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日 陳沛田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 總課程發展主任 (資優教育) 資優教育簡介及最新發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小六家長會 ~ 英文科 ~ P.6 Parent Meeting ~English~ 翁佩恩老師.
協康會 於 1963 年成立 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適切早期訓練, 並為這些兒童的家庭提供支援服務 屬下有 26 個服務單位,為逾 1,600 名 兒童及逾 1,800 個家庭提供服務.
校際 IT 精英挑戰賽 2016 Inter-School IT Elite Challenge 2016 決賽日 2016 年 4 月 23 日.
基礎英文書信及論文閱讀課程.
優化課堂教學策略 以提升學生學業成績.
新任小學課程統籌主任培訓課程(2006/07) 照顧資優學生的課程設計 教育統籌局資優教育組 2006年10月31日.
資優教育簡介及最新發展 QEF資優教育學校網絡計劃(D組)講座 2008年6月27日 陳沛田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
資優多面睇 教育局資優教育組 總課程發展主任(資優教育) 陳沛田先生.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小學) 課程: DEP5114B General Studies (Minor)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中三家長晚會 18/10/2013.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2014年5月份全院性學術研討會 地點:第二講堂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創意讀書會 iSTEM 科技教育試行計劃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2017/01.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促進學習的評估 如何運用「網上學與教支援」 促進學與教 柯志明 教育基建分部 基本能力評估/數學.
聯校大專生精神健康大使訓練計劃 精神健康急救證書課程 2009年6月16至19日 暨 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家長教育 之 電子學習.
新教師的啟導工作 高慕蓮博士 袁國明老師.
Sharing on school-based GE provisions
中三高中物理選科.
Curriculum for NSS 新高中課程.
健康校園計劃 【健康SUN動力】 年度回顧.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 新學制的入學要求
教師入職啟導計劃 為學校提供的相關支援服務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家長學院——「發展幼兒多元智能」訓練課程
Academics highlights May 21, 2016.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如何改善本港保護兒童機制 跨專業研討會 二零零四年七月十三日 葉劍影高級督察 保護兒童政策組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103學年度入學學生學分審查 簡報日期: 報告人:鄭素芬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陳樹渠紀念中學 何燕萍老師 周富鴻老師 張 燕老師 劉勁樂老師 黎嘉諾老師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Steam Camp 火車頭暑期夏令會 Science 科學 Technology 科技 Engineering 機械 Arts 藝術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2019中三選科升學講座 (一) 介紹334高中學制 黃淑儀老師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 (二) 本校中四選修科目 郭良老師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電腦網絡與教學.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Creative Teachers Association (CTA) Limited 2016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新高中課程概覽 新高中資料套.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數學科診斷與補救教學綱要 嘉義大學數理教育所 姚如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07年12月1日 陳沛田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 總課程發展主任 (資優教育) 資優教育簡介及最新發展

資優教育的迷思

資優教育的迷思 資優生是成績良好及品學兼優。 在數學科資優的學生,在語文及社交上也將是資賦優異的。 資優生會自動地表現他/她的資優特質。 如果學生在智力測驗上的得分未達130或更高,那麼他就不是資優生。 資優生在學校生活中能適應得很好。 資優教育是為「資優」學生而設。

內容簡介 1. 資優定義的演變 1.1 資優的定義 1.2 資優生的特質 2.香港資優教育的政策 2.1香港資優教育的發展 2.2 香港現行的政策及支援 3. 教學資源 4. 聯絡與協作 5. 未來發展 6. 7. 其他資源

1. 資優定義的演變 1.1 資優的定義 1.2 資優生的特質 資優是什麼?

1.1 資優的定義 傳統定義:IQ 130或以上 (早期較狹窄的看法) IQ 2 ( = 15) IQ 130以上少於3%人口 130 1.1 資優的定義 傳統定義:IQ 130或以上 (早期較狹窄的看法) IQ 130以上少於3%人口 130 100 70 IQ 2 ( = 15)

多元智能發展 Multiple Intelligences (Gardner, 1983 & 1999) 1.1 資優的定義 多元智能發展 Multiple Intelligences (Gardner, 1983 & 1999) 語言文字 Linguistic 視覺空間 Spatial 音樂旋律 Musical 身體運動 Bodily-kinesthetic 數學邏輯 Logical-mathematical 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 自我內省 Intrapersonal 自然博物 Natural

任汝理資優三環理論 Renzulli’s Three-Ring Model 1.1 資優的定義 任汝理資優三環理論 Renzulli’s Three-Ring Model 中上的智能 創造的能力 資賦優異 學習的熱忱

1.1 資優的定義 昔 今 高智商 多元智能 找出誰是資優、誰不是資優 發展每位兒童能力中「資優」面 靜態 呈動態的生長 不需刻意引導 1.1 資優的定義 昔 今 高智商 多元智能 找出誰是資優、誰不是資優 發展每位兒童能力中「資優」面 靜態 呈動態的生長 不需刻意引導 需要後天發展以呈現全貌的優異天賦 需於指定時間作正式評估 持續性評估 量化評量 只由專家提供的測驗去甄別 人文化、重視質的評量方式 有專家學者、老師及家長觀察推薦並檢附具體資料 學業主導 學習主導

1.2 資優生的特質 - 分類 AFFECTIVE COGNITIVE 情意上的特質 認知上的特質 有高度的社會及道德責任 1.2 資優生的特質 - 分類 AFFECTIVE 情意上的特質 COGNITIVE 認知上的特質 有高度的社會及道德責任 對別人的批評有過激反應 自我孤立 隱藏資優特質以獲取認同 喜歡與其他人比較成就 喜歡挑戰權威 有領導才能 喜歡操控別人 渴望能有自己所屬的社交圈子 不樂意接受微不足道的任務 對自己定下高要求 關心全球的事件及未來 害怕面對失敗 對事情高度敏感 情緒波動大 提早的語言能力 獨立學習者 水平思考者 有推斷力 富創意 細緻的表達 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狂野及奇特的念頭 專注力強 喜歡鑽研複雜及艱難的東西 完美主義者

積極投入 過度活躍 關心別人 情緒化/多愁善感 樂觀開朗 愛挖苦人 熱衷學習 無聊心散 有主見 不守規矩 喜歡學習 挑戰權威 靈活變通 正面行為 特質 負面行為 積極投入 活潑機靈 情感豐富 富幽默感 興趣廣泛 獨特見解 愛尋根究柢 富有創意 原則性強 思路敏捷 專注力高 觀察敏銳 富好奇心 重視公平 過度活躍 關心別人 情緒化/多愁善感 樂觀開朗 愛挖苦人 熱衷學習 無聊心散 有主見 不守規矩 喜歡學習 挑戰權威 靈活變通 不合群 有主見 專橫霸道 反應靈巧 不耐煩 學習效果高 沉迷 心思慎密 愛挑毛病 學習動機高 缺乏專注 富正義感 憤世嫉俗

2. 香港資優教育的政策 2.1 香港資優教育的發展 2.2 香港現行的政策及支援

2.1 香港資優教育的發展 世界性的取向:多元智能 你在哪方面表現卓越? 智能以潛能形態存在,有個別差異、多元性、發展性

 採用較廣義的看法 教統會第四號報告書(1990)界定資優兒童為: 在以下一方面 或多方面有突出成就或潛能的兒童 智力經測定屬高水平; 對某一學科有特強的資質; 有獨創性思考; 在在繪畫、戲劇、舞蹈、音樂等視覺及表演藝術方面有特出天分; 有領導同輩的天賦才能; 心理機動能力: 在競技,機械技能或體能的協調均有特出的天分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全球化的政策取向 診斷治療取向 (Diagnosis and treat approach)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全球化的政策取向 診斷治療取向 (Diagnosis and treat approach)  培育取向 (Education-provision Approach)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 校本資優培育課程指引》 (2002) 校本模式更能夠照顧資優學生的個人成長需要,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 校本資優培育課程指引》 (2002) 校本模式更能夠照顧資優學生的個人成長需要, 給予他們與一般學生共處的機會,避免他日踏入 社會後在適應群體生活時遇到困難; 資優學生在主流學校學習,不僅可提升整體學習 氣氛,而且有機會發揮領導才能,並貢獻學校, 為將來承擔建設社會的責任作好準備;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資優教育原則 三層架構推行模式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資優教育原則: 採用多元智能概念:資優不局限於智優或績優 資優教育普及化:提升學生的資優面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資優教育原則: 採用多元智能概念:資優不局限於智優或績優 資優教育普及化:提升學生的資優面 因材施教:學校自訂機制甄選學生參加校本資優培育課程 運用校本增益或延伸活動:課程和學生無需標籤為「資優」 呼應學校教育目標:發掘及培育學生的潛能,貢獻社會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三層架構推行模式 IA 資優三元素 滲入各個學習範疇 IIC 認知及情意訓練、 研究、溝通技巧等 IID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三層架構推行模式 IA 資優三元素 滲入各個學習範疇 IIC 認知及情意訓練、 研究、溝通技巧等 IID 學科/範疇內容、特殊 專門課題、學術性研究 IB 調適學科課程內容 (增潤、伸展、新穎內容) III 特別教育服務/校外支援 第三層次:校外支援 第二層次: 抽離式(校本) 第一層次: 全班式(校本) 利用滲透於所有學習領域課程架構內的高層次思維技巧、創造力、個人及社交能力等元素,在正規課堂內引導學生發揮潛能 (第一層次全班式) 學校可安排能力較高的學生修讀抽離式的共通能力增潤課程,例如要求學生運用研究技巧以建構知識 ,或在學科/專門課題進行深入探究 (第二層次抽離式) 為資質特別卓越而需要校外教學支援的學生,提供特殊增益課程 (第三層次校外支援) 一般性 專門性

三層架構推行模式的意義 第一層次 第二 三層次 發掘人才: 浮尖 (Talent Search) 培養人才:展才 第二  三層次 發掘人才: 浮尖 (Talent Search) 培養人才:展才 (Talent Development) Ability + opportunities/support + motivation = high achievement (Eyre 1998)

2.2 香港現行的資優教育政策 資優教育的信念 每一個學生都具備一定的資優潛質 足夠及適當的外在條件可幫助學生充分發展其資優潛質

2.2 現行的支援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II. 第三層次:校外支援 III. 教師培訓

2.2 現行的支援 I.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1. 科目為本的增潤課程 中文創意寫作 英文創意寫作 科學探究 數學資優培育課程

2.2 現行的支援 I.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2. 全校式培育計劃: 人才庫 2.2 現行的支援 I.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2. 全校式培育計劃: 人才庫 有系統地發掘校內在不同領域具潛質或有傑出表現的學生,並加以適切的培育 包括「甄選學生」及「培訓課程」兩方面

2.2 現行的支援 I.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3. 多元化比賽 香港小學數學創意解難比賽 2.2 現行的支援 I. 第一、二層次:校本支援 3. 多元化比賽 香港小學數學創意解難比賽 Hong Kong Budding Poets (English) Award 香港科學青苗獎 小學中國語文菁英計劃 「香港學生詩人培育計畫 —— 『詩網絡』傑出學生詩人獎

2.2 現行的支援 II. 第三層次:校外支援 針對具有極高潛能及才能的學生(特別資優學生) 提供特別培育支援服務 2.2 現行的支援 II. 第三層次:校外支援 針對具有極高潛能及才能的學生(特別資優學生) 提供特別培育支援服務 讓特別資優學生充分發展潛能 為社會培育各種優秀人才

「卓越數學培訓」 週末數學特訓課程 基礎數學增益課程 學生導師培訓工作坊暨 良師引導計劃 數學研習營 讓資優學生提早修讀大學課程 形式:講課、導修及通識講座 學員完成課程,獲科大頒授2個學分 基礎數學增益課程 學生導師培訓工作坊暨 良師引導計劃 數學研習營

「卓越數學培訓」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香港選拔賽 (6月) 數學奧林匹克訓練(共3期) 7-8月、9-12月、1-3月

「卓越數學培訓」 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 女子數學奧林匹克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 亞太區數學奧林匹克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卓越數學培訓」 自然數理—數學與物理的優美結合 (香港大學數學系及物理系) 日期 : 2007年3月- 5月 課程內容 : 1. 數學在我們認識物理世界的過程中所擔當 的角色 2. 微積分、代數、幾何的相關課題 3. 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愛因斯坦相對論 (十節講課暨導修)

「卓越科學培訓」 國際物理奧林匹克2005

「卓越人文學科培訓」 (文化與承傳) 歷史與文化研習計劃(3-5月) 未來博物館館長培訓班(7-10月) (賞析與創作) 語言學 (學習與生活) 電影藝術/社會文化剖析(學分課程)(3-5月/7-8月) 創意與批判性思維(學分課程)(7-8月) 知識型社會的學習方式(暑期尖子學分課程) 社會公義與專業追求(暑期尖子學分課程) (賞析與創作) 語言學 「從閱讀到寫作」良師引導計劃 / 創意寫作(學分課程)(3-7月/7-8月)

Cyber Learning And Mentoring Platform Joint Venture Of Education and Manpower Bureau 教育統籌局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科技大學 Login Login Page

提供培訓支援服務的機構 服務內容及活動 私人機構 社區教育服務中心、志願團體、民間團體、辦學團體 大專院校及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康體發展局(香港體育學院) 教育局 服務內容及活動 全港性、國際性比賽及相關培訓 專門性培訓、特定課程 特殊教學安排(提早修讀較高年級的課程) 個別化輔導和指導計劃(良師計劃)

內容: 一連串有系統的培訓活動,主要包括「卓越領導才能培訓」及 「卓越數學培訓」、 「卓越科學培訓」 、 「卓越人文學科培訓」及多元化活動等 透過講座、工作坊及經驗分享活動, 讓家長更認識及了解資優子女的需要, 並建立良好溝通渠道 以主題講座及資優教育課程等,讓教 師推動校本資優教育及提升教師培育 資優學生的能力 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 家長培訓 學生培訓 教師培訓

http://gifted.hkedcity.net

2.2 現行的支援 III. 教師培訓 1. 教師專業培訓課程 (PDP) : 透過不同程度或主題的工作坊、分享會、講座或密集式課程等方式照顧前線教育同工的訴求 http://tcs.edb.gov.hk/main/tdu/PublicWD/ActListCal.asp?LanguageFlat=1 2. 委託各大院校舉辦的證書課程 (36小時課程): (i) 基礎課程: 培育資優學生 (ii) 進階課程: 資優學生情意教育 (iii) 進階課程: 領導、創意及批判思維領導、創意及批判思維 3. 教師發展日 (群集模式) 4. 導師培訓 Train-the-Trainer (擴散效應)

3. 教學資源 發展校本資優課程的教學資源: 資優教育組 校本資優培育課程指引 校本資優課程教師培訓教材套 3. 教學資源 發展校本資優課程的教學資源: 資優教育組 http://www.edb.gov.hk/cd/ge 校本資優培育課程指引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3165 校本資優課程教師培訓教材套 http://resources.edb.gov.hk/gifted/ttp/main/index.html 數學教育 小學常識及科學教育 情意教育 創意思維 專題研習 中國語文教育

4. 聯絡與協作 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九龍塘沙福道19號東座三樓 電話: 3698 3472 資優教育夥伴學校 4. 聯絡與協作 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九龍塘沙福道19號東座三樓 電話: 3698 3472 資優教育夥伴學校 通過各項協作計劃 ,與不同學校積極發展校本資優培育課程。 http://resources.edb.gov.hk/gifted/ps/

http://resources.edb.gov.hk/gifted/ps/

從校本計劃 到 聯校網絡計劃: 校本資優教育的推行 參與學校之間的聯繫及交流(成立不同的專家小組、透過學校之間的網絡(具有不同專長)與其他學校分享及交流校本經驗 透過學校網絡模式以中學協助小學發展某個學習領域或範疇如數學、領袖培訓等

5. 未來發展

5. 未來發展策略與路向 籌備更多類型的校長、教師、相關專業人仕的培訓課程 進一步擴展對特別資優學生的校外支援的策略及涵蓋範圍,例如透過學校群的模式以中學協助小學發展某個學習領域或範疇如數學、科學探究、領袖培訓等 繼續推展學校之間的聯繫及交流(成立不同的專家小組、透過學校群(具有不同專長)與其他學校分享及交流校本經驗 延續發展及探討更多資優教育課題 香港資優教育學院

未來策略與路向 實際行動 : 配合政策發展及現時工作重點 (1) 政策檢討及推廣 落實和檢討資優教育的政策 加強推廣及宣傳資優教育政策與理念的策略 [例如:向家長及老師推廣「廣義資優」的概念] 擴闊推廣對象 (如大眾及家長) 編製「認識與培育資優兒」的家長及學校指引 編製資優教育資源網頁 (資優黃頁)

未來策略與路向 (2) 教師專業發展 檢視現行專業培訓策略 加強與專上學院協作發展專業培訓課程 (如發展網上培訓課程,以擴大前線工作者接受系統性專業培訓機會,並且可增加培訓模式的彈性) 加強專業交流,籌辦經驗分享會

未來策略與路向 (3) 發展資優教育教學資源庫、相關指引 編製及發放有關校本資優培育課程之課程資源 校本資優課程培育策略指引及教學資源光碟 (快將推出) 編製「認識與培育資優兒」的學校指引 (發展中) 校本甄選學生原則及策略指引 (發展中) 加速學習指引(發展中) 將近年「種籽計劃」或先導計劃的課程編製網上課程資源

未來策略與路向 (4) 建立資優教育的支援網絡 擴展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 (資優教育) (QTN in GE) 籌劃成立「地域性資優教育中心」(RGC) 協助學校發展群集網絡(地區性、學科/範疇) 發展與交流校本經驗及推展資優教育 加強與教統局各相關部門的聯繫與合作,共同推展資優教育: 研究提早入學(小一入學機制、尖子計劃之改變)、跳級跳科、提早修讀大學學分課程… 與局內相關部門制定照顧有情緒行為問題或有特殊學習障礙的資優生的協作方案

未來策略與路向 (5) 其他策略 網絡各方資源以統籌與資優教育 有關的活動 網絡社會資源:如尋求工商界協作 (良師計劃, 贊助, 增益課程, 專業培訓) 發展進階式資優生網上課程 (如地球科學, 天文學, 數學)

(5) 其他策略 進一步擴展對特別資優學生的校外支援的對象及涵蓋範圍 舉辦國際資優生交流活動及國際資優教育研討會 進一步研究海外及國內支援資優學生的策略及借鏡

舉 隅 家長培訓 目的:獲取認同及結成合作夥伴 ─家長教師會聚會 ─家長日 ─座談會

建立支援系統 訂定校內支援機制 (融入現行機制) 聯絡有關支援部門 善用現有的可用資源(如「學校發展津貼」) 善用社區及可網絡的資源 區內組織資優教育聯網 設立資優教育資源

策略總結: 校長領導 – 方向資源 老師支持 – 共同期望 先鋒小組 – 開發實踐 廣泛推廣 – 校董會、老師、家長、同學、社會 行政調配、支援、協調 環境 (氣氛) + 領導 + 嘗試 + 支援 = ?

理 念 對象、目標及策略 專責小組 支援系統 課程計劃 宣 傳 培 訓 評估及反思 校本資優課程之策動及推展流程圖

時間 拔尖補底 學生需要 資優政策 醞釀期 IA IB IIC IID 提升期 學生轉變 老師轉變 反思期 資優課程 起動期 學校轉變 鞏固期

跟進有情緒/行為/其他情意需要的資優學生個案 6. 其他資源 跟進有情緒/行為/其他情意需要的資優學生個案 建議程序

I. 區域教育服務處教育心理服務 為有學習、行為或情緒問題的學童提供教育心理評估服務 為對象學校提供以下的校本教育心理服務: 為有學習、行為或情緒問題的學童提供教育心理評估服務 就輔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方面,為學校提供支援和諮詢服務   協助學校發展以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 進行有關甄別及評估工具的研究及發展,並編撰照顧學生不同學習需要的資源套 舉辦培訓和聯網活動,幫助學校人員和各持份者不斷提升有關照顧學生不同學習需要的知識和技巧 支援學校的危機處理工作

I.I 區域教育服務處 港島區域教育服務處 (查詢電話: 2863 4646)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53樓 港島區域教育服務處 (查詢電話: 2863 4646)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53樓 九龍區域教育服務處 (查詢電話: 3698 4108) 九龍九龍塘沙福道19號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東座平台 新界東區域教育服務處 (查詢電話: 2639 4876) 新界上水龍琛路39號上水廣場22樓 新界西區域教育服務處 (查詢電話: 2437 7272) 新界荃灣青山道457號華懋荃灣廣場19樓

I.II 教育心理服務熱線 教育心理服務(香港及九龍)組 (查詢電話:3698 4321) 教育心理服務(香港及九龍)組 (查詢電話:3698 4321) 教育心理服務(新界)組 (查詢電話: 2437 7270)

II. 大專及社區團體 香港浸會大學 (兒童發展研究中心) 查詢電話:3411-7249 電郵:ccd@hkbu.edu.hk http://www.hkbu.edu.hk/~ccd/ 香港理工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暨專業進修學院) 查詢電話:27665388, 2766578 電郵: ssgifted@polyu.edu.hk http://www.acad.polyu.edu.hk/~ssgifted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 (學院資優計劃) 查詢電話:2603-7444 / 2603-7463 / 2603-7485 http://www.fed.cuhk.edu.hk/pgt/ 香港中文大學 (心理學系臨牀及健康心理學中心) 查詢電話:2609-6501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 查詢話:2859-2375

II. 大專及社區團體 香港小童群益會 灣仔駱克道3號辦事處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 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54號2樓 查詢電話:2527 9121 電郵:pss@bgca.org.hk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 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54號2樓 查詢電話:2251 0884/22510885 電郵: pdd@yang.org.hk Supporting Emotional Needs of the Gifted http://www.sengifted.org

Genius without education is like silver in the mine. Benjamin Franklin

謝謝! 負責部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 聯絡電話:(一般查詢) 3698 3472 (直線) 3698 3470 電郵: gifted@edb.gov.hk 個人電郵: ptchan@edb.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