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教師:蔡順良 老師 報告人:蕭韻文、陳美綺、遲昊陽 報告日期: (部分內容參考自:胡芳綺、 簡宇卿、黃宜靜、游淑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商業溝通:專業與效率的表達.溫玲玉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 14 章 衝突管理 授課教師:. 2 學習目標 了解衝突的內涵及重要性 列舉產生人際衝突的因素 了解衝突管理的模式 說明如何解決衝突,增進雙方的人際關係 學習建設性衝突,做好良好的衝突管理.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星 際 寶 貝 3/19/ 林儀珊.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星光 希望若不熄滅就會亮成心中的星光.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Regression for binary outcomes
REGRESSION FOR ORDINAL OUTCOMES 「順序尺度依變項」的迴歸模型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依附型態的改變與連續性探討 Continuity of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聲音地圖.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突破機構 青少年使用ICQ 行為調查.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重要的期望 我們在學校很友好、注意安全並且尊重別人.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初接班級時,可實行之輔導活動 1.畫人測驗 2.家庭動力畫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統計學應用~~ 學生心目中的老師.
Men Women and the Loss of Faith in “young Goodman Brown”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I) 理論架構 李正源.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一 可靠度問題.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台中市信義國小 六年七班34號_楊凱茵 製作日期:2012/04/12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居家問題小偵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授課教師:蔡順良 老師 報告人:蕭韻文、陳美綺、遲昊陽 報告日期:2013.4.29 (部分內容參考自:胡芳綺、 簡宇卿、黃宜靜、游淑婉 依附理論與依附型態 的改變與連續性探討 授課教師:蔡順良 老師 報告人:蕭韻文、陳美綺、遲昊陽 報告日期:2013.4.29 (部分內容參考自:胡芳綺、 簡宇卿、黃宜靜、游淑婉

前 言 依附關係為客體關係概念提供客觀證據。 一方面Bowlby客觀、精準,主張精神分析正喪失其科學根基,因此轉向新的動物行為學與系統理論等領域,用當時的科學發展翻新精神分析。 一方面Bowlby是熱情的,體認到精神分析對社會的潛在預防工作,為蒙受痛苦的孩童發聲,做了許多改變社會政策的努力,讓政府關注孩童與家庭的需求。 這種客觀與情緒交織而成的特質,反映出其早期受到切割的生命。

生平(1907-1945) 1907年初生於英國上流社會,六個小孩排行第四。 早年切割的生命:平日拘謹無趣,夏日假期親密溫馨。 家庭關係:與父親關係疏離、與哥哥親密又競爭、對弟弟取笑保護交替。 求學歷程:寄宿學校(7歲)海軍(中斷)劍橋大學唸醫學。

21歲父親過世,到特殊學校工作,同事看到他展現非凡溝通能力,鼓吹他接受精神分析訓練。 接受醫學、精神分析、克來茵學派訓練,發現神經性的環境因素被低估(早期孩童與母親的分離)。 1938年(31歲)與朗斯黛結婚,一位安靜獨立又愛好文學的女性,與之合作出版達爾文傳記。複製父親的疏離,尤其在發現孩子有閱讀困難時,他可能也一直自覺到自身在親職上的缺點。

二次大戰後(38歲左右),在Tavistock成立『孩童輔導中心』,與同事發展出「依附理論』,以及一起研究出「哀悼過程」。

生平(1946-1990) 1940-1950 年間,他在英國精神分析學會中奮戰不已,卻遭遇許多敵意,尤其是來自klein學派,他們熟悉藝術、情緒與想像力,甚於科學、事實與統計學,認為bowlby的理論客觀、枯燥到令人不自在,缺乏對內在動力過程的關注。

1860年(53歲)退出精神分析學會,致力於完成「依附、分離與失落(Attachment, Separation and Loss)」,並於1969-1980年間出版。 把精神分析、 發展心理學、 動物行為學以及系統理論連結起來。 1990年(83歲) 中風辭世。

概論 01 Bowlby認為 精神分析理論過於重視內在衝突,而不太重視環境。 孩童的發展理論應同時觀察正常與困擾孩童 精神分析傾向過於哲學的領域,希望能提供精神分析理論的客觀證據。 理論的發展應能有助於治療及社會發展。

Harlow & Zimmerman(1959)動物行為科學研究:布媽媽與鐵絲媽媽。 →依附不是被餵食所衍生的一種產物,而是情緒成熟的根本產物。

概論 02 Bowlby在以驅力為本或以關係為本的精神 分析理論論戰間,採取了一個獨特的立場。 提倡關係本身就是源自於生物學為本的系統,因為人並非被設計為單獨生活的,為了存活就必須有強力結合的關係,故在自然天擇琢磨下,形成特定的行為、需求與容納能力。

這個生物學為本的系統,不斷地與外在環境互動,而產生一種對世界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包括對自我、他人和關係的認知、情緒及行為表徵。這裡面的內容反應出個體在依附關係上的安全與不安全,理想上它是持續一致的,且能開放接受改變,但困難的關係可能會導致扭曲的模式。 與被認為和生存有關的重要他人分離,對個體而言是一種危機,會在分離的典型反應中呈現,並在哀悼過程中達到極致。 Bowlby 關注孩童與家人在一起的重要性,同時關注當分離不可避免時,如何滿足孩童想要舒適與重新依附的需求。

依附理論 前提:人類天生就有內建的行為型態來提升及維繫關係,而在與環境的互動中以某種秩序呈現出來。 最原初的關係就是嬰兒與母親的關係。 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創造和維繫原初依附,及與其他重要他人依附的過程。(從家人、同儕到伴侶) 安全堡壘(secure base):與原初依附的人所建立的,缺乏一個足夠安全的堡壘,個體會感到焦慮,無法向外探索,而感到生命索然無味。

發展階段 01 個體的第一個依附對象是其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關係的「質」而非量,才是誰成為孩童最重要依附人物的決定因子。 嬰兒和照顧者兩者都對依附的建立和維繫有所貢獻。 嬰兒有其天生對人類聲音、臉孔與碰觸的偏好,並擁有力量透過自己的感官被慰藉。當他覺得失去和人的接觸太久時,亦會採用自身的力量誘導出照顧者的關愛行為。

嬰兒並不是一個照顧的被動接收者,雖然照顧者有其本身的依附議題,但嬰兒亦有其依附的本能。 照顧者和嬰兒在身體與情緒上都對彼此有強烈的依附動機,若分離太久,彼此都會感到焦慮。

發展階段 02 小於四個月或是六個月 普遍的、非個別性的依附。雖然嬰兒可以認出照顧者,但他們是主動與一位會回應的他人建立關連,而非堅持某個特定的人。那關愛的成人令其舒適的動作就是嬰兒的安全堡壘。 大於六個月: 發展出和照顧者連結的強烈依附,並同時對特定的他人產生續發性依附。

「對陌生人焦慮」的時期。 開始可以移動離開照顧者身邊,但其跟隨與維持近距離的系統十分敏感。嬰兒把照顧者當作安全堡壘,以便可以進一步冒險,但不能離太遠。 六個月到三歲 仍有強烈需求要與照顧者維持身體上的親近,只能忍受有限期間內的分離。 過長的分離是一種重大創傷,若無法建立新的依附關係,就會更惡化。

發展階段 03 兩個重要時間點 三歲 開始進入彼此相互而非自我中心的關係裡,瞭解母親是另一個獨立的個體。 只要知道母親在哪裡及何時會回來,就可以忍受短暫的分離。 開始可以成為大團體的一員,但需要照顧者陪伴,直到他們接受替代的照顧者。 可能探索的領域變大,其範圍端視依附行為系統的成熟度和外在堡壘(也是其內在堡壘)的安全性。

四歲 關鍵期,建立我們要如何以及要有多少程度去和他人連結,這個型態在這之後就不容易改變了。 雖然個體會逐漸發展出同儕、伴侶等依附關係,但家永遠是基本而重要的。 大多數的人都覺得生命中需要能彼此依賴的少數人,缺乏這個安全堡壘,個體的內在資源可能會耗竭。

陌生情境 01 Ainsworth 被視為依附理論的共同創建者,他設計了陌生情境(The Strange Situation)實驗,用來觀察母親—嬰兒關係,及嬰兒因應分離的方式,發展出三種嬰兒依附類型。 安全依附(secure) 分離時會覺得難過,重逢時覺得舒服。 重逢時要求及接受母親的照顧,然後快樂地繼續探索遊戲。 母親較具敏感度與回應性。 「可愛的自我」及「會回應的他人」。 安士渥斯 在這當中觀察的是嬰兒與母親行為中顯現出來的關係,而不只是單屬於嬰兒或母親的東西。

焦慮/矛盾依附(anxious/ambivalent) 對分離有恐慌反應,重逢時會打母親,無法回到活動中。 母親的回應是不可預期的,且對嬰兒的訊號相當不敏感。 「不可愛的自我」及「不可預期的他人」。

陌生情境 02 逃避依附 對於母親的離開或是回來沒有表露出差異性的行為,會轉移想要與母親建立關係的注意力到玩具或其他物體上,但卻無法自在地遊戲。 母親與幼兒互動較少,會拒絕嬰兒接近,尤其是肢體接觸。 「不值得照顧的自我」及「不會照顧的他人」。 防衛性的排除(defensive exclusion):孩童潛抑他的憤怒、需求以及焦慮,並覺察照顧者的排斥,為了不把他人進一步驅離,將與難以承受痛苦相關的認知與情緒抽離。過多的防衛性排除將導致片面、扭曲或斷裂的內在關係模式。

混亂型(disorganized/disoriented後來加上去的第四種) 莫名混亂,處於混沌不清的狀態,怪異的重複動作或呈現凍僵般的癱瘓、相反的行為。 可能曾有虐待、精神病或是嚴重忽略史。 Bowlby認為環境和遺傳都同樣是神經症一項強而有力的原因。 如果母親得到協助而改變他對嬰兒的感受與行為,嬰兒就可以從不安全依附轉換到安全依附。

對分離的反應 01 Bowlby認為對某個依附人物的失落,對幼童而言是一個情緒災難。此失落並非僅來自於失去此人所提供的服務,更是來自於失去彼此間的關係,其反應就如同成人失落般。 長期分離特別會對6個月到三歲的孩童造成傷害,因為此時特定的依附已形成,但又是在孩童能瞭解父母不再是暫時現象之前。

此時期孩童對分離典型反應的三個階段 抗議:孩童會使出全身力量、做任何事情把他的依附人物要回來,ex.憤怒的哭喊、到處尋找…等。約持續一星期。 絕望:孩童逐漸喪失失落對象會回來的希望。可能會沮喪哭泣、退縮成漠不關心,這種退縮可能被誤以為「安定下來了」。約持續九到十天。

對分離的反應 02 疏離:孩童從退縮中浮現出來,開始再度對周遭事物產生興趣。孩童會潛抑或不再投注和失落人物所建立的連結,把自己依附到另外一個替代人物身上。此時若又要與原來的父母復合,會產生很大的困難。 孩童在關鍵早年期與主要依附對象分離達一星期以上,就會出現某種程度的疏離。 這三階段可以清楚劃分,也可以相互交織混雜。感受的強度仰賴兒童在「分離期間是否被一位一致且會回應的替代性依附角色所支持」。

若孩童在關鍵早年期,從依附對象身上經歷到一系列的分離,將來他可能會永久地困難與人建立關係。他投入的將都在事物上,而非人身上,以適應任何人的照顧。

對分離的反應 03 非行少年與童年分離有關(Bowlby, 1944) 失去依附的孩童,再度建立關係是困難的,跟著這些疏離感而來的是破壞性--冷酷無情、好剝削的「無情的心理病態(affectionless psychopath)」,因為哀慟中的孩童被迫產生對幾乎所有的依附過程均給予防衛性的排除。

哀悼的階段 哀悼是一個健康而非病態的過程。 麻木:不相信,是一種情緒隔絕,使深度受創的人沒有痛苦而暫時安全。可能會持續數小時到數天,直到真相已被理解而塵埃落定時。 渴求與搜尋:強烈的悲傷、渴望、吶喊以及暴怒。發洩在他人、自己或死者身上。易怒且坐立不安、可能會聽到死者的聲音、感覺他的存在,幻想過去的景像。會持續數月到數年。 這兩階段與分離初期的抗議階段相似。憤怒、吶喊和搜尋取,是希望找到或是重新建立失去的人。 失親者覺得易怒、坐立不安,無法處理任何事情,不斷地屋內走來走去。這可能源自搜尋系統被啟動,而產生一種本能,企圖找到失去的人。

哀悼的階段 解組與絕望:無意義與斷裂感,內在運作模式隨著重要人物的失落而瓦解,新的內在運作模式尚未形成,尤其在沒有人安慰或照顧時,自殺很容易發生。是失親最痛苦的階段,若此時周圍人預期應該要開始恢復,會使狀況更惡化。 重組:和分離的疏離是平行發生的,帶著對失落的接納以及對新依附的追尋。健康的重組中,新依附是可能的,舊依附不必然被排除在意識之外。比較不成功的重組,建立關係的容納能力可能會下降。

哀悼的處理 如果固著在某個階段,這個階段可能會被拖長或扭曲,并無法進入下個階段 長期憂鬱和焦慮可能是固著在第二個階段——呐喊和搜尋 長期的疏離可能是固著在第一階段麻木或最後階段重組 失親者需要的是有接觸的照顧,且不預期他立即的復原。讓失親者有充分的訊息接觸到死亡的現實,並接納他的情緒。

孩童的哀悼 成人與孩童的哀悼過程是相似的,只有一開始的麻木階段有所不同,因為年幼的孩童一般會直接有效的表現自己的不舒服,這樣才能存活。 孩童比成人更聚焦生活的此時此刻,且對依附對象有持續的需求,因此失親後的照顧不足的影響格外巨大。 哀悼可以是離婚或是分居,如同死亡一樣,父母關係的瓦解對他們的孩子可能造成永久的失落。 富有意義或自我保護的意圖以防止孩童免於受到真實事件的影響,會和孩童所感知的印象衝突,從而灌輸對成人世界的不信任。

孩童的哀悼的處理 孩童對死亡的意義的經驗和知識較少,他們需要被告知真實且可被理解的死亡意義,安慰式的虛構會令人產生困惑,讓兒童無法面對真實的情境,孩童會接受成人所相信且清楚告訴他們有關死亡的看法。 孩童需要參與哀悼儀式,及表達與處理失落。 他們需要保有孩童的身份,而非負責支持父母。 如果兒童的原初關係是良好的,且又得到充分支持,是可以度過他們的哀悼而不受傷。

情緒剝奪 父母威脅遺棄孩子、威脅自殺,對兒童所造成的傷害,如同實際分離一般,且可能導致某種關係的倒轉,如父母反過來尋求小孩的照顧,小孩可能會在之後關係中發展出某種強迫性的照顧型態,來掩飾他們的焦慮和憤怒。 當孩子的感受或知覺被否定時,會讓他們感到困惑且孤立,孩子會把把這些被否定的感受作為「壞」自我的部分。極端的情況下,這種防衛性排除會產生多重人格疾患。 感受與行為的型態是會在代間傳遞的,但代間傳遞是可以改變的,如果我們能承擔我們的過去,當前的經驗就可以是新經驗,舊有的型態就能被修正。 ‧Bowlby經常被批評太強調身體分離所造成的影響,而忽略掉沒有情緒回應的重要性。然而,他確實有注意到在沒有身體分離的情形下,所發生的較不具實質形式的剝奪。 ‧我們有內建的行為和感覺系統的潛能,包括對他人有回應性的照顧,尤其是對孩童。 ‧如果我們能處理我們身上所發生的事,就不會被負面型態所支配,把過去的經驗和針對衝突與痛苦的情緒的解決方法加以整合,就不需要防衛性排除。

心理治療 01 認為人類是尋求接觸的,個體的身心健全大部分仰賴於關係的狀態。 心理治療 01 認為人類是尋求接觸的,個體的身心健全大部分仰賴於關係的狀態。 治療目標:診斷依附形態,透過CL如何與CO建立關係,發現影響內在運作模式的主要的事件以及影響力,矯正那些現在自我挫敗的型態。 治療師的基本責任:建立安全可靠的治療關係,創造一個安全堡壘,使個案願意冒風險去探索。 治療關係是平等的伙伴關係。 相信個案有某種自然成長與發展的能力,治療師的職責是提供最好的環境讓自我療癒發生。 重視治療關係,而不只將之視為移情的標誌。

心理治療 02 特別留意與關係有關的議題: 「獲取新的關係經驗」對改變是很重要的,而不只是洞察。 心理治療 02 特別留意與關係有關的議題: 案主過去或現在與他人的關係與治療關係的聯繫 直接對依附產生負擔的事件,例如分離或威脅。 「獲取新的關係經驗」對改變是很重要的,而不只是洞察。 成功的治療:安全的內在堡壘會被建立起來,個案能發展出豐富而有回應的關係能力,且更瞭解與接納自己,能全面而連貫的看待過去的困境。此時,治療師將能被放下而非遺忘,就如同安全的青少年逐漸放下母親一樣。

Continuity of attachment cross the life span 依附關係是當今重要的研究領域,涉及兒童、成人甚至老年人 早期依附關係對一個人一生有重要影響

早年依附與兒童時期的依附 研究早期依附關係對兒童影響 研究方法:測量兒童1歲-2歲時的安全感,并觀察3歲半及以後時間在認知,社交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測量指標:量錶,教師評定,觀察評定 相關領域:以關係互動為主,涉及認知(好奇心),壓力應對,社交能力,社交表現等

兒童時期的依附關係 与认知能力发展 Matas, Arend, and Sroufe(1978)-遊戲與問題解決 安全依附在遊戲中表現出更多想像力 安全依附在任務過程中更有熱情,有堅持性,更會利用母親資源,更多正向情緒,更少攻擊性 Arend, Gove, Sroufe(1979)認為,18個月的嬰兒的依附品質與兒童4、5歲時的自我復原力(ego resiliency)和自我控制(ego control)有顯著相關 自我復原力:問題情境下的靈活性,堅持性和資源充足 自我控制;能讓自己的感覺、慾望、衝動、需要受到自己控制的程度(中等最佳) 安全表現最高自我復原力,中等自我控制(不顯著)

兒童時期的依附關係 与社交能力发展 Waters,Wippman,and Sroufe(1979)觀察研究發現: 安全型:容易成為領導者,願提供建議,有同理心,自我引導型,喜歡學習新知識,能主動追求自己想要的 不安全:社交退縮,少參與活動,多為傾聽者而非談話者,缺乏好奇心,面對自己想要的多顯現退縮放棄 沒有母親在場讓結果更有說服力 Pastor(1981)將安全和不安全配對玩耍,研究發現: 安全型較善交際、較同時注意雙方母親和玩伴。 當與遊戲玩伴因玩具爭搶后,安全型容易重新開始玩耍 焦慮矛盾型較易忽視伙伴的意見,也較少提供意見給伙伴 焦慮型兒童傾向注意母親;逃避型兒童傾向注意物體;安全型兒童傾向注意同儕

投射性認同 兒童時期的依附關係 与社交能力发展-續 Jacobson and Wille(1986)將同樣年齡互相不熟悉的兒童分別與安全、迴避、焦慮型進行配對玩耍發現: 與安全型配對的人:較會正向回應玩伴 與逃避型配對的人:在剛開始時較少有正向回應。 與焦慮型配對的人:較常打斷伙伴的遊戲,在初始時容易起衝突。 投射性認同 →早期依附風格引起人際中的不同回應,此回應再度印證個體預期的世界與他人,使其依附風格更穩固。

逃避型-攻擊 焦慮型-退縮 兒童時期的依附關係 与社交典型行為 Renken, Egeland, Marvinney, Mangelsdorf, and Sroufe(1989)-男生显著,女生不显著 國小學童的攻擊行為與逃避型有顯著相關。 國小學童被動退縮與焦慮矛盾型有顯著相關。 Erickson等(1985) 逃避型在研究觀察中高度依賴,不順從,缺乏社交能力;在教師打分中較具敵意、衝動、缺乏持續力和退縮。 焦慮矛盾型在同儕互動中較缺乏自信。 焦慮型的孩子的父母通常是由於照顧著表現出過於指導性或者不穩定的回應,所以這樣的孩子在是否能獲得資源和幫助上比較不確定,更容易表現退縮 逃避型-攻擊 焦慮型-退縮

兒童時期的依附關係 追蹤研究 Main and Cassidy(1988) &Grossmann and Grossmann(1991)模擬類似陌生情境,觀察六歲孩童與父母分離一小時後的互動,并將之同樣分為安全、逃避和焦慮型,分類與嬰兒時的分類87%一致 Grossmann and Grossmann(1991)追蹤10年-同輩關係和應對壓力策略 安全型的兒童擁有至少一個好朋友,且值得被信任。焦慮矛盾型,不是沒有朋友就是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朋友,常會描述自己是被利用或被嘲笑的,且被排拒在團體活動外。 因應壓力(大事件):安全型會透過尋求別人幫忙來處理負向情緒,逃避型則傾向靠自己處理問題。 不安全孩子在訪問中表現出不適合舉動-攻擊或過於親密 因應壓力中只有那些導致孩子害怕、生氣或難過的情境才會有差異

兒童時期的依附關係 追蹤研究-續 Elicker等(1992) 招募12-18個月進行過依附分類的孩子,10-12歲 早期的依附品質是未來能力及人際關係的重要預測因子。 安全型兒童 有較高的情緒健康、自我肯定及勝任感。 花較多時間與同儕互動、較少時間獨處或與成人互動。 較受同儕歡迎、有較佳的社交技巧。 在評價同儕表現上較正向。 較能發展友誼。 不安全型兒童 較會依賴成人。 在評價同儕表現上較負向,尤其是逃避型最缺乏人際理解與敏感度。 較常破壞性別界限,較偏好跨性別的互動,常坐在異性同儕旁。

童年期依附風格的 內在運作模式 內在運作模式:不同依附類型的孩童在“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表徵”上的不同 外顯行為是內在運作模式的可觀察表現 通常通過畫畫、講故事、實驗等觀察并衡鑒 設立情境通常為與父母的互動:親密-個體化,分離-重聚,做錯事,遇到挫折等

童年期依附風格的 內在運作模式-研究舉例 Main (1985)兒童早期的內在運作模式研究: 40個家庭、陌生情境、12-18個月嬰兒分為三類(最安全、中等安全、 不安全) 6歲再參與一系列的依附型態、內在運作模式衡鑑 六歲時與母親的依附和嬰兒期與母親的依附有高相關(.76)。 六歲時與父親的依附也和嬰兒期與父親的依附有相關,但連續性較沒有母親高(.30),這可能是因為孩童在前五年的主要照顧者為母親。

依附型態與內在運作模式结果: 孩童與父母分離一小時後,進行對話: 安全依附孩童與父母有流暢的溝通,對話過程是平衡的,沒有誰特別主導。 不安全依附孩童無法流暢溝通,會有笨拙停頓,尤其是混亂型孩童會主導對話;逃避型孩童的話題受限,較少個人議題(ex.聊玩具)。 早期與母親安全依附和情緒開放有高度相關,安全型孩童對即將發生的分離能建設性地面對,並直接表達感受。 一開始用拍立得拍全家福,父母離開後: 安全型孩童對照片感興趣,會看著照片笑、可以談論照片。 不安全依附孩童,尤其是迴避型,拒絕接受照片,或是不看照片。 混亂型孩童,當照片呈現在他們面前會馬上變憂鬱或混亂。 整體來說,早期與母親的依附和整體功能有顯著相關,與父親則無。

童年期依附風格 內在運作模式-研究舉例 Grossmann and Grossmann(1991)& Kaplan and Main(1985)-作畫方式 安全依附個體化程度較好,與家人親近但不誇張 逃避型畫的家人間距離大,且都有相似刻板僵化的微笑 混亂型則會有過渡愉悅的元素,與整個畫面不符 Bretherton等(1990)-完成故事任務 安全型兒童 打倒飲料—清理乾淨,且父母不會有太多憤怒。 受傷—父母會給予擁抱或藥物。 被怪物嚇到—會向父母求援或父母會處理其害怕。 父母離開—找到一些適應父母離開的方法。 分離後重逢—家庭成員會擁抱,或投入對話與活動。 不安全型兒童 會迴避這些議題,以怪易、無條理的方式因應。 完成故事任務包括5個可以引發依附關係想法和情緒的故事,包括打翻果汁,受傷的膝蓋,房間裏面有跨唔,父母離開,離開后的重逢

依附關係類型的改變 及影響改變的因子 並非所有的研究都得到高一致的依附類型 Vaughn等(1979)、Thompson等(1983) 當家庭中發生壓力事件或家庭環境改變,可能會影響到照顧環境的穩定性,而影響孩童依附行為的穩定性或改變。 主要研究結果: 照顧著的人格和情感品質 照顧品質 影響照顧品質的因素:居住環境穩定度、重要事件

依附關係類型的改變 及影響改變的因子-研究舉例 Erickson (1985)研究 安全依附嬰兒後來出現問題行為,不安全依附嬰兒後來功能良好的原因 樣本:96個在幼稚園或安親班的孩童 研究結果 安全依附嬰兒後來出現問題行為 母親在兒童的問題解決嘗試上較少支持性、較少溫暖與鼓勵、在孩童兩歲時較少給予結構性任務或設限。 三歲半時,孩子居家環境較缺乏適齡玩具 四歲時,母親感到困惑和混亂,無能力處理漸長的孩子的需求。 兩歲時,並未發現他們與未表露出問題行為的安全型孩童有什麼不同,但在三歲半時,他們對母親表現較少信任和較多逃避。

依附關係類型的改變 及影響改變的因子-研究舉例 不安全依附嬰兒後來功能良好 兩歲時,他們與後來表現出行為問題的孩子沒有差別。 三歲半時,他們的母親對孩子的自主性有較多尊重、較溫暖支持、較少侵擾(intrusive)、能給予結構化任務和設限。 母親從朋友和家庭獲得較好的情緒和社會支持。 研究發現 照顧品質的改變能帶來孩童的行為表現的改變。 儘管改善照顧品質,嬰幼兒時期的依附型態仍影響日後孩童受創時的復元能力(早期為安全型依附的嬰兒,即使經驗到變壞、惡化的親職照顧,但當依附關係再次變得支持時,會較有能力、較快復原)。

依附關係類型的改變 及影響改變的因子-研究舉例 Egeland & Farber (1984) 研究發現: 12個月安全但18個月不安全的母親與穩定安全的母親:照顧技巧沒有區別,但母親人格和情感特質有差異 早期形成安全依附關係時,照顧技巧是關鍵;但當孩童長大,在維持安全型態上,母親的人格和情感特質扮演的重要性就逐漸增加。 生活環境改變並不會影響依附行為,除非它影響了照顧品質 Frodi Grolnick & Bridges (1985)研究發現: 重要生活事件與依附型態的改變並無相關,母親人格特質(敏感度、非懲罰性、支持性等)才是關鍵。 安全型轉為不安全型,與母親人格和情感特質缺陷有關 不安全型轉為安全型,與年輕、缺乏能力的母親,逐漸發展出照顧技巧相關。 母親是敏感,非懲罰,支持的,20個月的時候孩童會持續或變成安全的,否則會變成不安全的

依附關係類型的改變 及影響改變的因子-研究舉例 Easterbrooks & Goldberg (1990)研究發現: 居家環境的穩定度與依附關係質量有顯著的交互影響 居家環境穩定與孩童20個月的安全依附和自我復原力(ego resiliency)有顯著相關 Lewis & Feiring (1991)研究發現: 6歲時,5%安全型男孩表現出病理特徵,而40%不安全型男孩表現出病理特徵 6歲時,50%來自衝突家庭的男孩表現出病理特徵,而非衝突家庭沒有任何人表現出病理特徵 之後的環境壓力對安全型男孩影響很少,而對非安全型影響較大

依附關係類型的改變 及影響改變的因子-總結 早期依附形態依然非常重要,會影響孩童在後來依附關係中易受傷程度 早期依附形態形成時,環境和照顧著的品質同樣起到重要作用 後期適應及依附形態,反應了早期依附于當下壓力環境的交互影響

早年依附與成人期依附 參考 葉寶玲96/11/23

主要研究議題與方法 早期的依附關係與下一代的親子關係 早期的依附關係與親密關係 成人依附關係的不連續性(未來發展議題) Main等人(1985)為主 研究方法:訪談方式瞭解個人早期的依附關係,並與其嬰孩的依附行為作比較 早期的依附關係與親密關係 Hazan and Shaver(1987)為主 研究方法以自陳問卷測量成人的親密關係依附型態 目的:瞭解早期依附關係是否能解釋個人在親密關係經驗上的不同 成人依附關係的不連續性(未來發展議題) 參考 葉寶玲96/11/23

成人依附訪談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 方法:Rating scales 訪談內容包括兩類: 成人回憶童年時與父母的依附相關經驗。 ex.愛、拒絕、角色倒置的程度。 成人現在的心理狀態 ex.理想化父母、困難回憶特定經驗、對父母感到生氣、困難描述失落和虐待的程度。 效度:80%準確度預測此成人的小孩的依附關係

成人依附訪談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 在那些於陌生情境中被標定為有安全依附的孩子,長大後回憶親職經驗,具有Main et al.(1985)所謂的”coherence of discourse”、”coherence of mind”,他們能夠回憶特定的童年期事件,並對事件給予平衡和真實的描述。 然而,也有一些成人與雙親或雙親之一,有不安全的依附關係,然而他們在成年期後,也有安全性依附關係的出現,他們的認知運作模式,也具有”coherence of mind”的特徵。(建議未來研究主題之一) 另外,Dozier and Kobak學者們發現,迴避或排除依附的大學生,有更強烈的膚電傳導性,這可視為防衛和拒絕的現象~這樣的反應,和Sroufe and Waters’s(1977)提及,陌生情境中迴避型嬰兒的更容易被激發(有更高的心跳比率)有關連。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主要發現: 結論:依附型態起源於與父母的關係,之後變得更精緻,在重要的親密關係脈絡下有所改變。 嬰兒期依附類型繼續在成人親密(romantic)與親子(parenting)關係中存在(Ainsworth et al., 1978) 依附動力(dynamics)在兒童與成年可能是相似的,只是成人期形式較複雜。 結論:依附型態起源於與父母的關係,之後變得更精緻,在重要的親密關係脈絡下有所改變。 參考 葉寶玲96/11/23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相關研究1 Hazan & Shaver(1993,1988)認為,幼兒與照顧者間的依附和成人間的親密關係形成的依附是類似的。利用自陳報告對大學生與成人瞭解其目前的依附類型: 逃避型:對於親近他人我感覺不自在 約佔25%。 我發現我很難完全地相信他們,很難允許自己依賴他們。當某人靠得很近時,我會感覺緊張,通常,伴侶希望我更親密的程度超過我能感到自在的程度。 焦慮/矛盾型 約佔19%。 我發現別人會不情願地達到我想要的親密,我常擔心我的伴侶不是真的愛我,或將會離開我。我希望和我的伴侶非常靠近,但這有時候會把他嚇跑。 安全型 約佔56%。 我覺得和別人親近是相當容易的,而依賴他們也是自在的。我不常擔心會被遺棄或是某人會靠我太近。 此數據大致和嬰幼兒陌生情節實驗所呈現的分佈一致。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相關研究2 Hazan & Shaver(1987)用37個形容詞列表,以回顧的方法評估受試者的依附史,請三組受試報告曾與照顧者分離的感受。 安全型個體:形容母親是尊敬的、有回應的、關愛的、接受的、有信心的、不嚴苛的。 不安全型個體(含逃避、焦慮/矛盾):幾乎形容的都與安全型相反。逃避型形容母親是冷漠的、拒絕的;焦慮/矛盾型形容他們的父親為反覆易變的。 Ainsworth(1978)嬰兒依附研究結果一樣。 Feeney&Noller(1990),澳洲成年人:安全依附有支持性關係,焦慮依附缺少父親支持,迴避依附者經驗到更多母親的分離經驗。 Milulincer et al.(1990),以色列成人:迴避依附者經驗到母親更少的正向回應,焦慮依附者經驗到父親更少正向回應。 但目前研究都尚無法解釋父親在焦慮/矛盾型受試者生命中明顯的重要性。 這些研究得到初步的結果,但忽略了程度的區別,每個母親都是有回應的、挑剔的或干擾涉入的時候,但無法瞭解程度上的不同,有可能低估三類依附群體的不同。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相關研究3 分類結果與理論相符: Rothbard and Shaver(1991)以180種形容詞等級量表(對父母親的形容),瞭解不同依附型態的成人如何形容其父母,將這些形容詞做因素分析,修訂以下兩量表: Parental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 (Kenny, 1987) (15個scales)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Armsden & Greensberg, 1987) (16個scales) 分類結果與理論相符: 安全類型:描述母親更放鬆、有趣可愛(幽默、自信、好相處、耐心)、獨立性。 不安全類型(逃避、焦慮/矛盾):描述母親充滿困擾(神經質、憂鬱、焦慮、困擾),描述父親身心不適應,並且他們在父親出現時感受到疏離,以及父親也在困境中(缺乏彈性、沒有耐心、沒有合理的情緒)。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相關研究4 Barthollomew(1990)認為逃避依附可再區分為兩個類型,分別是fearful和dismissing。(如此和人格變項相關連的理論一致、和成人人際經驗較相合、在內在運作模式上也更能區辨自己和他人。) Fearful≒avoidant:經驗到較高的分離焦慮與父母的拒絕,在他們幼時感覺較少的親職投入。 Dismissing:對其父母的回憶傾向理想化,這間接地暗示父母是比較情緒冷漠的或拒絕的。 Preoccupied≒anxious/ambivalent:父母是過度保護的與無能的,但至少有時後是有回應、可親近的。(不一致、不可靠) Secure:父母雖有時會犯錯,但通常是很支持、溫暖與接納的。 Hazan&Shaver(1987) Bartholomew(1989) Secure Anxious/ambivalent Preoccupied Avoidant Fearful dismissing

Simpson,Rholes,and Nelligan(1992)成人的陌生情境測驗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類似動力相關研究5 Simpson,Rholes,and Nelligan(1992)成人的陌生情境測驗 進行方式 將伴侶分開寫問卷,之後女性被告知等下要進行一個會引起極大焦慮的實驗,然後請其先回休息室和男伴會合。 結果 安全型的女性--會向伴侶尋求情緒上及身體上的安慰。 逃避型的女性--會在情緒和身體上遠離伴侶,且較少提起該實驗。較少有尋求安慰的動作,並拒絕伴侶的身體接觸。 安全型的男性—提供較多再保證與情緒支持。 逃避型的男性—較少提供再保證與支持。 和兒童陌生情境中,母嬰之間尋求親密與提供照顧的模式相似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類似動力相關研究6 Mikulincer & Nachshon(1991) 進行方式: 參與者聽到將要互動的人人格的描述、相關訊息(此人喜歡分享個人的想法與感受與否)。然後評定喜歡此伴侶的程度及願意對此伴侶開放自己的程度。 結果 (與安全型兒童較情感開放,且較偏好與其他安全型兒童做朋友的情況相似) 安全型、焦慮/矛盾依附型 較願意對高自我坦露的伴侶坦露,甚於低自我坦露的伴侶。 較會被高自我坦露的伴侶吸引。 逃避型 面對不同自我坦露程度的伴侶,其坦露程度是相同的。 和高自我坦露的伴侶互動時,有較多負向情緒。 安全型--較能回應伴侶的對話。 焦慮/矛盾型、逃避型--較多自我專注、較少他人關注。

Mikulincer等(1993)研究波斯灣戰後的成人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類似動力相關研究7 Mikulincer等(1993)研究波斯灣戰後的成人 安全型:尋找社會支持並有效的適應,沒有特別長期的悲傷。 逃避型:在戰爭期採用否認或其他的逃避策略,戰後對炸彈攻擊較憤怒,較多身心失調的症狀。 矛盾/焦慮型:最為苦惱,傾向情緒焦點的因應策略。 和Grossmann等(1991)的兒童依附研究相似(安全型傾向在挫折時尋求支持;逃避型傾向自己解決)。

Hazan & Shaver(1990)研究依附和工作中想法及感受的相關,視工作相似於嬰兒期的探索。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類似動力相關研究8 Hazan & Shaver(1990)研究依附和工作中想法及感受的相關,視工作相似於嬰兒期的探索。 安全型:樂於和伙伴合作、滿意其工作、賺取合乎其教育程度的報酬 逃避型:較偏好獨立工作,認為工作是逃避社會關係的好藉口,平均賺取較多報酬。 焦慮/矛盾型:覺得在工作中過度投入且不被賞識,賺取較少的報酬。 與童年依附和問題解決的研究結果相似。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類似動力相關研究9 其他研究顯示成年依附安全型和兒童依附安全型的相似處有 較多正向情緒。 較常和安全型的伴侶配成對。 其他研究顯示成年依附焦慮/矛盾型和兒童依附焦慮/矛盾型的相似處有 較常遭遇衝突的同儕關係。 較常經驗快速地關係破裂。

早期依附關係與成人親密關係 -類似動力相關研究10 內在運作模式中介了過去依附經驗和隨後的性格與相關行為,代表著個體對自己、他人和關係的圖像。 安全型 他人:可信任、可依賴的。 自我:值得被愛、有價值的。 關係:支持和安適的來源。 逃避型 他人:不可信任、無法依賴。 自我:不可愛的,或(防衛性的)對他人而言太好了。 關係:威脅控制感的、不值得努力的,或兩者兼具。 焦慮/矛盾型 他人:渴望的關係伴侶,但有極大的不可預期性,是難以理解的。 自我:不被愛的。 關係:獲得安全感的途徑,獲得關係是習慣性的與佔有性的。 相關研究: Hazan & Shaver(1987)、 Feeney & Noller(1990)、 Collins & Read(1990)。

成人依附關係的不連續性 成人依附的穩定性和轉換因子的研究並不多。研究顯示幾個月到數年間的成人依附穩定性很高,但尚無研究驗證成人依附的長期穩定性。 Hazan & Hutt(1993)研究「改變組成人」與「未改變組成人」: 與Bowlby概念相同,維持穩定的比率比改變的比率高。 (78% vs 22%) 基於人生天會尋求安全的假定,轉變的方向以「從不安全依附轉變到安全依附」的較多。 (2% vs 98%) 不安全依附中,轉變得方向以「從逃避型轉變到preoccupied型」的較多。 (100%) 改變的個體經驗較多不符合過去模式的關係,顯示依附型態改變是透過不符合過去模式的社交經驗。

成人依附關係的不連續性 成人依附模式改變和童年依附模式改變的因素相似,皆來自於環境的改變和/或與不符合過去模式的關係伙伴反覆互動。 治療的目標可以同時在改變歸因風格,及導致自我應驗預言的行為,這可以進而改變對他人的工作模式與預期。 此外,結合治療師積極、一貫地安全誘發模式,是個案現存的工作模式無法納入的,個案會做出調整。

結語 依附型態雖然不是固定不變,不像遺傳的人格特質般穩定,但是有相當的一致性。 依附風格的連續性是由於內在運作模式是固定的。生命前幾年,依附模式較開放而可能改變,隨照顧者行為而改變,透過重複的經驗,在兒童期與青少年期保持恆定,在潛意識下運作。 依附型態是有可能改變,改變的因素需進一步確認(早期經驗依附困難,溫暖與支持的婚姻、增進與父母的關係或人際間關係的改變可以促使依附改變。)。

結語 被批評的部分為測量方法多採用自陳。 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瞭解影響成人依附型態的穩定及不穩定因素。 簡單成人浪漫依附的自陳,和年輕父母依附風格的複雜訪談,其結果會是相似的嗎?需透過更多研究瞭解不同測量方法所測量到的面向。 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瞭解影響成人依附型態的穩定及不穩定因素。 研究顯示轉變為安全依附是有可能的,什麼是影響改變的因子 現在的依附關係能透過什麼方法影響依附風格? 成人依附中,早期照顧關係之後的關係經驗佔多少變異比率? 青少年與成年早期的友誼或戀愛關係影響個人描述早期依附經驗?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