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Ⅰ 主讲:马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工作日 主要内容:分析工作日,论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围绕工 作日长度所展开的激烈斗争。在这一章里,一方面,深刻地 揭露了资产阶级无限度地延长工作日,残酷地剥削、压迫无 产阶级的历史事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榨取剩余价 值的实质;另一方面,鲜明地描述了无产阶级争取正常工作 日,展开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情景,揭开了无产阶级最终.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与资本的属性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关于汇率计算.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第一卷正文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六篇 工资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资本论》Ⅰ.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政治经济学原理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第四章 资本积累 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 第二节 扩大再生产 第三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第四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十章 方差分析.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用计算器开方.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一、概述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原始积累的秘密 第二节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主要内容: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发展和结局,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在前面考察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曾涉及到究竟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是怎样发生的问题。在那里,马克思说:“这种积累本身是怎样发生的,我们还用不着在这里研究。只要知道它是起点就行了”(第685页)。现在当把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揭示出来,从而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完全暴露出来之后,自然就会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怎样确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怎样形成的?资本主义积累和阶级矛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找 因 数.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资本论》Ⅰ 主讲:马艳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诞生于德国城市特里尔——当时属于普鲁士的莱茵省,1835年10月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后转入柏林大学继续学习法律,但他的主要兴趣却是研究哲学和历史。 当时,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在普鲁士占有统治地位,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小组,黑格尔哲学对他影响很大。18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时,写了《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从这篇论文中可以看出黑格尔哲学对他的影响,“马克思按其观点来说,当时还是一个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者。”(恩格斯)1841年,青年黑格尔派的费尔巴哈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唯物主义在费尔巴哈的思想中完全占了上风。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有着很大的影响。 1842年4月起,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马克思担任了该报的主编。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如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讨论、莱茵省总督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等,这些现实斗争促使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43年底,马克思在巴黎开始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目的是要写一部批判现存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巨著。 从1843年底到1883年3月,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从事《资本论》的研究和写作,这是其最主要的著作。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

《资本论》总体介绍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创作出来的一部伟大的科学巨著。 全书共4卷,370万字,其中: 第一卷 88.1万字 第二卷 50.9万字 第三卷 90.5万字 第四卷 140.5万字

一、 《资本论》的产生和传播 (一)《资本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思想渊源:空想社会主义 2.时代的产物: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 一、 《资本论》的产生和传播 (一)《资本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思想渊源:空想社会主义 2.时代的产物: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 3.斗争的结果: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4.实践经验的总结:工人运动失败经验、经济斗争(英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暴露)等

(二)《资本论》的写作 1.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 2.马克思研究和写作《资本论》的过程 马克思用了40年,恩格斯用了10年。 (1)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准备写作6册,即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并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名。其中,资本分册分为4篇,即资本一般、资本竞争、信用、股份资本。而第一篇又分为3部分,即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两者的统一。 (2)1861-1863经济学手稿改变计划,决定以《资本论》为书名,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副题写作、出版全部著作。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册理论史。 3.马克思遇到的困难及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贡献。

动因 (1) 物质利益问题。“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因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讨论、莱茵省总督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等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2)批判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错误思潮。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提出:“财产就是盗窃”“对于蒲的智慧的作品,则不能根据肤浅的、片刻的想象去批判,只有在不断的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 (3)解剖“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制度。“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样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称之市民社会

(三)《资本论》的出版 (四)《资本论》的传播:冲破资产阶级的沉默围墙,在全世界的传播,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卷 1867年出版(马克思) 第一卷 1867年出版(马克思) 第二卷 1885年出版(恩格斯) 第三卷 1894年出版(恩格斯) 第四卷 第1册、第2册、第3册分别在1904、1905、1910 年出版 (考茨基) 1954—1961年前苏联重新整理出版,命名为《剩余价值理论》 (四)《资本论》的传播:冲破资产阶级的沉默围墙,在全世界的传播,在中国的传播。

二 、《资本论》对象、体系、方法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二)《资本论》的中心和结构: (三)《资本论》的方法: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典型分析和抽象法。 研究方法: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 叙述方法: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

中心和结构 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共7篇25章; 第2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共3篇21章; 第3卷:资本生产总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分割, 共7篇52章; 第4卷:剩余价值理论,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理论史, 共3 册。

《资本论》第1卷介绍

一、《资本论》第1卷对象和中心 1、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是纯粹的生产过程。 2、中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前提、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等问题。

二、《资本论》第1卷的结构 1、第一部分是第一篇商品和货币,论述劳动价值理论。 2、第二部分是第二篇和第六篇,论述剩余价值理论。 3、第三部分是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论述资本积累理论。

三、《资本论》第1卷的方法 1、矛盾分析法 2、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叙述方法

第一版序言和跋

第一版序言 1、《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联系以及必须运用抽象法问题。1-4 2、资本论研究对象和任务 5-9 3、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10-11 4、预告以后各卷的内容和欢迎科学批评 12-14 讨论内容:1、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2、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3、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能不能跳跃

研究对象与任务 1.生产关系 2.研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1)生产方式的理解:是生产形式,还是生产技术方式? (2)任务是揭示规律:价值规律和价值增殖规律 价值规律归根到底是价值(生产关系)以反比例形式表现生产力变化的规律;价值增殖规律则是以提高生产力作为手段所达到目的的规律(第一卷第10-14章)。

理论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背景资料 当今中国经济学界关于经济理论的阶级性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本身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科学意义,是无国界的、无阶级的。因此,不应该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理论。”见樊纲:《经济科学现代化与中国化的再思考》《中国书评》1995年5月。 另一种观点认为:“追求理论的普遍性,并不等于该理论已经有了普遍性。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尚且有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波兰学派等等,难道经济学家们比数学家还更容易团结在一个旗帜下吗?”见崔之元《西方经济理论的范式危机——与樊刚先生商榷》《中国书评》1995年9月。

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指出:我绝不用玫瑰色描述《资本论》中出现的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的特殊性,必然会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例如,英国高教会宁愿饶恕对它的39个信条中的38个信条展开的攻击,而不饶恕对它的现金收入的1/39进行攻击。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能不能跳跃? 既不能跳跃也不能取消自然发展的阶段,但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中国有过资本主义萌芽和一定程度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和蒋介石统治时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有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应发展资本主义,而不应该搞社会主义?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死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恩选集》第2卷第83页) 但马克思接着又说:“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在一般情况下,当旧制度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它是决不会死亡的;而新制度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成熟以前,也决不会出现。但是,在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也可以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我国当时已有现代工业,虽然数量不多,但非常集中)时,先进行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革命(如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利用这个前提,使它成熟起来。在这里,马克思既讲了历史发展规律不能违背,也讲了历史顺序是可以变化的。 在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革命,一方面缩短或减轻了分娩的痛苦,另一方面在革命后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挫折。

拉萨尔(1825-1864):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曾通过德国工人运动联合会 唤醒沉睡多年的德国工人运动,有过历史功绩。他表面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朋友,实质上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敌人。1864年他死于和情敌决斗的枪弹下,时年不满40岁。 舒尔采(1808-1883):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19世纪60年代,他是进步党的领袖之一。由于他出生在德国萨克森的德里奇,因而拉萨尔讽刺地称他舒尔采—德里奇。 “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出自古罗马诗人昆图斯· 贺雷西·弗拉克《讽刺文集》。马克思在此引用这句话要说明《资本论》中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及其特点,对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带有普遍的适用性。

死人抓住活人:死人是指德国的农奴制残余、德国的农村家庭工业、小住宅制度与小土地制度束缚住工人;这些过时的生产方式与相应的生活方式抓住活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今活人(无产阶级)反对活人(资产阶级),同时活人还要反对死人(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美杜莎的头: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三个女妖之一。原是美丽少女,但长着双翅、利爪、尖齿,面孔非常可怕。凡是看见她的面孔和她目光接触的人会立即变成石头。马克思用美杜莎的头来形容工人群众所遭受的资本主义(活人)和封建主义(死人)的双重 压迫和剥削。 柏修斯的隐身帽:柏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由神王宙斯和丹娜生,生活在西里福斯岛上,而这个岛由柏里狄克特斯统治。柏里狄克特斯要撵走柏修斯,便命令柏修斯去割美杜沙的头。这很危险。但得到仙女帮助,其中一件是隐身帽。戴上它就会飞到任何地方,不被人发现。经过不少惊险,柏修斯终于成功割下美杜沙的头。马克思用柏修斯隐身帽讽刺德国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统治者。柏修斯戴帽是为了不被妖怪发现,而德国地主资产阶级用隐身帽遮住耳目,否认德国工人群众所受的双重压迫。

“紫衣黑袍”: 1875年马克思在疗养中路过法兰克福,在科伦与法兰克福之间,有一个法兰克福的天主教神父上了火车,他又饿又渴,马克思把白兰地酒给他,让他喝。马克思想引他谈“文化斗争”。神父在其他人谈话时,说家乡话,和马克思谈话时,有意说英语,想避开别人耳目。马克思告诉他,假如他“最近几天在报纸上看到谈论黑色国际和红色国际之间的新阴谋,不必惊讶。”马克思这里使用的黑色国际和红色国际与《资本论》中的紫衣黑袍意思完全相同。黑色国际是对耶稣教的称呼(牧师穿黑衣大袍),红色国际指天主教大主教穿的大红拖地大袍。马克思用此是说,奴隶制解体后,资本关系产生,即劳资关系的变革,无论是用天主教的大红袍或耶稣教的黑教衣,都无法掩盖。

第二版跋 1、修改说明1-3 2、在德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不能产生,能够产生的只能是科学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资本论》创作必要性4-13 3、论述《资本论》的方法论问题14-26 4、资本论的辩证方法与黑格尔的辨证方法截然不同27-31

官房学:中世纪末,在德国诸邦,有一种委员会叫“官房”,其职务在于管理“公产”和保护皇家的权利,其职权不仅是管理财权、租税和保护皇权并且也研究经济秩序问题。 在官房工作的人员,需要受过一定的训练,所以在各大学设有“官房学”讲座,这是“德意志官僚满怀希望的候补人所必须通过的炼狱。” “官房学”是一种知识的混合物,官房学者不仅研究经济学,还研究其他一些学科,如森林学、矿物学、机械学、国家等。最初德国土著的经济学就是从这里发端的。如果说在英国最初研究经济学的大多数是大商人,那么,在德国就是一些大官僚。

巴师夏:法国庸俗经济学家。他从前辈美加雷理论中偷窃了“社会的自然的组织”的观点,加以改装,制造出“社会和谐”理论。他认为“和谐”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社会就是交换”。在交换中,一种“服役”成为另一种“服役”的报酬(从萨伊处偷来)。至于什么是利息,他说:“利息是对于资本家所提供的服役的报酬”(从西尼尔处偷来)。显然他是一个毫无创见的经济学家,但他的特点在于善于改头换面地重复他的前辈的见解。所以马克思称他为庸俗经济学辩护论者中最浅薄从而也是最成功的代表。

第一卷正文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六篇 工资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1、研究对象:是抽象的、简单的、一般的商品和货币,它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又是反映简单商品生产关系的商品和货币。 2、地位:马克思称第一篇是导言,就在于阐明资本发生的历史前提和出发点。 3、结构: 第一篇包括三章: 第一章分析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着重论述价值的形成和表现形式; 第二章分析商品的交换过程,论述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第三章分析货币的职能,进一步揭示货币的本质。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说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第二节说明商品两个因素的形成 第三节说明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其发展 第一章 商品 第一章:包括四节。 第一节说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第二节说明商品两个因素的形成 第三节说明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其发展 第四节说明价值的本质,揭示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第一节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第一节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主要内容:论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着重说明价值实体和价值量。 第一节包括19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前言: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第1段);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第2-4段); (三)商品的价值(第5-18段); (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第19段)。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P53)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包括劳动者的素质和数量) (1)就素质来看,不仅熟练,而且要有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2)就数量来看,Pm/A标志着企业的落后、中等和先进的状况。 2.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1)生产科学技术的精神劳动即“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这种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第3卷120页) (2)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与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教育最经济) (3)当科学在工艺上应用时,生产科学的一般劳动就渗入生产产品的劳动。(科学技术为生产产品所节约的劳动量必然大于生产科学自身的劳动量。)

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与效能。(协作;扩大再生产) 4.自然条件。(人自身的自然和人周围的自然)

巴尔本(1640-1698),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重商主义的反对者和自由贸易的拥护者,他最早论述了物品的价值和效用问题。但他把物品的价值看成起源于它的效用。正是在这个意见上,没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没有任何价值。因此,他的见解远远落后于他的同时代人,特别是配第。因为配第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

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洛克作为工业家代表反对工人和贫民;作为商业家代表反对旧式高利贷;作为金融家代表反对债务者的政府。他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思想根源于配第。 洛克竭力维护私有制,他的价值论与他的私有制起源论密切联系。他认为:“对人的生活有用的土地产品,有99%都要记在劳动的帐上”,劳动几乎提供了一切东西的全部价值。但是,他还认为自然界也参与价值的生产。在他看来,凡是自然界所产生的一切,都是公有财产;凡是劳动者生产的一切,就是劳动者的私有财产。因此,劳动产生了劳动产品的私有权。 洛克关于劳动提供价值的提法,并不能理解为他承认劳动是交换价值的源泉。事实上,他认为劳动提供的不是交换价值,而是使用价值。正因为这样,他说:“任何物的自然价值都在于它能满足必要的需要,或者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很明显,这里所说的自然价值就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他完全否认商品内在价值,他说:“所有各种买卖的物品,它们的价格的涨落,完全由出卖者和购买者之间的人数多少的比例决定”,“对物品的需求超过供给,它的价值也就越大”。因此,洛克把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看成完成由供求关系决定。

列特罗纳(1728-1780):法国经济学家,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是魁奈德继承者中最大的理论家。 他说:“价值是一物同另一物间,一定量这种产品同一定量别种产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这即是说,他已经模糊地懂得交换价值最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他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这点很重要,但他却轻易地放过了。认为交换的比例关系由供求关系决定。分析商品流通时,他指出:“有四个终点、三个当事人,每个当事人均出场两次。”如在W—G(当事人甲和乙)、G—W(当事人乙和丙)的限度内,他的见解也是正确的。列特罗纳认为:“就本来的性质来说,交换是平等的契约,是在一个价值和一个相等价值之间进行的。所受的与所给的相等,所以不是任何一方致富的手段。”交换是等价的,从而流通不是利润的源泉。但由于他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理论作基础,因而只能将工商业利润作为不法的现象加以否定,只有农业利润是合法的。

本杰布(1762-1851):英商人,保守派议员。他在1831年出版的《贵金属生产和消费的历史研究》中研究了贵金属生产和消费问题。但他并不懂得贵金属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故他看到黄金的生产较困难,一块黄金能代表很大的价值,就怀疑黄金同其他商品交换中,是否完全实现过价值。他说:“也许在任何时代里,贵金属在生产中所花费的都多于在它们的价值上所回收的”。其实,黄金的价值量同其他商品的价值量一样,都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黄金生产较困难意味着黄金的劳动生产率低,从而一块黄金中凝结了较大的劳动量。本杰布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 厄什韦葛(1777-1855):德国地质学家和采矿工程师。他对巴西的金刚石开采情况作过统计,指出:由于金刚石的蕴藏极其稀少,所以从1743年到1823年这八十年间巴西金刚石矿的总产量的价格,还赶不上这段时间内巴西甘蔗种植园或咖啡种植园一年半平均产量的价格。但是由于他不懂得商品,包括金刚石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故无法解释上述情况。实际上,八十年内金刚石总产量的价格之所以赶不上一年半甘蔗或咖啡总产量的价格,是八十年内开采金刚石所耗费劳动时间不及一年半年内甘蔗或咖啡所费劳动时间,而价格不过是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主要内容:是论述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形成,阐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主要内容:是论述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形成,阐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第二节包括16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前言:分析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意义(第1段); (二)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有用劳动(第2-8段); (三)形成价值的抽象人类劳动(第9-10段);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有用劳动和抽象人类劳动的统一(第11-16段)。

使用价值与生产力(P54-56,P59-60) 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 1.从出发点看,即从能力的源泉看,生产力有劳动力、自然力以及劳动力在利用自然力中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力。 2.从自身看,即从构成要素看,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和生产力的三个源泉是分不开的:劳动力人化在劳动者身上;自然力物化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科学技术力渗透在三个要素中。 3.从结果看,即从它作用的效率看,就是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剩余劳动率,即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并进一步开发生产力的源泉。

古代印度公社:指印度古代的氏族公社和农村公社,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组织形式。 公社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公有制。产品的主要部分是用来满足公社成员的直接需要,一部分剩余产品缴纳给公社的领导机构,即国家。 公社内部有固定的分工,除从事耕种的群众外,还有首领、记账员、教员、木匠、理发师等。公社机构显示了有计划的分工。但公社内部并不存在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和产品的私有制,所以公社内部并没有商品交换,“产品并不成为商品”。商品交换只发生在各个公社之间,而且变成商品的只是缴纳国家的那一部分剩余的产品。 配第(1623-1687):英国古典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参加财富创造的不仅有劳动,而且还有土地,所以,他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马克思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引用了这句话。但是就创造价值而言,配第这句话不对,因为他认为价值有两个尺度:劳动和土地。他说:“一只船或一件上衣的价值,等于若干数量的土地的价值,或等于若干数量的劳动的价值,因为上衣和船都是土地和劳动创造出来的”,混同价值和使用价值。把使用价值的源泉看成是价值的源泉。

第三节 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主要内容:是论述价值的表现形式,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本节标题“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都是指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主要内容:是论述价值的表现形式,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本节标题“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都是指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除前言部分外,包括四小节: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快嘴桂嫂:英国莎士比亚剧本《亨利四世》对酒店女店主快嘴桂嫂有这样一段描写:她同约翰· 福斯泰夫吵架,后者骂她是一只水獭,“因为它既不是鱼,也不是肉,是一件不可捉摸的东西。”快嘴桂嫂反驳说:“你这样说我真太冤枉了。你们谁都知道我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女人,从来不会藏头盖脸的,你这恶棍。”马克思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价值本身不包含自然物原子,在商品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价值不同于快嘴桂嫂。快嘴桂嫂是从来不会藏头盖脸的,人们可以看见她。 赛贝利: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哲学家,反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围绕李嘉图理论论战。贝利i参加并反对李嘉图所说的商品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内在价值,而紧紧抓住商品价值所赖以表现的形式即交换价值,并强调价值只是两个商品在数量上的比例。贝利不了解商品的价值虽然必须通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但商品却是有它固定的、内在的价值的。由于贝利把价值归结为交换价值,以致认为商品在交换中除了量的关系外,不可能再有别的东西。因而不可能有任何结果。

基督教的羊性、上帝的羔羊:传说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他温柔的性情似羔羊。故基督的教父称基督为上帝的羔羊,并要求教徒应以此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马克思用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商品的价值表现问题。一个商品的价值自己不会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交换与另一个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比如麻布和上衣交换时,麻布的价值性质具体通过上衣来显示的,这犹如基督教徒的羊性,因模拟基督的为人,同基督相等而显出来的一样。基督羊性通过其教徒羊性显示出来。 巴黎值一个弥撒:这是法王亨利四世所说的一句话。16世纪60年代初法国封建主分为两个对立的宗教政治集团,一部分封建主支持加特力教,另一部分封建主支持喀尔文教。当时法国政府控制在加特力教联盟手中。亨利三世死后,亨利四世(喀尔文教)继位,但法国人不能接受喀尔文教。亨利四世处境困难,为了缓和斗争,改变处境,亨利四世改信加特力教,此时很多支持亨利四世的人不满并责难他。亨利四世作了一个巧妙的解释:“巴黎值一个弥撒”。意思是说,我用一个弥撒(天主教特有,而且是最重要的仪式)交换一个巴黎,麻布等于上衣,巴黎等于弥撒。(亨利四世这样做是为了取得巴黎,统一法国) 马克思用这句话来比喻商品的价值表现。麻布和上衣的使用价值不同,但从价值来看,两者没有区别,麻布可以由上衣来表现。这犹如巴黎和弥撒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但因为都意味着国王的权力,所以,巴黎也就和弥撒相等了。

格雷(1798-1850):英国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很早参加了欧文倡导的社会改革运动,但不完全赞同欧文的观点,而热烈拥护小私有制。他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批评资本主义,并企图按小资产阶级的方式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布雷(1809-1895):英国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坚信欧文思想,力求实现欧文主张。他与格雷不同,反对私有制,并认为私有制引起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不等价交换。 “蒲鲁东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的描绘”:蒲鲁东是法国政治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他的观点具有两重性: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宣称“财产就是盗窃”。但他反对共产主义,并企图用小资产阶级的办法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他认为:“价值的矛盾就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即商品不能根据各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来进行交换而产生的矛盾”,并认为货币的统治是产生一切矛盾的根源,而解决矛盾的办法是消灭货币和保留商品生产,即“去掉商品的不能直接交换的性质”。他幻想组织交换银行或“人民银行”,认为商品生产者可以把他的商品交给这家银行,领得一张凭证,用这张凭证去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

“在缺乏概念的地方,字眼就及时出现”(德国大诗人歌德《浮士德的书斋》第二场)。浮士德是一个中世纪的老博士,因治学无成,整天坐在书斋里苦恼,甚至想自杀。马克思用此话来讽刺蒲鲁东。蒲鲁东的社会主义完全是小资产阶级的庸俗空想,丝毫没有科学的内容,但蒲鲁东在自己的著作中把它吹嘘成“科学上的发现”。因此,马克思指出:“没有一个学派比蒲鲁东学派更会滥用”科学“这个字眼了。因为”缺乏概念的地方,字眼就及时出现“,意思是说蒲鲁东学派没有任何科学思想,只是象恶魔那样,用玩弄字眼来冒充科学。 恶魔把浮士德引入魔道,甘愿充当浮士德的仆人。恶魔冒充浮士德与大学生大谈“科学”。把“科学”看成是玄而又玄的东西——玄学,教学生死守字眼。学生说字眼总该有个意义。恶魔说不必拘泥,在缺乏概念的地方,字眼就及时出现。

第四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一)商品拜物教的发生及其性质(第1-4段); (二)商品拜物教的秘密和根源(第5-10段); 第四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主要内容:是在前三节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劳动价值论。第一节分析了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第二节分析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第三节分析了价值的表现形式。第四节则通过分析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从整体上揭示价值的本质——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可以说,第四节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最后完成。 第四节包括23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商品拜物教的发生及其性质(第1-4段); (二)商品拜物教的秘密和根源(第5-10段); (三)在非商品生产的社会里,劳动产品没有拜物教性质(第11-16段); (四)商品拜物教迷惑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17-23段)。

“中国和桌子开始跳起舞来” 中国的瓷器很早就在欧洲享有盛名,欧洲人经常把瓷器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在英文中瓷器和中国是同一个词。但此处应译为“中国”。 “中国开始跳起舞来”是指中国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桌子开始舞动起来”则是指19世纪50年代初,当欧洲各国1848-1849年的革命被镇压下去后的贵族政治反动时期,在封建贵族那里很流行一种降仙请神,特别是所谓桌子灵动术的迷信把戏。 桌子跳起舞来,这当然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正当欧洲处于革命低潮、黑暗反动统治的年代,古老而停滞不前的中国,居然爆发了革命,震撼了世界,这在当时欧洲人的心目中同样是不可思议的。马克思在这里说这句话,是要说明商品拜物教的神秘性质,就像中国和桌子跳舞一样难以理解,然而它们又都是由社会关系本身的原因引起的。

“欧文先生的平行四边形” 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机器生产发展的结果,必然会扩大失业群,而救济失业的根本办法就是逐步实现他所空想出来的共产主义。欧文不懂得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认为只要通过广泛宣传和典型试验就能实现共产主义。他提出了许多空想的改革计划。按照他的说法,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组织家庭生活的观点看,就是建筑平行四边形的或者是正方形的“团结与合作新村”(“劳动公社新村”)。每村占地1000至1500英亩,可容纳500-2000人。在新村中心建有一座公寓,设有公共餐室、公共图书馆、公共学校,即所谓的平行四边形组织;在新村周围有花园、农场、作坊等。公社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工农相结合,以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对立。公社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一律平等,没有阶级区别,只按年龄分类,按能力大小担任不同职务。产品按需分配,没有剥削。 对于李嘉图而言,可变的只是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永恒不变的。“他把原始的渔夫和猎人当作商品所有者”,他在任何地方都看见资本。“资产阶级的社会形态除外,‘欧文先生的平行四边形组织’,似乎是他认识的唯一的社会形态了。”马克思用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李嘉图是个空想社会主义者,而是说,李嘉图 既不认识前资本主义,也不晓得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他们所认识的唯一的社会形态。因此,马克思把这样的观点用一句“李嘉图也不是没有鲁滨逊寓言”来概括。

C+V+M 生产性扣除 非生产性扣除 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维持简单再生产 应付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部分 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 满足公共需要的部分,如兴建学校和保健设施 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 注: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8—303页。

伊壁鸠鲁(公元前约341-270年):古希腊唯物主义者。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主张用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反对用神的干预来说明。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内部不存在神,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存在于现实世界和观念世界的空隙中,存在于现在和将来的空隙中。马克思引用了他的这种说法,来比喻古代社会的商人和商业民族。古代社会的商人和商业民族不存在于生产民族或共同体的内部,而是存在于各个生产民族或共同体之间,因为这些民族内部不存在商品交换,商人只在各个生产民族之间活动,调节它们之间的有无。

货币主义幻觉:货币主义即早期重商主义。他们认为:货币是社会的唯一真正财富,而金银好像天生就是货币。他们不懂得金银成为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代表是社会财富造成的。事实上只有在商品生产条件下,金银才成为货币,才成为社会财富的结晶。 重农主义幻觉:重农主义关于地租的幻想,所指的是重农主义关于地租拜物教。重农主义者认为,农业收获量超过生产费用(即种子和工资)的剩余产品(纯产品)是自然界(即土地)的赐予,并要以地租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 重农学派纯产品学说,明显表现出了土地拜物教观念。事实上,纯产品是采取地租形式的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是由社会关系产生,而不是由自然界即土地产生。

第二章 交换过程 (一)商品的交换和交换过程的矛盾(第1-5段); (二)交换过程的矛盾发展必然产生货币(第6-8段); 第二章 交换过程 主要内容:通过交换过程的分析,阐明货币的形成和本 质。这个问题,在第一章第三节中曾作过分析。但那是从价值形式发展的角度论述的。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深入揭示货币的形成和本质,还必须从商品交换过程方面作进一步分析。 第二章包括17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商品的交换和交换过程的矛盾(第1-5段); (二)交换过程的矛盾发展必然产生货币(第6-8段); (三)交换的发展过程是货币形成的历史过程(第9-14段); (四)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在货币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第15-17段)。

平等派:商品只要价值相等,不管其他一切质或形式的差别,都可以交换。 昔尼克派:古希腊的哲学派别,其道德理想是恬淡(淡漠),即对财富、荣誉、婚姻、家庭及其他一切,都要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马克思用此来比喻商品在交换时不论对方采取何种自然形态,只要他们的价值相等就可以交换。 “哪怕这个商品生得比马立托奈斯还丑”:马立托奈斯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唐·吉诃德》中的一个人物,是客店女仆,长得很丑,但唐·吉诃德仍把她当公主,当美丽高贵的女子。马克思用这个故事说明:只要商品所有者需要时,在价值相等的情况下,他的商品就会同其他任何商品相交换,而不管这个商品是怎样的,犹如马立托奈斯虽然长得很丑,但唐·吉诃德 还是把她当作美女去拥抱一样。

“起初是行动”:歌德《浮士德的书斋》中的话。马克思用此来形容货币的自发产生过程。商品内在矛盾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外化为交换过程的矛盾。一个交换过程对商品所有者来说,既是个人过程,也是一般社会过程。这个矛盾引起商品所有者的困难处境。因为,对于每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他都把自己的商品看作是获得其他任何商品的手段,即看作是一般等价物,而把其他商品看作是特殊等价物。每个生产者都这样做,就好像完全不会有一般等价物出现了——共同的困难处境(没有一个一般等价物,他们的商品价值无法实现)。 商品所有者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不是靠任何人最初的计划,而是商品交换的实践,就像“起初是行动”。一般等价物分离出来,货币产生,物物交换的矛盾就解决了。货币产生后代替交换过程矛盾的是流通过程的矛盾。 “奴隶当货币材料”:在奴隶社会初期,商品交换不十分发展,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还没有确定地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各种商品甚至作为奴隶的人本身,都曾充当过最早的货币材料,如位于两河流域的最古老的奴隶制国家——阿卡德就曾发生过这种情况。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主要内容:是论述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出现,形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货币的职能发展起来。正因为货币职能的发展同商品流通分不开,所以本章标题为“货币或商品流通”。 前两章阐明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本章进一步从货币职能上阐明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包括三节,论述货币的五种职能: 第一节论述货币的第一种职能:价值尺度; 第二节论述货币的第二种职能:流通手段; 第三节论述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货币贮藏、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五种职能的次序不是任意排列的,是与货币各种职能的现实的历史发展次序相一致的。

第一节 价值尺度 主要内容:是论述货币怎样取得和怎样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 第一节包括21段,除第1段说明假定条件外,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节 价值尺度 主要内容:是论述货币怎样取得和怎样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 第一节包括21段,除第1段说明假定条件外,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用来计量商品价值(第2-3段); (二)货币怎样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第4-12段); (三)商品的价格形式(第13-21段)。

“虽然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 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但不能由此反过来说,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必然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 商品价格从形式上看,是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指数,如100斤米的价格是20元,这个价格20元就是商品100斤米和20元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从内容上看,是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价格又是作为价值量的指数,如100斤米凝结了200小时劳动,20元货币也就凝结了200小时劳动,商品100斤米和20元货币这一交换的比例,是等量的200小时的凝结物,即价值量的交换。 可见,当形式和内容一致时,即价格准确反映价值时,商品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和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一致的。但是,当形式和内容不一致,即价格背离价值时,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就和商品价值量的指数不一致。由于价格可能背离价值,因而不能反过来说,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必然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 [当内容与形式不一致(即由价值量决定的指数与反映商品交换比例的货币表现指数不一致)时,就不能反过来说。因为此时两个20元不代表同一个劳动量200劳动小时;但此时仍然是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决定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而不能反过来说成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决定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

平均数规律: 在价格围绕价值运动中,由于变动着的价格与价值的离差会在它们的总和中相互抵消,这又同变量和它们的平均数的关系的规律一样。在平均数规律中,变量以平均数规律为中心,它们与平均数的离差也相互抵消。所以,本来是价格以价值为中心的运动,通过平均数的规律,又表现为以平均价格为中心的运动。

第二节 流通手段 主要内容:是论述货币怎样取得和怎样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 第二节包括三小节: (一)商品的形态变化; (二)货币的流通; 第二节 流通手段 主要内容:是论述货币怎样取得和怎样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 第二节包括三小节: (一)商品的形态变化; (二)货币的流通; (三)铸币。价值符号。

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资本论》提及的唯一中国人 王茂荫(1798-1865),清嘉庆三年出生于一个徽商家庭。幼年入私塾,之后就读于县城紫阳书院。徽州人具有商业头脑,家里人也反对死读书 ,于是在道光十年(1830),长辈决定,让他去潞河管理茶庄店务。他边管理边读书。第二年,王茂荫即以监生资格应京兆试,中了举人。过了一年再参加考试,又高中进士,备官户部。但在此后长达15年的时间内,他都是在户部任“主事”、“行走”一类的徽职官吏。直到50岁才被升补为户部贵州司员外郎。其后升为户部右侍郎兼管钱发堂事务,成为清廷主管财政、货币事务的重要官员。值得一提的是,王茂荫任京官前后达30年,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一直没有携眷属随任,在京城里,一人独居歙县会馆,以两袖清风、直言敢谏闻名。 在清咸丰年间,他曾经十分引人注目,这是因为他富有创见地提出了货币改革措施,当然他也大大碰了钉子。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起事后,清政府的财政货币危机加剧。咸丰元年9月,王茂荫给咸丰上了《条议钞法折》,正式提出了改革币制、缓和危机的主张:即有限制地发行可兑换的货币。他认为,发行宝钞、官票可能会出现一些弊端,因此要使宝钞、官票在民间有信用,能顺利流通,必须防止不良后果。他提出防弊措施主要有三条:一是发行宝钞、官票只是用以辅助金属货币之不足,而不是代替金属货币。钱币发行后,金属货币不但不退出流通,而且要若干倍于钱币的数量和宝钞、官票一道流通(这实际是强调所发行的钞币必须以金属币为本位)。二是不可滥发,必须有个定数。三是发行的宝钞、官票必须可以随时兑取现银现钱的。王茂荫发行宝钞、官票的思想符合那个时代的货币运营规律。但是,由于他的发钞方案却与清政府搜刮民财的方针是相悖的,所以他的方案未被采纳。

清政府于咸丰三年5月发行了民间无法向政府兑现的“户部官票”,同年底发行了同类性质的“大清宝钞”和各类大钱,使通货膨胀越演越烈。一时间,京城物价飞涨,民怨沸腾。面对此局面,王茂荫于咸丰四年向咸丰上了《再议钞法折》,敢于直言,切中时弊,目的是为了“通商情,利运转。”《再议法折》中提了四条补救措施,集中到一点,即坚持主张将不兑现的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反对铸造当百和当千等项大钱的主张。十分可贵的是,他对物价规律和投放货币之间的关系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 可是,当时清政府财源枯竭,银根奇紧,根本没有能力准允纸币兑换。咸丰看了这个奏折之后,大发雷霆,在这一年三月初八下谕道:“王茂荫由户部司员,只知以专利商贾之词,竟置国事于不问,殊属不知大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149)注83中所说的“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换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指的就是这件事。

那么,马克思是怎样知道王茂荫并将他写进《资本论》的呢? 要了解来龙去脉,须从俄国的传教士巴拉第和叶夫拉姆皮说起。 巴拉第是俄国十九世纪的汉学家和传教士。巴拉第作为俄罗斯驻北京布道团的神职人员,他利用其特殊身份和地位,从清廷中搜集到有关王茂荫的货币改革过程与有关奏折事项,并由下属叶夫拉姆皮译成俄文,编入《帝俄驻北京布道团人员论著集刊》第三卷,该卷于1857年出版。很快在1858年,德国人卡尔·阿伯尔和阿·梅克伦堡将《论著集刊》前三卷选译,并重新起了个书名《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马克思就是根据该书德文版,了解到王茂荫及其货币改革观点,于是就有了那个标号为(83)的注释,从而使王茂荫成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马克思为什么会注意到遥远的东方国度里清代大臣的奏折与他的遭遇?是为了更充分论证货币运动规律。马克思赞同王茂荫的货币改革观点,马克思还是同情王茂荫的。王茂荫作为一个难得的清官在晚年常说:“我们以书籍传子孙,胜过良田百亩;我们以德名留给后人,胜过黄金万镒。本人无需什么,两袖清风足矣。” 然而,王茂荫在转回中国的时候,又遇到了麻烦。在德文里,王茂荫自然变成了德文译音。我国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是陈启修先生,他把马克思笔下的Wan-mao-in 译为“万卯寅”,而日本的学者则译为“王猛殷”或“王孟尹”。这个名字很怪,查无此人。 由于对伟大著作《资本论》的重视,也为了深入研究的需要,《资本论》中译本在20世纪30年代一问世,考证工作便开始了。经过郭沫若等历史学家的细致考证,人们才知道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便是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老家就在安徽歙县。

第三节 货币 主要内容:是在以上两节的基础上论述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第三节除前言外,分为三小节: 第三节 货币 主要内容:是在以上两节的基础上论述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第三节除前言外,分为三小节: (一)货币贮藏; (二)支付手段; (三)世界货币。

“抓着普路托的头发把他从地心里拖出来” 普路托是希腊神话中的地府之神。在古希腊人心中,他司管财宝之神。据说他拥有地下全部资源,能使植物生长,并能给人们带来财富。在古希腊文中,普路托是财富的同义语。 马克思用这个故事来形容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货币关系只是偶然现象,货币关系破坏资本主义以前社会的经济关系,因而人们诅咒货币。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货币经济作为特征的,一开始就以追求货币作为生产的动机,一切为了货币。因为自然经济追求使用价值是有限的,货币经济追求交换价值是无限度的,所以,马克思在这里把资本主义社会比喻为“还在幼年时期就抓着普路托的头发把他从地心里拖出来”的社会。

“息息法斯式的积累劳动” 息息法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据说他不敬神,死后被罚在地狱做苦工:推滚一块巨石上山,不断落下,不断上推。息息法斯就这样做着做不完的繁重劳动。马克思用这句话,意思是:货币本身从质的方面来看,它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商品,在这个意义上,可把它当作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来追求(无限)。但从量的方面来看,每个现实的货币额都只是一定量社会劳动的体化物,只是作用有限的购买手段。因此,货币贮藏者为了无止境地追求货币财富,只有不断地阻止货币加入流通,不让货币当作消费品的购买手段,不断地“为了金偶像而牺牲自己的肉体感受”,就像息息法斯那样做着永远做不完的繁重积累活动。

“让我们成为富人或外表像富人吧” 狄德罗:法国哲学家,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用这句话形容如下情况: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有产者把金银制造成各种供使用的物品,如餐具、首饰等,来炫耀自己富有(外表)。货币贮藏形式有两种:把金银贮藏起来;把金银制成商品贮藏起来。两种形式以哪种为主,取决于资产阶级社会的稳定与否。在和平时期,以奢侈品为主,在动荡时期以条块、铸币为主。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篇只有一章,即第四章。 首先,分析作为资本的货币的运动形式与单纯的货币的运动形式的区别;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篇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发生条件和实质。这里是在前一篇 分析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问题。但是,第二篇还不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本身,而是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它是进入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前奏,是由第一篇对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商品与货币的研究到第三篇开始对资本的生产过程的研究的一个过渡。 第二篇只有一章,即第四章。 首先,分析作为资本的货币的运动形式与单纯的货币的运动形式的区别; 接着,分析资本的运动形式中所产生的矛盾; 最后,分析这种矛盾如何得到解决。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包括三节。 第一节通过资本总公式的分析,阐明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主要内容:是通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阐明资本的形成条件和实质,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对抗性的社会关系。这里分析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所阐明的由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发展到作为资本的货币与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对立,从形式上看,只是由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变成由货币与商品的对立。但是,这是一个飞跃,是一个质的变化。从内容上看,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是简单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的产物,而作为资本的货币与由劳动力充当的商品的对立,则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的产物,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关系。 第四章包括三节。 第一节通过资本总公式的分析,阐明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 第二节通过总公式的矛盾的分析,阐明剩余价值产生的途径; 第三节通过劳动力买卖的分析,阐明资本运动形式矛盾的解决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第一节 资本的总公式 主要内容:从资本的流通形式分析资本的实质。 第一节包括25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节 资本的总公式 主要内容:从资本的流通形式分析资本的实质。 第一节包括25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第1-3段); (二)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之间的区别(第4-23段); (三)G-W-G是资本的总公式(第24-25段)。

安·詹诺韦西(1712-1769):意大利神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重商主义者。他曾在欧洲第一个“工商学讲座”讲过学,并把讲学的内容写成《商业定律,国内经济关键》一书,这是意大利第一部系统的经济学著作。他还著有《市民经济学讲义》。马克思在此引用“虽然商人不轻视已获得的利润,但他的目光总是盯着未来的利润”,来说明作为资本运动有意识的承担者资本家贪得无厌的欲望;资本家把货币不断地投入流通中,是为了谋求价值的无休止的增殖。 麦克库洛赫(1789-1864):英国庸俗经济学家。他为了替资本主义辩护,经常发表矛盾观点。例如: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章《财富的生产》第三节中,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追逐利润;但在第四节中,则为了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又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说成是追求使用价值。这样他把资本主义生产和小商品生产混为一谈。因此,马克思讽刺地说他“把资本家变成了善良的市民”。

“行过内部割礼的犹太人”:内部割礼即净身,是犹太人的习俗和教礼。马克思用此来说明资本家心目中的商品。在资本总公式G——W——G’中,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商品,不仅不会使货币减少,相反会得到更多货币。在这里,商品成了资本家赚钱的手段。因此,在资本家看来,无论商品多么难看,多么难闻,由于它是赚钱的手段,所以终究仍然像已经净身的犹太人一样,是洁净无暇的。 “作为圣父同作为圣子的自身区别开来······”:基督教的教义有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这样一个教条,三者指的都是耶稣。对上帝来说,耶稣是圣子,对教徒来说,耶稣是圣父,对教徒能得到启示和灵感来说,耶稣是圣灵。马克思用“圣父与圣子区别开来”这句话来比喻作为预付的原价值同作为M之间的自身区别。由于G——W——G’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故从表面上看,作为预付的原价值G同包含M的G‘是无法区别开来的。这就像作为圣父的耶稣同作为圣子的耶稣不能区分一样。因为前者同样表现为货币,而后者同样表现为耶稣。

“一旦生了儿子,并由于有了儿子而生了父亲”:这是马克思用来风趣地比喻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的。货币之所以转化为货币,就是由于预付的货币带来了剩余价值。只有当这个货币带来了剩余价值时,这个货币才变成资本。这犹如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父亲,就是由于他有了儿子。只有当这个人有儿子时,他才成为父亲。就这个意思来说,“有了儿子而生了父亲”。但是,预付的货币和它带来的剩余价值之间的区别,是一瞬间的。因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也要增值,所以当资本带来剩余价值后,两者合为一体,又投入流通。

第二节 总公式的矛盾 主要内容:阐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提出剩余价值由何产生的问题。 第二节包括32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第二节 总公式的矛盾 主要内容:阐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提出剩余价值由何产生的问题。 第二节包括32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作为资本的货币在流通形式上的矛盾(第1-2段); (二)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第3-28段); (三)剩余价值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第29段); (四)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第30-32段)。

孔狄亚克(1715—1780):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在1776年发表《商业和政府》一书中同重农学派勒特罗纳进行论战。勒特罗纳认为:等价交换不可能成为财富的源泉。此观点正确。但孔狄亚克对勒特罗纳进行了错误的指责,认为交换中“双方都能得益”。在他看来,物品的价值就是“物和我们需要的关系”,即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有用性决定的。因此,当人们拿自己多余的物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时,物品的价值就增大了。

“例如,有人说:‘贸易使产品增添价值·····。” 纽曼(1797-1842),美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经济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他特别注意贸易问题,并正确地指出:贸易的作用就在于它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但他错误地认为贸易也会创造价值,而这种价值就是商业利润的来源。他说:“贸易使产品增添价值,是因为同一产品在消费者手中比在生产者手中具有更大的价值”。所以,他把贸易也看成是“一种生产活动”。实际上他像孔狄亚克一样,也把使用价值和价值当作一回事。按照这种观点,势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在购买商品时须支付两次钱,一次是为了它的使用价值,一次是为了它的价值。如果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那么货币对于买者事实上比对卖者更有用。显然,孔狄亚克、纽曼之流的观点是很荒唐的。

安女王:英国18世纪初的一个女王。法寻是当时英国的一种铜币。基尼是当时英国的一种金币。1基尼相当于1008个法寻。 马克思在这里用此比喻,来说明靠欺骗不可能使整个社会财富增大。因为依靠欺骗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各个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而不能改变社会财富的总量。这正像一个犹太人把值1个法寻的东西卖成1008个法寻(即1基尼),也不能使本国的货币数量增加一样。 “洪水期前的形态”:洪水期是基督教圣经《创世纪》中的神话。据说亚当和夏娃的后裔除诺亚外,在世上犯了许多罪恶。因此,上帝后悔造人,就降了40天大雨,洪水泛滥,把世上万物都淹没了。只有诺亚及其一家和所带飞禽走兽,因事先得到上帝的暗示,躲在一只方舟里,才避免了灭亡。 所谓洪水期前的资本形态,是资本主义以前社会中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马克思在这里分析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出M不能靠贱买贵卖得到,因为一方所得,就是另一方所失。但资本主义以前社会的商业资本的利润,确实由贱买贵卖而来;至于高利贷资本所得利息,也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借贷资本的利息不同。

“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出自《伊索寓言》。书中有一个人说大话,他说他在别的城市多次参加竞赛。在罗陀斯岛跳得最远,没有一个奥林匹克选手能赶上他;他还说,那里有人作证。当时有个朋友说:假说是真的,无须作证。因为这里就是罗陀斯,你就在这里跳吧!这个故事是说,用事实容易证明的事情,说话是多余的。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时,得出这样结论:“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关于这个结论,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资本主义现实场合下,犹如“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一样,是很容易为事实所证明的。

第三节 劳动力的买和卖 (市场经济社会共有) 主要内容:阐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或决定性条件: 劳动力的买和卖,揭露资本的实质。 第三节 劳动力的买和卖 主要内容:阐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或决定性条件: 劳动力的买和卖,揭露资本的实质。 第三节包括24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劳动力的买和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第1-2段);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第3-9段); (三)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第10-20段); (四)劳动力的使用和资本的实质(第21-24段)。 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 (市场经济社会共有)

边沁: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功利主义创始人。功利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和道德观念。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这里提边沁是指边沁从他的功利主义出发所鼓吹的劳资双方互惠互利的观点。因此,其实并不是大家追求个人利益构成机体利益,实际上是资本家侵吞了个人利益。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三篇的研究对象,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这一篇开始,进入对资本生产过程本身的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本篇所要研究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种是下一篇将要研究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第583页)。研究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特征。在对资本的生产过程的研究过程中将会看到,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逻辑上,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或前提。因此,当进入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时,就首先考虑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三篇包括五章,即第五章到第九章。 第五章分析资本生产过程的二重性,阐明其最本质的特征; 第六章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七章分析剩余价值率,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第八章分析工作日,揭露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第九章分析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的关系,以此结束第三篇转入下一篇。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主要内容:通过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揭示资本生产过程的实质。资本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即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两方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对立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生产过程的实质。 第五章就资本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分为两节:第一节分析劳动过程;第二节,分析价值增殖过程。

第一节 劳动过程 主要内容:阐述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揭示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的特点。 第一节包括25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节 劳动过程 主要内容:阐述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揭示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的特点。 第一节包括25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第1-21段); (二)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的特点(第22-25段)。

“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制造工具的动物。” 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他认为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论断。正是因为人类具有这个特征,才使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但富兰克林并没有对此论断进一步发挥,因为他紧紧着眼于美国社会。马克思指出:“在美国,分布在辽阔的国土上的人口相对说来是稀少的。”因此,“美国使用机器比经常有过剩人口的英国相对来说要多得多。”(26卷II第654-655页)。富兰克林正是从美国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实际出发,要求发展技术和完善劳动工具,从而提出了这个论断。因此,马克思说:“富兰克林所说的人天生是制造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标志着美国社会的特征一样”。(第1卷第379页)

A“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生产关系——形式),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生产力——工具)。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一定水平的工具必须与一定层次的劳动力匹配才能生产——生产力),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如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使工人变成局部工人——雇佣劳动制度)。(第1卷210页) B“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第1卷第251页) 是否(无偿)占有剩余劳动不能成为区分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而要看占有剩余劳动的形式是人身依附关系还是契约关系,是全部表现为无酬劳动还是全部表现为有酬劳动。当然,这本身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当生产力的发展使剩余劳动且剩余价值产生并普遍化、打破小商品生产后,雇佣劳动制度才能真正取代奴隶制度。

第二节 价值增殖过程 主要内容:分析剩余价值的产生,揭露价值增殖的秘密。 第二节包括33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第二节 价值增殖过程 主要内容:分析剩余价值的产生,揭露价值增殖的秘密。 第二节包括33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资本家所关心的是生产剩余价值(第1段); (二)价值形成过程(第2-22段); (三)价值增殖过程(第23-26段); (四)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第27-33段)。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主要内容:通过分析资本家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从而进一步揭露剩余价值的来源。 第六章包括26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劳动过程的不同要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上起着不同的作用(第1-20段);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及其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第21-26段)。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主要内容:在前面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析剩余价值来源的基础上,确定和说明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主要内容:在前面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析剩余价值来源的基础上,确定和说明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 第七章包括四节: 第一节,确定和说明剩余价值率; 第二节,说明产品价值的不同构成要素在产品中的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第三节,批判为资本辩护的“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 第四节,说明剩余产品上如何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第一节 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主要内容:确定剩余价值率,说明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由剩余价值率来表现。 第一节包括19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的准确表现(第1-13段); (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第14-19段)。

第二节 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主要内容: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方面看,分析产品价值的各个不同要素在产品的相应部分上的表现,从而说明了剩余价值表现为剩余产品。 第二节包括14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从工作日完成的结果看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第1-12段); (二)从产品的生产过程看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第13-14段)。

30先令棉纱价值(20磅棉纱价值)=24先令(c)+3先令(v)+ 3先令(m) (一)用产品棉纱表示各部分价值 20磅棉纱=16磅棉纱(c)+ 2磅棉纱(v)+2磅棉纱(m) (二)用生产时间表示各部分价值 12小时(生产20磅棉纱)=8小时(棉花c)+8/5小时(劳动资料c)+6/5小时(v)+6/5小时(m)

第三节 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 主要内容:批判资产阶级斗士西尼尔反对缩短工作日,为资本剥削作辩护的谬论。 第三节 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 主要内容:批判资产阶级斗士西尼尔反对缩短工作日,为资本剥削作辩护的谬论。 第三节包括5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西尼尔抛出“最后一小时”的目的(第1-2段); (二)对西尼尔“最后一小时”谬论的批判(第3-5段)。

第四节 剩余产品 主要内容:从实物形式上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第四节包括两段,由剩余产品分析到剩余产品的水平,由剩余劳动谈到工作日。

第八章 工作日 主要内容:分析工作日,论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围绕工作日长度所展开的激烈斗争。在这一章里,一方面,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无限度地延长工作日,残酷地剥削、压迫无产阶级的历史事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榨取剩余价值的实质;另一方面,鲜明地描述了无产阶级争取正常工作日,展开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情景,揭开了无产阶级最终必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序幕。 第八章包括七节: 第一节,说明决定工作日界限的因素,指出了围绕工作日的长度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第二至四节,揭露资本家千方百计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残酷地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第五至七节,以英国为典型,详细论述无产阶级为争取正常工作日而进行斗争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工作日的界限 主要内容:说明工作日及其延长的界限,阐述工人阶级同资本家阶级在工作日问题上的斗争。 第一节包括8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节 工作日的界限 主要内容:说明工作日及其延长的界限,阐述工人阶级同资本家阶级在工作日问题上的斗争。 第一节包括8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工作日及其变动的界限(第1-4段); (二)工作日及其长短取决于阶级斗争力量的对比(第5-8段)。

“二律背反”:康德哲学的术语。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者。他所说的二律背反是指两个相互排斥的,而又被认为是同样正确的命题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当人类理性想去认识世界时,必然会遇到不相容的矛盾。他举出四对矛盾: (1)世界在时间上有起点,空间上有限制;世界在时间上无起点,空间上无限制。(2)世界上一切都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简单的东西,一切是复杂的,可以分割的。(3)世界上存在自由,世界上没有自由。(4)世界的始因是存在的;世界的始因是不存在的。二律背反包含了辩证法因素。但康德利用此说明世界是不可知的。 马克思用此说明:资本家和工人双方都是根据同一商品交换规律,但得出了两种相互对抗的权利要求。资本家根据交换规律坚持作为买者的权利,要求尽量延长工作日;而工人根据交换规律,坚持作为卖者的权利,要求限制工作日。所以“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起作用”。意思是说,工作日在一定限度内可长可短,无经济规律可循,工作日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双方的斗争。

第二节 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工厂主和领主 主要内容:历史对比揭露工厂主无限制地对剩余劳动的贪欲。 第二节包括21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二节 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工厂主和领主 主要内容:历史对比揭露工厂主无限制地对剩余劳动的贪欲。 第二节包括21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历史上剥削阶级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因社会生产性质不同而不同(第1段); (二)对比说明工厂主和领主对剩余劳动的贪欲(第2-7段); (三)英国工厂主对剩余劳动的无限贪欲(第8-21段)。

第三节 在剥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国工业部门 第三节 在剥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国工业部门 主要内容:以大量事实材料,揭露英国工业部门毫无拘束地延长工作日,压榨劳动力。 第三节包括46段,以花边生产、陶器业等生产部门为例,揭露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压榨。

第四节 日工和夜工。换班制度 主要内容:揭露资本家为了使不变资本无间断地吮吸剩余劳动,残酷地实行换班制度,以延长工作日,压榨劳动力。 第四节 日工和夜工。换班制度 主要内容:揭露资本家为了使不变资本无间断地吮吸剩余劳动,残酷地实行换班制度,以延长工作日,压榨劳动力。 第四节包括20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资本主义的换班制度,是资本家过度延长工作日的手段(第1-5段); (二)资本主义的换班制度,暴露了资本家不顾工人生命一味榨取劳动力的欲望(第6-20段)。

第五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末叶关于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 第五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末叶关于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 主要内容: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刚建立,无产者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阶级的时候,资产阶级如何利用国家政权制定延长工作日强制性法律,榨取劳动力。 第五节包括24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资本在处于发生时期,要依靠国家政权确保自己榨取足够剩余劳动的权利(第1-11段); (二)英国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末叶,甚至到十八世纪中叶,一直推行强制延长工作日的劳工法(第12-24段)。

第六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第六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主要内容:说明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后,无产者发展成为一个阶级,并以阶级的力量反抗无限延长工作日,从而迫使资产阶级国家不得不通过工厂立法限制工作日的延长。

第六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第六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第六节包括63段,从几个不同时期叙述了围绕工作日长度所展开的阶级斗争和工厂立法的情况: (一)1802-1833年工人阶级斗争赢得的五个劳动法都是一纸空文(第1—3段) (二)1833年的工厂法仍被资本家用新的换班制度来规避(第4—13段) (三)1844年的补充工厂法案开始限制成年工的工作日以及对换班制度作了一些规定,都是长期阶级斗争的结果(第14—21段)

第六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第六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四)1847年的工厂法的实施又受到资本家的阻挠(第22—50段) (五)1850年新的补充工厂法是工人阶级反击资本家阶级进攻所取得的胜利(第51—61段) (六)1860年以后,工人阶级团结同盟军不断增强斗争力量,使工厂法的推行,有了较快进展(第62—63段)

第七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第七节 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主要内容:总结工人阶级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指明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第七节包括10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工人阶级争取正常工作日斗争的结论(第1-3段); (二)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第4-6段); (三)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争取8小时工作日,为谋求工人解放创立先决条件(第7-10段)。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九章包括20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三个规律(第1-11段);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主要内容:联系剩余价值率研究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这里对剩余价值量的分析,一方面是结束第三篇,另一方面是向下一篇过渡。在下篇将会看到,只有把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的关系阐述清楚了,才能进一步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问题。 第九章包括20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三个规律(第1-11段); (二)货币能够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第12-13段); (三)资本关系的几点结论性说明(第14-20段)。

“如果这个工人自己占有生产资料,并且满足于工人的生活,那么只要再生产他的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比如说每天8小时,对他来说就够了。因而他只需要够8小时用的生产资料。但是,资本家除这8小时外还要工人再进行比如说4小时剩余劳动,这样,他就需要一个追加的货币额,来购置追加的生产资料。按照我们的假设,他必须使用2个工人,才能靠每天占有的剩余价值来过工人那样的生活,即满足他的必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产的目的就只是维持生活,不是增加财富;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下,增加财富是前提。为了使他的生活比一个普通工人好一倍,并且把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再转化为资本,他就必须把预付资本的最低限额和工人人数都增加为原来的8倍。·······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高度,就要求资本家能够把他充当资本家即人格化的资本的全部时间,都用来占有从而控制别人的劳动,用来出售这种劳动的产品。”(《资本论》第1卷,356-357页) 8个工人是否是个体与私营企业的界限?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篇包括四章,即第十章到第十三章: 第十章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篇的研究对象,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上一篇揭示了建立在延长工作日长度的基础上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本篇则假定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揭示资本家怎样对工人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剩余价值。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围绕着工作日的长度不断展开激烈的阶级斗争,这就使得资本家阶级通过革新生产技术、改进劳动组织的途径,来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第四篇包括四章,即第十章到第十三章: 第十章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考察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揭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过程。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主要内容:说明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和手段。 第十章包括14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主要内容:说明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和手段。 第十章包括14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相对剩余价值是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第1-5段); (二)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第6-10段); (三)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榨取相对剩余价值(第11-14段)。

机器使用的界限与商品价值(P451) 一般说来,机器的使用使单个商品中摊薄的成本要小于手工劳动,否则,机器就不能被采用。也许在某个特定的阶段,为了生产异质产品且性能更好的商品打败对方,起初在有限产量的条件下,可能单位商品中摊薄的成本不一定比手工劳动低。但是,采用新设备,旨在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数量,从而获得更多利润。因此,从一个较长过程看,仍然使单位成本摊薄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 但商品价值总量增加:因为总成本上升;也因为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化,需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成本上升,且复杂劳动也会使新价值增大,故总价值增大。

第十一章 协作 第十一章包括28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第1-5段); 第十一章 协作 主要内容:考察协作形式上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资本主义的历史上看,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是循着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顺序进行的。本章所研究的,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协作。 第十一章包括28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第1-5段); (二)协作作为一种劳动形式的一般特点(第6-13段); (三)资本主义协作的特点(第14-21段); (四)资本主义协作是协作的一个特殊的历史形式(第22-28段)。

“孔德证明资本家老爷的永恒必要”(P386注)。 孔德是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实证论的创始人。实证论者反对任何革命行动,否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不可协调性,鼓吹阶级合作。在实证论者看来,资本主义同以前的社会制度相比,发展了科学。他们把科学发展的社会形式和科学本身混为一谈,从而断言要消灭资本主义就消灭科学,从而证明资本主义是永恒的、最好的组织。 马克思在这里揭示了生产过程的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指出任何劳动过程都需要有管理,但是决不能把这种管理职能,和从劳动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因而从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犹如决不能把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混为一谈一样。如果把二者混为一谈,那么势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认为从劳动过程的资本主义对抗性质所产生的管理职能是永恒的(因为劳动过程是永恒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家之所以是资本家,并不是因为他是工业的领导人;相反,······(P386)”。如果把资本家与工业领导人混为一谈,那必然会认为资本家阶级是不能消灭的。实证论者犯了这样的错误。如果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就像证明资本家老爷的永恒必要性那样,去证明封建老爷的永恒,因为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发展了科学。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二章包括五节: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主要内容:考察工场手工业形式上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章中,说明了协作如何发展为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如何提高劳动生产力,以及它又如何为机器大工业准备条件。 第十二章包括五节: 第一节到第三节,从劳动过程的角度,首先考察了工场手工业的起源;接着考察了工场手工业的两个简单要素,即局部工人和工具;最后考察了工场手工业的总机构。 第四节和第五节,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分别考察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分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指明了工场手工业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形式;论述了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主要内容:阐述工场手工业起源的两种方式。 第一节包括6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主要内容:阐述工场手工业起源的两种方式。 第一节包括6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工场手工业是以两种方式产生的(第1-5段); (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特点(第6段)。

第二节 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主要内容:通过工场手工业的两个简单要素的论述,说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第二节包括7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二节 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主要内容:通过工场手工业的两个简单要素的论述,说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第二节包括7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工场手工业的局部工人所引起的生产力的提高(第1-5段); (二)工场手工业的工具所引起的生产力的提高(第6段); 最后(第7段)小结,承上启下转下节。

第三节 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 第三节 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 主要内容:通过工场手工业全貌的考察,论述了劳动组织的变化和生产力的提高。 第三节包括14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第1-5段); (二)工场手工业的劳动组织形式(第6-10段); (三)工场手工业的技术基础和对劳动力的影响(第11-14段)。

第四节 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第四节 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主要内容:通过和社会内部分工相比较,研究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特殊性。 第四节包括11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之间的联系(第1-6段); (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之间的本质差别(第7段); (三)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产物(第8-11段)。

“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城乡差别是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而城乡差别的产生,又成了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城乡对立就逐渐形成。(交换剩余品,要找一个地方进行,这个地方成为城市雏形) 到了奴隶社会,城乡对立异常明显。奴隶主在城市里建造有宫殿、法庭、监狱,有专门买卖奴隶的市场,并对广大乡村地区实行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剥削。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地主与农民的对立代替了奴隶主与奴隶的对立,城乡对立也赋予了新的内容。城市通过垄断价格、赋税制度、行会制度、直接的商业骗术和高利贷,剥削着农村。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没有消灭城乡对立,反而使它日益尖锐化。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正是建立在大批农民家庭手工业和农民破产的废墟上的。资产阶级用它日益加深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加剧城乡对立。 正是在以上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第五节 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主要内容:阐述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种种表现,指明工场手工业的历史局限性和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性。 第五节 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主要内容:阐述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种种表现,指明工场手工业的历史局限性和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性。 第五节包括23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表现(第1-15段); (二)在经济史上对分工的两种片面观点(第16段); (三)工场手工业的历史局限性(第17-23段)。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主要内容:考察机器大工业形式上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通过对机器大工业的研究,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彻底揭示出来,从而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性。 第十三章包括十节: 第一节到第四节,考察机器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资本加强对劳动的统治和剥削,强调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严格区别开来,指出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发展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第五节到第七节,考察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给无产阶级带来的新苦难,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为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所作的种种辩护,指出无产阶级的敌人不是机器,而是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 第八节到第十节,论述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生产如何一步步占领各个生产领域,从而建立起资本关系的统治;指出随着机器大工业的普及,资本主义矛盾逐步激化,揭示机器大工业为新社会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革命力量,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第一节 机器的发展 主要内容:着重从劳动过程分析作为产业革命开端的机器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包括22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节 机器的发展 主要内容:着重从劳动过程分析作为产业革命开端的机器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包括22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资本使用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第1-3段); (二)机器的产生和发展(第4-21段); (三)机器的应用使劳动过程发生了变化(第22段)。

第二节 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 主要内容:通过机器的价值向产品转移的分析,说明机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使用机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节 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 主要内容:通过机器的价值向产品转移的分析,说明机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使用机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节包括12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机器只把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上(第1-9段); (二)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界限(第10-12段)。

机器等劳动资料在价值形成过程(从而价值增值过程)中,只是按损耗(折旧率)部分地转移自身的价值,但是它在劳动过程中却是利用它的全身作为生产力发挥作用生产产品。机器在劳动过程的全部使用和在价值增值过程只按磨损而部分转移它的价值的这个差别,反映在商品生产上面,就是作为使用价值形成要素的机器和价值形成要素的机器的差别;反映在机器本身的价值上面,就是机器的价值和机器定期转给产品的价值的差别;反映在资本价值上面,就是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别。正是这个差别产生了无偿的服务。如:一部机器使用10年,每年损耗1/3600,每年就按这个磨损率转移它的1/3600的价值,但是机器生产产品时,并不是1/3600的部分发生作用,而是整部机器都在发生作用,从资本价值表现来说,就是所用资本减去所费资本的那个差额部分,都在进行着无偿服务,就像自然力一样不要代价。(第一卷P445)

“劳动资料转移价值部分相对增大”有两个含义: (1)相对于活劳动。因为机器产品中的活劳动价值小于手工产品中的活劳动价值。因而相对说来机器产品中的转移价值(C)比活劳动来说变大。(2)转移价值相对于单位产品的总价值变大。如单位产品的价值构成因机器生产有以下变化(撇开劳动对象): 8C+12(V+M)=20 (手工生产的商品价值) 6C+ 6(V+M)=12 (机器生产的商品价值) 可见,单位商品总价值便宜了,由20降到12。可是,就劳动资料转移价值在价值中的比重来说,则8C/20到6C/12,即由40%上升到50%,故相对地说变大。 “绝对地说减少”:就单个商品价值量来说,机器生产的产品所包含的物化劳动比手工工具生产的大大减少。因为机器比手工工具耐磨,也因为机器生产的产品数量大大增加,因而其单位产品中劳动资料转移价值绝对减少,而使产品便宜。 (以上论述假定机器使用后,M’ 仍为100%保持不变。)

如果单纯从提高生产力角度看,只要生产机器所费劳动少于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就可以使用机器。这是使用机器的一般经济界限。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这个经济界限就显得不够了。举例说明如下: 假定手工生产时总产品的构成如下:8C+6V+6M=20 再假定机器生产后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有下列两种变化: (1)10C+4V+4M=18 (2)10C+2V+2M=14 虽然这两种情况下,机器所费劳动10C都少于机器所代替的劳动:(1)8C+(6-4)V+(6-4)M=12;(2)8C+(6-2)V+(6-2)M=16 ,表明生产力有所提高。但是(1),资本家运用机器所增加的价值10C-8C=2C,只代替了V的减少额 6V-4V=2V,生产费用没有任何减少,因而资本家就不会使用机器。只有(2),资本家运用机器所增加的价值10C-8C=2C代替了V的减少额6V-2V=4V,即以2代替了4,减少了生产费用,资本家才愿意使用机器。这就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界限。

第三节 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主要内容:说明资本主义使用机器如何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 第三节 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主要内容:说明资本主义使用机器如何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 第三节由一个简短的前言和三小节组成。在前言中,说明本节考察的主要内容,而三个小节是本节要说明的三个问题。

第四节 工厂 主要内容:考察工厂的整体,揭示工人在资本主义工厂中的地位和命运。 第四节包括19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四节 工厂 主要内容:考察工厂的整体,揭示工人在资本主义工厂中的地位和命运。 第四节包括19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特征(第1-7段); (二)资本主义工厂使工人完全附属于机器(第8-15段); (三)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本质(第16-19段)。

第五节 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 主要内容:阐述工人破坏机器的斗争和原因。资本使用机器,造成了工人大量失业。于是,工人就直接破坏机器。这一斗争表明,当时工人还没有把机器本身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区别开来。 第五节包括42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工人破坏机器的斗争(第1-3段); (二)工人破坏机器的原因(第4-25段); (三)批判为资本使用机器作辩护的谬论(第26-42段)。

第六节 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第六节 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主要内容:批判所谓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谬论。 第六节包括18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批判所谓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谬论(第1-10段); (二)某些部门采用机器,会引起另一些部门增加劳动的需要量,但这同“补偿论”毫无共同之处(第11-18段)。

第七节 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纺织业的危机 第七节 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纺织业的危机 主要内容:批判所谓在机器大工业经过一定的发展时期之后,就业的工人最终是增加而不是减少的谬论,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给工人带来的苦难。 第七节包括23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工人就业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不仅相对减少,还可能绝对减少(第1-6段); (二)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工人就业的不稳定状态(第7-23段)。

第八节 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 第八节 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 主要内容:论述机器大工业如何征服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揭露资本主义应用机器给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劳动者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第八节由五小节组成: 第一小节论证机器大工业消灭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 第二、三、四小节从理论和实践上揭露资本家利用机器大工业,残忍地剥削工场手工业和家庭劳动工人的情况; 第五小节论证工场手工业和现代家庭劳动为什么和怎样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

第九节 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 第九节 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 主要内容:阐述工厂法的普遍化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后果。 第九节包括71段,除第1段引言外,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关于工厂法中的卫生条款(第2-6段); (二)关于工厂法中的教育条款(第7-13段); (三)工厂法在家庭关系上引起的变化(第14-16段); (四)工厂法在英国普遍实行的经过及其后果(第17-71段)。

第十节 大工业和农业 主要内容:简短说明大工业发展对农业生产的某些影响。本节包括两段。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篇包括三章,即第14章至第16章: 第十四章,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的统一;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篇的研究对象: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体出发考察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前两篇按照历史的和逻辑的进程,分别研究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其实,资本主义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统一。因此,本篇在前两篇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考察前两篇分别分析时尚未得到阐明的问题。所以,本篇既是前两篇的综合,又是前两篇的补充。 第五篇包括三章,即第14章至第16章: 第十四章,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的统一; 第十五章,说明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的各种情况; 第十六章,分析了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四章包括39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第1-3段);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主要内容:阐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点和共同点。 第十四章包括39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第1-3段); (二)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第4-8段);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和历史前提(第9-19段); (四)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起源和性质的错误观点(第20-39段)。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主要内容:在综合研究剩余价值两种形式的基础上,从量的方面,研究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十五章由一个简短的前言和四个小节组成: 在第一到第三小节中,研究影响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相对量变化的三个因素中其一个因素变化时所出现的情况; 第四小节综合阐述三个因素同时变化下所出现的主要情况。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主要内容:再次简明地表述了剩余价值率的正确公式,批判了资产阶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率的错误公式。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主要内容:再次简明地表述了剩余价值率的正确公式,批判了资产阶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率的错误公式。 第十六章包括11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的正确公式(第1-2段); (二)古典学派公式的错误和对它的批判(第3-8段); (三)资本剥削的秘密是对别人无酬劳动的支配权(第9-11段)。

 第六篇 工资 第六篇的研究对象:论述工资及其具体形式的实质,说明工资不外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而工资的具体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不外是资本家剥削剩余劳动的两种具体方法。马克思关于工资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组成部分和完成。马克思在二至五篇分析了剩余价值生产以后,接着分析工资,既是理论逻辑的顺序,又是符合资本主义生产实际。因为,第一,资本家是在生产过程完了之后才支付工资;第二,资本家不仅用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增加劳动强度等办法,来榨取剩余价值,而且还用压低工资的办法,来获取更多的使用价值。还应指出,马克思的这种安排,也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工资的研究放在分配领域而不放在生产领域的形而上学体系的一个彻底批判。 第六篇包括四章,即第十七章至二十章: 第十七章,说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分别说明工资表现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 第二十章,简要说明如何比较各国工资的差异。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第十七章包括20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第1-8段);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主要内容:论证劳动力和劳动的区别,指出工资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从而揭露了工资的实质。 第十七章包括20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第1-8段); (二)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第9-13段); (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种虚假现象的必然性(第14-19段); 最后(第20段),全章总结。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主要内容:从计时工资的特点着手,揭露资本家怎样利用计时工资形式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主要内容:从计时工资的特点着手,揭露资本家怎样利用计时工资形式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第十八章包括17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计时工资及其和劳动价格的关系(第1-6段); (二)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加强对工人剥削的种种办法(第7-17段)。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主要内容:阐明计件工资的实质和特点,指明计件工资是资本主义加强剥削的最好手段。 第十九章包括23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主要内容:阐明计件工资的实质和特点,指明计件工资是资本主义加强剥削的最好手段。 第十九章包括23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第1-7段); (二)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第8-23段)。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主要内容:比较不同国家的工资的差异,指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并不给工人带来好处,批判庸俗经济学家在工资问题上的谬论。 第二十章包括13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比较不同国家的工资时应注意的问题(第1段); (二)比较不同国家的工资时,能够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第2-12段); (三)批判凯里的所谓工资和劳动生产力正比例增长的谬论(第13段)。

10 20 0.5 1 5 2 P645页第4段的理解,主要有三个问题值得思考: 1.“有不同的国际价值”怎样理解? 2.什么是“货币的相对价值”? 3.为什么“决不是说,实际工资······也是这样”? 生产发展程度 劳动时间(小时) 产品数量(件) 单位产品个别价值(元) 单位产品国际价值(元) 同一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商品的国际价 值(元) 同一货币购得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小时)(即货币相对价值) 发达国家 10 20 0.5 1 中等国家 不发达国家 5 2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七篇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积累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扩大生产规模,加重剥削工人,于是便将获得的剩余价值拿出一部分来变成资本,追加投资,这就形成了资本积累。通过分析资本的积累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历史趋势。 第七篇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总结。从第一卷的结构看,第七篇作为最后的一篇,是与第一篇相呼应的。第一篇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的历史前提,第七篇则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结局。同时,第七篇又是对二至六篇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和总结。在二至六篇所分析的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而且又是不断地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第七篇正是阐明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从而把资本生产过程的全貌揭示出来。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七篇除开头“导论”部分外,包括五章,即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五章: “导论”部分,说明本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七篇除开头“导论”部分外,包括五章,即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五章: “导论”部分,说明本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 第二十三章分析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二十五章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总的批判,进一步揭示资本的实质,结束第一卷。

“导论”部分(第七篇开头第1-5段) 这一部分说明本篇的假定条件和研究对象及方法。可分两个问题: (一)第七篇的两个假定条件(第1-3段); (二)第七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4-5段)。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主要内容: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怎样连续不断地把资本关系再生产出来。第二十一章包括28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主要内容: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怎样连续不断地把资本关系再生产出来。第二十一章包括28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再生产是一切社会所必需的(第1—2段) (二)资本主义的再生产(第8段) (三)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露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重要特点(第4—28段)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主要内容:分析资本积累,阐明资本积累量增长的过程、性质以及决定其增长的因素,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在积累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第二十二章包括五节: 第一节分析资本积累的过程; 第二至五节批判资产阶级认为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的错误观点,阐明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第一节 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权规律 第一节 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权规律 主要内容: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 第一节包括39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资本积累及其过程(第1—8段) (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第9—38段) (三)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第39段)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关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错误见解 主要内容: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认为积累的资本全部用作购买劳动力的错误见解 第二节包括7段,主要说明了二个问题: (一)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一种含糊观点的批判(第2—6段) (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含糊观点的后果)(第7段)

第三节 剩余价值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 主要内容:分析资本家怎样将获取的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家积累和个人消费,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把说成资本家“节欲”结果的谬论。 第三节包括17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及其分割比例的确定(第1—2段) (二)资本积累不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而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第3—15段) (三)批判维护资本关系的“节欲论”(第16—17段)

第四节 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的量。 主要内容:分析决定积累量的情况。 第四节包括31段,除开头的一段作为前言指明本节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外,分四个问题说明决定积累量的情况: (一)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的提高(第2—23段) (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第24—28段) (三)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第29—30段) (四)预付资本量的增加(第31段)

第五节 所谓劳动基金 主要内容: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把资本看成固定的量,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的错误观点。 第五节 所谓劳动基金 主要内容: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把资本看成固定的量,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的错误观点。 第五节包括6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资本不是一个固定的量,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把资本特别是把可变资本看成固定量的错误观点(第1段) (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限制说成是社会的自然限制的谬论(第2—6段)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主要内容: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资本积累的过程,研究资本的增长对无产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揭示资产阶级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一般规律,阐述无产阶级贫困化。 第二十三章包括五节: 第一节说明资本积累只能使工人的工资维持在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水平; 第二节说明资本积累排斥雇佣工人; 第三节说明资本积累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第四节说明资本积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化; 第五节说明在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用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表现或状况。

第一节 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第一节 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主要内容:在假定资本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分析资本积累对工人工资水平的影响和限制。 第一节包括16段,除前言(第1段)外,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资本构成(第2—3段) (二)资本积累,假定资本构成不变,即使工人工资有所提高,也丝毫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第4—11段) (三)资本积累只能使工人的工资维持在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水平(第12—16段)

第二节 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第二节 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主要内容:在资本构成提高的情况下,分析资本积累造成可变资本相对减少的结果。 第二节包括17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资本构成的提高(第1—7段) (二)资本积累和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互相推动,引起资本技术构成提高,从而使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越来越小(第8段) (三)资本的积累、积聚和集中互相促进,使资本构成提高,劳动的相对需求更为减少(第9—17段)

第三节 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第三节 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主要内容:分析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和增长,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口规律,说明资本积累、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对无产阶级的影响。 第三节包括21段,主要说明了五个问题: (一)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第1—2段) (二)产生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第3段) (三)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第4—12段)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比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进行得更为迅速(第13—17段) (五)相对过剩人口,调节工资的变动,使劳动供求关系绝对符合资本剥削的要求(第18—21段)

第四节 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 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主要内容:分析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阐明无产阶级贫困化。 第四节包括25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相对过剩人口及其各种存在形式(第1—8段)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带来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第9—12段) (三)揭露资产阶级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说成是永久化的自然规律的错误(第13—25段)

第五节 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 主要内容:以英国的事实材料作例证,说明在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作用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表现。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主要内容: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发展和结局,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主要内容: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发展和结局,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在前面考察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曾涉及到究竟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是怎样发生的问题。在那里,马克思说:“这种积累本身是怎样发生的,我们还用不着在这里研究。只要知道它是起点就行了”(第685页)。现在当把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揭示出来,从而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完全暴露出来之后,自然就会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怎样确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怎样形成的?资本主义积累和阶级矛盾发展的最后结局将会怎样?这一章正是考察和回答这些问题。 第二十四章包括七节: 第一节揭示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第二、三节阐述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和无产阶级的形成; 第四、五、六节说明资产阶级的形成; 第七节概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性。

第一节 原始积累的秘密 主要内容: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把资本原始积累神秘化的辩护观点,揭示原始积累的秘密。 第一节 原始积累的秘密 主要内容: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把资本原始积累神秘化的辩护观点,揭示原始积累的秘密。 第一节包括8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第1—3段) (二)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是剥夺小私有者的历史(第4—8段)

第二节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主要内容:以英国作典型,阐述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对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和无产者的形成。 第二节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主要内容:以英国作典型,阐述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对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和无产者的形成。 第二节包括43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农民被剥夺的历史过程(第1—16段) (二)剥夺农民的暴力手段和无产者的形成(第17—43段)

第三节 十五世纪末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压低工资的法律 第三节 十五世纪末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压低工资的法律 主要内容:阐述被解散的封建家臣和被剥夺的农民,在国家血腥立法的迫使下,成为工资低下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节包括18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国家制定血腥法律,迫使被剥夺者成为雇佣工人(第1—8段) (二)国家制定压低工资的法律,把工资强行限制在有利于赚钱的界限内(第9—18段)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 主要内容:阐述农业资本家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四节包括4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 主要内容:阐述农业资本家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四节包括4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农业资本家的产生(第1—2段) (二)农业资本家的发展(第3—4段)

第五节 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第五节 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主要内容:阐述农业的资本主义革命,不仅为工业资本提供了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同时也建立了国内市场。 第五节包括6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农业的资本主义革命,剥夺和驱逐农民,为工业资本提供了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第1—3段) (二)农业的资本主义革命,剥夺和驱逐农民,为工业资本建立了国内市场(第4—6段)

第六节 工业资本家的产生 主要内容:论述工业资本家的产生,阐明作为一种经济力的暴力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所发生的作用。 第六节 工业资本家的产生 主要内容:论述工业资本家的产生,阐明作为一种经济力的暴力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所发生的作用。 第六节包括32段,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工业资本家的发生(第1—4段) (二)工业资本家的起家和发展(第5—32段)

第七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七节包括8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第1—4段) 第七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主要内容: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指明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这一节不仅是本章、本篇的总结,而且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总结。 第七节包括8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第1—4段)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第5—6段) (三)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第7—8段)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主要内容:在这一章里,马克思运用《资本论》第一卷所阐述的理论原理,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总的批判,总结了《资本论》第一卷。《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贯穿在整个《资本论》中。这里通过评述、批判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威克菲尔德的殖民理论,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在这一章以前对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分析表明,资本并不是物,而是一种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这种以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在剥夺劳动者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在历史过程中,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但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却抛开一定的社会形式,把资本看成物,把资本与生产资料等同起来,从而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说成是自古就有的永世长存的。他们的这种辩护论,一到殖民地就破产了。在那里,资本关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存在的。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第二十五章包括35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第二十五章包括35段,主要说明了三个问题: (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辩护观点,在殖民地事实面前破产了(第1—3段) (二)威克菲尔德的殖民理论,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第4—30段) (三)威克菲尔德的“系统的殖民”理论的实质(第31—34段) 最后(第35段),全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