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SPSS的聚类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第十一章SPSS的聚类分析 11.1聚类分析的一般问题 聚类分析的意义
SPSS 软件 8.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介绍: 1、聚类分析 2、判别分析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資料概說 1.1 基本名詞介紹 1.2 資料型態 1.3 基本操作 商管研究資料分析SPSS的應用 Chapter 1 資料概說.
第五章 聚类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似性的量度 第三节 系统聚类分析法 第四节 K均值聚类分析 第五节 有序样品的聚类分析法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多元统计分析 何晓群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3/13 1 中国人民大学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研究中心.
第十一章 多变量的可视化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折线图分析法 第三节 条形图分析法 第四节 散点图分析法 第五节 雷达图分析法
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基础 主讲人:宋振世 (闵行校区) 电 话:
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广告原理与策划 ——主编 魏超.
第三章 数据类型和数据操作 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存储和管理 3.1 数据类型 数据源 数据量 数据结构
如何使用 Excel 與SPSS繪製 統計圖型
统 计 学 (第三版) 2008 作者 贾俊平 统计学.
第七章 SPSS的非参数检验.
物体识别 3D建图 semantic mapping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走进编程 程序的顺序结构(二).
第四章 SPSS的基本统计分析.
第十六章 集群分析.
SPSS-概述與資料處理 輔大統計資訊系 黃孝雲.
社会网络数据分析基础-2 同质性的测量 王锐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9/1/12 GDP设计协同 超级管理员操作手册 GDP项目组.
Online job scheduling in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s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数据挖掘工具性能比较.
CPU结构和功能.
第9章 方差分析 介绍 1、方差分析的概念 2、方差分析的过程.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集群分析 Cluster analysis 謝寶煖 2006年5月27日.
第17章 集群分析 本章的學習主題  1. 集群分析的概念 2. 相似性及最近距離的衡量 3. 階層分析法 4. 非階層分析法.
聚类分析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多元统计分析 何晓群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4/4 中国人民大学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研究中心.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SOA – Experiment 2: Query Classification Web Service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七章 类与对象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统 计 学 (第三版) 2008 作者 贾俊平 统计学.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介绍: 1、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概念 2、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过程
模型分类问题 Presented by 刘婷婷 苏琬琳.
实验九 SPSS聚类分析.
第17章 集群分析 本章的學習主題  1. 集群分析的概念 2. 相似性及最近距離的衡量 3. 階層分析法 4. 非階層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预测(Cluster Analysis)
用计算器开方.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聚类 IRLAB.
实体描述呈现方法的研究 实验评估 2019/5/1.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2.1 距离聚类的概念 2.2 相似性测度和聚类准则 2.3 基于距离阈值的聚类算法 2.4 系统聚类法 2.5 分解聚类法
3.16 枚举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数组的作用.
1.2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第八章 均值比较与检验 2019/5/10.
多层循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八章 继承 C++语言程序设计.
第7章 基本统计分析 2019/5/14.
第七、八次实验要求.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数数据的基本操作 电子工业出版社.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六章 Excel的应用 五、EXCEL的数据库功能 1、Excel的数据库及其结构 2、Excel下的数据排序 (1)Excel的字段名行
回归分析实验课程 (实验三) 多项式回归和定性变量的处理.
聚类分析(第2部分) Cluster Analysis 统计本科应用多元分析教学.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第二次课后作业答案 函数式编程和逻辑式编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百万行、千万行数据查询教程 老黄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SPSS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概述 概念: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属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例如:细分市场、消费行为划分 聚类分析是建立一种分类,是将一批样本(或变量)按照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的方法.其中:类内个体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类间的差异性较大.

聚类分析概述 两类:(A B) (C D E) 三类:(A B) (C) (D E) 依据平均得分的差距,差距较小的为一类. 分类过程中,没有事先指定分类的标准.完全根据样本数据客观产生分类结果. 两类:(A B) (C D E) 三类:(A B) (C) (D E)

聚类分析概述 亲疏远程度的衡量指标 定距型个体间的距离: 相似性:数据间相似程度的度量 距离: 数据间差异程度的度量.距离越近,越“亲密”,聚成一类;距离越远,越“疏远”,分别属于不同的类 定距型个体间的距离: 把每个个案数据看成是n维空间上的点,在点和点之间定义某种距离.一般适用于定距数据 欧氏距离(EUCLID) 平方欧氏距离(SEUCLID)

聚类分析概述 品质型个体间的距离 姓名 授课方式 上机时间 选某门课程 张三 1 1 1 李四 1 1 0 王五 0 0 1

聚类分析概述 品质型个体间的距离 1 0 1 a b 0 c d 简单匹配(simple matching)系数:适用二值变量。 个体j 1 0 1 a b 0 c d a为个体i与个体j在所有变量上同时取1的个数;d为同时取0的个数 特点:排除同时拥有或同时不拥有某特征的情况;取0和1地位等价,编码方案的变化不会引起系数的变化。 个体i

聚类分析概述 品质型个体间的距离 简单匹配(simple matching)系数:适用二值变量。 姓名 授课方式 上机时间 选某门课程 姓名 授课方式 上机时间 选某门课程 张三 1 1 1 李四 1 1 0 王五 0 0 1 (张三,李四):a=2 b=1 c=0 d=0 d(x,y)=1/(1+2)=1/3 (张三,王五):a=1 b=2 c=0 d=0 d(x,y)=2/(1+2)=2/3 张三距李四近

聚类分析概述 品质型个体间的距离 根据临床表现研究病人是否有类似的病 姓名 性别 发烧 咳嗽 检查1 检查2 检查3 检查4 姓名 性别 发烧 咳嗽 检查1 检查2 检查3 检查4 张三 男 1 0 1 0 0 0 李四 女 1 0 1 0 1 0 王五 男 1 1 0 0 0 0 ……..

聚类分析概述 品质型个体间的距离 1 0 1 a b 0 c d 雅科比(Jaccard)系数:适用二值变量 a为个体i与个体j在所有变量上同时取1的个数;d为同时取0的个数 特点:排除同时不拥有某特征的情况;取1的状态比取0更有意义(如:临床检验中的阳性特征);编码方案会引起系数的变化 个体j 1 0 1 a b 0 c d 个体i

聚类分析概述 品质型个体间的距离 雅科比(Jaccard)系数:适用二值变量 姓名 授课方式 上机时间 选某门课程 姓名 授课方式 上机时间 选某门课程 张三 1 (0) 1(0) 1(0) 李四 1 (0) 1(0) 0(1) 王五 0 (1) 0(1) 1(0) (张三,李四) 1: a=2 b=1 c=0 d=0 d(x,y)=1/(1+2)=1/3 (张三,李四) 2: a=0 b=0 c=1 d=2 d(x,y)=1/(1+2)=1/3 (相同) (张三,李四) 1: a=2 b=1 c=0 d=0 J(x,y)=1/(1+2)=1/3 (张三,李四) 2: a=0 b=0 c=1 d=2 J(x,y)=1/1=1 (不相同)

聚类分析概述 品质型个体间的距离 Jaccard系数举例:根据临床表现研究病人是否有类似的病 姓名 性别 发烧 咳嗽 检查1 检查2 检查3 检查4 张三 男 1 0 1 0 0 0 李四 女 1 0 1 0 1 0 王五 男 1 1 0 0 0 0 …….. 结论:张三和李四最有可能得类似的病;李四和王五不太有可能

聚类分析概述 品质型个体间的距离 卡方距离:计数变量 姓名 选修课门数(期望频数) 专业课门数(期望频数) 得优门数(期望频数) 合计 张三 9(8.5) 6(6) 4(4.5) 19 李四 8(8.5) 5(4.5) 17 12 9 38

聚类分析概述 说明 聚类过程中如果数据在数量级上存在差异时,应进行标准化处理。 例如: 样本的欧氏距离 元 万元 元 万元 (1,2) 265000 81.623 (1,3) 218000 193.700 (2,3) 47000 254.897

聚类分析概述 说明 聚类分析中的变量选择问题 变量应和聚类分析的目标密切相关 聚类结果仅是所选定变量所具数据特点的反应. 变量之间不应具有高度相关性,否则相当于给这些变量进行了加权 聚类分析包括:个案聚类和变量聚类两种。 聚类分析包括:分层聚类和快速聚类

分层聚类 思路:聚类过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以合并(凝聚)的方式聚类(SPSS采用) 可见,随着聚类的进行,类内的“亲密”性在逐渐减低 首先,每个个体自成一类 其次,将最“亲密”的个体聚成一小类 然后,将最“亲密”的小类或个体再聚成一类 重复上述过程,即:把所有的个体和小类聚集成越来越大的类,直到所有的个体都到一起(一大类)为止 可见,随着聚类的进行,类内的“亲密”性在逐渐减低

分层聚类 思路 以分解的方式聚类 可见,随着聚类的进行,类内的亲密性在逐渐增强 首先,所有个体都属于一类 其次,将大类中最“疏远”的小类或个体分离出去 然后,分别将小类中最“疏远”的小类或个体再分离出去 重复上述过程,即:把类分解成越来越小的小类,直到所有的个体自成一类为止 可见,随着聚类的进行,类内的亲密性在逐渐增强

分层聚类 “亲疏”程度的衡量对象 个体间距离 个体和小类间、小类和小类间的距离

分层聚类 个体和小类、类和类间的距离 最短距离法(nearest neighbor): 两类间的距离定义为两类中距离最近的两个个案之间的距离 最长距离法(furthest neighbor): 两类间的距离定义为两类中距离最远的两个个案之间的距离 平均链锁法(within-groups linkage) 两类之间的距离定义为两类个案之间距离的平均值。包括: 组间平均链锁法(between-groups linkage):只考虑两类间个案的距离 组内平均链锁法(With-groups linage):考虑所有个案间的距离

分层聚类 基本操作步骤 1.基本操作 A.菜单选项: analyze->classify->hierachical cluster B.选择参与聚类分析的变量入variables框 C.选择一字符型变量作为个案的标记变量(label cases) D.选择个案聚类还是变量聚类

分层聚类 基本操作步骤 2. 选择距离计算方法(method选项) cluster method:计算类间距离的方法 measure:计算样本距离的方法 transform value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by variable:以变量为单位标准化,适于个案聚类 by case:对个案为单位标准化,适于变量聚类

分层聚类 进一步的工作 1.数据输出(statistics选项) agglomeration schedule:凝聚状态表(默认) distance matrix:样本的距离矩阵 cluster membership:类成员 none:不输出类成员(默认) single solution:聚成n类时各样本的归属 range of solutions:聚成m~n类时各样本的归属(m<n<总样本数)

分层聚类 进一步的工作 2. 图形输出(plot选项) dendrogram:树型图 icicle:冰柱图 all cluster:聚类的每一步均在冰柱图中体现 specified range of clusters:将聚类的第n1类开始到第n2类结束,间隔n3类的聚类分析过程在冰柱图中体现 orientation:冰柱图的方向 vertical:纵向; horizontal:横向

分层聚类 进一步的工作 3. 结果保存(save选项) single solution:生成一新变量存储在聚成n类时各样本属于哪一类(cluN_M: N为聚类数,M为第几次做的) range of solutions:生成若干个变量分别存放聚成n~m类时各样本的归属情况

分层聚类 聚类数目的确定 聚类数目确定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原则: 分层聚类中可以将类间距离作为确定类数目的辅助工具 各类所包含的元素都不应过多 分类数目应符合分析的目的 分层聚类中可以将类间距离作为确定类数目的辅助工具 SPSS中,聚类过程中,类间距离呈增加趋势 类间距离小,类的相似性大;距离大,相似性小 绘制碎石图(X轴为类距离,Y轴为类数)

K-means快速聚类 (一)出发点 希望: 做法: 克服分层聚类在大样本时产生的困难,提高聚类效率 通过用户事先指定聚类数目的方式提高效率 因此,分层聚类可以对不同的聚类数而产生一系列的聚类解,而快速聚类只能产生单一的聚类解

K-means快速聚类 (二)思路 1.指定最后要聚成K类 2.用户指定k个样本作为初始类中心或系统自动确定k个样本作为初始类中心 5.重复3步和4步,直到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或达到终止迭代的条件

K-means快速聚类 (二)思路 SPSS中两个判断聚类是否结束的条件,满足其中一个即可结束聚类过程. 达到指定迭代次数(maximum iteration),默认10次。 收敛标准(convergence),默认0.02,即:本次迭代产生的任意新类,各中心位置变化较小.其中最大的变化率小于2%.

K-means快速聚类 (三)基本操作步骤 A.菜单选项:analyze->classify->k means cluster B.选定参加快速聚类分析的变量到variables框 C.确定快速聚类的类数(number of clusters).类数应小于个案总数 D.选择聚类方法(method):默认iterate and classify,即:在聚类的每一步都重新计算新的类中心 E.确定聚类终止条件(iterate)

K-means快速聚类 (四)其他 1. 保存快速聚类的结果(save) cluster membership:将各个案所属类的类号保存到qcl_1变量中 distance from cluster center:将各样本距所属类中心的距离保存到qcl_2变量中.

K-means快速聚类 (四)其他 2.输出选项(option) initial cluster centers:输出初始类中心点 ANOVA table:输出各类的方差分析表 cluster information for each case:输出每个样本的分类结果和距离

K-means快速聚类 (四)其他 3. use running means项: 选中:表示每个样本被分配到一类后立即计算新的类中心。聚类结果与个案的先后次序有关. 不选中:表示完成了所有个案的依次分配后再计算类中心.省时.

K-means快速聚类 (四)其他 4.用户指定类中心(center) read initial from:若不指定则系统自动确定初始类中心。指定则从某.sav文件中读入初始类中心数据(应设一个名为Cluster_的变量名)。 Write final as:在分析的最后将各类中心写入某.sav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