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公共性與社會生活 壹、公共與公共性 貳、公共生活的場域-社區 參、現代社區營造 肆、公共生活與志願服務.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5課 公共性與社會生活 壹、公共性 貳、現代「社區」的意義與類型 參、現代「社區總體營造」 肆、志願服務 圖照來源.
公民與社會總複習(一) 5~6課 主題:社會 師大附中 魏嘉美老師.
社區營造兩大要素及發展面向 居民需求 人 人文教育 社福醫療 社區治安 社區資源 文、地、產、景 環境景觀 環保生態 產業發展.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第五課、公共性與社會生活 師大附中 陳采妍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第四章 資金成本.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人生經驗分享 - 做一個有用的人進而當一個社會領導- 魏綸武 ILITEK EE 80, TsingHua Oct., 2012.
社員流失 Membership Loss 國際扶輪近年來流失社友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附小104第一節課 徐章華 老師 104/08/31 LOGO.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Topic Introduction—RMI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達利.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講師:陳永芳 網際網路資源運用 講師:陳永芳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幼稚園(機構) 簡介 參觀日期 作者群.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菲你不可 世界志工社2009菲律賓服務團.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Venue: Romblon & Mindoro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TOURISM & HOSPITALITY STUDIES 旅遊與款待 張祝珊英文中學 新高中課程簡介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新事業發展專題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優質形象建立與溝通技巧 魏麗敏.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103年度社幹部研習會 如何關懷社區及社間合作 報告人: 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 康建民 組長.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如何註冊「臺北e大」 委託 辦理.
營運模式.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課 公共性與社會生活 壹、公共與公共性 貳、公共生活的場域-社區 參、現代社區營造 肆、公共生活與志願服務

壹、公共與公共性 一、生活中實現公共性 人是群居的動物,需要有人來關心與大家相關的公共事務,並且願意一起合作,以實現更好的群體生活。

二、實現公共性的基礎 (一)公共性的實現是指,透過眾人的努力,以創造更好的公共生活空間的一種過程。 (二)實現公共性的基礎 1. 文化資產 2. 社會信任 3. 公民社會

1. 文化資產 (1)文化資產是指有歷史、藝術、文化價值的資產,使得人們對於土地、群體產生歸屬感,這種歸屬感就是實現公共性的基礎。 (2)文化資產可分為下列兩類: 有形資產-指實際存在的物質型態。 無形資產-指經由傳承與積累而存在的精神文化。

有形文化資產︰ 臺南—赤崁樓 無形文化資產︰ 拜拜祈福

2. 社會信任  (1)社會信任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程度。 (2)美國社會學者福山(F. Fukuyama)指出,臺灣屬於「低信任度」的國家,只對和自己有血緣關係或親近的人較有信任感。

3. 公民社會   (1)為了實現群體利益,人民合法組成各種團體,這些團體所形成的網絡,就稱為公民社會。 (2)公民社會中的團體是以群體利益為運作目的,私人營利團體並不屬於公民社會。

(3)公民社會的形成基礎在於公民權,是人民自主力量的展現,但其運作必須遵守現行公共生活規範。 (4)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有賴於公民意識的凝聚,即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注。 (5)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也是評估民主生活是否成熟的一個重要指標。

貳、公共生活的場域-社區 一、社區的意義與類型 (一)社區的意義 1. 傳統上,人們認為「在同一區域中的一群人與其空間」就是社區,是一種地理上的概念。 2. 在現代,社區的意義可以包括地理的社區、心理的社區、行動的社區。 3. 擁有共同嗜好或關心共同議題的人們,在網路上頻繁地互動,並建立強烈的歸屬感,此種類型的社區被稱為「網路社區」或「虛擬社區」。

(二)社區的類型   1. 傳統村落社區  (1) 居民通常具有親屬關係,且多世居在此,具有相當的穩定性。   (2) 居民有強烈的歸屬感,對於社區事務,大多抱持較積極主動的態度。

(1) 成員大都沒有血緣關係,流動較為頻繁,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宗教信仰。 2.都市街坊社區  (1) 成員大都沒有血緣關係,流動較為頻繁,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宗教信仰。 (2) 大部分的居民都投入職場上,社區中也缺少引起居民共同興趣的場所或活動,因此居民間互動少,對於公共事務較冷漠。 (3) 都市社區生活的重要課題是增加 居民間互動的機會,讓居民找回 對於該社區的情感。

二、社區運作的基本要素 (一)社區意識 1. 指居民對於社區具有認同感與歸屬感,進而願意主動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2. 影響社區意識形成的環境因素 (1)物理性環境-例如是否有適當的公共空間讓社區成員得以互動。 (2)社會性環境-例如居民互動是否頻繁。 (3)心理性環境-例如社區感情是否融洽,社區氣氛是否良好。

(二)自治與自願性  1. 社區自治:社區公共事務的管理由社區裡的居民共同負責,因此需要自願性投入。 2. 實施社區自治並不表示排拒企業界或政府等外界力量的協助,只是強調這些協助必須依循社區成員的意願與需求。

(三)利他精神   1. 在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時,人們必須放棄狹隘的個人利益,改以利他的角度來看待社區事務。 2. 社區意識是利他精神建立的基礎。

參、現代社區營造 一、現代社區營造概念 (一)社區營造的概念最早來自於日本。 (二)指社區居民按照自己的意願,找出社區當地的資源與文化特色,進而主動構想與設計自己的社區,一方面使社區本身的文化傳統得以保留發揚,另一方面也培養出居民自主與自治的精神。

二、臺灣的社區營造 (一)引進時間:在民國八十三年自日本引進社區營造的概念,並提出「社區總體營造」計畫。 (二)理念: (二)理念:  1. 強調社區營造以社區自治為主導原則,政府僅扮演輔助的角色。 2. 包括情感、文化、產業、地理空間與景觀等各面向的經營。 嘉義市西區社區營造點

肆、公共生活與志願服務 一、志願服務的意義 (一)廣義的志願服務也稱為「非正式志願服務」,是指面對他人需要,個人出 於自願且不求回報的助人行動。 (二)狹義的志願服務也稱為「正式志願服務」,是指針對社會需求,組織協調其成員所提供的服務。

二、志願服務的內容  (一)從事志願服務者稱為志工。 (二)志願服務是一種不計較的付出,也是一種 助人精神的實現,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項重要力量。 (三)志願服務是一種學習  1. 知識與技能的提升。 2. 人生經驗的學習。 3. 不斷提升自我的終身學習。

(二)為使更多人響應志願服務,我國於民國90年通過《志願服務法》,成為除西班牙外,第二個由政府立法推動志願服務的國家。 三、志願服務在臺灣 (一)921後,臺灣參與志願服務人數大增。 (二)為使更多人響應志願服務,我國於民國90年通過《志願服務法》,成為除西班牙外,第二個由政府立法推動志願服務的國家。 我國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中 曾參與志願服務的比例

(三)未來努力   1. 服務參與的多元化,擴大參與公共事務。   2. 志工來源的多樣化,有助於增進人際間的友善互動,提升彼此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