国文明的成长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美国文化的发展。这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故选C。A项与题干无关;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活动,不是文化活动,排除B;人口迁徙不一定都是促进文化的发展,排除D。 答案:C

课堂集训

一、选择题 1.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 A.商贸活动〖DW2〗B.人口迁徙 C.互联网〖DW2〗D.教育活动 解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其中互联网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故选C。 答案:C

2.(2010年汕头模拟)广东人的日常用语大多是方言,但在校学生却习惯使用普通话,以至于在使用方言时,也常夹杂着普通话。在校学生习惯使用普通话表明( ) A.文化交流就是文化传播 B.在校学习传承文化的最佳方式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日常生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抓住末句法,由“在校学生习惯使用普通话”可知,题意强调的是教育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故选C项;A与题意无关;B“最佳方式”说法不准确;D与题意结合不紧密。 答案:C

3.(2008年广东卷)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英语在亚洲各国日渐流行。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纷纷开设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广播频道。这表明( ) A.亚洲文化与世界文化日渐融合 B.亚洲各国注重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D.亚洲各国用本民族语言消解英语的影响 解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这要求既要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本国的传播,同时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亚洲各国纷纷开设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广播频道,正是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故B项符合题意,A“日渐融合”、C“亦步亦趋”、D“消解影响”说法错误。 答案:B

4.(2009年广东卷)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这一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中等。互联网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集中体现,人们借助互联网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体现了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要求。B、D与题意无关,C“代替”说法片面,且与题意无关。 答案:A 

二、非选择题 5.2009年4至10月我国在非洲20个国家举办“2009中国文化聚焦”大型中非文化交流活动。“2009中国文化聚焦”活动是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大规模、长时间、多门类的中非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对非文化工作“文化聚焦”品牌,搭建对非文化工作平台。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中外文化交流体现的道理。 (2)分析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答案:(1)文化交流体现出世界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体现出: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要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 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有 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 解析: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材料中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发挥了这种作用,故B项符合题意;贸易活动也是为了经济利益,故A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其他贸易方式也有;D说法太绝对了。 答案:B

2.在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始时,许多三峡人舍小家顾大家,顾全大局,迁移到东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激荡出和谐文化的笑声。材料中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 A.教育 B.人口迁徙 C.商业贸易 D.经济建设 解析:从材料中看出,三峡人迁移到东部地区所带来的文化影响,表明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8.截至2009年1月,全球已开办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世界7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孔子学院。其中,亚洲26国90所,非洲14国103所,美洲10国81所,大洋洲2国10所。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的认识。

答案:(1)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其目的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2)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3)有利于我国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4)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5)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构建和谐世界。

您 祝 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