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变法维新思潮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第一次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主要思想以及历史地位,了解先进的中国人在民族危机之时为救亡图存而作出的各种努力和奋斗,体会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情操,同时缅怀先烈,培养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崇高理念。 教学重点:维新思潮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戊戌已巳间维新思潮的深入和发展以及对这时期思潮的评价。康有为、梁启超的主要思想和历史贡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Advertisement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一、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战争到五四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日落紫禁城 1.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派探索救国道路一览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期末复习.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怎样的严重危机?.
一、关于课程的参考书目 二、关于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 三、关于课程的考试
毛泽东思想概论.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第四讲 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运动.
维新派 东莞市光明中学·常长岭.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关于本门课程.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戊戌变法 历史选修二复习课.
欢迎指导!圣诞快乐! 执教者:蒋海兵.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1月9日 教育部成立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 教育部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历象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13课 辛亥革命 兴县中学 赵小鹏.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中国风背景论文答辩模板 某大学某某信息学院 答辩学生:代用名 指导老师:代用名 答辩时间:201X年1月30日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变法维新思潮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第一次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主要思想以及历史地位,了解先进的中国人在民族危机之时为救亡图存而作出的各种努力和奋斗,体会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情操,同时缅怀先烈,培养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崇高理念。 教学重点:维新思潮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戊戌已巳间维新思潮的深入和发展以及对这时期思潮的评价。康有为、梁启超的主要思想和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戊戌前维新思潮的特点,戊戌后维新思潮的历史评价。 教法运用:讲授,讨论,运用多媒体。 学法指导:讨论,阅读史料,阅读前人研究成果,阅读理论著作。 学时分配:3学时。

一、维新思潮兴起的原因(讨论) 其一、甲午战争以及瓜分危机的刺激。 其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三、早期维新思想的兴起及传播。 其四、康有为变法理论的形成。 其五、维新派的逐步形成和壮大 其六、清政府帝后之间的矛盾发展

二、维新思潮发展的过程 这场运动时间从乙未(1895年)到乙巳(1905年),即从康有为等公车上书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一直到孙中山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思潮还在延续,革命思潮逐渐兴起,这一段维新思潮同革命思潮交错重合。同盟会成立则标志着革命思潮成为主流。由此,维新思潮以百日维新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戊戌变法前的维新思潮。 1、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险局势。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声。他们联合一批爱国士大夫,于1895年5月向光绪皇帝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主张变法图强。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变法维新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此后,维新派积极开展变法的理论宣传和组织活动。

2、公车上书之后,维新派进行了宣传推动维新的各种活动,主要形式有: 组织学会 创立报刊 著书立说 上书皇帝 创办学堂

北京强学会 上海强学会 南学会 保国会 不缠足会 强学会旧址

《中外纪闻》 《强学报》 《时务报》 《知新报》 《湘报》 《湘学新报》 《国闻报》

《天演论》 《变法通议》 《孔子改制考》 《仁学》 《原强》 《论世变之亟》 《救亡决论》 《辟韩》

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继续写下上光绪皇帝第三、四、五、六、七等书,并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考》、《日本明治变政考》等书作为变法的借鉴。宣传变法思想。

3、百日维新 在维新派的大力推动下,6月至9月,光绪皇帝发出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诏令,如:废除八股,改设学堂;广开言路,征用贤才;裁减冗员,增设变法机构;开设银行,成立铁路局和农工商会;等等。史称戊戌变法,亦称"百日维新"。变法维新运动出现了第二个高潮。但是,由于当时新旧力量对比悬殊,因而它不能不以失败告终。变法维新思潮也随之走向低潮。

第二阶段:戊戌政变后维新思潮的延续和深入。 1、戊戌政变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有增无已,瓜分中国的一轮甚嚣尘上,民族危机更趋严重。 2、戊戌政变后,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受到压制,但新的生产方式终究无法压抑继续发展。 3、维新派的主体在戊戌政变后仍然存在,并继续开展宣传和组织活动。 4、1901年清末新政推行后,为维新思潮的再度高涨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

保皇会的成立 1899年7月20日在加拿大创立,受到广大华侨的支持。不数年间,会员达数10万人。 抗议己亥建储 1900年初进行。它得到了绅商、维新派人士等人的支持,并通过报纸等舆论形式推动。 勤王运动 开展于1900年,不仅保皇会几乎是全体总动员,而且先后组成了正气会,自立会、国立军、上海议会等

三、戊戌维新思潮的内容 政治上:设议院、开制度局。 经济上: “富国养民” 、“以工定国” 军事上: “强国” 、 “内可弭乱、外可御侮”的近代军队。 文化教育上:适宜中国国情且能服务于救亡图存的新文化 教育措施上:该科举、废八股 社会习俗方面:废除缠足、禁止吸食鸦片,设立女学,立孔教为国教

四、戊戌维新思潮的重要特点 其一、因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而起的戊戌维新思潮,带有鲜明的现实政治色彩。 其二,其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次启蒙思潮所特有的新颖性。 其三、其发展过程的不成熟性。 其四、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群众运动性。 其五、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复杂性。

五、戊戌维新思潮的意义 其一、开启民智 其二、促进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其三、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变动 其四、促进了戊戌变法政治改革的开展 其五、促进了中华民族救国理念的觉醒 其六、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其七、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戊戌维新思潮主张启迪民智、伸张民权,大力输入西方文明赋予中国人一个崭新的世界观即进化论,用西方文明理性之光冲破中国中世纪的蒙昧落后,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学说,抨击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运动科学对抗迷信,通过集会结社、办报立会,改良社会习俗已改变中世纪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精神、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启封建之蒙,启传统之蒙,迈出了中国社会步入近代最为关键的一步。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 戊戌维新思潮输入了近代知识分子形成所必需的精神养料,提供了近代知识分子发生发展的场所,造成了传统社会阶层的分化。更为重要的是,它哺育了新的一代,这些人日后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改革的中坚。而这些近代知识分子是由封建士大夫阶层逐渐转变而来的,他具有四个典型的特点:

近代知识分子特点 第一、群体意识加强。 办学堂、组学会、办报刊 第二、其领导人物在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成一家之言。 第三、他们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投身于政治运动之中。 第四、他们思想中旧意识比较浓厚。

龚自珍、魏源直至王韬、郑观应,他们是从事舆论宣传的,实际政治活动便参加甚少。维新派则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虽是举人,但却上书议政,而且提出一套政治纲领,要求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教育上废除科举制度提倡西学,兴办学堂,军事上实行军事现代化,使中国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他们企图让皇帝采纳他们的政治建议,用皇帝的上谕体现他们的政治主张。他们又团结各阶层的官绅、学界、商界,形成一股社会改革的力量。可见他们比早期维新派更富有参政的色彩。

传统文化结构的变动 今文经学的勃兴 明末遗民思想的复活 学风上求实和经世之风,政治上“非君”的思想以及哲学上“道不离器”的观点 佛学的兴起 一方面是发扬佛教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是阐发普渡众生的哲理 诸子学的兴起

维新思潮出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的需要,大力提倡新学,传播新学,导致了文学领域的变革,并由文学进而扩及到史学乃至哲学等领域。 在教育方面,维新思潮冲“开民智”出发,大力宣传改科举、废八股、兴学校,并创办了诸如时务学堂一类的新式学堂。中国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在维新思潮高涨的氛围中创办起来的。

六、戊戌政变后的维新思潮 1、主要思想 戊戌变法后的维新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启蒙思想家和宣传家梁启超。他所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成为维新思潮的主要舆论阵地。同时,以他为首的维新志士在这段期间广泛的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冲击封建的文化专制和思想桎梏,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工作和思想启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提出民族主义的概念和民族主义的建国目标,从理论上论证了救亡图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其二、倡言民权,引进和提出了国民与奴隶、权力与义务等概念,发挥国民的自有权力思想,批判专制政术与奴隶根性,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

其三、提出了“新民”的历史任务,广泛介绍西学,并以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传统的旧学,推陈出新,在意识形态的许多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展开了颇有成效的资产阶级启蒙。

在这场启蒙运动中,梁启超提出了两条途径: 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 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

启蒙途径 ●一方面,广泛介绍和传播西学,采补其所本无。 ●一方面,推陈出新,“淬厉其所本有”。 ◆首先破除封建正统观念,批驳循环史观,创立资产阶级的新史学; ◆其次,对小说、诗歌、戏曲、文体等文学形式进行革新。 ◆再次,他们在教育上也致力于破旧立新。

2、戊戌政变前后变法维新思潮比较 第一,“救亡启蒙”始终是变法维新思潮的主题,两者相辅相成,不可须臾分离。但相比之下,前者以“救亡”为主,偏重于变法和身体力行的政治操作,以救亡唤起启蒙;而后者的重心则在启蒙,大倡民权,开启民智以新吾民,以启蒙促进救亡。

第二,戊戌已巳间维新思潮不只是之前变法维新思潮的自然延续,而且是它的深入。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在思想理论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前后不同之原因 首先,戊戌政变后,“因亡命客及留学生陡增的结果,新思想运动的中心移到日本东京,而上海为之传输”【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运动中心的转变导致了运动重心的转移,为戊戌已巳间维新思潮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其次,维新派自身通过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反思以及本身地位的转变,也促经了戊戌已巳间维新思潮在深度合广度上的发展。 最后,戊戌维新思潮所埋下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众开始破土发芽,茁壮成长。

3、戊戌已巳间维新思潮的历史定位及其评价 (讨论) 第一,辛壬年间,以梁启超、欧榘甲、韩树园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激进势力不仅与革命派人士密切往来,从而成为革命思想来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清末民族危机的急迫,促使一切有志之士将救亡图存放在了压倒一切的位置上,变法维新曾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第三,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创办报刊、书局、学校,广泛介绍西学,大力倡导一是形态各个领域众的推陈出新,作了革命派壬所忽视的思想启蒙工作,开通了风气,培养了人才,宣传了对中国人来说不失为先进而又新颖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世界,引起了人们的对比、思考、怀疑和追求,从而更强烈地燃烧起救国和革命地热情,具有巨大地思想启蒙意义。

思考题 1、变法维新思潮兴起的原因。 2、根据所学,对变法维新思潮进行综合的评价和分析。

参考文献 《戊戌变法》资料选编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中关于戊戌维新的内容 《饮冰室合集》、《康有为全集》、《严复集》等。 《清议报全编》 《癸卯新民丛报汇编》

参考文献 吴廷嘉:《戊戌维新思潮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王 栻:《维新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参考文献 范亚峰 :《再认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 》 吴廷嘉:《论戊戌思潮的兴起及其过程 》 蔡四桂 :《关于戊戌维新的性质问题 》,《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第1期。 张春燕:《戊戌维新对近代教育的影响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