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诊断与急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意识障碍 (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  意识障碍: (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是指 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 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 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 起,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病 岳阳医院心内科 符德玉.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 高血压 (hypertension) 是 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 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 血管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意识障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神经外科 王义荣. 意识障碍的概念  意识 (consciousness ) :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 的刺激具有有意义的应答能力。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 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  意识的组成: i 意识内容: 知觉 情感意志行为等(皮层功能) i 开关系统:维持觉醒状态(投射系功能)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LOGO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范佳 2012 年 3 月. Company Logo 【教学内容】 1 、复习脑部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2 、掌握额叶、颞叶、顶叶、枕叶损害表现。 3 、掌握内囊(三偏)、小脑(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4 、掌握脑干的几个综合征.
意识障碍.
昏 迷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 涛.
第八章 常见急症的现场急救 第一节 昏迷 第二节 窒息 第三节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五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 彭 海 第一节概述 1.定义 2.脑血管病特点.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七课 神经外科学 第十九章 颅内压增高 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教研室 周晓辉.
昏迷的诊断与治疗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 张晓震.
颅内压增高 病人的护理.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意 识 障 碍.
意识障碍的评估与护理 九病区 张竹丹.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神经病学总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医学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ns of the Center Nervous Systerm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乳 腺 癌.
意识障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王艺东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急性脑血管病.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炎症.
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压监护.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理论知识竞赛 云南省急救中心 普丽芬.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颅内压增高.
意识障碍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
Disturbances of Consciousness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 Coma Chen We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甲状腺激素.
颅脑损伤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危重症脑血 管病的救治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 罗艳春.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1概念 2临床表现 3治疗 4护理措施 心内科 包德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十章危重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意 识 障 碍 天津市急救中心 郭胜利.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二章 眼科检查法 Examination of the eye 2019/5/8.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昏迷的诊断与急救

一、概念:昏迷(coma)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以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极严重的意识障碍,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使其觉醒 二、意识障碍的分类: 觉醒障碍 意识内容障碍

觉醒障碍 嗜睡:主要表现为病理性睡眠过多过深,能被各种刺激唤醒,并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昏睡:介于嗜睡与浅昏迷之间的一种意识障碍。昏睡时觉醒水平、意识内容及随意运动均减至最低限度。 浅昏迷:即轻度昏迷。仅对剧痛刺激稍有防御性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 深昏迷:包括中度和重度昏迷。中度昏迷:对强烈刺激可有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眼球无转动,生命体征不平稳。重度昏迷:全身肌肉松驰,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各种反射均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

意识内容障碍 意识混浊:包括觉醒与认识两方面的障碍,为早期觉醒功能低下,并有认识障碍,心烦意乱,思考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感觉迟钝,对刺激的反应不及时、不确切、定向不全。 精神错乱: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接触程度障碍,认识自己的能力减退,思维、记忆、理解与判断力均减退,言语不连贯并错乱,定向力亦减退。常有胡言乱语、兴奋躁动。 谵妄状态:表现为意识内容清晰度降低,伴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和精神运动性行为。除有上述精神错乱之外。尚有明显的幻觉、错觉和妄想。

四、诊断思路 昏迷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致病因素或多种致病因素所致的一种危急状态,临床上,必须迅速而正确地作出诊断,争分夺秒的抢救和处理。 是否为昏迷? 昏迷的程度如何? 引起昏迷的病因是什么?是颅内疾病还是全身疾病?若是前者,是颅内局限病变还是弥漫性病变?如系局限性病变,它是位于幕上还是幕下?具体病因是什么?若是全身性疾病,具体病因是什么?

(一)病史采集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病史是确定意识障碍原因的关键 1、意识障碍的特点 (1)发病的急缓 (2)意识障碍的过程 (3)注意意识障碍前或同时出现的伴随症状 2、既往健康情况 3、服药史 4、环境和现场特点 季节 冬季CO中毒;夏季中署 晨起发生的意识障碍病人CO中毒、服毒、脑卒中等 公共场所发现的病人多为急骤发病者,如EP、脑血管意外,阿一斯综合 外伤史及现场 病人周边的药瓶、未服完的药品、呕吐收集化验

(二)快而准确的检查 1、意识状态 应迅速确定有无意识障碍以及临床分级和分类 2、生命体征 1、意识状态 应迅速确定有无意识障碍以及临床分级和分类 2、生命体征 (1)  体温 增高→感染性或炎症性疾患;过高→中暑或脑干损害;过低→休克、Ⅲ脑室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冻伤或镇静安眠药过量。 (2)  脉搏 不齐→心脏病;微弱无力→休克或内出血等;过速→休克、心力衰竭、高热或甲亢危象;过缓→颅内高压或阿斯综合症。 (3)  呼吸 增快→肺炎、肺水肿、心衰、肝性脑病深而快的呼吸→代谢性酸中毒,减慢→镇静类药物中毒、高颅压等,节律不整→提示呼吸中枢病损或抑制。 (4) 血压 过高→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或高颅压等。过低→脱水、休克、晕厥、烧伤、深昏迷状态。

3、气味 患者呼出的气体有无酒精味、肝臭味、苹果味、大蒜味、氨味等。 4、皮肤粘膜,观察皮肤粘膜有无黄染、发绀、多汗、苍白、潮红等。 5、头面部 有无皮下淤斑或头皮血肿;耳、鼻有无溢液等。 瞳孔缩小→有机磷或镇静安眠药中毒, 瞳孔散大→阿托品类药物中毒或深昏迷。 双侧瞳孔不等大→脑症形成或霍纳氏症。 6、胸、腹部 7、四肢 有无肌束震颤及扑翼样震颤、双下肢有无可凹性水肿。 8、神经系统检查,应注意脑膜刺激症

9、脑干反射 脑干反射可确定意识障碍的程度和预后,应予重视。 (1)呼吸模式 潮式呼吸,表现为或大或小的过度呼吸间以短暂的呼吸暂停。见于大的幕上占位、双侧深部半球损害,或代谢性脑病。 (2)瞳孔变化 (3)眼球运动 (4)肢体运动和姿势 (5)脑疝 属神经科急症之一,必须立即做紧急处理,包括脱水和紧急手术治疗。 (三)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血糖、药物浓度测定,呕吐物检查,血生化、GSF常规、生化、心电图、CT、MRI等。

五、昏迷的病因及分类 对昏迷的病因分类,国内外学派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分类有下列三种。 (一)    国内四川医学院于1980年提出的昏迷分类将昏迷分为颅内病变和全身性疾病。 Ⅰ颅内疾病 局限性或破坏性病损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TIA等 颅内占位性病变: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肿瘤、脑脓肿、脑肉芽肿、脑寄生虫等 颅脑外伤: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弥漫性疾病 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炎、脑膜炎、蛛网膜炎、室管膜炎、颅内静脉窦感染等。 弥漫性颅脑损伤 SAH、脑水肿、EP持续状态,高血压脑病。 脑变性及脱髓鞘性病变

Ⅱ颅外疾病(全身性疾病) 急性感染性疾病 各种败血症、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内源性中毒):如肝性、肾性、胰性、肺性、心源性脑病、糖尿病性昏迷、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乳酸中毒等。 外源性中毒 包括工业毒物、药物、农药、食物、植物或动物类中毒等 缺乏正常代谢物质 缺氧(脑血流正常)CO中毒、贫血性脑病;窒息及高山病 缺血(脑血流量降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心肌梗死、休克等 低血糖 如胰岛素瘤、严重肝病、胃切除术后、RI注射过量及饥饿等。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物理性损害如:日射病、热射病、电击伤、溺水等。

(二)Plum学派的分类 (三)Adams的昏迷病因分类 Adams于1977年根据有无脑局灶症状、脑膜刺激症和CSF改变,将昏迷的病因分为无局灶症状和CSF变化;有脑膜刺激症、CSF血性或白细胞增多,常无局灶性症状;有局灶症状,伴或不伴CSF改变。此种分类能较客观地对昏迷的病因做出鉴别诊断,适宜于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使用。

六、昏迷的鉴别诊断 动作不能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感觉和运动通路保持完整,但对刺激无反应,无欲望,患者对自身和环境的记忆仍存在,亦被称为意志缺乏(abulia)。多见于双侧额叶病变,第三脑室囊肿。 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e) 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双侧受损引起患者几乎丧失全部运动功能,仅能睁闭眼或稍稍活动眼球,但感觉和认知功能完全正常。 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 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有睡眠—醒觉周期 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 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 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脑死亡 :指脑及全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而非脑组织功能在药物及人工通气支持下,可维持几小时甚至1~2W 国外脑死亡标准 不论有无声音刺激,EEG均呈一直线。 无自主呼吸 脑神经反射及反应全部消失 注射阿托品后心率不增快,2H后查心率仍然不增快,脑干和大脑活动全部消失(脊髓活动可能存在) 我国脑死亡标准 先决条件是昏迷原因明确和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临床诊断(必须具备的条件) 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 确认证据(必须有一项阳性) EEG平直、TCD是脑死亡图形、体感诱发电位P14以上波形消失 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12H无变化方可确诊

七、昏迷的救治原则 病 因 治 疗 迅速查明病因,对因治疗。 非病因治疗 病 因 治 疗 迅速查明病因,对因治疗。 非病因治疗 呼吸功能的维护和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兴奋剂的应用,气管切开或紧急插管 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 强心、升压、纠正休克 高颅压者 应予脱水降颅压治疗 抗菌药物防治感染 控制过高血压与过高体温 控制抽搐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补充营养 给予脑代谢促进剂、苏醒剂等 注意口腔、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