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排泄相关的健康问题与护理 社区护理学教研室
课程目标 1. 熟悉与排泄相关组织系统的老化性改变; 2. 掌握与排泄相关的常见问题和疾病; 3. 了解相关系统的退行性改变与系统老化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系统、组织老化性改变
1.消化腺:大肠粘液分泌↓→便秘。 2.小肠:血管硬化、血液供应↓→有效吸收面积↓→营养不良。 3.卵巢:雌激素↓→萎缩性膀胱炎、多种尿道疾患。 4.肾:重量(肾皮质)↓;生理性肾小球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肾血流量↓;对氨基和尿酸清除率降为1/2;肾的浓缩功能↓;肾的稀释功能↓→水钠潴留。
5.输尿管:肌层变薄→支配肌活动的神经细胞↓→输尿管张力↓→尿液进入膀胱流速↓→尿液返流→逆行感染。 6.膀胱:膀胱肌萎缩、肌层变薄、纤维组织增生→膀胱肌收缩无力、容量↓→尿外溢、残余尿量↑、尿频、夜尿次数↑、排尿无力、排尿不畅。 ※老年妇女—盆底肌松弛,膀胱出口处漏斗样膨出→压力性尿失禁。 7.尿道:纤维化、括约肌萎缩→尿流速↓、排尿无力、不畅→残余尿、尿失禁。 8.前列腺:睾丸萎缩→性激素分泌紊乱→前列腺良性↑→尿路梗阻→影响膀胱排空。
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或排便时间延长,且粪便干硬,便后无舒畅感。 导致腹部不适,食欲降低及恶心。 便 秘(Constipation) 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或排便时间延长,且粪便干硬,便后无舒畅感。 导致腹部不适,食欲降低及恶心。
分类 胃肠道器质性病变 功能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 迟缓性便秘:结肠、直肠收缩无力成迟缓状态而便秘者。 出口梗阻性便秘:结肠出口病变导致粪便不能排出者。 胃肠道器质性病变
特点 排便次数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便量减少。 易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胀、腹痛、头晕、乏力、口苦、精神淡漠、食欲减退。 易对便秘产生恐惧感,惧怕排便,形成恶性循环。 排便时费力,易出现大汗淋漓、虚脱,甚至发生脑出血、心肌梗死、猝死等。
护理评估 1.危险因素 (1)生理因素:错过排便时机,各部分肌群收缩力↓→排便难度↑ (2)饮食因素:饮食过精、热量摄入↓、饮水量↓ (3)活动减少:活动能力↓、体力活动↓ (4)精神、心理因素:精神抑郁→条件反射障碍、交感神经作用加强→抑制排便 (5)社会文化因素:自理能力下降→压抑便意 (6)药物因素 (7)疾病因素:结肠、直肠阻塞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2.健康史: (1)便秘开始的时间、大便的频率、性状、是否常用泻剂,有无伴随症状,日常饮食、活动; (2)是否患有可导致或加重便秘的疾病; (3)是否正在服用易导致便秘的药物; (4)有无精神抑郁(近期遭受重大生活事件)和自理能力的判断。 3.身体状况: 临床表现:腹胀、腹痛、食欲减退。 触诊:在左下腹可触及粪块或痉挛之肠型。 直肠指诊:直肠癌、痔疮、肛裂、炎症、狭窄、坚硬粪块阻塞、肛门括约肌松弛。 4.辅助检查: 大便检查:便常规、隐血试验 内镜检查:肿瘤、巨结肠 + 活检 X 线检查:梗阻
常见护理诊断 便秘 与肠蠕动减少有关。继发于饮食中纤维素过少、水分不足、不能活动或缺乏锻炼、排便感觉降低、排便相关肌力减弱、精神抑郁、缺乏排便时的独处环境等。 便秘 与药物副作用有关
护理计划 能描述引起便秘的因素; 保证每日饮食中纤维素食品的量和水分摄入; 坚持每天活动锻炼; 定时排便。
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天饮水量2000~2500ml。食用富有纤维素的食品。 2.调整行为:改变静坐的生活方式,每天有30~60min活动和锻炼,在固定时间排便,重建良好的排便习惯。 3.满足老年人私人空间需求:设置屏风或窗帘,照顾老年人排便时,只协助其无力完成部分,不要一直在旁守候,更不要催促。
4.腹部自我按摩:清晨和晚间解尿后,取仰卧位。 手法:示、中、无名指重叠 做法:沿结肠走向,作顺时针按摩,轻重速度以自觉舒适为宜,开始每次10圈,以后可逐步增加,在按摩同时可作肛门收缩动作。 方向:右下腹→右上腹→(横行)左上腹→左下腹→(耻骨上)右下腹 5.开塞露通便、灌肠通便、人工取便法:略
6.限制富含纤维素食品 功能损伤、不活动的病人→限制富含纤维素食品,每周灌肠1~2次; 巨结肠症、结肠扩张者→改用泻药和灌肠; 7.药物治疗 容积性泻剂: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从而增加粪量和软化粪质,轻度刺激结肠蠕动。 润滑性泻剂:液状石蜡、甘油拴等 促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吗叮啉等 灌肠治疗:温生理盐水500~1000ml-临时治疗 避免口服硫酸镁、蓖麻油、蕃泻叶等强刺激性泻药,可导致肠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调。
8.健康指导 恰当选用有助于润肠通便的食物 重建良好的排便习惯 保证有良好的排便环境 通便药物的使用指导:渗透性泻药—产气;容积性泻药—需同时饮水250ml;润滑性泻药不能长期服用;避免药物副作用性便秘。 腹部按摩 适当运动 心理指导:保持乐观,克服焦虑 预防意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患的老人
护理评价 能建立或初步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饮食品种、量及饮水量恰当; 便秘的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
大便失禁 (Fecal Incontinence) 是指粪便随时呈液态流出,自己不能控制,常同时存在便秘和尿失禁。多见于65岁以上老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产的老年妇女发生率最高。
护理评估 1.危险因素 (1)生理因素:直肠感觉减退→难以辨别其中的气体、液体和粪便;盆底肌的收缩强度、直肠弹性及肛门内外括约肌压力减退→少量的扩张就会导致便急,抑制肛门括约肌张力,粪便嵌顿→大便失禁。 (2)神经、精神因素:脑血管意外、老年痴呆症、脊髓病变→排便反射弧建立受影响。 (3)肛门、直肠因素:手术或外伤→肛门直肠环和括约肌损伤;肝门直肠脱垂→肛门松弛、直肠下部感觉减退。
2.健康史 有无便意、每日的排便次数、饮食与排便间的关系; 排便的自控能力; 有无手术、产伤、外伤史、病程及治疗经过; 自我护理的条件; 有无排尿异常,智力、神智、精神状况、家属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理解程度。
3.身体状况 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便和排气失控。 轻症:排气和液体性粪便难以控制→弄脏内裤; 重症:对固体性粪便也无控制能力→频繁地排出粪便。 肛门视诊:肛周有无粪便污染、溃疡、湿疹、皮肤瘢痕、粘膜突出、肛门扩张等; 直肠指检:注意肛门括约肌收缩力、肛门直肠环张力
4.辅助检查 直肠镜检:观察粘膜的颜色,有无溃疡、炎症、出血、肿瘤、狭窄; 肛门测压:肛门测压计—肛门压力异常低下和括约肌缺陷; 排便造影:检测耻骨直肠肌和盆底肌张力; 肛门部超声:检测肌厚度,评价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完整性。
常见护理诊断 排便失禁 与粪便嵌顿或慢性便秘引起的直肠过度扩张有关 继发于肛门直肠手术或中枢神经外伤、脊髓受损 排便失禁 与粪便嵌顿或慢性便秘引起的直肠过度扩张有关 继发于肛门直肠手术或中枢神经外伤、脊髓受损 自我形象紊乱 与大便失禁引起的不良气味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粪便长期刺激局部皮肤以及缺乏自我照料能力有关
护理计划 展示出恢复排便自理的意愿和能力; 每天或每间隔一至两天排出成形的软便; 肛周皮肤清洁、健康、无异味。
护理措施 1.重建良好的排便习惯 2.调整饮食:限制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进食产气食物,避免吃易致腹泻的药物 3.局部护理:便后温水清洁皮肤,涂用膏药 4.饮食原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少渣少油 5.卧床休息:观察血压和皮肤弹性 6.应用止泻剂:全结肠切除术、腹泻者(阿片类) 7.针灸:末梢神经损伤者
8.提供家庭护理训练 9.生物反馈治疗: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使患者经过特殊训练后,进行有意识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训练,从而消除病理过程、恢复 身心健康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 直肠括约肌异常所致大便失禁者,对有意愿、能理解指导和尚有直肠感觉者。 10.健康指导 盆底肌锻炼(Kegel体操):收缩肛门,每次10s,连续15~30min,每日数次,坚持4~6周。 自我评价:用自己的示、中指插入阴道或拇指插入肛门,体验盆底肌收缩对手指的紧缩程度和力量。
护理评价 能坚持盆底肌锻炼; 建立或初步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饮食品种、量及饮水量恰当; 未发生皮肤破溃。
病例分析 (1)了解老人近期的饮食、活动、健康、服药情况,观察老人的精神状况。直肠指检或直肠镜检以排除直肠、肛门的疾患。 社区居民李老伯,61岁,独居(共同生活38年的老伴上个月因脑卒中去世)。自诉最近感到排便困难,从过去的每天1次到现在的2-3次。请问: (1)根据获得的资料,还需进一步询问老人哪些情况或采取哪些检查? (2)这位老人便秘最可能的相关因素有哪些?护理目标是什么? (3)应采取哪些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的重点是什么? (2)精神抑郁并可能有饮食习惯的改变。其护理目标是老年人能描述引起便秘的因素,保证每日饮食中含纤维素食品的量和水分的摄入,坚持每天锻炼,定时排便。 (3)保证每天的饮水量在2000~2500ml。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每天有30~60min活动;腹部按摩;恰当选用有助润肠通便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调整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