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1 流水施工概述 2.2 流水施工参数 2.3 与流水施工方式有关的术语 2.4 流水施工方式 第二章 流水施工原理及应用 2.1 流水施工概述 2.2 流水施工参数 2.3 与流水施工方式有关的术语 2.4 流水施工方式 2.5 流水施工应用实例
第2.1节 流水施工的原理 一、组织施工的三种形式 如【例1】:有四栋房屋的基础,其每栋的施工过程及工程量等如下:
1.依次施工(顺序施工 ) 一栋栋地进行 栋号 一 二 三 四 1) 特点:工期长(T=16d) 2) 适用于: 施 工 进 度 人数 时间 1.依次施工(顺序施工 ) 一栋栋地进行 栋号 施 工 进 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 二 三 四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30 20 40 1) 特点:工期长(T=16d) 劳动力、材料、机具投入量小; 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施工(宜采用混合队组)。 2) 适用于: 场地小、资源供应不足、工期不紧时,组织大包队施工
2.平行施工 (各队同时进行) 栋号 一 二 (1) 工期:T=4(d) 三 (2) 特点: 四 1) 工期短; 2) 资源投入集中; 2.平行施工 (各队同时进行) 栋号 施 工 进 度 1 2 3 4 一 二 三 四 (1) 工期:T=4(d) (2) 特点: 1) 工期短; 2) 资源投入集中; 3) 仓库等临时设施增加,费用高。 (3) 适用于:工期极紧时的人海战术。 挖 砌 垫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挖 垫 砌 填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120 80 160
3.流水施工 栋号 一 (1)工期:T=7d 二 三 (2) 特点: 四 (3)实质: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工期较短; 资源投入较均匀; 施 工 进 度 1 2 3 4 一 二 三 四 (1)工期:T=7d (2) 特点: 工期较短; 资源投入较均匀; 3) 各工作队连续作业; 4) 能连续、均衡地生产。 (3)实质: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挖 砌 垫 填 挖 砌 垫 填 挖 砌 垫 填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30 50 110 80 60 20 90
二、组织流水施工的优点 1、施工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高 2、降低工程成本 3、缩短工期 4、施工机械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 (30~50%,班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技术革新); 2、降低工程成本 (6~12%,资源消耗均衡、避免高峰、利于供应、减少暂设); 3、缩短工期 (30~50%比依次,消除了施工间歇); 4、施工机械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 5、综合效益好
三、组织流水施工的步骤 1、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流水段(在平面或结构空间;若干个假定产品); 2、将整个工程按施工阶段划分成若干个施工过程,并组织相应的施工队组; 3、确定各施工队组在各段上的工作延续时间; 4、组织每个队组按一定的施工顺序,依次连续地在各段上完成自己的工作; 5、组织各工作队组同时在不同的空间进行平行作业。
四、流水施工指示图表形式
第2.2节 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工艺参数――施工过程数 空间参数――施工层 工作面 时间参数――流水节拍 施工段数 流水步距 流水强度 第2.2节 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工艺参数――施工过程数 空间参数――施工层 施工段数 工作面 时间参数――流水节拍 流水步距 流水强度 间歇时间 搭接时间 流水工期
一、施工过程数(n) 1.意义:组入流水施工的工序(或分项工程等)个数 2.划分施工过程的依据: (在组织流水的范围内) 2.划分施工过程的依据: (在组织流水的范围内) 进度计划的类型 (控制性---粗;实施性---细) 工程性质及结构体系 (砖混少20,单厂多40) 施工方案 (综合吊装,分件吊装) 施工班组形式 (大包队,玻璃油漆) 工作是否占时间 (放线、检查、场外预制不计) 3.注意问题: 施工过程划分时,数量不宜过多(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以便于流水。
二、流水段数(m) 1.分段目的:使参加流水施工的各工作队组都有自己的工作面,保证不同队组能在各自的工作面上同时施工。 2.分段原则 1)各段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在15%以内,以保证连续均衡); 2)以主导施工过程数为依据,段数不宜过多(否则工作面小,上人少,工期长); 3)保证工人有足够的工作面; 4)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及装饰的外观效果; 5)有层间关系,若要保证各队组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 m≥n (或m≥施工队组数 )。
【例2】:一栋二层砖混结构,主要施工过程为砌墙、安板,(即n=2),分段流水的方案如下: (条件:工作面足够,各方案的人、机数不变) m=1 (m < n) 安板 施工进度 方案 施工 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特点分析 m=2 ( m = m=4 > 一层 二层 瓦工间歇 工期长; 工作队间歇。 一层 二层 吊装间歇 不允许 一.1 一. 2 二.1 二.2 工期较短; 工作队连续; 一.1 一. 2 二.1 工作面不间歇。 二.2 理想 二.1 二.3 工期短; 一.1 一.2 一.3 一.4 二..2 二.4 工作队连续; 二.1 一.1 一.2 一.3 一.4 二..3 工作面有间歇(层间) 二..2 二..4 允许,有时必要
三、流水节拍(t) ti =Qi / (Si Ri Ni ) = Qi Hi / ( Ri Ni ) =Pi / ( Ri Ni ) 1.定义: 指某一施工队组在一个流水段上的工作延续时间。 2.作用: (1)影响着工期和资源投入。大----工期长,速度慢 小----资源供应强度大 (2)决定流水组织方式。 相等或有倍数关系----组织节奏流水; 不等也无倍数关系----组织非节奏流水。 3.确定方法:(三种) (1)定额计算法:据现有人员及机械投入能力计算 ti =Qi / (Si Ri Ni ) = Qi Hi / ( Ri Ni ) =Pi / ( Ri Ni )
(2)工期计算法: (3)经验估算法: 4.确定节拍值要考虑的几个要点: 据工期及流水方式的要求定出ti,再配备人员或机械 即 : ti =Ti / (r mi) (3)经验估算法: 无定额或干扰因素多,难以确定的施工过程 ti=(ai +4 bi + ci)/ 6 4.确定节拍值要考虑的几个要点: 1)施工队组人数要满足该施工过程的劳动组合要求 2)工作面大小; 3)机械台班产量复核; 4)各种材料的储存及供应; 5)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 6)尽量取整数。
四、流水步距(k) 五、流水工期(Tp) 1.定义:相邻两个施工队组投入工作的时间间隔。 2.作用:影响工期; 专业队组连续施工的需要; 保证每段施工作业程序不乱。 3.安排时需考虑: 施工面允许否; 技术间歇合理否; 有无工作队连续要求; 与节拍的关系。 五、流水工期(Tp) 自参与流水的第一个队组投入工作开始,至最后一个队组撤出工作面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
六、 间歇时间(Z) 根据工艺、技术要求或组织安排,留出的等待时间。 按间歇的性质,分为技术间歇和组织间歇; 按间歇的部位,分为施工过程间歇和层间间歇。 1、技术间歇: 由于材料性质或施工工艺的要求,需要考虑的合理工艺等待时间称为技术间歇。如养护、干燥等。以Sj,j+1表示。 2、组织间歇: 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的原因,造成的在流水步距以外增加的间歇时间。如弹线、人员及机械的转移、检查验收等。以Gj,j+1表示。
3、层间间歇: 在相邻两个施工层之间,前一施工层的最后一个施工过程,与后一个施工层相应施工段上的第一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间歇或组织间歇。用Z1表示。 4、施工过程间歇: 在同一个施工层或施工段内,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间歇或组织间歇,统称为施工过程间歇。用Z2表示。 七、 搭接时间(C) 前一个工作队未撤离,后一施工队即进入该施工段。两者在同一施工段上同时施工的时间称为平行搭接时间。以Cj,j+1表示。
第三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一、流水施工的分类 1.按组织流水的范围分: 1)施工过程流水(细部流水) 2)分部工程流水(专业流水) 第三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一、流水施工的分类 1.按组织流水的范围分: 1)施工过程流水(细部流水) ――同一施工过程中各操作工序间的流水(壁纸:刷胶→粘贴); 2)分部工程流水(专业流水) ――同一分部工程中各施工过程间的流水(基础:挖土做垫层……); 3)单位工程流水(工程项目流水) ――同一单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间的流水(土建:基础→主体……); 4)群体工程流水(综合流水)――在多栋建筑物间组织大流水。
2.按流水节拍的特征分: 节奏流水――固定节拍流水(等节奏)、 成倍节拍流水(异节奏); 非节奏流水――分别流水法(无节奏) 3.按流水方式分: 流水段法(建筑工程) 流水线法(管线、道路工程)
二、组织流水的基本方法 (一)固定(全等)节拍流水法 1.条件: 各施工过程在各段上的节拍全部相等(为一固定值) 如【例3】某工程有三个施工过程,分为四段施工,节拍均为1天。要求乙施工后,各段均需间隔一天方允许丙施工。
2.组织方法 注意: 若有层间关系时: (1) 划分施工过程,组织施工队组: (2) 分段: 劳动量小的不单列,合并到相邻的施工过程中去; 各施工队组人数合理(符合劳动组合;工作面足够…)。 (2) 分段: 若有层间关系时: 无间歇要求―― m = n (保证各队组均有自己的工作面) 有间歇要求―― m = n + Z1 / k + ∑Z2 / k-∑C / k (有小数时只入不舍)。 式中:Z1――层间的间歇时间(技术的、组织的) Z2――相邻两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技术的、组织的)
(3) 确定流水节拍: (4)确定流水步距: 计算主要施工过程(工程量大、劳动量大、供应紧张)的节拍ti ti= pi / Ri 其它施工过程均取此ti,配备人员或机械(Rx = Px / ti) (4)确定流水步距: ①常取k = t ――(等节拍等步距流水) ②当某些施工过程间有技术、组织间歇要求时,其实际步距为: k+Z2; ――(等节拍不等步距流水) ③当某些施工过程间有搭接要求时,其实际步距为: k-Z2 。 ――(等节拍不等步距流水)
工期 TP=(n-1)k+r m t+∑Z2-∑C , 常取k = t ,则: (5)计算工期: 工期 TP=(n-1)k+r m t+∑Z2-∑C , 常取k = t ,则: TP=(r m + n-1)k+∑Z2-∑C 式中:∑Z2――各相邻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之和; ∑C――各相邻施工过程间的搭接时间之和; r ――施工层数。 (6)画进度表:
3.举例 【例4】某基础工程的数据如下。若每个施工过程的作业人数最多可供应55人,砌砖基后需间歇2d再回填。试组织全等节拍流水。
〖解〗 施工过程 每段劳动量 施工人数 流水节拍 挖槽 40工日 打灰土垫层 18工日 砌砖基 50工日 回填土 15工日 40 1天 18 1)确定段数m:无层间关系,m<、=、>n均可; 本工程考虑其它因素,取m = 4,则每段劳动量见下表。 2)确定流水节拍t: 砌砖基劳动量最大,人员供应最紧,为主要施工过程。 t砌=P砌/R砌=50/55=0.91,取t砌=1(d),则 R砌=P砌/ t砌=50/1=50(人)。 令其它施工过程的节拍均为1,并配备人数:Rx=Px/1,见下表。 施工过程 每段劳动量 施工人数 流水节拍 挖槽 40工日 打灰土垫层 18工日 砌砖基 50工日 回填土 15工日 40 1天 18 1天 50工日 50 1天 15 1天
3)确定流水步距k:取k = t = 1 4)计算工期Tp: TP=(r m + n-1)k+∑Z2-∑C =(1×4+4-1)×1+2-0=9(d) 5)画施工进度表: 施工过程 施工进度 1 2 3 4 5 6 7 8 9 挖槽 打灰土垫层 砌砖基 回填土 ① ③ ② ④ ① ③ ② ④ ① ③ ② ④ ① ③ ② ④
(二)成倍节拍流水法(异节奏流水) 1、条件:同一个施工过程的节拍全都相等;各施工过程之间的节拍不等,但为某一常数的倍数。 【例5】:某混合结构房屋,据技术要求,流水节拍为:砌墙4d;构造柱及圈梁施工6d;安板及板缝处理2d。试组织流水作业。 有五种组织方法,见表。
2、成倍节拍流水组织方法 (1)使流水节拍满足上述条件; (2)计算流水步距k: k=各施工过程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例5】中 k=2d 。 (3)计算各施工过程需配备的队组数bi : bi = ti / k 。 【例5】中,b砌=4 / 2 = 2 (个队组) b混=6 / 2=3 (个队组); b安=2 / 2 =1(个队组) (4)确定每层施工段数m: 无间歇要求时: m = ∑bi (保证各队组均有自己的工作面); 有间歇要求时: m = ∑bi + Z1/k + ∑Z2/k-∑C/k (小数只入不舍); 【例5】中,无间歇要求,m = ∑bi=2+3+1=6(段) (5) 计算工期Tp: TP=(r m +∑bi-1)k+∑Z2-∑C 【例5】中,TP =(2×6+6-1)×2+0-0=34 (d) (6) 绘制进度表:(例见前表)
【例6】某工程分两层叠制构件,有三个主要施工过程,节拍为:扎筋――3d,支模--3d,浇混凝土--6d。要求层间技术间歇不少于2d;且支模后需经3天检查验收,方可浇混凝土。试组织成倍节拍流水。 〖解〗 1)确定流水步距k:节拍最大公约数为3,则k=3d。 2)计算施工队组数bi: b钢=3/3=1(个); b木=3/3=1(个); b混=6/3=2(个) 3)确定每层流水段数m: 层间间歇2d,施工过程间歇3d, m = ∑bi + Z1 / k + ∑Z2 / k =(1+1+2)+2/3+3/3≈5.7;取m = 6 (段) 4)计算工期Tp: TP=(r m + ∑bi -1)k+∑Z2-∑C = (2×6+4-1)×3+3-0=48(d) 5)画进度表:
施工过程 施 工 进 度 扎筋 1 支模 浇混凝土 2 需要注意: 队组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施 工 进 度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扎筋 1 支模 浇混凝土 2 1.1 1.3 1.5 2.1 2.3 2.5 1.2 1.4 1.6 2.2 2.4 2.6 Z1 1.1 1.3 1.5 2.1 2.3 2.5 1.2 1.4 1.6 2.2 2.4 2.6 Z2 1.1 1.5 2.3 1.3 2.1 2.5 1.2 1.6 2.4 1.4 2.2 2.6 需要注意: 从理论上讲,很多工程均能满足成倍节拍流水的条件,但实际工程若不能划分成足够的流水段或配备足够的资源,则不能使用该法。
(三)分别流水法(无节奏流水) 1、条件:同一施工过程的节拍相等或不等,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节拍不等,也无规律可循。 2、组织原则与方法: (1)原则:运用流水作业的基本概念,使每一个施工过程的队组在施工段上依次作业,各施工过程的队组在不同段上平行作业,使主要施工过程和主要工种的队组尽可能连续施工。 (2)方法: 1)组合成节奏流水 条件: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段上节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之间在各段上的节拍不等。
【例7】某三层工业厂房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施工时,每层分为三个流水段。由于木工缺乏,要求人数不得超过20人,流水施工安排见下表(劳动量为每层数量):
2) 各队组在每一段内连续 条件: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段上的节拍不等,不同施工过程之间在各段上的节拍也不等。 潘特考夫斯基求流水步距法:用“ 节拍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其最大差”。 【例8】某工程分为四段,有甲、乙、丙三个施工过程。其在各段上的流水节拍分别为: 甲--3 2 2 4 乙――1 3 2 2 丙――3 2 3 2
〖解〗 ①确定流水步距: ②计算流水工期: TP=∑K+TN+ ∑Z2-∑C =(5+1) +10+0-0 =16 ③画进度表: 施工过程 甲的节拍累加值 乙的节拍累加值 差值 3 5 7 11 1 4 6 8 3 4 3 5 -8 ②计算流水工期: TP=∑K+TN+ 取最大差值,得:K甲-乙=5 K乙-丙: ∑Z2-∑C 乙的节拍累加值 丙的节拍累加值 差值 1 4 6 8 =(5+1) +10+0-0 3 5 8 10 =16 1 1 1 -10 ③画进度表: 取最大差值,得: K乙-丙=1 施工过程 施 工 进 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甲 乙 丙 ⑴ ⑶ ⑵ ⑷ ⑴ ⑶ K甲-乙 ⑵ ⑷ K乙-丙 ⑴ ⑶ ⑵ 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