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科教師自製教學媒體 教師: 卓彥利 ,卓意玲
超現實主義的歷史與主要藝術家
< 歷史背景 > 在二十世紀初印象派(尤其是後印象派)之後,藝術創作允許加入個人主觀情緒、想法、理念,美術瞬間呈多元發展,風格淋漓滿目,包含象徵派、樸素派、野獸派、表現派、抽象畫派、立體派、未來派......等,各自有各自的主張,或獨樹一植或相互影響。 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許多藝術家移居到瑞士等地避難,他們常聚集在伏爾泰酒館討論時事,進而發表對藝術的看法,他們認為:「當大多數人正面臨戰爭的恐慌、生存的危機時,另一群人卻在高唱藝術。」因此,他們提倡反藝術的觀念,1916年『達達主義』因運而生。 『達達主義』是受虛無主義影響的反藝術行為,反對既成的美學、反對任何特定的藝術觀念,他們以胡鬧、戲謔、諷刺的行動來表達,如無厘頭的行動劇、高唱詩歌(沒人聽得懂的文字)、現成物的改裝或拼貼、自動技法(不經大腦控制作畫)等等,最有名的『作品』是杜象的噴泉(直接將尿斗倒過來並簽名,擺在美術館展覽)及加畫鬍子的蒙娜麗莎,目的在諷刺所謂的藝術。 『達達』一直持續的在反對、破壞,直到布荷東認為應該進一步提出建設性的主張,於是從達達脫離出來,1924年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
< 宣言 > 布列東於1924年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 超現實主義並非某類文學或藝術企業,而是追求徹底解放精神的一種方式。 至於「超現實」一詞主要意指:自發性的語言創作。因此,解放長久禁錮於專斷實用主義的「想像力」即成為超現實主義美學發展的基點。 為了重新尋回此種屬人的原生精神力量,超現實主義採用許多非文學性的手段、技術,以令人眩暈的方式急速深入想像泉源:自動書寫、催眠、說白思想、拼貼法、共同創作、相銜創作法、夢敘事等等,為的是詢究客觀偶然,認知現實與心理現象,尋求由無意識活動產生的驚異之美。
< 美學理論 > 深受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的影響,把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和夢的經驗相揉合,以達到一種絕對的和超現實的情境。 這種不受理性和道德觀念束縛的美學觀念,促使藝術家們用不同手法來表現原始的衝動和自由意象的釋放。 新的美學觀念是「令人驚訝的才是美」、「藝術就是驚奇」。
< 佛洛伊德學說的影響 > 釋夢:佛洛伊德的學說認為,人們的真正思想、真正面目是隱藏在潛意識及夢裡的,他以為要真正瞭解一個人,就必須先瞭解他的夢。 自由聯想法:佛洛依德主張人在極度放鬆下,任由腦中的思想浮現,不加控制、不加評論,可用來揭示病人的病源。布勒東認為,這種自由聯想對作家的寫作具有極大的啟發性,超現實主義就該記錄我們的自由聯想,而不要對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念頭妄加評論。布勒東給超現實主義下了一個這樣的定義:「超現實主義,陽性名詞,純粹的精神自動性。人們打算通過過它,以口頭、書面或任何其他的形式表達思想的真正活動。它是思想的照實記錄,沒有絲毫的理智控制,擺脫了任何美學或倫理的成見。」 潛意識:佛洛依德把潛意識看作是文藝作品的泉源,超現實主義認為畫作就是潛意識的流露,由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社會因素的壓制,潛意識處於被壓抑的狀態,超現實主義應該將其解放出來,使人的精神獲得自由和解放,同時他對性慾問題也很重視,曾專門對此進行研究。 夢境和幻覺: 佛洛依德認為夢境和幻覺是內心的真實流露,因此他們的創作中充滿了大量的夢境和幻覺的東西,布勒東在「超現實主義宣言」中說:「夢境和幻覺這兩種狀態似乎互不相容,但我相信在未來這兩者必會融為一體,形成一種絕對的現實,亦即超現實。」
< 思潮的流行 > 超現實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法國興起的社會思潮和藝術運動,影響遍及歐洲各國,涉及文學、美術、戲劇、音樂等各個領域。 從達達主義中吸收了反傳統和自動性創作的觀念,但克服了達達主義否定一切的致命弱點,有比較肯定的信念和綱領,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流行最廣。
< 技法 > 1 /自動性記述法 : 排除合理性的有意安排,完全由「任意」興「偶然」來達成記述的任務。 2 /現成物體 : 沿用杜象所發明的「物體藝術之觀念」 。 3 /黏貼法 : 這個技法最初見於綜合的立體派,而在超現實主義裡再度活躍起來。 4 /磨瘵法 : 由愛倫斯特所發明,用以求得暗示性的意象及肌理的趣味。 5 /謄印法 : 也是在於追求意外的趣味及意象的暗示性。
< 達利( Dali,Salvador 1904- 1989 ) > 達利的創作理念,是從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和偏執狂的批判方法發展而來。戰後他則透過宗教與原子物理學的觸發,在構思上力求接近“超合理性”的世界。 達利以一種驚人的熟練技巧,在如照片般寫實的作品中,呈現了支離破碎、不協調、並帶有血腥味的大膽意象。以戲劇性之誇張及不自然的手法扣人心弦,善於製造引人注目的高潮。 由於他聯想力的超乎常人以及不健康的興奮,以他自稱『偏執狂的批評活動』的表現形式,將異常的、錯亂的、豐富的想像力毫不隱藏的表現在作品上。
< 米羅(Joan Miro, 1893 – 1983) > 米羅的風格介於超現實、象徵、抽象及構成之間。 米羅的畫風,總是有一種天真、無邪、貪玩的風格。他以有限的記號要素還元做畫,達到現代畫自由表現的境地,作品幻想雖神秘,表現卻明晰,畫面充滿了隱喻、幽默與輕快,表現孩童般的純樸天真,並且富有詩意。他主張繪畫所表現的神秘, 必須以具體的自然形象作基礎。 他企圖要摧毀理性和邏輯的主宰,把無意識和非邏輯心靈的衝力從中解放出來,且探測不可見領域和視覺世界的奧祕。
< 夏卡爾(1887年-1985年) > 夏卡爾的作品內容表現多為超現實的繪畫。夏卡爾曾說﹕「很多人都說我的畫是詩的、幻想的、錯誤的。其實相反地,我的繪畫是寫實的......」 「我不喜歡『幻想』和『象徵主義』這類話,在我內心的世界,一切都是現實的、恐怕比我們目睹的世界更加現實。」夏卡爾告訴我們,他的藝術雖看起來奇怪,卻是發自內心的情緒和感觸,不是憑空亂畫的,是藝術上的真實。 夏卡爾是第一個被稱為「超自然」的畫家,透過他超現實的繪畫中可看出,在夏卡爾的生命中,信仰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在他充滿鄉愁之愛、戀人之愛、種族迫害、歷經二次大戰苦難中,給了他多少的安慰與盼望啊!
< 克利 (P.Kliee 1879-1940 年) > 克利是一個既浪漫又神秘的人。他把繪畫或者創作活動,看作是不可思議的體驗,在這個體驗過程中,藝術家在得到啟發的時刻,把内心的幻象和對外部世界的體驗結合起來。 他說 : "就像孩子們在遊戲時摹仿我們一樣,畫家在摹仿着出生地和創造着世界的那種力量"
<馬格利特 (Rene Magritte 1898-1967 年) > 馬格利特畫作中最主要特色的便是「變化」:材質的變化,例如木質化的肌膚;形體的變化,例如變成飛鳥的樹葉;名稱的變化,例如高跟鞋下標著「月亮」、蠟燭底下寫著「天花板」…等,且細心安排不相干事物並置,造成突兀和荒謬的感覺。 馬格利特最為代表性的超現實主義畫作為一幅寫有「你看到的不是煙斗」的煙斗畫作。創作於1929年,名為《形象的叛逆 The Betrayal of Images》。此畫經常被用來解釋超現實主義的觀點,並用於書籍和教學上。此外後世的學者認為馬格利特母親的投水自殺對他心理有很大的影響。此點可由他許多關於破碎的女體畫作看出。
< 影響 > 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在各國間引起熱烈的迴響。特別在美國,超現實主義的自動性技巧直接剌激了「抽象表現主義」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