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公共性與社會生活 壹、公共性 貳、現代「社區」的意義與類型 參、現代「社區總體營造」 肆、志願服務 圖照來源
三、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壹、公共性 一、社會信任 二、文化資產 三、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課目錄
一、社會信任 (一)意義:社會成員相互認同、互信並真誠交 往的現象。 (二)功能: 1.凝聚社會共識。 2.提高效率。 往的現象。 (二)功能: 1.凝聚社會共識。 2.提高效率。 3.幫助國家正常發展。 BACK
二、文化資產 (一)意義:人類文化的遺存。具有共信、共享 的文化內涵,足以表徵前人生活的創作發 明、思想文物、藝術、習俗等。 (二)功能: 的文化內涵,足以表徵前人生活的創作發 明、思想文物、藝術、習俗等。 (二)功能: 1.增加認同感:可增強對 地域的認同意識,並建 構集體記憶。 2.維繫倫理與價值。 集體記憶 BACK
三、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Ⅰ) (一)形成原因:中產階級人口增加、人民自主意識覺 醒,促進公民在公領域中理性溝通,公民社會因 而產生。 (二)公民社會的運作: 1.從動力而言:人民自動自發關心公共事務 。 2.就過程而言:以理性的態度與行動,參與公共 事務的討論。 下一頁
三、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Ⅱ) (三)功能: 1.對個人而言 :鼓勵參與公共事務,不只是享受 公民的權利,更是發揮公民的責任。 2.對社會而言:以理性態度,建立眾所認同並願遵 守的運作方式,維護並促進社會共同利益。 下一頁
三、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Ⅲ) (四)「公共性」與「公共財」之比較: 1.公共性的概念:基於對社會的關懷與付出,建立彼此的 社會信任,所形成公共意識與認同感。 2. 公共財的兩項特性: (1)「共享」就是多人共用一物,但不影響他人利用的 效能;「無法排他」就是很難避免他人不付費用而 坐享其成。像國防、治安等。 (2)有可能產生搭便車(free-rider)的情形。 3.「公共性」強調的是「施」的概念;「公共財」則是 受」的概念。 搭便車 BACK
貳、現代「社區」的意義與類型 一、社區的意義 二、社區的功能 三、社區的類型 課目錄
一、社區的意義 (一)意義:「社區」是公共生活的基本單位, 具有特定的文化和傳統。每個人都屬於某 個特定社群,繼承著特定的關係網絡,傳 具有特定的文化和傳統。每個人都屬於某 個特定社群,繼承著特定的關係網絡,傳 承共同的文化。 (二)構成社區的要素: 1.人口。 2.空間。 3.互動。 4.組織。 5.心理。 BACK
二、社區的功能 1.社會化。 2.社會支援。 3.經濟互助。 4.公共參與。 BACK
三、社區類型(Ⅰ) 類 型 特 色 地理社區 1.一群人共同生存的地理區域,強調的是空 間概念 2.現今社區是指一群人基於共同居住於一處, 類 型 特 色 地理社區 1.一群人共同生存的地理區域,強調的是空 間概念 2.現今社區是指一群人基於共同居住於一處, 而彼此互助,維護共同權益、居住環境品 質等的生命共同體 心理社區 1.具有共同背景、遭遇共同問題、追求共同 利益的一群人所形成的社區 2.心理上有彼此一體,利害與共的認同意識, 就可以形成具有高度凝結力的心理社區 下一頁
三、社區類型(Ⅱ) 類 型 居民關係 認同感 鄉村型 源於共同生活與工作關係,強調情感、傳統、血緣等關係 較強 都市型 類 型 居民關係 認同感 鄉村型 源於共同生活與工作關係,強調情感、傳統、血緣等關係 較強 都市型 居民比鄰而居,但關係淡薄,各自生活,較少往來 較弱 下一頁
三、社區類型(Ⅲ) 網路社區:一群以電腦網路作為溝 通工具的人,所組成的虛擬團體。 其具有下列特色: 1.以電腦為媒介。 2.群體間的互動。 3.成員身分需經確認。 4.成員間體認到彼此的存在。 BACK
參、現代「社區總體營造」 一、社區營造的源起 二、社區總體營造的目的 三、社區總體營造事例-嘉義山美社區 課目錄
一、社區營造的源起 1.1994年之後,文建會與日本、歐美國家交流經驗 後,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 2.從文化重建的角度,喚醒社區居民自覺,重建人 與人、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帶動社區全面改造與 發展。 3.社區的文化及意識的重要性逐漸被重視。社區意 識所涵蓋的生命共同體觀念,成為1990年代臺灣文 化建設的主流價值。 BACK
(一)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 (二)社區總體營造的目的 1.社區: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地方事務,建立社區共識與 文化的特色。 2.總體:是全面性的參與與改造的活動。 3.營造:包括物質與文化建設。強調創意思考,建立地 方特色,營造新社會、新文化、新的人。 (二)社區總體營造的目的 展現民間社會力、展現地方特色、補足政府的不足 BACK
三、社區總體營造事例- 嘉義山美社區(Ⅰ) 1.山美社區是阿里山南麓的一處鄒族部落,族人從 復育達娜伊谷的生態鲴魚做起,為了貫徹封溪的決 心,由教會組成巡守隊,日夜穿行於溪谷間。 下一頁
三、社區總體營造事例- 嘉義山美社區(Ⅱ) 2.經過數年的封溪保育,文化觀光蓬勃發展。 3.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文化精神又產生衝突。 4.社區總體營造除了營造環境、重振經濟外,更要 能營造文化深層發展。 BACK
肆、志願服務 一、志願服務的意義與特徵 二、志願服務與公共精神 三、志願服務的轉型 四、志願服務的事例 課目錄
(一)志願服務的意義 (二)志願服務的特徵 1.志願服務:本著自願服務的熱忱,未取酬勞付出 時間、財物、勞力與知識,解決別人問題的行為。 2.對被服務者而言:志願服務可以解決當時的困難, 使其有機會重新再出發。 3.對志工而言:可以得到心理、精神上的滿足,履 行社會責任以提升生命價值。 4.志願服務的蓬勃發展,可以作為社會進步與自發 社會力的動力與表徵。 (二)志願服務的特徵 1.自願、互惠、互助 3.長期的投入 2.有目標、有計畫 4.資源整合的過程 BACK
二、志願服務與公共精神 (一)互惠精神的發揮 (二)參與公共事務 (三)公民社會的指標 (四)志願服務法制化 BACK
三、志願服務的轉型(Ⅰ) 轉型方向 傳統形式 現代發展 從慈善到回饋 以道德信念提供服務,例如:造橋鋪路、賑災 藉著參與志願服務,從中學習各項知能與技術,並提升個人心靈 從被動到主動 常在發生事故後才提供支援 除事後的救援外,也扮演政策的遊說者、募款發起者、社會行動者。並成為壓力團體 下一頁
三、志願服務的轉型(Ⅱ) 轉型方向 傳統形式 現代發展 從非專業到專業 針對單一事件,缺錢捐錢,多由個人或社團片面的協助 重視管理的重要,建立一套實施章則,有計畫、有系統、有組織的進行志願服務 依賴志工自願服務,提供力量較有限,志工未經專業訓練 參與的志工應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並且提供訓練,確保服務品質和效率 BACK
四、志願服務的事例 (一)服務他人的事例-嘉邑行善團,以修建橋樑為 主。 (二)受人服務的影響不管是服務別人或是接受別人 的服務,對當事人而言,都是一種學習與成長 的過程。 BACK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一個團體或組織所具有的獨特記憶,它的存在和 建構使團體成員擁有命運共同體的感受。 BACK 「搭便車」(free rider) 公共財的提供,多由政府支出,所需費用則多來 自稅收。當有人未繳稅,或不支付適當費用,卻 享用公共財利益的情形,就稱為搭便車。 BACK
圖照來源 小神腦童窩網。2005年11月28日,取自http://www.town-all.org.tw/inside_ee_detail.asp?BID=191 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saviki 部落網站。2006年5月5日,取自http://saviki.cyc.edu.tw/ 中時新聞圖輯。2008年8月22日,取自http://photo.chinatimes.com/photofile/photoreport/report/.htm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