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育与职业.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 初中 – 高中 文具 书包 / 笔(铅笔、 油性笔、毛笔) / 文具盒 / 纸 / 刀子 / 尺子 / 橡皮 / 剪刀 / 转笔刀 / 墨水 课本 书 本子 其他 字典 / 词典 / 计算器 / 打印机 / 复印机 / 地图 / 电脑 / 录音机 /
Advertisements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 “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 , “ 育,养子使 作善也。 ” 在古希腊词源中, “ 教育 ” 一词 与 “ 教仆 ” 一词相关。前两者的共同涵义 就是人类社会中抚育未成年人的这种特 殊活动的概括。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 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你认为教育重要吗?为什么?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教育、科技领域的改革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CASHL)传递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面试公开课 封面 山西省考面试QQ交流群: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滑动展开简历.
毛泽东思想概论.
内江师范学院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简图 一、申请入党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四、预备党员的接收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硕士课程 课程特色 提供具弹性修课组合 配合不同知识背景的学员 融合个人经验及新知识 促进学员专业提升.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古希腊词源中,“教育”一词与“教仆”一词相关。前两者的共同涵义就是人类社会中抚育未成年人的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你认为教育重要吗?为什么?
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标 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兰州新区中川镇中川小学 魏红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关于本门课程.
简介IB和AP.
后期讲座预告 !课程咨询加群 ! 吉林教师考试微信:jljsksw.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1月9日 教育部成立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 教育部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历象
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和外语实验校初中外语 教学改革实验的历程及启示
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二历史组. 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二历史组 科教兴国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本节重点 1、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的严重损失.
2017届毕业生招聘工作安排 2016年9月20日 专业 报名截止时间 笔试时间 面试时间 备 注 博士/硕士/本科/专科 硕士/本科/专科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授课对象:微电子、电子、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先修课:数字逻辑电路、Verilog
Harvard ManageMentor®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5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姓名XXX.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10/01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I’M JANE DOE WEB DESINGER GRAPGIC DESIGNER UI DESIGNER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学考考纲: 识记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教育的“三个面向”

探究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业是如 何建立的?

一、“另起炉灶”(1949-1956) 1、人民政府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并进行初步改革; 2、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手中; 4

3、建立人民教育: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主要内容: 意义: 决定“以 为基础,吸收 ,借助 ”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决定“以 为基础,吸收 ,借助 ”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 旧教育有用经验 苏联经验 国家建设服务 广大工农开门 确立教育要为 ,学校要向 ,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意义: 这就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二、艰难探索(1956-1976) 探究二:这种教育方针的特点和意义是? 1、制定方针——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1)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提出(1957年)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 探究二:这种教育方针的特点和意义是? 特点: ①把“德育”放到了首位;②明确提出了培养“劳动者”的目标;③局限:用“几方面发展”取代了“全面发展” 意义:它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向、目标,成为长期指导我国教育的方针,对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2、倡导并实施“两种教育制度” 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 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创办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工人夜校等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 田头识字学习 偏远贫因地区的小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创办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工人夜校等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 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

建国初 北京师范大学的开学典礼

探究三:既然新中国已经建立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那么为什么还要建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个时期内国家主要发展全日制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只是发展这种单一类型的学校有不少问题,如:由于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这种学校难于迅速发展,不能尽快普及教育;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脱节,不能升学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缺乏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很难安排工作,同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还有许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文化水平不高,需要学习知识,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1957年11月 8日,刘少奇建议试办半工半读学校。” 探究三:既然新中国已经建立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那么为什么还要建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探究三:既然新中国已经建立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那么为什么还要建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个时期内国家主要发展全日制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只是发展这种单一类型的学校有不少问题,如:由于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这种学校难于迅速发展,不能尽快普及教育;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脱节,不能升学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缺乏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很难安排工作,同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还有许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文化水平不高,需要学习知识,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1957年11月 8日,刘少奇建议试办半工半读学校。” 探究三:既然新中国已经建立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那么为什么还要建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成 就 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阅读教材P100学思之窗,思考问题 成 就 阅读教材P100学思之窗,思考问题 国运兴 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原因: 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3、动乱中的教育(1966—1976年) (1)原因: “文革”的冲击 (2)表现 (1)文革开始后,师生卷入“破四旧”活动 (2)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批斗“走资派” (2)表现 (3)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除 (4)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例子: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 (5)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5

文革开始, 学校停课“闹革命”,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文革中清华大学校门被砸

北京大学红卫兵在批斗北大校长陆平等所谓反动学术权威

清华大学在批斗所谓反动学术权威

大学不招生,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70年代初期,大学开始招生,入学前不用考试,推荐选拔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大降低,大学教育水平也大大下降。

人民欢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情景

尊敬的领导: 书面考试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谈一谈。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近十八个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二十七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钻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与贫下中农的革命事业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忙,在这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

我所苦闷的是,几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些什么,总觉得实在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按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然很浅,但我印象也很浅,有两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对于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并非可耻,可以勉强地应付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做,我的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荐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白塔公社考生 张铁生

1973年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时,因解答不了试题而在空白试卷的背面写了一封 “信”,被树为“反潮流”的“英雄”。同年入辽宁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学习。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任中共铁岭农学院核心小组副组长、院党委副书记。同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1976年10月后被撤销所担任的党内外职务,并被开除党籍。1983年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政府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91年10月刑满获释,和另外三人创办了饲料公司。 张铁生有罪吗?

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文革结束后,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其中西欧五国团最引人注目。他们看到: 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瑞士伯尔尼公司装机容量2.5万千瓦的水电站,职工只有12人。我国江西省江口水电站,当时装机2.6万千瓦,职工却有298人,高出20多倍。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厂年产350万吨钢只需7000工人,而中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000工人,相差14.5倍。 ——《黑龙江新闻网》2008.11

影 响 国运衰 文革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各行各业人才缺乏, 整个民族素质大大下降,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春天(文革后至今)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开启教育春天 整顿教学秩序 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 组织编写教材 倡导尊师重教 (1)措施

2、新时期迎来教育春天 (1)战略、方针: ①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思想,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 ②20世纪80年代“三个面向”,促进教育改革步伐

(2)改革措施 ①对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②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③对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20世纪90年代实施“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④允许社会办学,启动希望工程(1989年) ⑤实施均衡教育,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

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李岚清作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报告(1998年6月) 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2002年9月8日) 李岚清作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报告(1998年6月)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 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中国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 在1998年到2003年的五年中,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341万增长为1100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80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45万。 高等教育资源扩大,校均规模增加。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1731所,比上年增加179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

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

“985”工程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

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1990年9月5日)

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金寨希望小学

广西第一所希望小学——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仕仁村小学 1992年年6月,邓小平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向“希 望工程”捐款5000元,该校成为这笔捐款的接受点,25名失学儿童 得到了小平同志的捐助,得以重返校园。如今,这25名受益儿童 已有4人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另有11人正在读大学。

《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苏明娟,2005年 从安徽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他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 术学院;1991年毕业于北 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他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 学,是辽宁省劳动模范、 “航空报国金奖”获得者;他 是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 挥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小结: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古代: 三代官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西汉太学郡县学校;隋唐科举制推动教育发展;明清八股取士、文字狱等专制文化政策束缚教育健康发展。 近代: 西学的影响,洋务派办近代教育,派遣留学生;戊戌变法时办京师大学堂;清末废除科举制;民国时近代教育发展,北大成新文化运动基地,民主科学得到弘扬。 现代:?

教育 启示: 国运兴衰 系于 “文革”之前,各类教育初具规模 造就大批建设人才 “文革”期间,教 育遭受严重破坏 人才断层 损失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 教育发展迅速 成就巨大 举世瞩目 教育

课堂练习 (A) (1)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 ( D ) (2)动乱时期的中国教育 A.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B.整体水平还是得以与建国初期持平 C.通过严格考试录取的制度基本不变 D.还是起到了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作用 (A)

( A ) ( B ) ( B ) (3)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 A.科教兴国 B.教育革命 C.三个面向 D.信息高速公路 ( A ) (4)邓小平复出后,自告奋勇抓教育,其拨乱反正的措施有 ①整顿恢复教学秩序②恢复高考制度③编写新教材④倡导尊师重教⑤启动“希望工程”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 B ) ( B ) (5)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两种教育制度” 的提出②工农速成班的创办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④完善教育立法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