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歐洲(一): 歐洲歷史文化與價值 授課教師:張心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西 餐 禮 儀 基隆市長樂國民小學午餐教育. 餐巾的用途  當主人打開餐巾時,表示進餐開始,此時,其他人也 必須打開自己的餐巾。如果是小型餐巾就全部打開, 大型餐巾就對折一半,然後鋪在膝上。一般人常常一 坐下就打開餐巾鋪在 膝上,其實應該要等主人先這麼 做,其它人才能跟著做。  整個用餐過程中,餐巾都要鋪在膝上,以便必要時用.
Advertisements

工職數學 第四冊 第一章 導 數 1 - 1 函數的極限與連續 1 - 2 導數及其基本性質 1 - 3 微分公式 1 - 4 高階導函數.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優雅的餐桌禮儀.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中國人壽 徐真真.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餐桌禮儀 之 西餐.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小學 六年級 數學科 下學期 數形.
類別(class) 類別class與物件object.
時代巨輪下對聖經的挑戰 平安福音堂聯堂培靈會 2014年3月13日.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西餐用餐禮儀 製作人:黃素珍 主講人:黃素珍.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 飛機設計特點.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Lesson 8 天氣的用法.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美國文化萬花筒 (上) 李建平 地理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0-29,2012.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小學 六年級 數學科 下學期 數形.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花王集團.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P106.
新事業發展專題
多元文化概論.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一 可靠度問題.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Zotero_搞定中文、英文格式 中臺圖書館.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營運模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今日歐洲(一): 歐洲歷史文化與價值 授課教師:張心怡

第7-12週主題:歐洲歷史文化與價值 第七週 總論: 歷史、文化與價值 第八週 食、衣、住、行在歐洲(一) 酒類 居住風格與氣候差異 交通與大眾運輸 第九週 食、衣、住、行在歐洲(二) 食物偏好與飲食習慣 體育活動 與台灣的差異 第十週 歐洲歷史文化的展現(一) 文化創意產業與柔性權力 知名建築景點 博物館與藝術 第十一週歐洲歷史文化的展現(二) 歐洲主要國家電影的特色 歐洲電影節與主要影展 與好萊塢電影風格的差異 第十二週 綜合討論

一、歷史、文化與價值之定義 1.歷史的涵義: 按英文History字源於希臘文Historia,其初義為「真理之探求」。 敘述有關過去事件的學問。 過去人類活動之成績紀錄,舉凡政治、經濟、文化等,由萌芽至成熟之過程,均列入記載中,予後人參考。 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求得其因果關係,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鑑。 綜合過去發生之事件。 連續不斷地、有系統地闡述過去發生之事件,以編年的方式紀錄下來。 過去事件之記錄,尤著重於與人類種族有關聯性之事件。 事實之記載,或事實本身,謂之歷史。 指史書,也就是由史官所寫之史書。

前者為人類生存活動的本身,後者為此種生存活動之經歷的記錄。 而所謂「過去」,亦有兩種涵義,即指整個宇宙的過去,和人類本身的過去。 從以上觀之,歷史一辭含有以下兩個涵義: 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事件; 也可以指過去事件的記載。 前者為人類生存活動的本身,後者為此種生存活動之經歷的記錄。 而所謂「過去」,亦有兩種涵義,即指整個宇宙的過去,和人類本身的過去。 宇宙進化的歷史,就是自然史; 社會進化的歷史,就是人類史。 嚴格說來,人類歷史是歷史一詞的指謂重心。但自從進化論思想流行以後,科學家去追尋天文、地質、生物發生演化的經歷,而有所謂自然史的研究。事實上,自然史與人類史亦是連續而不可分割的。不過一般的歷史研究,仍以人類生存活動的經歷為重心。

總之,人類研究歷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對現存史料的理解、安排與解釋,而儘可能的重新建構過去的社會或事件。 我們可以這樣說,「社會是歷史的橫切面,歷史是社會的縱剖面」;換言之,社會是歷史的空間形態,歷史是社會的時間形態,而歷史與社會活動之間,顯然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

2.文化的涵義: 在西方,關於文化的描述有兩個常見的名詞,即是Culture(文化)和Civilization(文明),而其字源係由拉丁文的Culture(文化)轉化而來。 在拉丁文中,Culture(文化)一詞原義兼有神明祭拜、土地耕作、動植物培養以及精神修養等涵義。 至於Civilization(文明)一詞,則是由拉丁文的Civis轉化而來,其原義指市民之事,本與法律政治相關。 自拉丁文Culture轉化為德文Kulture,Kulture一詞便與Civilizations在意義上有了不同,文化用於偏重心靈或精神活動,文明則偏重於社會政治方面。因為德國文化活動偏重心靈或精神活動,故慣用Kulture來強調其精神層面的涵義;英美文化因篇重社會政治層面,故較常用Civilization,偶而用到Culture一詞,也視為與Civilization同義。

綜合中外學者的各種說法,文化一詞可歸納為以下幾層含義: (1) 在時間上,文化是不斷成長的有機體。人類為適應生存,改善生活,日積月累地由內在的努力或外在的影響,表現出創造發明的努力成果。因此文化有其傳統與歷史的淵源,也有其前途與遠景的展望。 (2) 在空間上,文化基於物質環境的特殊、民族本性的不同,生存需求的差異,各有其獨特面貌和模式。大的區域性的劃分,例如歐洲文化、東方文化之別等;小的劃分,則如埃及文化、巴比倫文化、希臘文化、中國文化之不同等。 (3) 在內容上,文化是由多方面形成的,包涵了文學、藝術、科學、哲學、政治、經濟、法律、宗教,以及衣食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的習俗、禮儀、制度與器物。而依據其性質,舉凡有關人與物的關係,均屬物質文化的範圍,涉及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天的關係,則屬精神文化。兩者同為造成文化的因子,故不能截分為二,亦非相互對立。

(4) 在本質上、時間上、空間上與內容上的關係來看,文化有其傳統性、賡續性、綜合性與創造性。 文化是人所創造,一斧一鑿的發明,一器一皿的製造,一種文字和一種禮儀的建立,均不在累積發展,因而文化蘊含的每一部分均有淵源,各有其來歷,此乃文化的傳統性。 而在這種一點一滴累積發展之時,前代之人未竟之業,往往由後代來發揚光大,而表現其延綿不絕的賡續性。 文化往往也在移動、傳播和對外接觸之時,相互影響,互相融凝,呈現其交互吸收的綜合性。 最後,文化是持續發展的,在承繼歷史傳統、交互吸收的菁華中,必然由簡單到複雜、從零星到完整,不斷生長與成長,因此表現其日新月異的創造性。 簡單的說,文化是人類為了適應生存要求和生活需要,所產生的一切綜合性的意識型態、生活方式與行為模式。

3.價值的定義 人類價值意識的發生,由來已久。希臘哲人學派的普羅達哥拉斯(Protagoras 481-411B.C.)曾說出了「人為萬物之尺度」(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這句名言,從而確立了以個人為中心的價值觀。 惟近代哲學家大多重視知識及形式上問題,漠視價值。直到十九世紀末葉前後,思想界受了德國學者陸宰(Hermann Rudelf Lotze1817-1881)、尼采(Friedrich Nilhelm Nietzsche1844-1900)等影響,對價值問題重新提起興趣。

就中西雙方而言,價值(Value)都是一個新名詞,它是在近代古典經濟學派出現以後,才開始有的一個名詞。 就經濟學的觀點而言,價值是「需要的滿足」之表現,較能滿足需要的東西,就是人們認為較有價值的東西,並且它所指的是物質方面的東西。 自陸宰將這個名詞從經濟學使用到哲學上面以後,它的意義就不再僅限於物質方面,也包含精神方面的事物。 在古代中西雙方傳統思想中,與價值一詞大體相近的名詞,就是「好」與「善」這兩個字。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將價值一詞定義為指「人對任何目的的任何欲求、慾望或態度,它是影響人的思想及行為之意識形態上的動因。」

今日所謂善或好或價值,乃指知識上的真,情意感覺上的美,道德意志行為上的善,宗教信仰上的聖,以及實用生活上的利等等。 凡與價值或好、善相對的,我們可稱之為反價值或負價值,如不好、不善,如偽、惡、醜、魔、害等。 兩者之中暫無所謂好或不好的,無所謂善與不善的,或無所謂具價值的與具反價值的,則稱之為非價值,或在價值上中立,而成為無善或無不善。 大體而言,一切具價值的事物,都是人所欲得的、人所尋求的、喜悅的、愛護的、讚美的或崇敬的。而一切具負價值或反價值的事物,則都是人所不欲得的,人所不尋求的、厭棄的、憎恨的、貶斥的、鄙視的。而一切在價值上中立的事物,則我們暫時對它們無所謂欲與不欲,也就對它們無所謂好惡。

貳、歷史與文化的關係 德國歷史學家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認為,文化是高度發展的文明的衰微階段。當一個民族或帝國在全盛時期時,這個時期的社會與知識典型是屬於「文明的」;但當過了全盛時期而且發生僵化與停滯現象時,這個時期就是所謂的「文化」。 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也認為,世界的歷史乃是一連串文明的結合,每一個文明,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就是「文化」。 顯見歷史與文化的關係,如影隨形,關係極為密切 : (1)文化是歷史的先驅,也是歷史的必要內容。人類至少在一百萬年前即已有文化,但是人類在一百萬年前並沒有寫的歷史。在這一意義之下,文化不但是歷史的先驅,也是歷史的必要內容。這也就是說,人類可能有無歷史的文化,但不可能有無文化的歷史。

(2)歷史是人類生活過程的紀錄,文化則是人類生活內容的表現;不同的生活歷史,發展出不同的文化內容。以希臘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發展為例,希臘諸邦是屬於海島型的國家,過的是捕魚與經商的生活方式,日積月累,遂發展出代表其生活歷史的商業文化,具有向外開拓的外傾性格;中國則是屬於大陸型的國家,過的是農耕的生活方式,長久以來,就發展出代表其生活歷史的農業文化,表現安分自足的內傾性格。 (3)歷史事件影響一個文化的發展,並且激發不同文化間的互動,追求共同的目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聯合對抗希特勒(Adolf Hitler)的納粹德意志,法國、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國家組成軍事同盟共同對抗納粹黨;在亞洲,美國則聯合中國以及一些東亞國家,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行為。此兩大歷史事件對文化的發展與激發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顯而易見。 (4)歷史進化愈久遠,文化發展也愈充實而有光輝。文化的發展,隨著歷史的演進而不斷充實其內容,展現其光輝;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也必然是一個文化發達的國家。 (5)民族文化倚賴民族歷史而存在,民族歷史滅絕了,民族文化也必隨之消失。自古以來,無數文明古國的文化,都隨著國家的淪亡而滅絕,或名存而實亡。雅典淪亡了,雅典的歷史斷滅了,希臘文化也就消失了;羅馬帝國淪亡了,羅馬的歷史斷滅了,羅馬文化也就消失了。因為,民族是文化的母體,沒有了民族,也就沒有民族歷史,也就沒有民族文化。

參、文化與價值的關係 1.價值是文化構成的必要條件,也是支配行為的要素。 價值在不同的具體環境裡發芽、滋長,並且表現出不同的特殊性,它是實際生活的產品,但又可支配實際生活。我們要充分了解一個文化,必須深入地去了解它的價值系統,如果我們不了解一個文化的價值系統,那麼該一文化的事物呈現在我們前面時,將為不知有何意義且在時空中偶然碰在一起的一堆東西而已。 例如二次大戰期間,雲南昆明等地的美國軍人常請中國小姐一起拍照,但常遭中國小姐拒絕。美國軍人就說:「我不明白她為什麼這樣害羞?」他們的確不明白,因為他們從自己的文化價值出發,沒有摸清中國風俗習慣的文化價值系統。這也顯示出「入境問俗」之必要。 2.價值強烈影響人們選擇處理生活的方式,也深深影響著文化中的政治、經濟與生活方式。 例如美國的開創是建立在個人自由的信仰與價值上,宗教自由與公開表達個人的信仰與自由,是憲法的中心思想。因此整個政府與經濟體系,都以保障這份自由為依歸:民主的基礎,在於每個人都擁有政治候選人的自由;企業自由化是開放市場、允許個人擁有自營事業、選擇製造的產品,並且自由買賣的經濟體系。 美國開國元老所設計的民主和自由經濟體制,就是基於對個人自由的信仰與維護個人選擇自由的價值觀。價值觀念對於文化發展的深刻影響,可見一斑。

3.不同的歷史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價值觀念。 許多文化將價值歸類為不同的事物,例如物質、社會關係、技術能力、藝術才能、教育和宗教信仰,獨特的歷史與經驗,塑造出文化間不同的信仰與價值。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篤信宗教或注重精神生活的人們,每天祈福或冥想;有些人,根據他們的教義,日行一善;有些人,前往真神的聖地朝拜。 無論如何,我們要注意,不是同一個文化裡的每個人都有相同的信仰與價值觀。對於外人而言,一個文化的信仰與價值,可能是混亂的,行不通的。 例如,印度的印度教禁止食用牛肉,他們敬畏牛,因為牛被視為是神聖不可侵犯;但是對於非印度教徒來說,牛只是工具,只是食物,不是神聖的動物。

4.各種文化分子有保持各自不同文化價值的權利。 我們必須承認各種文化分子有保持各自不同文化價值的權利,憑藉武力來把自己的風俗、制度、價值觀念灌輸給不同的文化,而且對不接受者施以懲罰,這可能引起文化的不安。文化的不安,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例如有的社會,宴客時要用很多的器具以顯豪華;可是,在食前必須洗手的社會看來,餐桌上擺那麼多東西簡直是不潔,並且那種做作近乎鄙俗。 印第安人從磨光的石斧得到美感,也許中國農人會把它丟在屋角裏去。非回教徒覺得紅燒豬肉鮮美,但回教徒則認為不潔。當美國人說中國茶苦時,他忘記咖啡更苦。當中國人聽說非洲土人吃蟲時搖搖頭說他們野蠻,卻忘記了自己吃蠶蛹,而廣東人對蟲、蛇的興味正不下於非洲人。

5.文化與價值脣齒相依,文化淪亡了,依附文化而存在的價值體系也將隨之崩解。 以中國文化為例,中國在一八四0中英鴉片戰爭失敗以後,西方國家的勢力逐漸深入中國,緊隨著此一股勢力滲透而來的西方文化,也開始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的衝擊。而在西方文化的強力衝擊之下,作為中國主調體系的儒家文化已被衝毀,儒家在中國文化中已喪失其主導的地位,而儒家那一套以倫常規範為中心的價值體系也開始崩解,不復能在中國社會發揮其維繫世道人心的力量與作用。 總結而言,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區域化(regionalization)是當前國際政經關係發展的重要兩股動力趨勢。前者是一個多重意義的發展,涉及到政治、經濟、科技、社會、文化、生態等,大致表徵為一個全球社會的逐漸成形,資訊與文化的互動溝通使人們表現出共同行為,呈現一體化趨勢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演進,在全球化的動力趨勢之下,一些具有普遍性質的價值觀念顯然已逐漸在發展型塑中。

西式用餐禮儀 基本常識 一、提早預約餐廳。 二、接受他人邀請時,應儘早回覆。 三、進入餐廳時,需由侍者(領檯)帶領入坐,不可冒然入位。 一、提早預約餐廳。  二、接受他人邀請時,應儘早回覆。  三、進入餐廳時,需由侍者(領檯)帶領入坐,不可冒然入位。 四、一般椅子是由左側入座,而上位則是在離出口最遠,能看清楚全場的安靜位子。通常面對正門者為上座,背對正門者為下座。女士優先。在排定西餐座次時,主位請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位居第二位。男女交叉排列,生人與熟人交叉排列。 五、點菜時,送上來的料理數目必需和用餐人數配合。 六、選擇單點料理時,要依照套餐的順序來點菜。 七、用餐時,補妝要到化妝室,避免在眾人面前補妝。  八、事情必需在事前安排妥當,避免中途離席。  九、不可大聲喧嘩。用餐時,亦不可發出聲音。  十、用餐速度賓主需互相配合。 十一、留意殘留在杯子邊緣的口紅印。

點菜與餐巾的用途 看菜單時,不熟悉的項目可以問服務生,因為回答客人的問題是服務生的職責之一。一般而言,女士先點,男士後點。 西餐點菜,女士不能沒主見。(自己沒有主見、不知道要吃什麼,並非上客) 當主人打開餐巾時,表示進餐開始,此時,其他人也必須打開自己的餐巾。 如果是小型餐巾就全部打開,大型餐巾就對折一半,然後鋪在膝上。一般人常常一坐下 就打開餐巾鋪在膝上,其實應該要等主人先這麼做,其它人才能跟著做。 整個用餐過程中,餐巾都要鋪在膝上,以便必要時用來輕拭嘴部。 用餐中途如果要暫時離開,應該把餐巾留在椅子上,服務生看到就知道你還會再回來。當主人把他/她的餐巾放在餐桌上時,表示用餐結束,此時,其它人也必須把餐巾整齊地放在餐桌上自己餐盤的右邊 (但餐巾不可折疊或揉成一團) 。

喝湯的禮儀 西式料理用餐時,不能發出聲音為一大原則。如果在喝湯時發出聲音就是違反禮儀。日本人認為湯是飲料,而西式料理則認為湯是食物,是用來食用而非飲用。 食用裝在有雙耳的湯杯中時,為了測試湯的冷熱程度,可以使用附帶的小湯匙先試一口。使用後的小湯匙可以放在靠近身體這一邊的底盤上;不可置於湯杯中。試過湯的溫度後,可以用雙手拿著湯杯耳,把湯杯端到口邊直接飲用。至於湯中的食物則可以用湯匙來舀食。 沒有湯耳的湯盤,要用大湯匙來舀食。拿湯匙的姿勢像握鉛筆一樣,由內經外側舀食。由內經外舀食是屬英國式;反之則是法國式,日本一般採用英國式。把湯倒入口中時,不可發出聲音,然後再用沒有殘留湯的湯匙,由自己的面前往外舀湯進食。 使用完畢後把湯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盤上,或是放在盤中。謹記把湯匙的柄放在右邊的原則,而湯匙凹陷的部份必須向上;湯杯與湯盤都是如此。用湯時,不可噘起嘴來用力把湯吹涼。

食用麵包的禮儀 一、放置麵包的位置一定是製於主菜的左側。 二、如果一開始就有麵包,要知道在餐具左側的麵包是屬於你的。 三、如果選擇的如法國麵包一般的麵包時: 食用時可用左手拿麵包,再用右手把麵包撕成小塊,然後用左手拿著小麵包,而用右手塗抹奶油。 要注意的是把麵包撕成小塊後再塗奶油。 四、塗抹奶油時,要使用個人的奶油刀,如果沒有附上奶油刀,則可使用料理用刀。 五、必須注意不可獨占共用的奶油刀。

西式餐桌禮儀 餐具的擺設- 一、大致上,擺在中央的稱為擺飾盤,用來裝一般料理 二、餐巾一般是置於裝飾盤的上面或左。 三、盤子旁邊擺刀、叉、湯匙等。依用餐順序:前菜、湯、料理、魚類、肉類、視所需由外而內取用。 四、右上角會擺設玻璃杯類的餐具: 最大的是裝水用的高腳杯。 次大的是紅葡萄酒所用的。 略瘦長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 視情況也會擺上香檳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 五、左手邊是麵包盤和奶油刀,裝飾盤對面則放咖啡或吃點心所用的小湯匙和刀叉。

刀叉的使用方法 一、拿刀叉的手是固定的,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二、拿刀的手的食指,壓著刀叉的背柄來使用,如此才能使力。 三、叉子不只用來壓食物和叉東西而已,也可以用來舀豆子和米飯。 四、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以使用右手。 五、用餐中,有事而離席時,必須把刀叉擺成八字型放在餐盤上。 六、用餐結束後,則是平行的斜放在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