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周作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 护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病毒、放射、遗传 白血病 再障 贫血贫血 感染 出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I T P 药物和化学物质 物理和生物因素 感染因素、免疫因素、 脾脏因素 骨髓.
Advertisements

补 血 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 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 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 用补血药如熟地、 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 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 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血液 第一节 感知血液.
第 3 节 人类遗传病. 自主学习 新 知突破 1 .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2 .掌握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方法、监测、预防。 3 .了解人体基因组计划和人体健康。
学年高三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 3 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作课人:李明 单 位: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 时 间: 2015 年 10 月 12 日.
狂犬病 狂犬病晚期的犬. 一、狂犬病病原 : 狂犬 病毒属于弹状病毒, 75×180nm 大小,外层为含脂 质的囊膜,内部为含核蛋白的 核心,对脂溶剂敏感,为单链 RNA 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感 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 狂犬病病毒结构.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 详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 施。 2. 说出泌尿系结石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 3. 概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 价。 4.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能应 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5.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 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处理。
血液和淋巴 山东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Blood and Lymph.
血液分析仪. 小组成员 ۩ 组长:瞿时青 ۩ 秘书:李栋 ۩ 组员:王海峰,常伟,赵峰 ۩ 指导老师:朱晓芹.
Siemens Advia 2120 血细胞分析仪 临床应用点滴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张时民
第 七 章 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 一、植物的运输系统 二、动物的运输系统 三、人的血液循环系统.
健康檢查報告數據解讀 漢 銘 醫 院漢 銘 醫 院漢 銘 醫 院漢 銘 醫 院. 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 尿液檢查尿糖( GLU ) 膽紅素 ( BILIRUBIN ) 白血球( WBC ) 尿蛋白( PRO ) 酸鹼值( PH ) 硝酸鹽 ( NITRITE ) 尿潛血反應( OB ) 酮體( KETONE.
身心健康中心 簡介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學務處 身心健康中心 敬製.
常见病征的辨别与自我处理 复旦校医院 钱启源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氧气、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系统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器官 心脏 血管 组织 血液 结缔组织 血液循环途径
知识聚焦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条件 场所 原料 产物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有光无光都可以 需要光 主要是线粒体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贫 血 Anemia.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贫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血液常规检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丁磊 副教授.
绪 论 一、临床检验基础的现状和特点 古代:感官检查(如:尿液-中世纪) 17世纪:荷兰Leeuwenhoek发明显微镜.
第四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防禦系統 防禦系統: 由一系列特化的分子、細胞、組織、器官所組成,用以保護人體,免受病原體及有毒物質的入侵
簡報大綱 前言 為何會有異質採購最低標 異質採購最低標法令規定 各種決標方式之履約成果分析.
第十七章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第六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教师:燕鹏.
苏科版八上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姜堰市张甸初中 单春网.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天津市临床检验中心2007~2008年 室间质评总结 杨彬、吴慧、郭影、魏晓明.
封面.
流动的组织 血液.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第三章 仓储技术作业过程.
实验五 网织红细胞计数.
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PPT汇报 小组成员:王永化 赵亚光 夏春磊 齐倩倩 李孝东 朱成龙 庄香金 高灵莉 刘金光 孙慧慧 许涛 慕丽影 黄辉
第五章 眼 睑 病.
病原: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该亚科现有8个属,各属成员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构造差异不大。
2 分子的热运动.
寻找生命的螺旋 深圳市育才中学 黄俊芳.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第10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新生入學實驗室檢驗異常項目說明 家庭醫學科 劉鴻昌醫師.
第六章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专题二 识图题增分技巧.
第一章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3) 主讲 魏彦刚 检验教研室.
血液 (Blood) 组织胚胎学 2007年9月.
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 (总论) 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陈钦发.
复习课 细胞增殖.
出入口Y27 往塔城街口/中興醫院 出入口Y25 往延平北路一段/中興醫院 出入口Y23往延平北路一段 出入口Y21往延平北路一段
第一章 血细胞比容测定、平均值计算 魏彦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检验教研室.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两课时).
《诊断学》 项目四:实验诊断结果判读 子项目1. 血液检验.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课标版 政治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美国的两党制》选考复习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俞优红 2018年6月14日 1.
性騷擾之調查與防治 主講人:龜山分局 家防官 劉淑卿.
106年度 南科智慧製造產業聚落推動計畫 場域型計畫結案報告簡報格式 (簡報時請將此頁刪除).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第四章 病毒 一、 病毒的一般特性 二、 噬菌体.
第2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基础知识回顾 重点难点诠释 经典例题赏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分析仪各项参数的缩写、参考值、直方图概念。 2、熟悉:血液分析仪电临床应用、检测参数、方法学平价、血细胞直方图正常形态特点及常见异常形态、临床应用。 3、了解:血液分析仪的进展。

重点 : 1、血液分析仪测定的原理、方法 2、血液分析仪各参数临床意义 难点: 血液分析仪检验的质控

§1 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史

自动血液分析仪(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 AHA),早年称血细胞计数仪(blood cell counter),是目前国内外临床检验最常用的筛检仪器之一。 1、传统采用手工方法 2、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Coulter设计了第一台电子血细胞计数仪。还产生了血红蛋白仪。

3、20世纪70年代 检测血小板的仪器Baker-810 4、20世纪80年代,可打印WBC、RBC、PLT体积分布直方图。 5、20世纪90年代,白细胞分类的开发(二分类、三分类);将网织红细胞检测技术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生产了血液学全自动系统。 6、现在,白细胞五分类,仪器组合化

血细胞分析仪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1. 血常规检验多参数化 2. 多功能合成扩展 3. 检测速度的提高 4. 方法的改进和进展 5. 应用的方便性

血液分析仪优势 检测项目多 速度快 精度高 易操作 血液分析仪功能:①全血细胞计数功能。 ②白细胞分类功能。③扩展功能。

§2 检测原理

电阻抗法 检测原理 电学 射频电导法 激光散射法 光学 分光光度法

一、电阻抗法 血细胞计数原理即库尔特原理(Coulter principle):根据血细胞非传导的性质,以电解质溶液中悬浮的血细胞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

小孔管是电阻抗法细胞计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测期间,当电流接通后,位于小孔两侧的电极产生稳定的电流。如果供给的阻抗也是稳定的,则小孔的电压是不变的。

当有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由于电阻增加,于瞬间引起电压变化——通过脉冲。 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振幅越高;细胞数量越多,脉冲数量也越多。

脉冲信号经过下列步骤,得出细胞计数结果: 放大 由于血细胞通过微孔时产生的脉冲信号微弱,必须通过放大器将讯号放大。 2. 阈值调节 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参考电平的大小,使计数结果尽可能符合实际。

3. 甄别 利用甄别器根据阈值调节器提供的参考电平,将低于参考电平的假讯号(细胞碎片,杂质微粒)去掉。 4. 整形 通过整形器作用,将脉冲讯号波形修整成一致标准的平顶波,才能触发电路

5 计数 血细胞的脉冲信号,经过放大、甄别、整形后,送入计数系统,得出计数结果。 电阻抗法可准确测量出细胞(或类似颗粒)的大小,是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的主要应用原理,并与光学检测原理组合应用于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中。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基本组成 ① 信号发生器 各种微粒通过检测小孔产生电阻抗脉冲信号的检测源。 ① 信号发生器 各种微粒通过检测小孔产生电阻抗脉冲信号的检测源。 ②放大器 将血细胞微弱脉冲信号放大以触发电路系统。 ③阈值调节器 调节能区分不同群细胞合适的信号电平。

④甄别器 去除非参考电平的各种假信号以提高计数的准确性。 ⑤整形器 将不一致的脉冲波形信号调整为标准的波形后触发计数电路系统。 ⑥计数系统 将整形后的血细胞脉冲信号显示为不同类群的细胞数。

二、激光散射法 激光散射法应用了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检测原理。 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细胞通过激光束被照射时,产生与细胞特征相应的各种角度的散射光。对经信号检测器接收的散射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准确区分正常类型的细胞。

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术 侧向散射 侧向荧光(RNA/DNA含量) (细胞内部结构,如核的大小) 前向散射光 (细胞大小) 激光 (波长633nm)

低角度散射光(前向散射光):反映细胞的数量和表面体积大小。 高角度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反映细胞的内部颗粒、细胞核等复杂性。

激光散射法在区别体积相同而类型不同的细胞特征时,比电阻抗法分群更加准确。故激光散射法已成为现代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检测原理之一。

流式细胞仪的技术特点 流式细胞仪在设计上采用了许多独特的技术,比如液流系统、光路系统、信号测量和细胞分选方面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着重讲述液流系统——鞘流原理。

d: 管子的直径 ρ:液体的密度 ν:液体的流速 η:液体的粘滞系数 雷诺系数 Re Re=d ρν/η

通常把标本流的流速控制在10m/s以内,就能保持标本流处于稳流状态。 外面包被有高速流动的鞘液,实现标本与鞘液稳定的同轴流动状态。 同时利用液流聚焦原理,使标本流直径变小,通常只有10~20μm,避免细胞多个重叠进入检测区。

激光散射法系统基本组成 1、光源 气体(氦-氖)激光或固体(半导体)激光(单色光);钨光源(多色光)。 1、光源 气体(氦-氖)激光或固体(半导体)激光(单色光);钨光源(多色光)。 2、鞘流 维持颗粒于液流中央,顺序、单个、恒速向前流动,即流体动力学聚焦。

3、细胞悬液 被检测细胞(颗粒)的悬液,由气压导入流动池。 4、光检测器 接受来自各种角度的散射光或吸收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特征的电信号

三、射频电导法 射频(radio frequency, RF) 指射频电流,是每秒变化大于10 000次的高频交流电磁波。高频电流能通过细胞壁。 用高频电磁探针渗入细胞膜脂质可测定细胞的导电性,提供细胞内部化学成分、细胞核和细胞质、颗粒成分等特征信息。

四、分光光度法 Lambert-Beer定律:A=lg(I0 / I) A:吸光度,或称光密度;I0:单色入射光强度; I :透过光强度 分光光度法仪器的组成:单色光源、检测池和比色容器、光检测器。

分光光度法是所有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b 的原理:被稀释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结合形成Hb衍生物,在特定波长(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含量成比例。

溶血剂 λ=540nm 血红蛋白 衍生物 血红蛋白 Hb浓度 吸光度

血红蛋白测定的溶血剂 溶血剂 含氰化物的溶血剂 不含氰化物的溶血剂

§3 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原理

不同类型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的原理不尽相同。高档仪器应用2种或2种以上检测原理,组合电学、光学、细胞化学等技术,在独特检测通道测定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系列的数量、亚类及相关参数。

一、白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

(一)电阻抗法 仪器将体积为35~450fL的血细胞,分为256个通道(channel)。每个通道:1.64fl。根据细胞大小,分别置于不同的通道中,显示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istogram)。

1.分群 经溶血素处理脱水后,血细胞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 第一群(35~90fl)小细胞区:淋巴细胞(体积最小)。

2.白细胞分布直方图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 正常白细胞分类模式图(直方图) 35 90 160 300 400 450(fl) %

(二)光散射法白细胞分类 体积、电导和光散射法(volume, conductivity, light scatter, VCS) 细胞内的颗粒性、核分叶性和细胞表面结构 电阻抗技术 细胞大小和内部结构

体积 电导 光散射

2、电阻抗与射频法(能透入细胞内,测量核的大小及颗粒的多少)。 RF:射频电流 细胞内部结构信息 DC:直流电 细胞大小的信息

(1)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专用的E溶血剂,电阻抗法 (2)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专用的B溶血剂,电阻抗法 (3)淋巴、单核和粒细胞检测系统 电阻抗和射频联合检测

(4)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电阻抗法 幼稚 幼稚 幼稚 成熟 成熟 膜上脂质少 结合AA多 保持完整 加入溶血剂 加入硫化AA 细胞破坏 (4)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电阻抗法 幼稚 幼稚 幼稚 膜上脂质少 结合AA多 保持完整 加入溶血剂 加入硫化AA 成熟 成熟 细胞破坏 膜上脂质多 结合AA少

3、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MAPSS) (1)白细胞计数 用含DNA染料碘化丙啶试剂可破坏有核红细胞膜和细胞质,只留下细胞核,裸核易于染色。染料对有活性的白细胞只有极小渗透性或无渗透性,故不出现细胞核染色。从而鉴别有核红细胞和活性白细胞,计算活性白细胞比率。

(2)白细胞分群 0°,前向散射光:细胞大小、数量 7°,侧向散射光:细胞内部结构及核染色质的复杂性 MAPSS 90°,垂直角度散射光:细胞内部颗粒及分叶状况 90°D,垂直角度去偏振散射 光,鉴别E与N

MAPSS法可鉴别白细胞亚群、异常细胞类型,白细胞分类不受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凝聚、未溶解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等干扰物质影响。 运用这类原理的血细胞分析仪:SF-3000、CD-3500 、MEK-8118K 、Diana-5和EXCELLTM-22等。

4、激光与细胞化学技术联合应用 (1)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erox)染色通道 过氧化物酶活性强度:E>N>M, L和B则无。 (2)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性(baso/ lobul- arity)通道: 除B外其他细胞仅剩裸核,不同细胞的裸核结构不同,分叶越多散点越靠近横轴右侧,根据多分叶核和单个核的比例,可计算出左移指数。 (3)未染色大细胞计数检测

5. 双鞘流动力连续系统 (DHSS) 用钨光源流式细胞光吸收、化学染色和电阻抗法 ①WBC计数通道:电阻抗法 ②嗜碱性粒细胞通道:专用染液 ③WBC分类通道:双鞘流系统中,用流式细胞光吸收、电阻抗和细胞化学染色液联合检测除B以外的WBC。

DHSS技术:在流式通道中有2个鞘流装置,细胞经第1束鞘流后通过阻抗微孔测定细胞的真实体积,然后经第2束鞘流后到达光窗,测定细胞的光吸收,分析细胞内部结构。

二、成熟红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

(一)电阻抗法 1、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积:原理通WBC计数 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2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3、 各项红细胞平均指数检测 根据RBC、 HCT 和HGB换算出来。

4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 不同大小的脉冲信号分别贮存在仪器内装计算机的不同通道,计算出相应的体积及细胞数,经统计处理得到RDW。

(二)流式细胞术光散射法 1、光散射法红细胞、血红蛋白检测原理 低角度(2°~3°):测量红细胞体积。 高角度(5°~15°):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2、红细胞散点图 是红细胞体积与血红蛋白浓度二维散点图,反映光散射与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准确区分小红细胞等异常。线性体积/血红蛋白浓度(V/HC)散点图分为9个区。

三、血小板系列参数检测原理

(一)电阻抗法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 随红细胞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 直方图在2~28fl(不同仪器不一)。 %

(二)激光散射法 根据Mie同质性球体光散射理论,球形化PLT通过激光照射区时,在高角度得到PLT折射指数(refactive index, RI),与PLT密度有关(PLT:1.35~1.40, RBC:含有高浓度Hb,RI为1.35~1.44);低角度得到血小板大小。此法可区分PLT和红细胞。

(三)流式细胞激光核酸荧光染色和电阻抗法 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通道电阻抗法结果异常时,转换至光学法核酸荧光染色网织红细胞/血小板检测通道。通过核酸荧光染色鉴别网织Plt、成熟Plt和成熟RBC. (四)固体激光散射法、电阻抗法和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散射法

四、网织红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

(一)非荧光染料染色法 用新亚甲蓝对网织红细胞RNA染色,采用VCS技术测定Ret。此外,应用柔变轮廓分析技术,以非线性方式区分红细胞群和成熟红细胞群。 (二) 荧光染料染色法 (1)用聚次甲基染RNA和恶嗪染DNA法(2)用氧氮杂芑750染RNA法(3)用非对称菁荧光染料染RNA法。(4)用噻唑橙染网织红细胞RNA法。

五、有核红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

1.VCS法 2.流式激光/荧光染色法 (1)聚次甲基荧光染色法 (2)碘化丙啶染色法 3.白细胞计数和分类通道衍生法 4. 阻抗法和噻唑橙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

六、血细胞分析仪工作流程 (电阻抗法)

§4 血细胞分析仪的类型

根据对白细胞分析程度分为二分群、三分群、五分类。 根据自动化程度又分为二大类:半自动仪器须手工稀释标本;全自动仪器可直接用抗凝血进样。

一、半自动二分群血细胞分析仪

1.仪器性能 ①检测速度为60个/h,仪器为双通道,容易操作。 ②用血量少,准确性、重复性好。 ③测量结果超过正常界限和直方图不正常,可出现警示符号提示。

④有质控资料及标本检测资料贮存、手工鉴别、设备警告等软件程序。 ⑤对仪器状况可自动监测。

2. 检测项目 可检测8~15项参数及3个直方图,主要有WBC, RBC, Hb,PLT, MCV, MCH, MCHC等,并打印出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直方图。

图1.半自动分析仪 这是一个容易操作的 系统。接通电源后,仪器 处于正常的操作待机状态 时,只要把20μl 血液样 品在机外稀释,混匀后放 在样品架上,按下计数键 它就可以对15种血液指标 和3个细胞直方图进行一次分析。测定完成后结果会立即在LCD上显示并将结果打印出来。 图1.半自动分析仪

3. 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测试程序 1)机外手工加溶血剂方式 先将标本(末梢血或抗凝经脉血)用稀释液进行预稀释(稀释倍数因仪器型号而异),然后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将适量的溶血剂加入已稀释的标本中混匀后上机进行检测,打印或记录测试结果。这类仪器如F-820、MEK-5108K。

2) 机内自动加溶血剂方式 先将标本(末梢血或抗凝经脉血)用稀释液进行预稀释(稀释倍数因仪器型号而异),然后将已稀释的标本混匀后(溶血剂由仪器自动定量注入) 上机进行检测,打印或记录测试结果。这类仪器如 AC-920(预稀释通道)、BC-2000。

二、全自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

1.仪器性能 ①检测速度为60~80个/h, 配上自动装置可连续吸取样本,避免实验室内感染。 ② 两种溶血素,即白细胞溶血素和红细胞溶血素SLS-Hb法(无毒) ③ 仪器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变异范围小。

④有的设有浮球式绝对定量装置,携带污染率几乎为零。 ⑤自动化程度高,对试剂污染、气泡干扰、异物阻塞有监控系统。有自动报警系统。 ⑥有质控资料及标本检测资料贮存等软件程序。

2. 检测项目 除二分群的15项参数外,还增加了中等大小白细胞比率(W-MCR)、中等大小白细胞计数(W-MCC)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达18项参数。 3. 代表仪器:CD-1700 、Coulter ONYX血细胞分析仪等。

三、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1.仪器性能 ①速度快,每小时110~150个标本。 ②具有检测有核红细胞的功能。 ③专用幼稚细胞检测通道和试剂。 ④多种分类技术的使用使白细胞分类更加精确,达到最低分类镜检率。

⑤强大的网络功能及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可开展远程诊断,远程维护和质控提供软件支持。 ⑥高效、自动的标本资料管理及强大的工作平台。 ⑦无错进样管理,包括穿刺进样,条码识别和双重样本完整性探测器。

⑧仪器可与网织红检测仪、自动进样仪、自动涂片机相联,形成自动化模块。 2. 检测项目 可检测25项参数或更多。有些仪器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检测模式。 3. 代表仪器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MEK-811K+QA-810VK、EXCELTM22血细胞分析仪等。

四、全自动五分类连接网织红细胞分析仪

1.仪器性能 ①准确性高,通过对细胞RNA检测比目测法更准确、敏感。 ②精确度达97%以上。并可将网织红细胞分类为LFR 、MFR及 HFR,对贫血、骨髓移植、白血病、放化疗有重要意义。

③自动化程度高,连续测定每小时可达60份标本。 ④可与五分类联接形成自动化模块。 2. 检测项目 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有关项目。

图3.CD-3500 血球计数分析仪 .30个参数,10项白细胞分类,7个分布图,7个散射表示图 .可以做网织红细胞分析,以及动物血液测试高达60个品种 .采用最先进的激光技术和电阻法技术 .20个质控程序,120个带25个参数的质控样品的SD.CV均值

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试程序 1)准全自动分析方式 检查抗凝静脉血标本是否够量、有无凝集等情况,然后将合格的标本放在混匀器上彻底混匀。 1)准全自动分析方式 检查抗凝静脉血标本是否够量、有无凝集等情况,然后将合格的标本放在混匀器上彻底混匀。 ①手工打开瓶盖后上机检测,打印检测结果。这类仪器如SDVIA 120(手动开盖方式 ) 、Coulter JT-IR等。

②不用开盖,直接将抗凝管盖盖的一端垂直向下放入进样管并用力下压,进样管中的吸样针自动穿破瓶盖西洋检测。这类仪器如 ADVIA 120(手动闭盖方式)。

2) 全自动分析方式 检查抗凝静脉血标本是否够量、有无凝集等情况,然后将合格的标本放入自动进样架,依据标本的多少设置待测数量,将自动进样架放入标本架舱,最后按测试键上机检测,打印检测结果。这类仪器如 ADVIA 120(自动方式)、SF-3000 (自动方式)等。

§5 血细胞分析仪的常规操作

1. 标本采集和准备:采抗凝血 加稀释液 加溶血剂 混匀 待上机测定,同时制备血涂片一块。 2. 仪器准备 (1)启动电源开关 (2)启动血液分析仪开关,仪器自检/清洗

3. 质控标本检测 :通常在检测受检者血标本前检测。 4. 血标本测定:按仪器操作说明进行。 5. 结果分析与判断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