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地基处理 本章教学要求: 1、理解地基处理的目的、各类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 和作用; 2、了解各类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第 9 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 本章内容简介 第 9 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 1、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原则 2、浅基础类型
5.1竖向设计概述.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韦爱凤.
工程结构抗震 第2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 2.1 场地 场地土刚性(土的坚硬和密实程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是场地条件对建筑震害的主要影响因素。震害表明,土质越软,覆盖层厚度越厚,建筑震害越严重。 建筑场地类别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场地土刚性(用土的剪切波速表征)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张艳敏 房屋管理与维修实务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张艳敏.
《土质学与土力学》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2012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工程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程造价系 天津理工大学造价师考试培训中心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六章 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的影响 场地 地基抗震验算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第1章 浅基础 §2.1 概述 §2.2 浅基础类型 §2.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4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单元九 冷却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叙述水冷却系的功用、结构及工作原理。 2.能正确描述水冷却系的冷却强度调节的方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高职高专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基础工程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8不良地基土的综合治理 8.1路基工程地质问题 8.2桥基工程地质问题 8.3软土地基 8.4膨胀土地基 8.5多年冻土地基
§11.1 地基处理概论 软弱土地基的特征 第 11 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地基 与 基础 ——工程造价专业.
土的抗剪强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力学课程组.
第三章 侧压力                                                                                                                                                                                                                                           
第六章 地基与基础 第一节 地基、基础与荷载的关系 第二节 基础的分类与构造 第三节 地下室的构造.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双向视频课程 工程地质与岩土力学 (第 七 讲) 主讲人:祁孝珍.
土体应力计算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力学课程组.
1.掌握建筑场地类别的的划分标准及其影响因素, 能够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确定建筑场地类别。 2.熟悉建筑场地卓越周期的概念。
第四章 基础工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程地质勘察 第三节 基础 第四节 不均匀沉降问题 第五节 地基处理.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土的物理性质及指标 一、土三相图.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章 土的压缩变形 2019年1月2日2时52分.
土的抗剪强度测定方法 室内 室外 直 接 剪 切 三 轴 剪 切 无 侧 限 抗 压 十 字 板 剪 切 大 型 直 剪.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饱和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其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同步增长、体积压缩。
第4章 土的渗透性及渗流 主要内容 土的渗透性、渗透系数 土中二维渗流及流网 渗透破坏与控制.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3.1 习 题(第三章)
第六章 混凝土.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新型前处理技术替代铁系磷化和锌系磷 化 提供涂装结合力和耐蚀性 多金属处理:铁,锌, 铝 基材形成纳米级转化膜 浸泡和喷淋
地下水及一维渗透规律.
地基承载力确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规定: 地基承载力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来表述 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fa
5.2.4 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
第5章 土的压缩性及地基变形计算.
第2章 地基与基础 第一节 地基、基础设计原理.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6.3.2 强 度.
第 3 章 土中应力计算.
125H201—无卤阻燃热缩管 ≥1014 Ω.cm 技术指标 规格表-1 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性能 指标 试验方法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项目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检查 建筑工程系.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结构施工图识读——框架扁梁制图规则及识读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1章 地基处理 本章教学要求: 1、理解地基处理的目的、各类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 和作用; 2、了解各类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11章 地基处理 本章教学要求: 1、理解地基处理的目的、各类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 和作用; 2、了解各类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11章 地基处理

第1节 软弱土地基处理 第11章 地基处理 所谓软弱土地基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也称软弱地基。 第11章 地基处理 第1节 软弱土地基处理 所谓软弱土地基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也称软弱地基。 该地基土的特点是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通常无法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和变形条件的要求,因此工程中常需对此类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对地基处理的目的是: ⑴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即提高地基承载力; ⑵改善地基土的压缩特性,增加其密实度,减小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⑶改善其透水性,消除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达到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与变形要求的目的。 软弱土地基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垫层法、夯实法、挤密法、振冲法、预压法、化学加固法等,下面分别将这些方法和原理作一概要介绍。

一、垫层法 第11章 地基处理 第一, 提高浅基础下地基的承载力; 第二, 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第三,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第11章 地基处理 一、垫层法 垫层法(也称换土垫层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或灰土等材料,并加以夯实或振密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此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地基处理。 垫层法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提高浅基础下地基的承载力; 第二,   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第三,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垫层的设计要在满足强度、变形两个方面的要求下,确定合理的厚度h和垫层宽度b如图1。

第11章 地基处理 b 图11.1 垫层剖面示意图

第11章 地基处理 1、垫层厚度 一般根据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不超过同一标高处软弱土层(经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第11章 地基处理 1、垫层厚度 一般根据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不超过同一标高处软弱土层(经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即 ≤ (11.1) 式中 —-垫层底面软弱土层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KPa; —-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应力,KPa;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KPa ;可按应力扩散角法计算,即: 对条形基础: 对矩形基础:

第11章 地基处理 以上两式中 ――基底附加应力,KPa; L、b ――分别为矩形基础长度和宽度,m; 第11章 地基处理 以上两式中 ――基底附加应力,KPa; L、b ――分别为矩形基础长度和宽度,m; h ――基础底面至软弱土层顶面的距离,m; ――应力扩散角,常见的垫层应力扩散角按表1确定。 应力扩散角 ° 表1 h/b 换填材料 中、粗、砾砂、碎石土、石屑 粉质粘土和粉土 灰土 0.25 6 30 20 ≥0.5 30 23 注:①当h/b<0.25时,除灰土外,均取 =0°。 ②当0.25< h/b<0.5时, 可用内插法求得。 换土垫层厚度一般为1~2米左右,超过3米,导致施工困难且不经济,小于0.5米,则垫层作用不显著。垫层厚度宜控制在0.5~3.0m。

二、 夯实法 第11章 地基处理 2、垫层宽度 1、重锤夯实法 垫层宽度的确定,应满足两条原则: (1)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 第11章 地基处理 2、垫层宽度 垫层宽度的确定,应满足两条原则: (1)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 (2)防止垫层向两边挤出 按应力扩散的要求,垫层底面宽度b′应满足: b′≥b+2htan 式(4) 当垫层厚度与宽度确定以后,根据基坑开挖边坡延伸至地面,即可得 到所需设计断面。但垫层顶面每边宜比基础底边b大0.3 m。 二、 夯实法 1、重锤夯实法 该法是将重约15~30KN的夯锤提升到4m以上的高度,使其脱钩自由落下,反复击实地基,达到加固效果。 原理与击实法相同。

第11章 地基处理 此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低于重锤夯实法有效加固深度的粘性土、砂土、杂填土等地基,不适用于饱和软粘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 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土的含水率变化。 2、强夯法 此法是用特别重的夯锤(100~300KN)从高处(6~40m)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有力夯击,达到深层加固的效果,其影响深度可达10m以上,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地基中产生很大的冲击波和动应力,引起地基土的压缩和振密,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还可改善地基土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作用。 据统计,经强夯法处理的地基,承载力可提高100%~400%,压缩性降低50%~90%。 一般用于处理松散的碎石土、杂填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粘土、湿陷性黄土;在高饱和度的细粒土地基上应慎重使用。

第11章 地基处理 三、挤密法与振冲法 该法均是通过冲击和振动在地基中成孔,然后填筑砂、碎石等形成较大直径的砂、碎石桩,以对地基起到加固作用。 1、挤密法 挤密法主要是先将套管打入或振入地基成孔,再将砂、碎石等土料灌入孔中而形成挤密桩,对软土产生横向挤密作用,从而使土的压缩性减小,抗剪强度提高。 又因为桩体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截面又较大,一般可达松软土加固面积的20%左右,可与软弱土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它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

第11章 地基处理 2、振冲法 振冲法与挤密法的作用相同,只是成桩工艺存在差别。 第11章 地基处理 2、振冲法 振冲法与挤密法的作用相同,只是成桩工艺存在差别。 振冲法是利用振冲器边振动边水冲,使松砂地基密实,或在粘性土地基中成孔,填入碎石后形成复合地基。 前者称振冲密实法 后者称振冲置换法,图3。 振冲置换法适用于处理不排水剪强度≥20KPa粘性土、粉土、饱和黄 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 2) 振冲密实法适用于处理砂土和粉土地基。

第11章 地基处理

四、预压加固法 第11章 地基处理 1、堆载预压法 预压加固法是在修建建筑物之前,在建筑场地堆放土石等 预压荷载使地基固结 第11章 地基处理 四、预压加固法 预压加固法是在修建建筑物之前,在建筑场地堆放土石等 预压荷载使地基固结 待地基固结达到要求的程度后,卸除预压荷载再修建建筑物,这样可以消除或大大减小建筑物建成后的沉降,同时也可提高地基承载力。 该法适用于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1、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是在建筑物建造前,于弱软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然后堆设土料进行加载预压,地基因此发生固结沉降,承载力得以提高的地基处理方法。 其适用于透水性和自身排水条件相对较好,施工工期较长,且厚度较薄的饱和软弱地基。 预压荷载的数量、范围、速率和预压时间应根据相应的规范计算确定。

第11章 地基处理 2、砂井堆载预压法 3、真空预压法 第11章 地基处理 2、砂井堆载预压法 砂井堆载预压法系在软弱地基中用钢管成孔,孔中灌砂并振实后,形成竖向排水的砂井,砂井顶部设置水平排水的砂垫层,再堆载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图4。 3、真空预压法 为了避免堆卸土、石等笨重预压荷载时费时费力,也可利用大气压力作为预压荷载的真空预压法。 如图5,同时,若地质条件允许,可在场地埋设井点系统来降低地下水位,既加速排水,又使土的自重加大起到预压作用 此法可与堆载法联合使用,两种加固效果可叠加,合理协调后可取得良好效果。

第11章 地基处理 图4 砂井预压法 图5 真空预压法

第11章 地基处理 五、 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系指通过高压喷射、机械搅拌等方法,将各种化学浆液注入土中,浆液与土粒胶结硬化后,形成含化学浆液的加固体,从而改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化学浆液一般分化学类和水泥类两大系列。 化学类浆液大部分有毒,成本较高,建筑工程中较少采用。 因此常用水泥类浆液加固地基。水泥类浆液加固地基常见的方法有: 深层搅拌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 1、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系利用水泥粉、石灰粉或水泥浆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固化剂和软土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后,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加固体,加固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上部建筑荷载。

第11章 地基处理 2、高压喷射注浆法 此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率较高且地基承载力≤120 KPa的粘性土等地基。 第11章 地基处理 此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率较高且地基承载力≤120 KPa的粘性土等地基。 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具有侵蚀性地下水时,宜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冬季施工时应注意低温影响。 2、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通过高压喷射的水泥浆与土混合搅拌,来加固地基的。 首先利用钻机钻至设计深度,插入带特殊喷嘴的注浆管,借助高压设备,使水泥浆或水以20~40Mpa的压力,从喷嘴喷出,冲击破坏土体,然后注浆管边旋转、边上提,浆液与土粒充分搅拌混合并凝固后,土中即形成一固结体,从而使地基加固。施工中可定向喷射成墙或旋转喷射成桩 高压喷射注浆法具有施工简便、操作安全、成本低、既加固地基又防水止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地基处理。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地下水流速过大和已涌水的防水工程,应慎重使用。

第2节 特殊土地基及其处理 一、 软粘土 第11章 地基处理 特殊土是指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 第11章 地基处理 第2节 特殊土地基及其处理 特殊土是指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 特殊土种类较多,主要有软粘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及冻土,这些土由于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成因等因素不同,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故亦称作区域性特殊土。 下面仅作简要介绍。 一、 软粘土 1、软粘土的分布及特征 软粘土主要指天然含水率很高,承载力很低、压缩性很大,由软塑到流塑饱和状态的软弱粘性土。 软粘土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内陆平原及山区。 沿海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入海口,山区则在山间谷地、冲沟、河滩、洼地,平原在湖区较多。

⑵采用砂井,旋喷等排水法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⑶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压力或设置地下室形成补偿性基础。 第11章 地基处理 该土颜色多为灰色或黑色,具有腐烂植物气味、含水率高、孔隙比大于1,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压缩系数大于0.5MPa-1,内摩擦角 约为零,粘聚力C一般小于30Kpa。 土的结构具有触变性和流变性,承载力低。 2、一般处理措施 ⑴采用换土法或桩基,提高地基强度。 ⑵采用砂井,旋喷等排水法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⑶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压力或设置地下室形成补偿性基础。

二、 湿陷性黄土 第11章 地基处理 1、湿陷性黄土的分布及特征 第11章 地基处理 二、 湿陷性黄土 1、湿陷性黄土的分布及特征 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属第四纪地质时期形成的黄色粉末状土,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湿陷性黄土约占75%。 湿陷性黄土中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碳酸盐,硫酸盐、粘土矿物,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孔隙比e>1.0,孔隙率n>45%,天然含水率小于或接近塑限。 以粗粉粒构成骨架,石英与碳酸钙等细粉粒作为填充土料。 由胶结物的凝聚和结晶作用被牢固粘结,天然状态下坚硬、密度高、强度高。 但一旦受水浸湿,可溶性盐溶于水,土的结构被破坏,其强度便迅速降低,产生显著沉陷。这种性质称湿陷性。

第11章 地基处理 2、处理措施 对于湿陷性较小且地下水不会上浸的黄土地基,主要采取地面防渗与表面排水措施。 第11章 地基处理 2、处理措施 对于湿陷性较小且地下水不会上浸的黄土地基,主要采取地面防渗与表面排水措施。 对于深度不大但有可能浸水的黄土层,可将基础下的湿陷性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出,再以粘性土料(或用灰土料)分层回填夯实。也可采用重锤夯实的方法,以消除或减小其湿陷性。 对于较厚的湿陷性黄土层和较重要的建筑物,可在施工以前预先向建筑场地注水并保持一定水深,让水充分浸入土中,使土层产生自重湿陷,该方法称为预浸法。 若土层很厚,可先在土层中钻孔,填以砂砾等作为透水料,然后向填砂砾料的孔中供水,直到湿陷变形稳定为止。预浸完毕后,应妥善封闭钻孔,并将场内软泥全部清除。 除上述处理措施外,必要时还需从上部结构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改善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 例如,筑坝土料的填筑含水率宜略高于最优含水率。

三、 膨胀土 第11章 地基处理 1、膨胀土的分布及特征 2.处理措施 第11章 地基处理 三、 膨胀土 1、膨胀土的分布及特征 膨胀土是由亲水性强的粘土矿物成分组成的,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性能,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 膨胀土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蒙脱土、伊利石、高岭石等。液限>40%,塑限均为17%~33%。 >17, <0。 呈硬塑或坚硬状态,颜色多呈黄、红、灰、白色及斑状。 裂隙较为发育,有光滑面及擦痕。 2.处理措施 在膨胀土地基上修建筑物,应从设计和地基处理两方面采取措施。水利工程上采用预湿法。 工民建中采用设置沉降缝、换土垫层与排水、加大基础埋深、设钢筋混凝土圈梁等措施来消除或减少危害。

四、 红粘土 第11章 地基处理 1、红粘土的分布及特征 第11章 地基处理 四、 红粘土 1、红粘土的分布及特征 红粘土一般为褐红、棕红、黄褐等颜色,多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以山区或丘陵较多,为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的风化产物,也可由玄武岩、页岩风化而成。红粘土矿物成分以石英、伊利石(或高岭土)为主,颗粒细而均匀。 粘粒含量很高,一般为50%~70%,天然含水率很大, =30%~60%, =30%~60%, =0.1~0.4, =20~50;饱和度 >85%,天然孔隙比e=1.1~1.7,渗透系数小于10-5cm/s;抗剪强度 =8o~18o,c=40~90KPa;压缩性低, =10~30MPa;是较好的地基土。 但存在以下问题: ⑴底层尤其是基岩面低洼处,常因地下水聚集成软塑或流塑状强度低,施工时应进行处理。 ⑵红粘土浸水时膨胀、失水时干缩,并具有网状裂隙等特征,对建筑物有不利的影响。 红粘土由于粘粒含量较高,故渗透性较低。可作为较好的防渗材料。

五、 冻土 第11章 地基处理 2、地基处理 1、冻土的分布及特征 第11章 地基处理 2、地基处理 施工时对局部软弱土,应进行清除,对孔洞预以充填,并作好相应的防渗排水措施。 五、 冻土 1、冻土的分布及特征 温度摄氏零度以下且含有冰的土叫冻土。 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冬季冻结,夏季融化)。 我国冻土分布极为广泛,若包括冻结深度大于0.5m的季节冻土在内,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8.6%。 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及西部高山区(天山、阿乐泰山、祁连山等),占国土面积的22.3%,冻深在2m以上,有的可达几十米。 季节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其冻结深度随气候条件而不同,一般为0.5~2.0m。

第11章 地基处理 2、防止冻害的措施 冻土地基会因冻胀及融化引起基础变形,导致上部建筑开裂、倾斜,道路翻浆、桥桩拔出、桥面隆起等 鉴于以上现象,应将建筑物基础设在最大冻融深度以下,在桩基工程中采用渣油等涂料,减少桩与周围土的联结力,从而减少桩周土冻胀时对桩产生的冻拔力。 在渠系建筑物中采用抗冻性较强的材料,并采用相应的水工建筑物型式,尽量缩小冻胀范围。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软弱土地基?有何特点? 2、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什么?软弱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机理是什么?各适用什么范围? 3、垫层法中垫层的作用是什么?垫层的厚度与宽度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