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疹 玉溪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梁作辉 2007-7-1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患者因全身风团 3 天,瘙痒就诊, 发病前 1 周因 “ 感 冒 ” 用过感冒清、 阿莫西林, 4 天 后出现皮损,该 患者是什么病? 如何治疗?
Advertisements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氨苯砜在皮肤科的应用 陈 树 民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2007 年 11 月 26 日.
皮肤病的治疗 内用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皮肤外科治疗. 第一节 内用药物治疗 1. 抗组胺药: 1) H 1 受体拮抗剂 毛细血管扩张 ⑴作用 管通透性增加 ①对抗组胺 ( 争夺受体 ) 引起的 滑肌收缩 有与组胺相同的乙基胺结构 呼吸道分泌物 ↑ 血压 ↓ ②抗胆碱及抗 5- 羟色胺:
赖梅生 讲师、医学博士 中医药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 《中医外科学》 第十一章 11 节 药毒 Drug Eruption 2009 年 6 月 6 日星期六.
正确使用药物.
你愛美食嗎? 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在廚房熱火朝天忙活了好一陣,好不容易美味佳餚端上桌,卻絲毫沒了胃口。難道真的是像大家開玩笑說的,都是在做飯時“偷吃”飽啦?經常有一些人在烹飪過後卻沒有食欲,出現嗅覺遲鈍、口渴、頭暈,眼、鼻、喉受刺激的症狀,國外把這種現象稱為“醉油綜合征”。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南方医院皮肤科 梁刘萍.
第十一章 药物对皮肤的毒性作用.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导前语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 (一)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科学 (二)文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 二、文学理论课程安排及重点
脂溢性皮炎 (seborrheic dermatitis)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一、病因 糠秕或球形马拉色菌 。 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又称
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 皮肤科 黄绮晖.
荨 麻 疹.
第9章 病毒性皮肤病.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徐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1.
皮肤病防治—民间传统 防:不要坐别人坐过的“热板凳” 来源?作用? 治:使用“硫磺香皂”洗澡.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药 疹 (drug eruption) 解放军第四一四医院.
药  疹 (drug eruption).
肺结核.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多 形 红 斑 Erythema multiforme.
湿疹 Eczema 定义 病因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防治.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药物性皮炎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第二课 湿疹.
第三十五章 超敏反应 学习目标 1.解释超敏反应的概念 2.叙述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列出各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马来西亚航班失踪 原定0点41分从马拉西亚首都吉隆坡起飞,6点30分抵达北京的一架波音777客机,却在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联,至今全无踪迹。机上共载有239人,其中包含12名机组人员。227名乘客来自14个不同国家,其中有154名中国人。目前,航班仍然失联。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等多国投入搜救中。让我们一同守望MH370,为所有乘客祈福。
药疹 Drug Eruption.
第十三章 药疹 上海交通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 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多 形 红 斑.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 李邻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常见皮肤病的护理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 由于皮肤粘膜接触某些刺激或致敏物品后,接触部位发生急或慢性炎症反 病因
湿疹 PPT文章主标题位置 PPT文章主标题位置 浙江省人民医院 樊莎莎.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皮炎与湿疹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徐兰萍.
多 形 红 斑 Erythema multiforme.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药物性皮炎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甲状腺激素.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药疹 概念: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栓剂使用,甚至通过破损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性皮疹,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统称为药物反应,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药 疹 玉溪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梁作辉 2007-7-18

临床医生至少要认识的一种皮肤病

一、 定 义 药疹(drug eruption)亦称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栓剂使用,甚至通过破损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 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通称为药物反应。 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 病 因 1、个 体 因 素 遗传、过敏体质、某些酶的缺陷、机 体病理或生理状态的影响等 2、药 物 因 素 易引起药疹的药物常见药物有: 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镇静催眠及抗 癫痫类、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中药等

三、 发 病 机 制 1、免疫性反应 2、非免疫性反应

免疫性反应 1、大多数药疹由此机制引起 2、Ⅰ、Ⅱ、Ⅲ Ⅳ型等变态反应 3、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性、代谢物的复杂 性;药物抗原决定簇就多而复杂 4、个体之间对药物的反应形式又存在着差别 5、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引起不同皮损;同 一皮损可由不同药物所引起

特点: 1、只发生少数过敏体质者 2、皮疹的发生与药量间无直线关系 3、潜伏期:4~20d、7~8d 、数m~24h 4、皮疹形态各异 5、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 6、停药,糖皮质激素有效

非免疫性反应 1、药物直接诱导炎症介质的释放 2、过量反应 3、蓄积作用 4、酶缺陷或抑制 5、光毒性反应

三、 临 床 表 现

1、 固定性药疹(fixed drug eruption)

1、常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或巴比妥类等引起 2、多发生于皮肤粘膜的交界部位 3、皮损特点 4、病程

2、 麻疹/猩红热样(morbiliform/ scarlatiniform)

1、常由青霉素(尤其半合成)、解热镇痛类、 巴比妥类及磺胺类药物引起 2、皮损特点 3、区别麻疹与猩红热,症状轻,伴明显瘙痒 4、若不及时处理,可向重型药疹发展 5、病程

3、荨麻疹/血管水肿型(urticaria/ angioedema)

1、常由血清制品、痢特灵、青霉素引起 2、皮损特点 3、区别荨麻疹 4、可伴发血清病样症状 5、若药物排泄缓慢或持续不断接触,可表现为 慢性荨麻疹

重 型 药 疹

1、(重症)多形红斑/史蒂文-约翰逊综合症 (erythema multiforme major,EMm/Stevens- Johson Syndrome, SJS ) 2、大疱性表皮松解型(bullous epidermal necrolysis, BENL) 3、剥脱性皮炎/红皮病(exfoliative dermatitis ED/ erythrodermia)

1、皮损复杂且严重 2、症状重,且进行性加重 3、尼氏征阳性 4、多有内脏损害 5、病程长 6、预后差(往往死于并发症)

5、其他类型药疹 湿疹型药疹、紫癜型药疹、痤疮型药疹、光感性药疹、黄褐斑、皮肤色素沉着、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反应、扁平苔藓样皮疹、天疱疮样皮疹、假性淋巴瘤综合症等。

四、诊 断 及 鉴 别 诊 断

用药期间发生皮疹,考虑3种可能:药疹、传染病、皮肤病。 要明确药疹的诊断,有时非常困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反复论证、分析,方可确诊。 目前诊断仍然主要依靠病史和皮疹表现,而非实验室检查。

诊断的基本要点 1、明确的近期用药史,特别是发疹前2~3周内的用药情 况,更不能忽略一些特殊、隐蔽的用药途径、形式。 2、有一定的潜伏期,此有助于分析可能致敏的药物。 3、起病方式,一般以突然起病较多,且进展迅速。 3、皮疹多呈泛发、对称性分布(固定性药疹除外) 4、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瘙痒、发热等) 5、有自限性病程(一般2~4周,重症药疹例外) 6、白细胞常增高,但中性粒无明显增高,嗜酸可增高

在临床上,对发疹型药疹,应特别注意和一些发疹性传染病相鉴别,如麻疹性或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需与麻疹或猩红热相区别,除皮疹外,需注意全身情况,特别是后者所特有的一些特征,再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五、实验室检查 1、皮肤试验 2、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3、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4、噬碱粒细胞脱粒试验 5、被动转移试验 6、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

六、治疗 原则 1、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 2、加速药物排泄,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 3、加强支持疗法

根据病情表现和严重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措施。 对症治疗 根据病情表现和严重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措施。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轻型药疹: 酌情选用1~2种抗组胺类药物、维生素C、 葡萄糖酸钙等,如病情需要,可用强的松。 重型药疹:1、糖皮质激素:应及早、足量使用 2、抗生素:相对安全的抗生素 3、调整好血容量及电解质平衡 4、对内脏损害做相应处理 5、局部外用治疗:皮肤损害、眼损害、口 腔及外生殖器黏膜损害

七、预防 1、仔细询问过敏史 2、按规定方法作皮试 3、合理用药 4、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 5、建立药物禁忌卡,牢记过敏药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