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病毒 病毒 病毒的構造 病毒的特性 病毒的繁殖 病毒的影響 HIV(人類愛滋病病毒)的繁殖方式 類病毒(viroids)和蛋白子(prions)(毒蛋白)
病毒 介於生物與無生物間的有機體。 無生物特徵:不具細胞構造,不能代謝。 生物特徵:能繁殖、突變、基因重組。
原始地球的環境 小分子有機物 大分子有機物 病毒 無氧氣 氫氣 甲烷 氨氣 水蒸氣 高溫 閃電 單醣 胺基酸 脂肪酸 核甘酸 多醣 蛋白質 脂肪 DNA RNA 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 原核生物界 真核生物 無核膜 細菌 藍綠藻 產生氧氣 原生生物界 藻類 原生菌類 原生動物 植物界 菌物界 動物界
2-3-1病毒 病毒 病毒的構造 病毒的特性 病毒的繁殖 病毒的影響 HIV(人類愛滋病病毒)的繁殖方式 類病毒(viroids)和蛋白子(prions)(毒蛋白)
病毒的構造 大小:約在10~400 nm之間。 形狀:球狀、桿狀、蝌蚪狀。 一般構造:蛋白質外殼DNA 或 RNA核心。 特化構造:脂質套膜,醣蛋白突起。
2-3-1病毒 病毒 病毒的構造 病毒的特性 病毒的繁殖 病毒的影響 HIV(人類愛滋病病毒)的繁殖方式 類病毒(viroids)和蛋白子(prions)(毒蛋白)
病毒的特性 絕對寄生:只在活細胞中繁殖(缺乏利用能量的酵素系統)。 專一性:只能感染特定寄主。 分類:依寄主細胞種類分為:動物性病毒、植物性病毒、細菌性病毒(噬菌體)。
2-3-1病毒 病毒 病毒的構造 病毒的特性 病毒的繁殖 病毒的影響 HIV(人類愛滋病病毒)的繁殖方式 類病毒(viroids)和蛋白子(prions)(毒蛋白)
病毒的繁殖 病毒的繁殖的步驟:附著、穿透、複製、組合、釋放。 茲以噬菌體為例說明之。 Flash動畫
溶解性感染週期(主奴關係)
潛溶性感染週期(賓主關係)
病毒的繁殖的步驟 附著:噬菌體尾部與細菌上特定受體結合。 穿透:將DNA注入細菌內,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外。 複製:注入的噬菌體DNA 控制了細菌的生化活動,大量複製噬菌體的DNA 和蛋白質外殼。 組合:複製的噬菌體DNA 和蛋白質外殼組合成完整的新噬菌體。 釋放:有些噬菌體破壞寄主細菌的細胞,放出數以百計的噬菌體,稱為溶解性噬菌體。
從噬菌體的附著到新噬菌體的釋放,約需30 分鐘。 溶解性感染週期(主奴關係): 潛溶性感染週期(賓主關係):有些噬菌體感染細菌後並不進行增殖,而是噬菌體DNA 與寄主DNA 結合,形成一種共存的狀態,稱為潛溶性噬菌體。
植物性病毒的繁殖 藉由昆蟲刺吸而進入細胞中。 透過原生質絲感染細胞。
動物性病毒的繁殖 動物性病毒通常附著在口腔、鼻腔或消化道的黏膜上,連同外殼進入寄主細胞。 有些動物性病毒藉出芽方式離開寄主細胞,如愛滋病(AIDS)的病毒(HIV)、B 型肝炎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Starr, C. (1994) . Bi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Belmont : Wad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P.499.
2-3-1病毒 病毒 病毒的構造 病毒的特性 病毒的繁殖 病毒的影響 HIV(人類愛滋病病毒)的繁殖方式 類病毒(viroids)和蛋白子(prions)(毒蛋白)
病毒的影響 引起人類多種疾病:愛滋病、SARS、流行性感冒、登革熱、口蹄疫、腸病毒、禽流感、狂犬病等。 造成農漁牧的損失。 奠定近代遺傳學的基礎。 基因療法中基因的攜帶媒介。
HIV(人類愛滋病病毒)的繁殖方式
類病毒(viroids)和蛋白子(prions)(毒蛋白) 類病毒和蛋白子是比病毒還簡單的致病粒子。 類病毒: 是一股短的單鏈RNA分子。 於宿主細胞內複製但沒有蛋白質外套。 有些類病毒會感染植物細胞,造成農作物的病變,例如柑橘的鱗砧病。
蛋白子: 是造成哺乳動物腦部疾病的一種致病物質,含蛋白質(約150個胺基酸組成),但是沒有核酸的成分。 引起疾病:羊的搔癢症、狂牛症。病理上羊的腦部有海綿樣腦病變,就是腦組織空泡化,有如海綿一般。 蛋白子可以傳染,若以病羊的腦部抽取物注射健康的羊隻,會引發搔癢症。 到目前為止,蛋白子只從哺乳動物的腦細胞中分離,未見於其他類的動物。
蛋白子感染牛隻,會造成狂牛症,在牛的腦部引起海綿化的病變。人類有類似的海綿樣腦病變,稱為賈庫氏病。狂牛症和賈庫氏病都是致死的疾病。 人類食用患有狂牛症的牛隻以後,蛋白子有可能藉由牛肉傳給人類, 引發腦病變。因此,一旦發生狂牛症,為防止疫情擴大蔓延,並杜絕病牛肉流入市場,就必須銷毀所有感染病毒的牛隻,其結果將造成農民的巨額損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