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有效性的思考与策略 ——对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分析及命题趋势的思考 高考复习有效性的思考与策略 ——对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分析及命题趋势的思考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王艳春 wyc9930@126.com 2014年4月
正确认识: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 1.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人的创造力首先来自于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然后才是某种方法。 2.具有良好的思维素质。 系统性、严密性、综合性、创造性 3.具有批判意识和实践技能。 批判意识、实践技能是学习潜质和创造力的主要体现。
思维的系统性 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 A: ; B: ;C: ;D: 。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H2O、NH3、NH4+、OH- (2)Al3++3NH3·H2O===Al(OH)3↓+3NH4+ Mg2++2NH3·H2O===Mg(OH)2↓+2NH4+
思维的创造性 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片刻红色褪去。 (1)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因为溶液中存在H2O2。试设计实验证明试管内的溶液中可能有H2O2存在,请简述实验操作。 在上面液体中加入MnO2,然后再加入酚酞,如果酚酞不褪色,表明推测正确。原理:过氧化锰催化下过氧化氢能在室温快速分解,消除掉过氧化氢。
批判性和实践技能 在实验室中,可利用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铵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反应,获得碳酸氢钠结晶。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NH3 + CO2 + NaCl + H2O = NH4Cl + NaHCO3(晶体) 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3)该校学生利用此套装置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连接一个盛有 的洗气装置,作用是 。 (4)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在B中的试管内析出了晶体,经必要的操作后得到了一种纯净的晶体。现有下列试剂:盐酸、浓氨水、生石灰、蒸馏水,利用本题所提供的试剂(只限一种)及试管、酒精灯等主要仪器,通过简单实验判断该晶体是碳酸氢钠晶体,而不是碳酸氢铵或食盐晶体,简述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
(5)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 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 (5)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NaHCO3的产为 。 (1)CaCO3+2H+ ==== Ca2++CO2+H2O;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 (3)A与B 饱和NaHCO3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除去CO2中混合的HCl气体 (4)取少量晶体置于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还有白色固体剩余,则晶体不是NH4HCO3;待试管冷却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适量盐酸,若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则晶体是NaHCO3,而不是食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5)60%
认真研究“考纲”,把握命题方向 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育改革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新课标考试大纲、新教材有了一些明显变化: (1)增加实验比重; (2)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向更重视知识传播过程中渗透化学思想、化学方法教育转变; (3)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我们要根据新课标考试大纲、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注意调整高三化学教学的思路,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间,加强理论方法指导,强化和优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研究意识,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关注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变化 (1)考试能力要求的变化 (2)考试范围的变化 (3)考试内容的变化 (4)题型示例的变化
2014高考化学命题的趋势 (1)紧扣课本上的内容的命题,考查引导对教材内容学习过程的体验。样题中大部分都是紧扣教材内容的试题,而且难度下降,这个重要的高考命题视角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上去,能否颠覆题海备考这一颠覆不破的怪圈,我们拭目以待。
2014高考化学命题的趋势 (2)更加明确考查学生三大核心能力,从2014考试说明样题的变化,非常明显突出新信息的接受吸收,及整合已有知识信息的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是理科学习的核心,一个理科学生学习、考试中具备全面准确获取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够进行较为严谨的逻辑思维,将无往而不胜。
一、分析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及命题方向 以2012 年、2013年高考试题(必考大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为例
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及命题方向 试题情景陌生化 文字叙述图表(图像)化 定性问题定量化 化学问题综合化 化学计算复杂化
从命题思路上,高考只有两种类型题 陌生中考熟悉 熟悉中考陌生 2008年理综合化学试题——28题
28.(13分) 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元素Z是 ;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 ;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
从能力要求上,高考试题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涉及记忆能力的试题。考核的试知识的储存和联系,考查学生对中学所学的知识,主要是高中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考查的重点是在知识间的联系上,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这部分试题占试卷的比例逐年下降。 第二类: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掌握和应用。这部分试题是当前考核重点,所占比例最大。 第三类:相关能力的发展。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能力等等,这部分试题的比例逐年上升。
从针对考生的对象而言,高考试题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送分题。主要是基础性的试题,该类题不一定是小题,还包括一些综合题或大题中的某些小问。 第二类:中档题。主要是方法、技巧性的试题。要求能够进分数线的考生都能较好地完成。 第三类:高档题。主要是思维、综合、创新、开放型试题。拉开进分数线后的考生的距离,基本是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 第四类题:潜能题。是为那些有潜能、思维灵活的学生准备的。不仅包括压轴题,还包括一些闪光点、亮点。
对高考理综合化学题型的思考 7个选择题 3个必考大题 1个选作题 元素化合物内容 实验内容 反应原理内容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认真研究历年各省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无疑对中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试卷是一条重要的信息渠道。高考试题只有自己亲自做,才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透过试题领会其潜在的导向、信息,从而达到理性的升华,最终促进自身教学思想的转变,矫正教学思路。 高考题型有一些是固定的,重复率几乎100%,如化学与生活、离子共存、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有机物合成、元素周期表推断、原电池与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而有些题则逐渐淡去,如填空题中的元素化合物的框图题。
二、有效复习的策略 ——复习中应深刻思考的几个问题
如何才能增强学生提取知识灵活性呢?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敏锐、灵活地把所学提取出来,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源自思维品质的差异。 知识有无意义、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程度、知识是否具有一个较好 的体系等都直接影响学生提取知识的灵活性。
通读教材,构建宏观的知识体系 通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 做法:以课本目录为基础,回忆每个子目录下城要掌握的具体内容,模糊的地方及时翻查教材,最终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模块与模块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亦断亦连、亦断还连,某一块的知识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有一个逐渐丰富、逐步提高的过程。 通读教材时需要将他们整合到一起,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某一块知识的全貌,知识体系也会变得简约。
用以致学,在任务型情境中再现知识 为什么打开浓硝酸的试剂瓶会出现白雾? 将两支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白烟? 上述实验改用浓硫酸会不会产生白烟,为什么? 为什么浓硝酸要用棕色瓶保存?… … … 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中提取知识的过程。
多维交叉,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 变换组织的视角,从多个角度来组织相关知识,将会使这些知识在更多的场合中被提取,并与更多的知识发生联系。 如从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为组织视角,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次氯酸钙溶液反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与水玻璃反应、与苯酚钠溶液反应、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以及酯化反应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二氧化硫与碳酸钠及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等知识联系起来。 组织视角也可以建立在思维相似点的基础上。 每变换一个角度,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就被重组一次,这样知识间的联系就不再单调,面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三、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 学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1、化学用语不规范 2、忽视知识的细节 3、开放性问题迷茫 4、计算分析能力差 5、思维严谨性不够
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 提高学生答题的速度和效率 训练学生沉着应战的考试心里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正确评价自己 学会制定答题时的战略战术 考试时要会调整改变战略战术 对选作试题作出正确的选择勇于舍弃
面对高考——我们要多角度思考 从命题思路角度思考 从阅卷评分角度思考 从考生答题心里角度思考 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思考 教师复习计划抽制定及调整 学校制定的高考目标是否符合实际
竞争获胜的健康心态 得之泰然 失之淡然 争其必然 顺其自然
谢谢! wyc9930@126.com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