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创造原理 第一部分:发明创造的十个原理 第二部分:发明创造的原则 www.themegallery.com
创造原理 创造技法 创造原则 创造原理,就是人们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规律和创造性行为的实施特点,总结出来并用以指导发明创造活动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它是创造技法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创造原则,就是人们开展发明创造活动所依据的法则和评判发明创造构思所凭借的标准。它对创造技法的实施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义。 创造技法,就是人们根据创造原理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创意,是促使发明创造活动完成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技巧。它是创造原理融会贯通以及具体运用的结果。 创造技法则是从创造原理中最终派生出来并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可操作的具体程序或步骤。 创造原理是创造技法之母。目前创造技法虽然多达数百种,但创造的原理并不很多。
第一部分: 发明创造的十个原理
一、综合原理 所谓综合原理,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人们应将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结合和统一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综合原理并不是将事物的各要素、各部分、各方面进行简单的加和,其基本特点和最高宗旨是根据事物各部分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全面地加以概括和总结、精练和提升,进而在思维中真实地再现出事物的整体。 中西医的结合就是一种综合。中西医结合并不是把中医和西医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经过仔细分析后取中、西医中的合理和适用部分加以组合的。 可见,综合是在科学分析基础上择优而进行的组合。据报道,俄罗斯生物学家从母鸭体内取出生长激素基因,与母鸡的基因相结合,培育出一种既有鸭子特征又保持母鸡原有习性的转基因母鸡。
事物各部分的内部属性和相互关系进行机械式的结合、加和性、简单 全面性 非加和性 结构复杂 发现自然规律:一种体现为学科内的知识综合; 综合性的学科:不同学科之间对不同理论和知识的综合。 科学发现:揭示某自然物质整体的结构与功能; 技术发明:人工合成的自然物质或全新的物体。
根据在思维过程中综合方式和综合对象的不同,综合原理可分为形式综合和辩证综合、实体综合和理论综合。 形式综合是将事物各部分的内部属性和相互关系进行机械式的结合。这种综合所产生的整体具有明显的加和性特征,其所借助的思维方式属于形式逻辑,因而只适合于结构简单且有机性差的研究对象。 辩证综合是将事物各部分的内部属性和相互关系进行全面性的有机结合。这种综合所产生的整体具有非加和性特征,其所借助的思维方式属于辩证思维,因而适合于结构复杂且有机性强的研究
实体综合是以物质实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体现为揭示某自然物质整体的结构与功能,另一种体现为人工合成的自然物质或全新的物体。前者导致科学发现。后者导致技术发明。 理论综合是对已有的科学知识所进行的综合,它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体现为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另一种体现为在不同学科之间对不同理论和知识的综合。前者导致发现自然规律,建立理论体系,后者导致产生新的横向性或综合性的学科。 9
宏伟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众所周知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可算是当代最大型的各种行业、各种学科、各种技术、各种方法、各种思想的辩证综合物。 宏伟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众所周知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可算是当代最大型的各种行业、各种学科、各种技术、各种方法、各种思想的辩证综合物。 “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历时10年,耗资250亿美元。 参加该计划研究的有120多所大学,20,000多家大、中、小型公司和科研机构,总共投人了450,000名科技人员。 “阿波罗”飞船有7,000,000个零件,仅科研课题就有50,000多项。 它确实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计划之一。它是复杂系统工程的光辉典范、也是人类综合能力的最好体现。 “阿波罗”宇宙飞船的技术没有一项是新的突破,都是现有的技术。
综合已有的科学原理,可以创立新的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综合万有引力理论与狭义相对论,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综合已有的事实规律,可以发现新的事实规律。如门捷列夫综合化学元素分类法和化学元素原子量递增顺序,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综合已有的科学方法,可以创建新的科学方法。如笛卡尔将几何学与代数方法综合,产生了新的解析几何方法; 综合已有的产品实物,可以建造新的先进产品。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综合了世界各先进国家不同机电产品的技术特长,创造出誉满全球的松下电器。 本世纪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创造中,日本连一项也没有,但它善于在别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搞综合,因而创造出许多世界一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二战后重大发明创造及新技术、新产品诞生国所占比例统计表
各国获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奖人数和比例统计表
近几十年来,“综合就是创造”在实践中已产生巨大的效应。以国度而言,得益最大者就是提出这一口号,普及这一观念的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世界有重大意义的500项新技术和397项新产品所得统计结果表明,日本在重大发明创造方面、在重大理论突破方面、在获取诺贝尔奖方面都远落后于其他西方强国,但日本善于在别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搞综合,形成了一种 7分美国技术+3分欧洲技术=日本技术 的科技体系,创造出很多令欧美强国羡慕不已的第一流新产品。 80年代以来,尽管美、欧各国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日本的防范,使得日本依靠别国先进技术起“搭桥铺路”作用的时代一去不返,但“综合就是创造”的思想仍是日本在世界高新科技领域称雄争霸的基本武器。
二、 组合原理 所谓组合原理,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适当叠加和组合,用以形成新学说、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明创造原理。 从思维特征和操作形式来看,组合不同于综合。组合既可以是自然组合,也可以是人工组合;既可以是技术组合,也可以是方法组合。 同是碳原子,以不同方式、不同晶格组合,便可得到坚硬而昂贵的金刚石或脆弱而平常的石墨。组合原理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 组合就是创造。我们常用的多用柜、两用笔、组合文具盒等,都是利用组合原理创造的体现。 C 组合 组合
前IBM工程师、发明者大卫·布拉德里 Ctrl-Alt-Delete
先进的摩擦驱动技术和21世纪防坠落技术的组合 一是夹轨道、二是安全器齿轮卡住齿条、三是伸出杆和钩,挡住或钩住导轨架。 17
根据参与组合的组合因子的性质和主次关系以及组合的方式不同,组合的类型大体可分:
1.组合原理的分类 (1)同类组合 同类组合,又叫同类自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近于相同的事物简单叠合。 同类组合是在保持事物原有功能或原有意义的前提下,通过数量的增加以弥补功能上的不足或求取新的功能。 比如,一般的直升机只有一个旋翼,有人把8个旋翼组合在一起,发明了载重量达160吨的八旋翼直升机。
此外,还有人把20把同样的废锯条组合在一起做成挫刀,用300个易拉罐筒组成求生筏等等,发射人造卫星的多级火箭,其原理亦可被视为几枚火箭的同类组合。 子母灯、双向拉锁等。 这些都是同类组合成功发明的范例。 松下公司的起家产品:单联插座改进为 双联和三联插座 。
(2)异类组合 异类组合,是指来自不同领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事物所进行的叠合,如日历笔架、日历圆珠笔等就是异类组合的创造产物。 在异类组合中,被组合的因子来自不同的方面,各因子彼此间一般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参与组合的因子可以从意义、原则、构造、成分、功能等任何一方面或多方面互相渗透,从而使组合后的整体发生变化。 比如,汽车就是发动机、离合器和传动机构等因子组合创造而成的一种交通工具。
异类组合是最广泛的发明创造。针线、日历和圆珠笔虽不属于同一行业的产品,但是其组合的结果产生了带针线包的圆珠笔和内藏日历的圆珠笔; 异类组合绝不是简单的凑合,例如收音机和照相机放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意义,因而并不能构成发明创造。 传动轴 发动机 离合器
(3)主体附加 主体附加,是指在原有的事物中补充新的内容,在原有的物质产品上增添新的功能附件。如早期的自行车没有车铃,后来加上了车铃。 在主体附加创造中,主体事物的性能基本上保持不变,附加物只是对主体起补充、完善或充分利用主体功能的作用。 印有导游图的纸折扇很畅销,折扇上的导游图就是一种附加物。汽车作为主体,加上附加物之后,才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现代化了。
利用主体附加创造原理进行发明创造是丰富多彩的,这是因为一个主体不但可以附加多种事物,而且一个附加物还可附加在多种主体上。例如响铃,不但可以附加在钟表、车辆和大门上,而且还可以附加在儿童服装、警戒网、动物、舞蹈服等许多不同的主体上。 为一种事物寻找更多的主体,同样也是发明创造的一条道路。(转化)
(4)重组组合 重组组合,是指在同一个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事物或组合,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 战国时代田忌赛马的故事亦可生动地说明重组组合的创造思想。现在,人们把这一原理应用到了有些体育比赛之中,如乒乓球团体赛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目前在企业中大力开展的资产重组,实际上也是一种组合创造与创新。在这一原理的引发下,可产生许许多多重组的方法。 汉字构成
组合创造在创造发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显著。有人在统计了1900年以来的480项重大创新成果后发现: 三四十年代的创新成果是以突破型为主而组合型为次的; 五六十年代,两者大体相当; 到80年代,突破型成果渐趋于次要而主要以组合型成果为主。这一情况说明组合创造已经成为当前发明创造的主要方式。 晶体管发明者之一的美国发明家肖克莱曾说:“所谓创造,就是把以前独立的发明组合起来。” 磁半导体发明者、日本科学家菊池诚也讲:“我认为发明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全新的发明,第二条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实进行组合。”
“抗体多样性生成的遗传规律” 利根川进应用新的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论,在研究中发现,抗体基因不是作为完整的基因,而是作为片段散布在染色体上遗传给下一代的。利用顺序组合的原理,这些有限的抗体基因片段通过种种组合,形成数量巨大的新的抗体基因。这就是他发现的“抗体多样性生成的遗传规律”理论的核心内容。他因此而在1987年荣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三、移植原理 创造学中的移植,就是把一个已知对象中的概念、原理、方法、内容或部件等运用或迁移到另一个待研究的对象之中,从而使得研究对象产生新的突破而导致创造。 19 世纪末,人们对于电影机的研究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一个关键性问题未能解决,即如何使影片以每秒24幅的速度做动、停、动的间歇运动,使影片在每秒钟时间经过片面时会动24次、停24次。许多研究者对于这个复杂的问题均束手无策。法国科学家卢学埃尔兄弟在看到缝纫机的机针插入布里时布料不动,当针向上提起时布料向前挪动一下,然后又是停、动、停……他们把这种原理移植到电影机中,很快便解决了上述的难题。通过普通的缝纫机动作的启示而解决了电影机放映中的大难题,充分体现了创造移植原理的运用和成果。
传统动画 传统动画是由美术动画电影传统的制作方法移植而来的。它利用了电影原理,即人眼的视觉 暂留现象,将一张张逐渐变化的并能清楚地反映一个连续动态过程的静止画面,经过摄像机 逐张逐帧地拍摄编辑,再通过电视的播放系统,使之在屏幕上活动起来。
四、还原原理 创造方法学中的还原原理旨在鼓励人们要善于回归、还原到研究对象的本质上。 还原原理强调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回到研究对象的起点,将最主要、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因素抽取出来并集中精力研究其解决的方法和手段,以取得发明创造的最佳成果。 洗衣的本质是“洗”,即还原衣物的“本来面貌”;而衣物变脏的原因是灰尘、油污、汗渍等对衣物的吸附与渗透,所以洗净衣物的关键是使污物与衣物分离开来。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制其具体的分离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传统的洗衣方式,广泛考虑各种各样的分离方法,如机械分离法、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等等,于是就可发明创造出不同工作原理的各型洗衣机。
超声波洗衣机 通过超声波在衣物之间,不断产生微小的真空泡。真空泡在破裂时,会产生冲击波。它将衣物上的污垢从衣物上分离下来,起到去污作用。 电磁去污洗衣机 洗涤头上装有电磁圈。通电后,发出微振、分离。 活性氧去污洗衣机 利用电解水产生的活性氧来分解衣物上的污垢。 臭氧洗衣机 将臭氧泵放在洗衣机中,分解,溶于水中。 离子洗衣机 在洗衣机内安装离子水发生器,把普通自来水分解为离子水,渗透分解。
拉链的新用途 目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拉链,其设想是美国发明家W . L.贾德森提出的,现在拉链广泛用于人们的衣、裤、鞋、帽、裙;箱、包、盒、袋、夹,它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物品。但是,除了用于日常生活外,拉链还有新的用途吗? 美国外科医生史栋对此以创新的方式作了漂亮的回答。在史栋治疗的病人中,要数胰脏病患者的术后治疗最为棘手。因为胰脏病患者在手术后,必须经常对腹腔进行医疗处理。这就意味着要经常将缝合的伤口重新切开,换药后,再行缝合,每次时间长达的分钟,手术成功率10%。 他将一根7英寸长的普通拉链,经严格消毒后,直接缝在患者的肚皮上。这样医生可以随时打开拉链检查病人腹腔内的病症或进行其他常规治疗,使患者避免了多次手术造成的伤害,从而使胰脏病患者的康复率一举达到90%。史栋也由此开创了“皮肤拉链缝合术”。
五.逆反原理 所谓逆反原理,是指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人们沿着与常规思路相反的方向寻求问题解法的一种思维原理。 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很多科学家都在忙于提炼纯锗,而日本的江崎于奈和宫原百合子却在锗中掺加杂质,从而得到性能优异的电晶体。他们俩也因此分别荣获“诺贝尔”奖。
搬运图书的妙法 苏格兰有一家图书馆要迁往新址,其图书搬运工作量十分巨大。按照以前的做法雇请搬运工来完成这项任务,支付的酬金相当可观,给经济本来就不宽裕的图书馆造成一定压力。 图书馆负责人开动脑筋,采用了违反惯例的做法,发出了取消借书数量限制。 结果在短期内大量图书外借,而还书时则还到新址,由读者完成了大部分图书的搬运工作,既节省了经费、又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望,皆大欢喜。
1、 原理逆反 将事物的基本原理,如机械的工作原理、自然现象规律、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等有意识地颠倒过来,往往会产生新的原理、新的方法、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果,从而导致创造。 德国青年摄影师莫泽尔·梅蒂乌斯研究了电影的原理,并将用逆反的方式在地铁中实行,在与车窗等高处的地铁墙壁上挂出一幅幅连续变化的图画,当车辆运行时,图画正好以每秒24幅的速度映入乘客眼帘,于是乘客就会看见墙壁上的“活电影”了。自动扶梯、传送带。 当然,原理逆反之后也不一定都能成功。比如,若将水泵的叶轮固定而使壳体旋转,就抽水这一功能来说,至少目前看来是难以实现的。 真理都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原理逆反也必然有其一定的适用场合。
2、属性逆反 一个事物的属性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属性是彼此对立的,或者是成对的,比如,软与硬、干与湿、直与曲、柔与刚、空心与实心等等。 属性逆反原理,就是有意地以与某一属性相反的属性去尝试取代已有的属性,即逆化已有的属性,从而进行创造活动。 1924 年,德国青年马谢·布鲁尔产生了用空心材料替代实心材料做家具的思想,并率先用空心钢管制成了名曰“瓦西里”的椅子,在社会上产生轰动并一直风靡至今。从那以后,马谢·布鲁尔又用这一空心取代实心的属性逆反原理完成了包括日内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在内的许多著名设计,终于成为新型建筑师和产品设计师的最杰出代表。 37
3、方向逆反 完全颠倒已有事物的构成顺序、排列位置、安装方向、操纵方向、旋转方向以及完全颠倒处理问题的方法等,都属于创造的方向逆反原理范围。 二次大战期间,H·凯泽曾根据上下方向颠倒的原理改革了原来从下向上建造船舶的工艺,使用了自上而下建造船只的相反操作程序,这样,电焊工在建筑各层甲板时就不必再仰头工作了,大大提高了工效。 方向逆反一般可从事物的外部表现出来,其直观性强,因而它是发明和革新的一条重要原理。例如,逆反电风扇的安装方向可使电风扇变成为换气扇。
4、大小逆反 事实表明,对现有的事物或产品,即使是单纯地进行大小尺寸上的扩大或缩小;其结果常常也能导致其性能、用途等发生变化或转移,从而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创造。 比如,四川有名的乐山大佛,其名气就出在其尺寸的扩大上。近年来出现的像乒乓球大的葡萄,其创造性也就在其“大”上。如在一粒米上刻上一首唐诗,虽然仅仅是缩小而已,却也是一种创新。 1988年,美国一家制笔公司为了开拓市场,决定从“大”的方向着手,该公司计划由1万人“集体执笔”创作美国最长的小说。
六、换元原理 所谓换元原理,是指人们在发明创造过程中采用替换或代换的思想或方法,使研究对象的表象不断剥离、本质不断暴露、内容不断展开、研究不断深人、思路不断更新的发明创造原理。 换元原理和移植原理在思路和方法上有所不同: 换元原理强调在解决创造问题时,应采用替代或更换的做法,使问题具有新的特点和新的意义,便于人们寻求新的创造成果; 移植原理强调在解决创造问题时,应采用移植或引进的做法,使对象具有新的起点和新的优势,便于人们实现新的创造目标。
换元原理通常包含有两重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指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人们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寻找替代物。如果能找到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替代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比如,在制造火柴时以纸代木,可以节省大量宝贵的木材资源;在制造游艇时以玻璃钢代金属,可以减轻重量、改善性能、提高航速。 第二个含义是指人们在发明创造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往往要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通过对替代物的研究来解决被替代物的问题,从而使要解决的矛盾集中化和明朗化,以利于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七、完满原理 完满原理是“完满充分利用原理”的简称。在我国企业界广泛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中,有不少发明和新成果与创造的完满原理有关。 由于人们总是希望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充分而完满地利用某一事物或产品的一切属性,因此,凡是在理论上看来未被充分利用的物品或场合,都可以成为人们创造的目标,这是提出完满原理的主要根据。 一般说来,创造发明的最终目标都离不开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创造发明成果应尽量从中索取最多和最大的用处。由此,对于人类最有用处的创造发明是最好的创造发明,最好的创造发明应该是最合理的创造发明,最合理的创造发明就应该最大程度地符合完满原理。
(1)整体完满充分利用分析 整体完满充分利用分析,是指对一个事物或产品的整体利用来进行分析,了解该事物或产品是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被充分利用了。 例如床,床的功能主要是供人睡觉的,而人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睡觉,一般人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即8小时睡眠) 可见,床的时间利用率实际只有30%左右。即是说,一般情况下人的 70%时间是不需要床的——由此人们便发明了一种折叠沙发床,即让它在 70%时间里作为沙发用,既节约了空间又充分利用了床(沙发)。 农贸市场、冬天的衣服、夏天的风扇,其中都有许多尚待创造的问题。
(二)部分完满充分利用分析 墙壁是房屋的一部分,房屋墙壁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功能被充分利用了吗?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于墙壁的充分利用分析,美国太阳能设计协会将能使太阳能转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嵌入墙壁,即将推出可发电的“窗帘式墙壁”,测算其成本比高档大理石的要低,发出的电亦可满足室内的需要。 比如,鞋子可以分解为鞋底或鞋帮,磨损程度不一样,一般鞋底容易磨损,可采取提高鞋底质量或及时更换鞋底,降低鞋帮质量的方式。 汽车报废,但并不意味着其所有的组成部分都不再有利用价值。德国宝马公司经过详细研究后发现,宝马汽车报废后其中还有 75%的金属零部件完全可以使用。于是,该公司新开了废旧汽车回收业务,以便把75%的金属部件卸下来重新使用。
八.迂回原理 所谓迂回原理,是指人们在发明创造活动中,针对认识上所出现的暂时性障碍采用迂回、包抄的方式,克服思维盲点,从而使思维角度得到改变,思维进程得到加快,思维效果得到强化。 海王星的发现 自从1781年天文学家赫歇尔利用望远镜发现天王星以来,天文学界的困惑与日俱增。人们奇怪地发现,这颗星星走路跌跌撞撞,一摇三摆。 是否是因为某颗未知行星的引力所造成? 直接观察行动均告失败。 亚当斯决定采取迂回的方式,先去计算 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参数, 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
九、分离原理 所谓分离原理,是将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分解或离散,使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从复杂现象中暴露出来,从而使研究者能够理清研究思路。抓住主要矛盾,以获得发明创造的成果。 人类四种基本血型的发现: 动物输血—凝血(拘缘酸钠做抗凝剂 )—溶血 1900年,根据红细胞所含凝集原的不同,兰德斯坦纳把人类血液区分为4种基本类型,即O、A、B、AB型。凡是红细胞中含A凝集原者,为A型;含B凝集原者,为B型;含A和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两种凝集原都没有者为O型。 人类四种基本血型的发现,率先为人类血型作分类研究的兰德斯坦纳也因此而获得190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十、群体原理 所谓群体原理,是指在大型或复杂的发明创造活动中,依靠群体智慧聚集和学科知识互补的优势,使发明创造活动实现由个体行为向集体行为的转化,以适应现代发明创造活动对学科综合、知识融合和人才汇合的需要。 目前整个科学界正显示出一种既高度分化,又相互渗透;既高度综合,又纵横交错;既高度深化,又大量繁生的景象。在这种新形势下,要想“单枪匹马、独闯天下”,去完成像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试验室和海底实验室等大型高科技项目的开发设计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
人类早期的发明创造大多是依靠个人的智力完成的,上个世纪末人们已开始发现群体创造的威力。比如,爱迪生在1881年个人投资建立了爱迪生研究所,多时可达100余人。 20 世纪初,著名科学家卢瑟福领导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就是一个范例,在那里聚集了一大批各有所长的杰出研究者,如中子的发现者查德威克、数学家乔治·达尔文及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等,那时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成果辉煌,在为世界科学界闻名的研究中心。 到本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又出现了全科学以及科学与技术总交叉的产物——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及海底居住实验室等,显然,这种发明创造是任何个人都难以胜任的。
据美国著名学者朱克曼女士统计: 从1901年到1975年,共有285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金。 其中185人是与别人合作研究取得成功的,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合作研究以发挥群体优势的比例在明显增加。 第三个25年中,该比例更进一步上升到79%。
第二部分: 发明创造的原则
发明创造的原则就是人们开展发明创造活动所依据的法则和评判发明创造构思所凭借的标准。 在发明创造活动中,通过各种创造思维的启发作用和各种创造原理的引导作用,人们就有可能在自己的头脑里形成一个关于发明创造对象的新构思或新设想。 就应该按照发明创造的原则对其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分析和判断,以及酝酿和改善,使之成为真正可供实施的创造性方案或步骤。
发明创造原则 遵守科学原则 相对最优原则 机理简单原则 市场评价原则 构思独特原则
一、遵守科学原则 是指任何发明创造都必须遵循科学原理,不得违反科学规律。因为任何违背科学技术原理的发明创造都是不能获得成功的。 在进行发明创造构思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永动机 2、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能否实现)扑翼式人力飞机 主要原因,是人体所能发出的功率同体重相比实在太小了。一名体重75千克的青年男子,能在10分钟持续时间内发出0.35马力功率,每千克体重仅能发出0.5%马力。而一只鸽子,每千克体重却能产生7.5%马力功率。此外,鸟的胸肌发达,骨骼轻巧。也非人类所能比拟。因此,扑翼飞行的人力飞机很难实现。 3. 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功能方案合理性检查。特殊礼帽,带铁轨的火车
【案例】特殊礼帽及特殊火车 有人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礼帽,戴在头上,当你俯首向别人行礼时,它会自动升高,使你免除举手之劳。不难想象,没有多少人会因“这种自动升高的功能”而去购买这种机关复杂、价格不菲的特殊礼帽。还有人设想出一种避免火车相撞的特殊办法,即在每列火车的前后及顶部都装上铁轨,使之连接贯通。当两列火车迎面相遇时,这一列火车可以沿另一列火车前部的铁轨爬上车顶,再顺车后铁轨平安落下。这样一来,既不用撞车,又不用铺设双轨,可谓“一举两得”但该设想没有考虑,火车彼此爬来爬去,里面的乘客是否受得了,因此其功能合理性很差,不能成为一项具有使用价值的创造性设想。
二、市场评价原则 爱迪生曾说:“我不打算发明任何卖不出去的东西,因为不能卖出去的东西都没有达到成功的顶点。能销售出去就证明了它的实用性,而实用性就是成功。” 1.解决问题的迫切程度 2、功能结构的优化程度 3.使用操作的可靠程度 4.维修保养的方便程度 5.美化生活的欣赏程度
三、相对最优原则 发明创造可使人们思维质量更高、工作质量更优、生活质量更好,但这不是说,发明创造就十全十美。在发明创造活动中,常有这样的事例,为解决某研究问题,人们利用创造方法学的原理和技法,获得许多创造性设想,它们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这时就需要人们按相对最优的原则,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 1.从发明创造技术先进性上进行比较选择 2.从发明创造经济合理性上进行比较选择 3.从发明创造整体效果性上进行比较选择
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苏格拉底让学生摘果子的故事。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做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路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了。“你们是否都选择到了自己满意的果子?”苏格拉底问。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好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再选择一次吧。”“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一味地去追求最优的、最好的,我们很可能就贻误了时机。如果有比较满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就要立刻付诸行动。
四、机理简单原则 有些人认为,发明创造事物的原理和结构越复杂,其水平就越高、价值就越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和误解。因为,在现有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如不限制实现发明创造方式和手段的复杂性,则几乎所有的创造目标都可以实现。但其所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远超出合理程度,使得发明创造的设想或结果毫无实用价值。因此,在发明创造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机理简单原则。 1.发明创造事物所依据的原理是否重叠,超出应有范围 2.发明创造事物所拥有的结构是否复杂,超出应有程度。比如,在莫尔斯发明电报只需用一根电线,结构简单,所以独占鳌头。 3.发明创造事物所具备的功能是否冗余,超出应有数量。
五、构思独特原则 创造贵在独特,创造也需要独特。因为,发明创造的最高境界是创立独具特色的事物,而不是以现有事物作一些修缮或改良。 1.发明创造构思的新颖性 2.发明创造构思的开创性 3.发明创造构思的特色性 独具特色的牛仔裤 利维·斯特劳斯公司(Levi Strauss & Co.)的利维牛仔裤(Levi‘s),已经有150年的历史,是由德国移民利维 斯特劳斯(Levi Strauss)创立的。利维·斯特劳斯公司的牛仔裤在1996年达到销售高峰,全年销售总值达71亿美元。 利维·斯特劳斯(Levi Strauss)被公认为是牛仔裤的发明者。 Levi's牛仔裤 美国精神
Thank You !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