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
炎性肠病 定义: 广义:炎性肠病应包括肠道所有的炎性疾患, 主要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狭义:炎性肠病就是指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
病因:不明确 1、环境因素:有明显的地域性 2、遗传因素: 3、感染因素:对自身正常肠道正常菌丛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耐受缺失) 4、免疫因素:肠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炎症感染因素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一 、概述 定义: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结肠炎,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病变位于粘膜和粘膜下层,临床表现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等,病程漫长,多为活动期和缓解期交替。 以20~40岁多见,男女无差别。
病理 1、病变部位: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 2、病变限于粘膜的粘膜下层 3、病理变化过程: 弥漫性炎症反应:充血、水肿、糜烂、出血、隐窝脓肿(镜下大量炎性细胞)、表浅性溃疡(多发、不规则形)、大片溃疡(仅达粘膜下层)、肉芽组织增生、修复、假息肉形成、结肠袋消失、肠腔缩窄、肠管变短。
临床表现 起病方式、特点: 多呈慢性经过,发作与缓解交替,迁延数年,逐渐加重。 症 状: 1、消化系统表现:腹泻、腹痛。 症 状: 1、消化系统表现:腹泻、腹痛。 1)腹泻(最主要):黏液脓血便 病变限于直肠和结肠者:可有腹泻于便秘交替 2)腹痛: 轻者或缓解期:无或仅有腹部不适 活动期:轻度或中度腹痛,重者:持续剧痛 部位:左下腹或下腹阵痛 疼痛规律:疼痛—便意---便后缓解,伴有里急后重、 3)其它: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2、全身表现:发热,消瘦、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和贫血 3.肠外表现:口腔溃疡、结节红斑,关节炎等 5.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肛瘘等 体 征: 1、慢性病容,重者贫血貌; 2、腹部触诊: 轻-左下腹轻压痛; 重—明显的鼓肠、压痛 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出血、肠穿孔、结肠癌变
临床分型 1、根据病程分型: 初发型:首次发作 慢性复发型:最多见,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 慢性迁延型:症状持续半年以上 急性暴发型:少见,严重,全身毒血症状明显 2、根据病情分型: 轻度—多见,便次 4/日,无发热、血便、贫血。 重度—全身和消化道症状明显。 中度—介于轻重之间。
临床分型 3、根据病变范围: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全结肠炎 4、分期:活动期、缓解期
辅助检查 1.血液:贫血、WBC、ESR,白蛋白、 C反应性蛋白 2.粪便:粘液脓血,镜检红、白细胞 病原体全阴性(排除感染性结炎)。 3.自身抗体检测 4、结肠镜检查 5.钡灌肠: 急性期(早期)—皱襞粗大紊乱 活动期(溃疡)—锯齿状边缘 缓解期(后期)—结肠袋消失、肠壁僵硬假息肉至圆形充盈缺损。
诊断要点 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和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在排除感染性肠道疾病基础上,结和肠镜检查、钡灌肠
治 疗 (一)一般治疗:休息、饮食控制,补液、输血、白蛋白、腹痛忌用解痉剂以防中毒性巨结肠。 (二)氨基水杨酸制剂: 治 疗 (一)一般治疗:休息、饮食控制,补液、输血、白蛋白、腹痛忌用解痉剂以防中毒性巨结肠。 (二)氨基水杨酸制剂: 柳氮磺吡啶SASP 1g Bid 用药3-4周后症状缓解用维持量至症状消失、肠镜复查病变明显好转后减量维持6月以上。 (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适用于重型、暴发型。 (四)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 (五)手术:肠穿孔、瘘管、脓肿、癌变及中毒性巨结肠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
护理诊断 腹泻:与炎症导致肠粘膜对水钠吸收障碍及 结肠运动功能失常有关 疼痛: 腹痛 与肠道炎症、溃疡有关 疼痛: 腹痛 与肠道炎症、溃疡有关 营养失调: 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腹泻及吸收 障碍有关
护理 一般护理:饮食、休息、病情观察 用药护理 症状护理:腹痛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