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養教育的文獻回顧 吳俐雯 洪慧娟 報告 陳佳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1975年进入清华大 学化工系学习, 1998年进一步获得 法学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法律科 班出身,并拥有 该校经济学硕士、 博士学位。
102年度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教資中心.
一、教學 落實全人教育 課 程 活 動 教育目標 體育活動 社團活動 共同基礎 藝文季系列活動 學習成果 核心課程 分類課程 .國文 .英文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完成的“唯物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中國人壽 徐真真.
【國立臺東高中公共整潔區域分配圖】 206 體三 體三 體二 體二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彰師大物理系光電組 選課須知.
行銷4.0.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105年高雄市國教輔導團國小英語 支持團隊 田寮區崇德國小 教學演示--課前說課
P119.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華人社會中的教育改革 孔繁盛 二零零五年上學期
創意讀書會 iSTEM 科技教育試行計劃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2017/01.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RSS介紹及其在圖書館的應用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授課教授:石文傑 博士 報 告 人:施金橐 學 號: 日 期:98年03月06日
張原禎 新北市德音國小教師 教研科資教股輔導員 ~512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智 慧 型 環 境 系 統 實 驗 室 生態工程 環境評估 決策分析 人工智慧 資訊系統 永續發展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電腦攻擊與防禦 The Attack and Defense of Computers
以通識課程為核心之全校課程革新計畫 全校課程地圖的建構 報告人:許佩玲、陳鵬文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五日.
菲你不可 世界志工社2009菲律賓服務團.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1-1 隨機的意義– P.1.
英文管理期刊導讀 A Guide on Reading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Journals Spring, 2007 Friday, 10:10~12:00 R9208 Instructor: 張婉菁 Phone: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101學年度 機械專長10名、電機專長10名、電子專長10名 100年12月22日 101年5月23日~5月28日 101年6月16日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UCAN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推廣.
僑生輔導組業務評鑑報告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國立台灣大學 關懷弱勢族群電腦課程 By 資訊工程 黃振修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花王集團.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即時反饋創新教學 Location: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Speaker:麥毅廷(臺體大運管系) Date:2017/06/1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電算中心管理資訊組 通識教育中心 教務處教學組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劇變世代中的教會使命 The Mission of Church at the Age of Radical Changes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P.5 Parent Meeting ~English~
南區 ~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研討會 藝術類數位博物館介紹 和春技術學院馮治平 91年2月2日.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文素養教育的文獻回顧 吳俐雯 洪慧娟 報告 陳佳雯

一、前言 二、人文素養的定義 三、敬天愛人與人文素養的綰合 四、人文素養在教育中的呈現 五、人文素養教育的目標 六、結語 七、參考文獻

一、前言 教育的本質是人文取向的。 教育目標是促進專業知能的進步,及負有闡揚人文精神的使命,唯專業與人文並進,才能創造人類的幸福。

二、人文素養的定義 綜述李大偉、陳裕宏、林輝亮、郭為藩、吳珍珠、龍應台等學者論述人文素養定義: 人文素養包含了知識、態度及能力等三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使學生具備豐富的人文、社會知識,並其對人的本身及社會的發展有所認識;經由人文教育的薰陶,具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孕育出一種對人與社會關懷的(正向)生活態度,以及培養對人際溝通、思考批判、藝術賞析、文化比較、適應變遷、自我反省等能力(良善的社會能力)。

三、敬天愛人與人文素養的綰合-1 (中華文化) 人文一詞最早見於《易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論語》中孔子敘述的「仁」,包含孝悌、不巧言令色、克己復禮、對人恭敬等的表現 《孟子》「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三、敬天愛人與人文素養的綰合-2 (西方文化) 英文中的人文主義Humanism一詞,源自羅馬字之Hmanitas,其意義就是文化 。 西方教育以人文主義為中心思想,強調以人事、人道、人文與人生的理想,主張以人為本位,重視人的存在、能力與價值。

三、敬天愛人與人文素養的綰合-3 本校的校訓是「敬天愛人」,融會了天主教聖經及中國聖賢智慧: 「您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及「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 (《馬竇福音 22:37,39》) 「欽崇天道,永保天命」(《尚書》) 「仁,愛人」(《論語》)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

三、敬天愛人與人文素養的綰合-4 敬天愛人教育內涵厚植「人與天」、「人與人」、「人與萬物」的人本思想,對萬物的終極關懷的人文精神,與中國儒家「以人為本」的思想契合,是西方人文主義的表現,更是耕莘教育的基礎與核心教育。 (敬天愛人是人文素養的展現)

四、人文素養在教育中的呈現 施教者實施策略: 一、注重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養 二、創造人文的校園環境 三、重視人文學科的教學 四、落實職業道德教育 五、建立良好的導師制度,加強學生生涯輔導。 六、關懷社會回饋社區 七、善用社會資源與人文活動結合 八、強化學生榮譽感及守法的習慣 (教師、校園、學科、道德、社區、社會、榮譽 等面向著力)

五、人文素養教育的目標-1 人文素養教育培育出學生具有 (一)「人文知識」 (二)「人文態度」 (三)「人文能力」

六、結語 1.人文素養教育應注入人文關懷議題, 培養學生恢宏的視野和正向的思考 力。 1.人文素養教育應注入人文關懷議題, 培養學生恢宏的視野和正向的思考 力。 2.人文精神的陶冶及職業道德的養成、 使其具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人文素養教育與專業技術學習並重。

謝謝 敬請指正

參考文獻 方祖燊(1985)‧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 李邁先(1983)‧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二冊)‧臺北:商務印書館。 林振春(1994)‧培育技職學生人文素養‧技術及職業教育,23,18-22。 林雅玲、陳漢陽(2004)‧加強技專校院學生的人文素養‧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0,67-76。

陳光憲(1996)‧現代大學生應有的人文素養‧訓育研究,35(1),63-66。 陳雷傑(2000)‧提昇高職學校學生人文素養之可行策略‧大安高工學報,11期, 100-109。 曾世虹(1998)‧落實技職人文教育提升技職教育人文素養‧教育資料文摘,41(3),184-192。 黃秋韻(2008)‧從人文角度論通識教育的意義與任務‧通識教育學刊,2,21-38。

鄔昆如(1993)‧中華文化的人文素養‧哲學與文化,20(1),3-29。 楊明恭、王國興(2001)‧以全人化觀點談高職的人文素養教育‧技術及職業教育,61,26-30。 楊亮功(1987)‧人文主義與教育‧臺北:三民書局。 蔡錫濤(1993)‧科技與人文並重─談提昇技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18,10-14。

謝淑熙 (2012) ‧閱讀教學與人文素養─以《論語》為例‧國教新知,59(1),44-48。 薛光祖、郭為藩、林美和(1988)‧教育與人生‧臺北:國立空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