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訓練 有氧耐力訓練 Aerobic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運動指導員講座 陽安格 Angus. 體重控制 運動處方 體適能檢測 運動迷失 實例分享 講座內容.
Advertisements

運 動 的 好 處運 動 的 好 處 小朋友分組討論ㄧ下,5 分鐘之 後上台報告 !. 好處有哪些呢 ? 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減少體脂肪、控制體重。 減緩老化延長壽命。 減少因為心臟病造成的死亡。 減少高血壓的機會,並可幫助降低血壓。
運動生理學 中正大學 運動競技學系 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王順正教授. 中正大學 2012 年台灣最美大學票選第一名.
青春動起來 ~ 談健康體適能 蘆洲國中: 胡志鋒、 顏義松. 一、前言  原始人類 生存需要 漁獵為生 生活電器化 工業革命 畜牧階段 科技時代 健康與體適能的重要問題。
INDEX 第Ⅰ篇運動生理學的基礎 1 第 1 章 研究在健身與競技運動上的應用 3 (1 月 9 日 ) 1 月 16 日期末測驗 第 2 章 生物能量學與能量代謝需求 27 (10 月 3 日、 17 日 ) 第Ⅱ篇運動生理學與身體系統 67 第 3 章 骨骼肌肉系統 69 (10 月 24 日、
不定積分 不定積分的概念 不定積分的定義 16 不定積分的概念 16.1 不定積分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積分公式。
運動生理學 中正大學 運動競技學系 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王順正教授. 熱壓力 (Heat Stress) 人體能量產生的使用 效率 人體的正常核心溫度 是 37 ℃ 在熱環境下激烈運動 的核心溫度可達 41 ℃ 熱環境的適應對運動 表現有顯著幫助 體溫調節 下視丘:自動恆溫裝置.
增進體能的肌力 訓練法 林嘉志 博士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副教授 美國運動醫學會團體運動教練 (ACSM-GEI)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 (ACSM-CPT)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師 (ACSM-EP-C) 美國運動醫學會註冊臨床運動生理師 (ACSM-RCEP)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即良藥認證第三級.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驚喜合唱團.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与走势 战略发展部 2013年8月.
基礎英文書信及論文閱讀課程.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講授:蔡豐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博士 國立聯合大學副教授兼體育室主任
主講人:楊世章 現任:桃園縣立南崁高中衛生組長 中華民國游泳裁判教練協會技術委員 中華民國游泳裁判教練協會甲級講師
心肺耐力訓練 (I).
主講人:楊世章 現任:桃園縣立南崁高中衛生組長 中華民國游泳裁判教練協會技術委員 中華民國游泳裁判教練協會甲級講師
健康體能運動處方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卓俊辰.
停止運動訓練 對運動生理適應的影響 田詠惠 林貴福 新竹教大.
健體領域分享 體重管理.
心肺耐力訓練 (II).
禁毒知识教育 ·.
第一章 運動與生理.
陳韋伶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研究所畢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學系畢
前言: 國人十大死因中與心肺適能直接相關者
比與比值 -齒輪傳動的轉速變化.
郭 兰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2008年4月11月
团队介绍 (1)西湖区社区街道挂职社会实践基地 (2)武义、缙云、双浦乡镇挂职社会实践基地 (3)BOX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基地
手巾比紙巾環保 但不衛生.
中 華 民 國 游泳裁判教練協會 適應體育暨C級游泳教練講習會 歡 迎 各 位 蒞 臨 本 會.
肌耐力訓練(II).
第二章 心肺適能 第一節 心肺適能概要 第二節 運動心跳數的有效監控.
體適能評估介紹 日期:101/11/23 主講者:許郁偉物理治療師.
肌力訓練(I).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有氧與無氧運動 交通大學體育室張振興老師.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二技).
運動對三高的重要性 運動處方的設計 陳世銘 物理治療師.
第四章 資金成本.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100學年度第2學期 邏輯設計實習TA訓練 機 台 介 紹.
田 徑 捉住我看世界 紀錄!.
流行mv舞蹈.
第十章 身体素质 第一节 力量素质 第二节 速度素质 第三节 耐力素质 第四节 灵敏和柔韧素质.
訓練方法 1st page.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INDEX 資訊學科種子教師研習 課程說明 教學活動計畫.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PowerPoint 2019/4/9.
Working Model 2D 朝陽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邱相文.
小學四年級數學科 8.最大公因數.
國內外運動科學研究 發展與現況 張振崗教授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拒做大腹翁.小腹婆 中華科技大學.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教學媒體作業 歷史系99級 楊琇媚.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第十三單元 旋轉體的體積-剝殼法.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體積.
運動訓練法 運動訓練法.
討論.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單元三:敘述統計 內容: * 統計量的計算 * 直方圖的繪製.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第三章 比與比例式 3-1 比例式 3-2 連比例 3-3 正比與反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體能訓練 有氧耐力訓練 Aerobic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張勝傑

課程內容 體能訓練概論 基礎肌力與增強式訓練 有氧耐力訓練概論 有氧耐力訓練的生理反應與表現因素 有氧耐力訓練計畫與型式應用

肌力訓練 體能包含了肌力、速度、 反應力、爆發力及柔軟 度。 擁有肌力只是體能訓練當 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腹部的肌力對於運動員來 說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強 大的腹肌與屈臀肌可以直 接改善運動表現。 訓練基礎原則 輕量的重量訓練(熱身)避免訓練時肌肉受傷。 選擇適當舒服(反覆測試法)的負荷當作第一組的重訓,漸進完成組數。 呼吸法(前吸-始閉-2/3吐)。 休息的角色。 動作順序(大/小-上/下)。

重量訓練分期(階段) 增加肌肉組織的量。 增加無氧運動能力或改善重量訓練時的耐力。 肌肉增強 基本肌力 肌力及爆發力 維持 動態休息 組數 3-4 3 1-2 次數 8-12 4-6 2-3 10-8-6 15-20 強度 低 高 中 訓練量 本表不包含熱身組數,只含主要動作的組數。 增加肌肉組織的量。 增加無氧運動能力或改善重量訓練時的耐力。

增強式訓練 指導原則 進行前先瞭解自身肌肉等級避免受傷。 訓練前需熱身(低強度跳躍)、伸展及收操。 增強式訓練的重點在神經肌肉部分,疲勞會導致負面影響,所以需排在課表前實施。 選擇適當強度(次數、組數)及記住每個動作的目的與要求技巧。

增強式訓練歸類(低強度)

增強式訓練歸類(高強度)

增強式訓練計畫 開始增強式訓練 比賽期增強式訓練 賽後期增強式訓練 時間 12週 每週1-2次 每次15-30分鐘 比賽結束4周後開始 持續4週 休息時間 每次訓練間隔48-72小時 每組間隔2-4分鐘 每次訓練間隔至少48小時 每組間隔1-3分鐘 休息時間應做些動態休息方式活動 次數/組數/強度 低-中-高強度 低-中強度 低強度

有氧耐力訓練的生理反應 呼吸系統 促進肺臟中氧的交換 改善整個肺臟的血流 降低非最大運動呼吸率 降低非最大運動肺換氣量 心臟血管系統 增加心輸出量 增加血量、紅血球數與血紅素濃度 促進流向骨骼肌的血量 降低非最大運動心跳率 改善體溫調節

肌肉骨骼系統 增加粒線體體積與密度 增加氧化酵素濃度 增加肌紅蛋白濃度 增加肌肉的微血管 增加動靜脈氧差

有氧耐力表現有關的因素 設計有氧耐力計畫必須 瞭解影響有氧耐力優異 表現的重要因素,才能 發展出完美的訓練計畫 減少不必要的訓練,以 免產生負面適應、疲勞 與過度訓練。 最大有氧動力 乳酸閾值 運動的經濟性 能量利用

有氧耐力訓練計畫 一份有效的有氧耐力訓練 計畫必須包含專為個別運 動員設計的運動處方,並 且評估所有與有氧耐力表 現有關的因素,運用所得 的資料加以編制。 設計變項 訓練動作模式 訓練頻率 訓練時間 訓練強度 監控訓練強度(心跳率、自覺運動強度)

目標心跳率 卡蒙納法 Karvonen Method 用年齡預估最大心跳率 = 220–年齡 儲備心跳率 = 預估最大心跳率–休息心跳率 目標心跳率 = (儲備心跳率 ╳ 運動強度) + 休息心跳率 利用本公式計算兩次決定目標心跳率範圍

目標心跳率 最大心跳率的百分比法 Percentage of Maximal Heart Rate Method 用年齡預估最大心跳率 = 220–年齡 目標心跳率 = (預估最大心跳率 ╳ 運動強度) 利用本公式計算兩次決定目標心跳率範圍

舉例 Karvonen Method 30歲運動員休息心跳率為60次/分,設定的運動強度是功能能量的60-70%。 預估最大心跳率 = 220–30 = 190次/分 休息心跳率 = 60次/分 儲備心跳率 =190–60 = 130次/分 運動員低的目標心跳率 =(130 ╳ 0.6 )+60 =138次/分 運動員高的目標心跳率 =(130 ╳ 0.7 )+60 =151次/分 運動員每10秒的目標心跳率為 23 ~ 25 次

自覺運動強度 RPE 用來調整有氧耐力訓練的 強度,基本上採用Borg的 15分量表。藉以搭配最近 比賽的成績來監控訓練中 的強度與動作配速的關係 。 Borg 的15分量表 類別 - 比例量表 6 一點都不辛苦 完全不覺得 7 0.3 非常輕鬆 0.5 非常弱 8 1 很弱 9 很輕鬆 1.5 10 2 弱 11 輕鬆 2.5 12 3 中等 13 有點辛苦 4 14 5 強 15 辛苦 16 很強 17 很辛苦 18 19 非常辛苦 非常強 20 最大努力 * 絕對最強 取自 Borg 1998

遠而慢的長距離訓練法 Long, Slow Distance Training 訓練強度大約等於最大攝氧量的70%(最大心跳率的 80%),訓練距離比比賽距離遠,運動員可在呼吸沒 有困難的情況下邊跑邊談。 馬拉松運動員LSD訓練計畫的舉例 周日 週一 週二 週三 周四 週五 周六 休息 法特雷克45分 LSD 60分 間歇跑 45分 用配速在丘陵與平地跑60分 反覆跑 120分 *運動員需用較低的強度或訓練配速(分/公里),不需太高的呼吸壓力

配速/節奏訓練法 Pace / Tempo Training 訓練強度與正式比賽相同或略高,相當於乳酸閾值, 因此亦稱為閾值訓練法或是有氧/無氧間歇訓練法。 訓練方法有穩定的和間歇的兩種方式。 50公里自由車運動員配速/節奏訓練計畫的舉例 周日 週一 週二 週三 周四 週五 周六 休息 LSD 騎60分 配速/節奏法騎30分 法特雷克法騎45分 輕鬆騎45分 *運動員要在高強度或高配速(分/公里)下訓練,需要高的呼吸壓力

間歇訓練法 Interval Training 訓練強度接近最大攝氧量,訓練回合可能短到30 秒,但是也有可能長到3-5分鐘,休息時間應與訓練 時間相同,因此,訓練 - 休息比為1:1。 10公里跑步運動員間歇訓練計畫的舉例 周日 週一 週二 週三 周四 週五 周六 休息 0.5公里-10次反覆,用比賽速度 輕鬆跑10公里 LSD跑45分 1公里-5次反覆,用比賽速度 法特雷克法在平地跑45分 *運動員在間歇訓練每回合完成時,跑步強度要接近 VO2max

反覆訓練法 Repetition Training 訓練強度高於VO2MAX,訓練回合基本上持續30-90 秒,由於高度依賴無氧代謝,需要較長的恢復,休息 時間約為運動時間的4-6倍,所以運動 - 休息比約為 1:5。 鐵人三項運動員反覆訓練計畫的舉例(游泳訓練部分) 周日 週一 週二 週三 周四 週五 周六 休息 LSD 游60分 反覆訓練法每回合60秒,然後輕鬆游5分作為休息,共50分 游45分 休息日(無游泳訓練) 用比賽速度游半程 *運動員在反覆訓練每回合時,游泳強度(配速)要比VO2max高

法特雷克訓練法 Fartlek Training 本訓練法是前述許多訓練法的組合,通常用於跑步, 但只要結合LSD、配速/節奏法與間歇法就可應用於 自由車與游泳,對於鐵人三項運動員是很好的訓練 法。 越野跑運動員法特雷克訓練法的舉例 周日 週一 週二 週三 周四 週五 周六 休息或輕鬆跑 LSD 跑60分 用法特雷克法在丘陵與平地激烈或輕鬆的跑45分 配速/節奏法跑25分 跑45分 跑25分 比賽 *運動員在法特雷克訓練每回合時,跑步強度(配速)要接近VO2max

季節訓練計畫的應用 計畫的設計變相與有氧耐 力訓練的各種型式,常用 於各個比賽季節 (季外、 季前、季中、季後),構 成全年度的訓練計畫。 季外 Off-season 主要發展心肺適能基礎 季前 Preseason 焦點在增加訓練強度,並把所有訓練型式編入 季中 In-season 目標在於延續改善缺點與維持優點 季後 Postseason 重點在於比賽後的恢復

運動季節的目標與計畫設計的安排 運動季節 目標 頻率(每周) 時間 強度 季外 (基礎訓練) 發展完整的體能基礎 5 ~ 6 長 低 ~ 中 季前 改善影響有氧耐力表現的重要因素 6 ~ 7 長 ~ 中 中 ~ 高 季中 維持影響有氧耐力表現的重要因素 (訓練與比賽) 短(訓練)比賽距離 低(訓練) 高(比賽) 季後 (動態休息) 比賽季節恢復 3 ~ 5 短 低

結語 基礎體能(肌力訓練)是體能訓練的基礎。 訓練計劃的發展必須結合定期的成績評估。 訓練型式的結合產生正面的適應。 訓練計劃要有前瞻性並內容充實,以確保改善成績避免過度訓練。 專項訓練活動才可獲得最佳適應,大幅改善成績。

參考資料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National Basketball Conditioning Coaches Association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Australia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UK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循環訓練圖 換腳推蹬 (Box drills) 滑步折返跑 (6M) 仰臥起坐 (抬腿轉體) 側向雙腳跳 (三角錐3目) 衝刺折返跑 原地深蹲跳 (Medicine 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