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開港前的經濟發展 (一)土地開墾和農業發展 1.漢人移民的遷徙與拓墾 (1)遷徙 A.居住區 a.泉州人最多:沿海 b.漳州人次之:靠內陸平原 c.客家人最少:更內部鄰近的山地 丘陵
B.形成原因 a.來臺先後 b.原有的耕作生活習慣 c.分類械鬥造成族群遷徙 (2)拓墾 A.大面積拓墾以臺南附近為中心,其餘地區 多為點狀開墾,其後才有向南北擴張的大 規模開發 a.雲林、彰化、臺中、新竹、臺北的大規 模開發,在乾隆年間才普遍展開
b.屏東地區在嘉慶年間才稍具規模 B.著名人物與墾號 a.王世傑入墾新竹 b.墾號陳賴章入墾大佳臘→臺北盆地開墾 的重要開端 (3)隔離漢人與「生番」 A.封山 B.土牛紅線(圖1、2)
2.土地制度 (1)開墾許可 A.官方發給執照 佃農 小租戶 大租戶 官府 B.向原住民取得耕作權:交「番大租」 (2)呈現複雜的一田兩主或多主制度(圖1、2) 小租 大租 正租 有永久耕作權
清代臺灣的大租地契(一)
清代臺灣的大租地契(二)
漢人取得耕地的方式 強力方式:漢人以集體武力攻取(多用於生番或偏遠之熟番) 和平方式: 1.以酒或布交換土地;2.結婚;3.稱兄道弟; 4.以契約騙取土地;5.利用漢番界地不清而偷墾;6.交易手法(先讓熟番賒售商品,利用其無力償還而獲取土地);7.利用土著習俗;8.買賣與租賃
清代台灣的拓墾組織 集體拓墾:由於官府申請開墾的土地面積通常很大,所需龐大資金與人力,非個體農民所能負擔,因而出現由墾首或結首申請墾照,然後集體開發的模式 Ex.結首制:主要發生於宜蘭地區,通常由數十個拓墾的農戶合為一結,共推一人為領袖,稱為小結首再由數十個小結首合推領袖稱為大結首
拓墾與地名 在拓墾過程中以合股的方式開墾完成後,移民常以墾首擁有的股份為該地的地名,如:五股、七股、頭份、九份、五分埔等 在土地開墾完成後大地主居住地常稱作「厝」,如:台中潭子的頭家厝、彰化秀水的羅厝 佃戶居住地則稱作「寮」,如屏東的枋寮、高雄的田寮
影片:開墾與水利 3.水利建設的開展 (1)背景 A.開墾須有灌溉水圳配合 B.水利開發的利潤、風險高,且維持不易 C.水源取得困難、技術限制 (2)著名水圳 A.高雄地區:曹公圳 B.彰化平原:八堡圳 C.臺中盆地:貓霧捒圳 D.臺北:瑠公圳 影片:開墾與水利
4.主要作物 (1)開港前是米、甘蔗 A.精耕細作的水田、旱地蔗田 B.「商品化」會使水田轉作蔗田 (2)樟腦 A.中部鄰近番界地區 B.具有藥材、香料、殺蟲等用途 (3)以「大菁」(藍靛)染布,是重要的手工業 (圖1、2)
(二)「開港」前的商業貿易 1.經貿地位與特色的轉變 (1)荷據至清領之前 A.特色:國際貿易 B.遠東重要的貨物集散地 (2)清領時期 A.由經貿多方面發展→變成與中國大陸 的互動為主 B.供應中國大陸米、糖等糧食 中國大陸供給棉布、乾貨等日用品 C.完全被納入中國經濟圈→「區域分工」
2.「正港」的擴張 (1)初期 A.臺南鹿耳門是與中國大陸唯一合法的正式 口岸(正港) B.正式進口的商品稱為「正港的」 (2)陸續開放通商口岸 A.背景 a.陸路交通不發達,港口也是島內商業往 來管道 b.與中國大陸貿易的需要
B.著名港口 a.笨港、鹿港、八里坌 b.「一府二鹿三艋舺」 3.城鄉貿易 (1)港市郊行林立 A.為因應人口增加帶動城鄉貿易發展的需求 泉郊、北郊、廈郊合為一社,以金泉順為名
(2)郊行的活動 A.將農村生產的米糖出口至中國大陸 B.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 a.零售商→消費者 b.批發給販仔→零售商→消費者 (3)固定日期舉行的市集,是鄉村民家銷售或 採購的另一管道
清代臺灣的郊 可分為三種: 1.往同一地區貿易的郊:如北郊、南郊 2.指某一地區的郊:如塹郊 3.同業商人的郊:如藥郊、油郊、布郊、糖郊 分布地區:多分布在沿海或內河港口市街。郊的多寡反映街市的繁榮程度 郊商成員大多懷藏巨資,位居領導地位,對於慈善救濟、修橋鋪路等公益多能參與
鹿港的泉郊會館
渡臺帶路切結書 欲偷渡來臺的人必須簽下切結書,橫渡有黑水溝之稱的臺灣海峽,費盡千辛萬苦才能抵達。 渡臺帶路切結書 欲偷渡來臺的人必須簽下切結書,橫渡有黑水溝之稱的臺灣海峽,費盡千辛萬苦才能抵達。
土牛禁墾碑 立於乾隆年間的土牛碑,現存臺中縣石岡鄉土牛國小 土牛禁墾碑 立於乾隆年間的土牛碑,現存臺中縣石岡鄉土牛國小
「臺灣番界圖」(局部) 此為大肚溪到笨港一帶的番界圖,繪於乾隆年間,圖中可清楚看見代表番界的紅線,代表新番界的藍線則更往內山推移。 「臺灣番界圖」(局部) 此為大肚溪到笨港一帶的番界圖,繪於乾隆年間,圖中可清楚看見代表番界的紅線,代表新番界的藍線則更往內山推移。
曹公祠 曹謹是河南省河內縣人,1837年被派往臺灣,擔任鳳山縣的知縣。到任後著手計畫修築灌溉農田的水圳,以便解決百姓乾旱饑荒的問題。人民為了感謝他而蓋了曹公祠。
瑠公圳
藍靛 或稱藍澱,主要是以大菁提煉而成的,也是藍染重要原料,在早期曾是臺灣人重要的經濟作物。 藍靛 或稱藍澱,主要是以大菁提煉而成的,也是藍染重要原料,在早期曾是臺灣人重要的經濟作物。
製糖業 是臺灣相當重要的傳統產業,圖為早期漢人分工合力製糖的情形。 製糖業 是臺灣相當重要的傳統產業,圖為早期漢人分工合力製糖的情形。
在店門口研布的染坊工人
臺灣漢人移民的原鄉及正港
鹿港不見天 鹿港商業貿易興盛,商賈往來絡繹不絕,為免買客風吹日曬雨淋,商家便搭建遮棚,形成「不見天」。此圖攝於日治時期。 鹿港不見天 鹿港商業貿易興盛,商賈往來絡繹不絕,為免買客風吹日曬雨淋,商家便搭建遮棚,形成「不見天」。此圖攝於日治時期。
陳賴章墾號申請書
清代臺灣人口數
97學測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某一時期,有人指出:「臺灣物產豐富,有硫磺、蔗糖、鹿皮,原來缺少布帛,現也不虞匱乏」,建議政府善加防守。只要將內地的部分軍隊移防臺灣,便可確保臺灣及澎湖兩地,以確保東南數省之安全。這種想法的背景是: (A)鄭成功被清軍打敗,轉移到臺灣的構想 (B)施琅攻下臺灣之後強化臺灣防務的建議 (C)劉銘傳於臺灣建省之後有關軍備的設計 (D)甲午戰爭後日軍希望在臺灣殖民的想法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解析 1683年,施琅領清兵攻陷臺灣後,認為臺灣對中國東南海防十分重要,故上《陳臺灣棄留利害疏》,不要輕言放棄臺灣,並力爭設官管理及移駐內地兵防,所以題幹所說應為施琅提議,答案為選項(B);選項(A)鄭成功出兵臺灣,是為了尋找新的反清據點,而非為確保東南數省之安全,故非;選項(C)劉銘傳並無此項軍備建議,故亦非;選項(D)日本殖民臺灣是為了奪取殖民地及實現其南進夢想,也和確保東南數省無關,故亦非。
98指考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施琅在〈恭陳臺灣棄留疏〉中提及:「且海氛既靖,內地溢設之官兵,盡可陸續汰減,以之分防臺灣、澎湖兩處。臺灣設總兵一員……又無添兵增餉之費。其防守總兵、副、參、游等官,定以三年或二年轉陞內地,無致久任,永為成例。」請問施琅這個建議後來演變成: (A)渡臺禁令 (B)團練制度 (C)班兵制 (D)保甲制度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解析 施琅攻臺後,清廷內部曾對臺灣棄留有過一番爭論。部分官員認為把臺灣納入版圖,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如將漢人遷回中國大陸。對於此問題,施琅的回答即是題幹所引資料,他認為當前國家局面安定,中國大陸本土增設的官員可以移撥一部分駐防臺、澎,對於財政並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且駐防官兵二、三年即輪調一次,亦可防止因任期較長而形成弊端,這就是後來的班兵制度,故答案應為(C)。
95學測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朱一貴之亂後,康熙皇帝在上諭裡指稱:「臺灣止一海島,本地所產不敷所用,仰賴閩省錢糧養生。」關於這份上諭,以下哪一項說明較為合理? (A)當時臺灣生產力落後,人民生活窮困,需要福建接濟 (B)當時國家控制下繳納賦稅的戶口不多,財政收入不足 (C)這是清廷為了安撫鄭氏餘黨,給予大量物資作為酬庸 (D)這是清初加強臺灣的建設,不足的經費由福建來支援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解析 選項(A)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後,採消極治臺的態度,為免治理增加行政、軍事等費用,故將中國大陸原有的官兵移駐臺灣,經費也由福建支出,臺灣土地肥沃,有「臺灣錢淹腳目」的俗諺,成為沿海人民逐夢的天堂;選項(B)許多漢人來到臺灣,積極拓墾,逐漸往北發展,但行政力不及開墾速度,許多土地為私人所墾,直到劉銘傳清賦,清查當時的耕地面積及土地狀況,稅賦才較過去大為增加;選項(C)清廷治臺之初,對臺灣人民並不信任,將與鄭氏有關的人士、在臺灣沒有妻室產業者及犯罪者,皆遷回中國大陸;選項(D)當時清廷消極治臺,對臺灣無重大建設,甚至不許建城池,直到牡丹社事件沈葆楨來臺,對臺灣才開始有重大的建設;故答案應為(B)。
93學測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撰於清康熙年間的某一古籍,對臺灣某一河川岸邊的景觀,有如下的記載:「旱田百餘里,夾道蔗林。… 臺民以蔗為生,糖貨之利上資江浙。」該文記述的,最可能是下列哪一條河川的河岸景觀? (A)蘭陽溪 (B)花蓮溪 (C)高屏溪 (D)濁水溪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解析 本題可從兩個線索作答,一從甘蔗的栽培範圍,一從臺灣移墾開發的過程。甘蔗的種植向以南部為主,而康熙年間,即使已有大量漢人移墾臺灣,然大甲溪以北的地區僅有少數耕地,大多仍為牧場(鹿場),也就是說當時臺灣發展的重心仍在西岸南部。四個答案選項中,只有高屏溪在南臺灣,故答案為(C)。
92學測 再按一下滑 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有一段資料記載:道光十年以後,因為閩、浙地區連年豐收,一年之中,好幾個月沒有廈門商船到臺灣收購稻米,「臺人苦穀有餘而乏日用」。有關此一資料的解釋何者較為適當? (A)臺灣需從大陸進口日用品,大陸 日用品價格上漲,臺人無力負擔 (B)臺灣與大陸的經濟分工關係,臺 灣出售糧食,從大陸購入日用品 (C)大陸引進新作物,糧食已可自給, 此後不再需要由臺灣進口糧食 (D)臺地已無餘糧可供輸出,以致引 起島內物價上漲,人民生活窮困 再按一下滑 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解析 荷人據臺時期著重發展農業,以生產可外銷之農作物為主,稻米、蔗糖成為主要農產品;但重要物資仍須由大陸等地輸入。因此在明鄭時期清廷頒布遷界令,便是企圖以斷絕當時大陸對臺灣的物資供應迫使鄭氏王朝屈服。題幹中廈門商船長期不到臺灣收購稻米,臺灣即有稻米過剩而日用品不足的問題,顯示當時臺灣必須輸出稻米取得資金以購入日用品,反映了當時臺灣和大陸間的經濟分工關係,故選(B)。
95指考 再按一下滑 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清代一位官員報告:臺灣南北各廳縣生產的米穀,首先要用牛車載運至沿海港口,再用舢舨等小船,沿著海岸運到府城鹿耳門,才能裝載於橫洋大船,轉運至廈門。下列敘述何者最能全面性地解釋此種現象? (A)臺南不生產米穀,仰賴南北供應 (B)臺灣島內南北向的長途陸運困難 (C)臺灣僅鹿耳門港深足以停靠大船 (D)臺灣的沿海航運比遠洋還要發達 再按一下滑 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解析 從題幹可知,臺灣南北各廳縣生產的米穀,無法經陸運直接運至府城鹿耳門,而必須透過小船等傳送,此乃當時南北陸運開發尚不完全之故,因此答案為選項(B);選項(A)嘉南平原生產米穀,臺南無需仰賴南北供應;選項(C)臺灣沿海有不少條件優良的港灣,如鹿港、艋舺;選項(D)清領時期臺灣貿易對象主要是中國大陸,因此船隻往來臺灣海峽頻繁。
98學測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一塊碑文寫道:「勘定朴仔籬處,南北計長二百八十五丈五尺,共堆土牛一十九個,每土牛長二丈,底闊一丈,高八尺,頂寬六尺;每溝長一十五丈,闊一丈二尺,深六尺。永禁民人逾越私墾。」這塊石碑最有可能是為確立何種地界而立? (A)荷治時期王田地界 (B)明鄭時期屯田地界 (C)清治時期漢番地界 (D)日治時期蕃地地界 再按一下滑鼠答案揭曉 下一頁有解析喔!!
解析 從題幹關鍵字「土牛」,可知此應為清領時期之物,答案為(C)。當時漢人大規模開墾,侵犯原住民的生活空間,雙方因此衝突不斷,政府為解決此一問題,便設界劃分,隔離漢人和「生番」,嚴禁漢人越界開墾,此界因在地圖上以紅筆畫出,稱為紅線,實際地點則挖溝堆土作為標記,形狀很像臥倒的牛,於是稱為土牛。題幹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彰化縣知縣設立告示的〈奉獻勘定地界〉碑,現存於臺中縣石岡鄉土牛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