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眼一科 任 华
第一节 概述 1、位置: 眼睑覆盖眼球前部,呈帘状结构,上睑较下睑宽大。 2、眼睑组织学: (1)皮肤层:柔软,薄,易形成皱褶。 (2)皮下组织层:疏松结缔组织,少量脂肪,易出血,水肿。 (3)肌层:2种横纹肌。 眼轮匝肌:面神经支配,司眼睑闭合。麻痹引起睑裂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 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 ,上睑提起,麻痹引起上睑下垂。 (4)睑板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睑板内有若干与睑缘垂直排列的睑板腺,开口于睑缘,分泌类脂质,参与泪膜形成,对眼表面起润滑作用。 (5)结膜层:紧贴睑板内面黏膜组织。
3、眼睑功能: 保护眼球 眼睑反射性闭合,可以阻挡强光和异物 瞬目运动可以清洁眼表面,将泪液均匀地散布于角膜表面,防止干燥 睑缘长有睫毛,阻挡灰尘减弱强光。
4、治疗眼睑病时注意事项 (1)眼睑在颜面部占重要地位,在治疗眼睑病及处理眼外伤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眼睑的完整性及其与眼球的正常关系。避免畸形,造成睑内翻或外翻,影响功能。 (2)外伤缝合时,应按眼睑解剖结构,分层缝合,不应切除皮肤。 (3)治疗眼睑疾病时,皮肤切口应与睑缘平行,睑结膜面切口时应与睑缘垂直。 (4)美容问题。 眼睑的形态对人的外观非常重要,所以治疗时注意眼睑美容,皮肤切口注意切口方向、位置、大小。缝合时,应用无损伤缝合线,减少瘢痕形成,预防感染。
眼睑疾病的常见类型: 炎症 位置与功能异常 先天性异常 肿瘤
第二节 眼睑炎症 睑腺炎 睑板腺囊肿 睑缘炎
一、睑腺炎(hordeolum) 又称麦粒肿 1、外睑腺炎:细菌感染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腺体,包括皮脂腺及变态汗腺。 2、内睑腺炎:睑板腺感染。 (一)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 1、症状:急性炎症表现,患处红、肿、热、痛。 2、体征: 外睑腺炎:炎症位于睫毛根部睑缘处。 内睑腺炎:炎症浸润局限于睑板腺内,疼痛明显 几种特殊情况应当注意: 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抵抗力差的患者; 炎症可以扩散,引起眼睑蜂窝织炎,或海绵窦脓毒血栓,甚至发生败血症。
(三)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易于诊断。 (四)治疗 1、早期: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有利于炎症吸收。每次10~15min,每日3~4次。 眼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每日4~6次,控制感染。 2、脓肿形成,切开排脓。 外睑腺炎切口在皮肤面,与睑缘平行,与眼睑皮纹一致,减少瘢痕形成。脓肿较大应放引流。 内睑腺炎切口与睑缘垂直,以免切断睑板腺管。 当脓肿未形成时,不应切开,更不能挤压,以免炎症扩散。因眼睑颜面静脉无瓣膜,感染扩散引起眼睑蜂窝织炎,或败血症。
二、睑板腺囊肿(chalazion) 又称霰粒肿。 1、病因:睑板腺开口阻塞,腺体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它有一纤维结缔组织包囊,囊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及慢性炎细胞浸润。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肿块,大小不一,没有压痛。 一般多发生于上睑,也可发生于上下眼睑或双眼同时发生。病程进展缓慢。 (1)小的无任何症状。 (2)大的可有异物感,触及无痛肿物。 (3)大的肿块可以压迫眼球产生散光, 使视力下降。 (4)病程:小的可自行吸收,或长期不变,也可逐渐长大。或自行破溃。 体征:皮肤轻微隆起,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睑结膜面可见到暗红色病灶,也可以破溃形成肉芽肿,若继发感染,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时,临床表现同内睑腺炎。
3、诊断 根据患者无痛性眼睑硬结,可以诊断。 对于复发性或老年人的睑板腺囊肿,应切除肿物作病理检查,除外睑板腺癌。 4、治疗 小的无症状,不需治疗。 大而有症状,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向囊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促进吸收。热敷。 (2)手术治疗 局麻下,结膜面切开,切口垂直睑缘,排出囊内物质,切除包囊。 对于复发者或老年人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
麦粒肿与霰粒肿的鉴别 麦粒肿 霰粒肿 病因 眼睑腺体细菌性感染 睑板腺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病程 疾病急,先有局部感染炎症表现后有硬结 疾病慢,先局部有无痛性硬结,继发感染后有炎症表现 症状 局部红、肿、热、痛 局部无痛性硬结,继发感染有红、肿、热、痛 体征 局部硬结有压痛,睑结膜充血,黄色脓点 局部硬结无压痛,睑结膜面呈紫红色 治疗 未化脓,局部热敷、抗感染;化脓后切开引流 手术刮除
三、睑缘炎( blepharitis) 是指眼睑边缘、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分为鳞屑性、溃疡性、眦部睑缘炎三种。
(一)、鳞屑性睑缘炎 1、病因:睑缘皮脂溢出引起的慢性炎症。患处常有卵圆皮屑牙胞菌, 它能把脂类分解为有刺激性的脂肪酸。 诱因:屈光不正、视疲劳、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劣质化妆品。 2、临床表现 症状:眼部痒、刺痛、烧灼感,长期不愈,导致睑缘肥厚、外翻流泪。 体征:睑缘充血潮红;睫毛和睑缘 有上皮鳞屑附着及黄色蜡样结痂; 去除鳞屑和痂皮后露出充血的睑缘; 睫毛易脱落,可再生; 睑缘肥厚外翻。 3、治疗 (1)去除诱因和刺激因素。 (2)眼局部,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清洁睑缘,去除鳞屑;涂抗生素眼膏。每日2~3次。痊愈后每日1次,至少持续2周,以防复发。
(二)、溃疡性睑缘炎 1、病因 睫毛毛囊及其附属腺体的慢性或亚急性化脓性炎症。 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也可由鳞屑性睑缘炎遭受感染后转变而来。 诱因:屈光不正,视疲劳、营养不良、不良卫生习惯。 2、临床表现 症状:眼部痒、刺痛、烧灼感,症状明显。 体征: 睑缘充血,睫毛根部散在小脓泡。有痂皮覆盖;去除痂皮,露出小溃疡。因毛囊破坏,睫毛不能再生,形成秃睫。溃疡愈合睑缘肥厚变形,瘢痕收缩,睫毛乱生,睑外翻,泪小点阻塞,流泪。 3、治疗:比较顽固,应积极治疗。 (1)去除各种诱因,注意个人卫生 (2)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清洁睑缘,去除痂皮,清除毛囊 中的脓液;涂抗生素眼膏。 按摩睑缘,每日4次,炎症消退后应持续治疗2~3周,以防复发。
(三)眦部睑缘炎 病因 多因莫--阿双杆菌感染,或因维生素B2缺乏。 临床表现 1、症状:多为双侧内眦部。眼部痒、异物感、烧灼感 2、体征:内眦部睑缘和皮肤充血, 肿胀、侵渍糜烂。临近结膜伴有慢性炎症:结膜充血,肥厚,粘性分泌物。 3、治疗 0.25%~0.5%硫酸锌眼液点眼,每日3~4次,抑制莫--阿双杆菌产生的酶。口服维生素B2。 治疗慢性结膜炎。
第三节 眼 睑 肿 瘤 一、良性肿瘤 (一) 眼睑血管瘤 (hemangioma of the lid) 是血管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 第三节 眼 睑 肿 瘤 一、良性肿瘤 (一) 眼睑血管瘤 (hemangioma of the lid) 是血管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 1.毛细血管瘤 (capillary hemangioma) 是最常见的眼睑血管瘤,由增生的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组成。 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生长迅速,至7岁时常自行退缩。 如果部位表浅,呈鲜红色,因此称为“草莓痣”;如果部位较深在,则呈蓝色或紫色。 一般无刺激症状。 深在的血管瘤可能累及眼眶,导致眼眶扩大。 患眼可因血管瘤的压迫产生散光,导致屈光参差、斜视或弱视。
2. 海绵状血管瘤 也是常见的眼睑血管瘤, 为成人眼眶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由内皮细胞衬里、管壁有平滑肌的大血管腔组成。这种血管瘤是发育性的,而不是先天性的,常在10岁前发生。 它不会自行退缩,而会增大。
(二) 色素痣 (nevus) 是眼睑先天性扁平或隆起的病变,境界清楚,由痣细胞构成。 好发于东方人和黑人,无恶性趋势。如发生于白人,则有恶性趋势。 【治疗】①色素痣如无迅速增大变黑及破溃出血等恶变迹象时,可不必治疗。②如为美容而需切除时,必须完整而彻底,否则残留的痣细胞可能受手术刺激而恶变。
(三)黄斑瘤 (xanthelasma) 常见于中老年人。可发生于遗传性血脂过高、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血脂过高的患者中,但多数患者的血脂正常。 病变位于上睑近内眦部,有时下睑也有,常为双侧,呈柔软的扁平黄色斑,稍隆起,与周围正常皮肤的境界清楚。 黄斑瘤实际上并非是肿瘤,而是类脂样物质在皮肤组织中的沉积。除非为美容可手术切除,否则不必治疗。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
二、恶性肿瘤 (一) 基底细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 为我国最常见眼睑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 光化学损伤是基底细胞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好发于下睑近内眦部。 患者无疼痛感。 病程稍久肿瘤中央部出现溃疡,其边缘潜行,形状如火山口,并逐渐向周围组织侵蚀,引起广泛破坏。 它罕有转移。 【治疗】此肿瘤对放射治疗敏感,因此应早期切除后再行放射治疗。
(二) 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是一种表皮角化细胞恶性新生物。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好发于睑缘皮肤粘膜移行处。生长缓慢,患者无疼痛感。 它不但向周围和深部侵蚀,还侵犯皮下组织、睑板、眼球、眼眶和颅内,可经淋巴系统向远处淋巴结转移。 【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大小,确定眼睑切除范围,再行放射治疗。
第四节 眼睑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 正常眼睑位置应是: ①眼睑与眼球表面紧密相贴,中间有一潜在毛细间隙。 第四节 眼睑位置、功能和先天异常 正常眼睑位置应是: ①眼睑与眼球表面紧密相贴,中间有一潜在毛细间隙。 ②上下睑睫毛应充分伸展指向前方,排列整齐,不与角膜相接触,能阻挡灰尘、汗水等侵入眼内。 ③上下睑能紧密闭合。 ④上睑能上举至瞳孔上缘。 ⑤上下泪点贴靠在泪阜基部,使泪液顺利进入泪道。 获得性或先天性眼睑位置异常可引起眼睑功能的异常,造成眼球的伤害。
一、倒睫与乱睫 倒睫 (trichiasis) 是指睫毛向后生长,乱睫 (aberrant lashes) 是指睫毛不规则生长。两者都可致睫毛触及眼球。 【病因】能引起睑内翻的各种原因,均能造成倒睫,其中以沙眼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眼痛、流泪和异物感。由于睫毛长期磨擦眼球,导致结膜充血、角膜浅层混浊、血管新生、角膜上皮角化、角膜溃疡。 【诊断】肉眼下检查即可发现倒睫或乱睫。 【治疗】拔睫镊拔除 行电解法破坏倒睫的毛囊。 手术矫正。
二、睑内翻 睑内翻(entropion)是指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位置异常。当睑内翻达一定程度时,睫毛也倒向眼球。因此睑内翻和倒睫常同时存在。 【分类与病因】睑内翻可分为三类: 1.先天性睑内翻 (congenital entropion)多见于婴幼儿,女性多于男性,大多由于内眦赘皮、睑缘部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引起。 2.痉挛性睑内翻 (spastic entropion)多发生于下睑,常见于老年人,又称老年性睑内翻。 3.瘢痕性睑内翻 (cicatricial entropion)上下睑均可发生。由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沙眼引起者常见。此外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疮等病之后也可发生。 【临床表现】同倒睫 【治疗】针对病因
三、睑外翻 睑外翻(ectropion)是指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睑结膜常不同程度的暴露在外,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 【分类与病因】 睑外翻可分为三类: 1.瘢痕性睑外翻 (cicatricial ectropion)眼睑皮肤面瘢痕性收缩所致。睑皮肤瘢痕可由创伤、烧伤、化学伤、眼睑溃疡、睑缘骨髓炎或睑部手术等引起。 2.老年性睑外翻 (senile ectropion)仅限于下睑。由于老年人眼轮匝肌功能减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并因下睑重量使之下坠而引起。 3.麻痹性睑外翻 (paralytic ectropion)也仅限于下睑。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又因下睑重量使之下坠而发生。 【临床表现】 轻度:溢泪 重度:结膜、角膜暴露 【治疗】
四、眼睑闭合不全 眼睑闭合不全又称兔眼 (lagophthalmus),指上、下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导致部分眼球暴露的情况。 【病因】 ①最常见原因为面神经麻痹后 ②其次为瘢痕性睑外翻 ③眼眶容积与眼球大小的比例失调(甲亢、先青、眶肿瘤) ④全身麻醉或重度昏迷时可发生暂时性功能性眼睑闭合不全。 【临床表现】 轻度:结膜;重度:角膜 【诊断】根据眼部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①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②保护角膜。
五、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ptosis) 指上睑的提上睑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即在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部超过角膜2mm。 【病因】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 【临床表现】①先天性:②获得性 【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做出诊断。 【治疗】①先天性:以手术治疗为主。②获得性:应先进行病因治疗或药物治疗,系统治疗半年以上无效再考虑手术。③较为合乎生理和美容要求的手术方式为提上睑肌缩短术。
六、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 (epicanthus) 是遮盖内眦部垂直的半月状皮肤皱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异常。在所有种族3~6个月的幼儿中常见。 【临床表现】常为双侧。 本病常合并上睑下垂、睑裂缩小、内斜视、眼球向上运动障碍及先天性睑缘内翻。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做出诊断。 【治疗】一般不需治疗。待鼻梁充分发育后,此皱襞大多消失。如为美容可行整形手术。如合并其他先天异常,应酌情手术矫正。
结 膜 病
结膜是由自眼睑缘间部粘膜开始,覆盖于眼睑后部和眼球前部的一层半透明的粘膜组织,富含神经和血管。 球结膜 睑结膜 穹窿结膜
结 膜 炎
概念: 眼结膜表面大部分暴露于外界,易受外界因素的损伤,且结膜囊内有适当的温度与 湿度,故此易受病原体感染而发生炎症,这种炎症通称为结膜炎(conjunctivitis)。
病 因 1. 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或寄生虫感染。 2. 物理性刺激:风沙、烟尘、紫外线、红外线等。 3. 化学性损伤:医用药品、酸碱及有毒气体等。 4. 免疫性病变或肺结核、梅毒等全身病变。
分 类 按病因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和免疫相关性结膜炎。 按病程可分超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结膜炎。 按病理反应可分为乳头性、滤泡性、膜性、瘢痕性和肉芽肿性结膜炎。
临 床 表 现 1. 症 状 异物感 灼热感 发痒及流泪 疼痛及畏光
2. 体 症 (1)结膜充血和水肿 (2)分泌物增多 (3)结膜下出血 (4)乳头增生 (5) 滤泡形成 (6)膜或假膜形成 2. 体 症 (1)结膜充血和水肿 (2)分泌物增多 (3)结膜下出血 (4)乳头增生 (5) 滤泡形成 (6)膜或假膜形成 (7)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1)结膜充血和水肿 特点:表层血管充血,以穹窿部明显,向角膜缘方向充血减轻,这些表层血管可随结膜机械性移动而移动 血管扩张时的渗出液进入到疏松的球结膜下组织
充血鉴别
(2)分泌物增多 可为脓性、粘脓性或浆液性
(3)结膜下出血 色鲜红,量多时呈暗红色
(4) 乳头增生(5) 滤泡形成 半透明隆起,中央无血管,血管从周边基底部向顶部逐渐消失。 由增生肥大的上皮层皱叠或隆凸而成,裂隙灯下见中心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到达顶端,并呈轮辐样散开
(6)膜或假膜形成 病毒性、春季性、包涵体及念珠菌性
(7)结膜瘢痕
实 验 室 检 查 1.临床检查 2.细胞学检查 3.病原体的培养检 测、分离、鉴定
治疗原则首先应去除致病原因。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全身治疗。 眼药水滴眼是结膜炎的最基本的给药途径 冲洗结膜囊 各种抗生素眼药膏涂眼 全身治疗 急性结膜炎切勿包眼
细菌性结膜炎(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发病快慢:超急性(24小时内)、急性或亚急性(几小时至几天)及慢性(数天至数周) 病情程度:轻、中、重 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结膜囊脓性、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
一、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特点] 传染性极强,破坏性很大的化脓性结膜炎。其中以淋球菌性结膜炎多见(gonococcal comjunctivitis)。 [病因]为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引起淋球菌性结膜炎主要是通过生殖器-眼接触或生殖器-手-眼传播。在成人多为自身感染,新生儿则通过患有淋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分泌物直接传染。
[临床表现] 1.症状: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 2-3天发病,双眼同时 受累。眼痛、畏光、 流泪。
2.体征: (1)眼睑高度水肿,睑球结膜 充血水肿,有的病例有假膜。
(2)病初分泌物为浆液性或血性,不久 变为脓性,称为脓漏眼。
(3)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4)严重病例可合并有角膜炎的表现,可 迅速进展为角膜穿孔、眼内炎。 (5)可能并发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炎症。
成人淋球菌性结膜炎潜伏期为10h至2-3d,症状与新生儿相似,但相对较轻。 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多见于儿童,潜伏期仅数小时至1天。症状与成人淋球菌性结膜炎相似。严重者可发展成化脓性脑膜炎,危及生命。
[诊断]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
[治疗] 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 1.局部治疗 (1)用生理盐水或用3%硼酸水频冲洗结膜 囊。 (2)抗生素眼药水、眼膏。 (3)角膜受侵犯者按角膜溃疡治疗。 2.全身治疗 [预防] 患者须隔离。医生检查时应戴保护眼镜,并在检查后洗手,严格消毒患者和医生用过的器具。
二、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acute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俗称“红眼病”。 [特点] 1.多见于春秋季节 2.散发或流行 3.发病急,多双眼发病 4.显著的结膜充血,有血、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病因] 致病菌最常见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临床表现] 1.症状 (1)潜伏期1~3天,急性发病,两眼同时或先 后相隔1~2天发病。 (2)自觉流泪、异物感、灼热感、分泌物多。
2.体征 (1)结膜表面分泌物,分泌物 先为粘液性,以后呈脓性。 严重时结膜表面可覆盖一 层假膜。 (2)眼睑肿胀,结膜充血,以 穹窿部和睑结膜最为显著。 (3)偶可并发卡他性边缘性角 膜浸润或溃疡。 (4)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双球 菌引起者可发生结膜下出 血斑点并伴有全身症状。
[诊断] 1. 临床表现 2.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和细菌 [治疗] 1.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冲洗结膜囊 2.抗生素眼药水,抗生素眼膏 3.并发角膜炎时应按角膜炎原 则处理。 [预防] 消毒、隔离、防交叉 感染。
(chronic conjunctivitis) 三、慢性细菌性结膜炎 (chronic conjunctivitis) 可由急性结膜炎演变而来,或毒力较弱的病原菌感染所致。 多见于鼻泪管阻塞或慢性泪囊炎病人,或慢性睑缘炎或睑板腺功能异常者。
[临床表现] [治疗] 1.症状:自觉痒、异物感和眼疲劳,但也有无任何不适者。 2.体征 (1)分泌物不多,为粘液性或白色泡沫样。 (2)结膜充血主要为睑结膜充血。 (3)睑结膜可有少量乳头滤泡增生。 (4)睑结膜可肥厚,但无瘢痕和角膜血管翳。 [治疗] 首先要查找致病原因,而后针对不同致病原因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
沙眼(trachoma) 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此病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砂粒,故名沙眼。 [病因]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其抗原型为A、B、C、Ba等12个免疫型。
1.症状:潜伏期约为5~14天,平均7天。病人表现为畏光、流泪、异物感。分泌物粘稠。 2.体征: [临床表现] 1.症状:潜伏期约为5~14天,平均7天。病人表现为畏光、流泪、异物感。分泌物粘稠。 2.体征: 急性期: (1)睑球结膜充血显著。 (2)睑结膜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满布滤泡。
慢性期: (1)睑结膜充血减轻,血管模糊不清。 (2)乳头增生,滤泡形成,滤泡大小不等,融合,于上睑结膜和结膜上穹隆部最为显著。角膜缘滤泡发生瘢痕化改变,称为Herbert小凹。 (3)血管翳 (4)横纹瘢痕 网状 全白
我国的分期法: I期:进行活动期。上睑结膜乳头与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II期:退行期。上睑结膜自瘢痕开始发现至大部分变为瘢痕。仅留少许活动病变。 III期:完全结瘢期。上睑结膜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后遗症与并发症] 轻症沙眼及时治疗,治愈后仅睑结膜遗留疤痕,不影响视力,重症者常发生下列危害视力的后遗症与并发症。
1.睑内翻及倒睫 2.上睑下垂 3.睑球粘连 4.实质性结膜干燥症 5.慢性泪囊炎 6.角膜混浊
[诊断依据] 典型的沙眼可根据睑结膜的乳头、滤泡、角膜血管翳和结膜瘢痕的出现较易诊断 。 沙眼的诊断至少要符合下列中的二项: 1.上睑结膜滤泡:5个。 2.角膜缘滤泡及后遗症(Herber小凹)。 3.典型的睑结膜瘢痕。 4.角膜缘上方血管翳。 结膜刮片染色检查有沙眼包涵体。
[鉴别诊断] 1.慢性滤泡性结膜炎: (1)滤泡多见于下穹窿部及下睑结膜,滤泡形小,大小均匀,排列整齐(2)结膜不肥厚(3)不留瘢痕(4)无角膜血管翳 2.春季结膜炎:睑结膜的乳头大而扁平,上穹窿部无病变,也无角膜血管翳,分泌物涂片中见多数嗜酸性细胞。 3.包涵体性结膜炎:滤泡皆以下穹窿部及下睑结膜为显著,没有角膜血管翳和瘢痕,可自愈。 4.巨乳头性结膜炎:有明确的角膜接触镜配戴史。
[治疗] 包括全身和局部用药及并发症的治疗。 1.局部治疗: 0.1%利福平眼药水,红霉素 2.全身治疗: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口服强力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 3.并发症的治疗:针对沙眼的后遗症及并发症的矫治,睑内翻矫治术、慢性泪囊炎的泪囊鼻腔吻合术。
病毒性结膜炎 流行性角结膜炎:腺病毒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70型肠道病毒引起
流行性角结膜炎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强、发病急剧的眼病。 [病因] 病原体是腺病毒。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常合有角膜病变。 1.症状:刺激症状显著,自觉有异物感、刺痒、疼痛、畏光和流泪等。 2.体征: (1)眼睑水肿,睑球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 (2)睑结膜及穹窿部出现大量滤泡 (3)分泌物为水样,且少 (4)耳前淋巴肿大并有压痛 (5)半数病人浅层点状角膜炎
[诊断] 1.临床表现 2.并发浅层点状角膜炎 3.耳前淋巴肿大并有压痛 4.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见单核细胞增多
[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物 药物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急性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如干扰素滴眼剂、0.1%无环鸟苷、0.15%更昔洛韦、0.1%三氮唑核苷、4%吗啉双胍等 ,每小时一次 。
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conjunctivitis) 又名春季卡他,是季节性疾病,春夏季节天暖时发作,秋冬季天冷时缓解。多见于20岁以下的青年男性,常侵犯双眼,每年复发。 [病因] 有人认为本病为过敏反应性结膜炎,属变态反应第I型,但近年来研究指出IgG抗体及细胞免疫也与本病的发病机理有关。
[临床表现] 1.症状:奇痒。 2.体征: (1)睑结膜型:病变局限于上睑结膜,上睑结膜见很多硬而扁平大小不等的淡红色乳头,其排列如铺路石。乳头表面有一层乳样膜,擦下时为一透明索状物。分泌物量少呈粘胶状,涂片染色镜检显示嗜酸性细胞增多。 (2)角膜缘型:角膜缘部出现乳头肥大,使角膜缘呈现黄褐色或污红色增厚的胶状增厚,以上方角膜缘明显。 (3)混合型上述二型病变同时存在。
[治疗]有自限性,数年后可自行消退,一般不影响视力。 [诊断] 根据男性青少年好发,季节性反复发作,奇痒,分泌物中嗜酸性细胞多;上睑结膜乳头增生,状如扁平卵圆的铺路石,角膜缘部胶样结节。 [治疗]有自限性,数年后可自行消退,一般不影响视力。 1. 避开可能的致敏原 2. 药物治疗:2%~4%色甘酸钠可明显减轻症状,皮质类固醇眼药水点眼可减轻症状。
翼状胬肉(pterygiun) [病因] 推测与紫外线照射、干燥、接触风尘有一定关系。 [病理]翼状胬肉组织的结膜上皮增厚或变薄,偶尔显示发育不良,上皮下胶原纤维变性和出现纤维血管组织,常有轻度炎症改变。
[临床表现] 1.在睑裂部出现肥厚的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形似翼状故此得名。常发生在鼻侧。 2.三角形尖端称作头、角膜缘部称颈,球结膜上称体。翼状胬肉组织有水平走向的血管。 3.进行性胬肉表现为肥厚充血,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静止期胬肉薄而不充血。 4.翼状胬肉可牵引角膜引起散光,如侵及瞳孔区可影响视力。
如果翼状胬肉发展至近瞳孔区或引起明显散光时应手术切除。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眼部化学伤、热烧伤或炎症致的假性胬肉相鉴别。假性胬肉为脸结膜或球结膜侵入或粘连于角膜所致,可发生于任何方位,且没有翼状胬肉的特殊形态。 [治疗] 如果翼状胬肉发展至近瞳孔区或引起明显散光时应手术切除。
结膜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