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一、 超敏反应的概念 二、I型超敏反应 三、II型超敏反应 四、III型超敏反应 五、 IV型超敏反应.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四、常见的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 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种属和不同个体中差异 很大。临床上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可以 是全身性的或局部性的。 ( 一 )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 I 型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组危急症候群。 发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分钟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气急、
CONCEPT :是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 抗原时,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 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 ( HYPERSENSITIVITY ))
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 19 )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 allergy , anaphylaxis ) 某些物质某些个体致敏 allergy * 病理性免疫应答 该物质.
超敏反应. 病 例 某男, 15 岁 主诉:发热,咽痛 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青霉素静脉滴注 处理经过: 青霉素皮试弱阳,被误作阴性处理。在静滴青 霉素约半分钟,患者胸闷、气急、呼吸困难,随即 抽搐、昏迷,抢救不及而死亡。
Hypersensitivity 制作及主讲:林英姿 单 位:海南医学院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Copyright 2009.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 概述 1. 基本概念 自身免疫 autoimmunity 自身免疫病 autoimmune disease 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 而导致 的疾病状态.
第 17 章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 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 疫应答所致。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四型: 第一节 I( 速发 ) 型超敏反应,即过敏反应 第二节 II( 细胞毒或细胞溶解 ) 型超敏反应.
第 17 章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 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 性免疫应答所致。 第一节 I 型 ( 速发型 ) 超敏反应,即过敏反应 第二节 II 型 ( 细胞毒或细胞溶解型 ) 超敏反应 第三节 III 型 ( 免疫复合物或血管炎 ) 型超敏反应.
孙汶生主编 春 - 朱 1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第二章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 基本概念  免疫系统 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 免疫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 主要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NK 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超 敏 反 应 超 敏 反 应.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 张秋萍 第一节 概述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 二、超敏反应的分型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二、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三、发生机制 四、常见疾病 五、防治原则.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第三节 免疫学防治. 一、 概述 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称超敏反应。 2. 类型 1. 概念 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八章 临 床 免 疫 学. 一、教学目的 熟悉:超敏反应、变应原的概念; II 型、 III 型、 IV 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应用: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发生机制及 常见疾病;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 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 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 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俗称 变态反应( allergy) 或过敏反应( anaphylaxis.
超敏反应 学习要求 1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Ⅰ、Ⅱ型超敏反应的 机制、常见病、防治原则。 2 、了解人工主动、被动免疫的区别。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免疫学.
定义: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内科护理学 第六十六讲 主讲教师:杨文.
荨 麻 疹.


皮肤性病学总论 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肺结核.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五章 免疫应答.
炎症.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第三十五章 超敏反应 学习目标 1.解释超敏反应的概念 2.叙述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列出各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制作及主讲:林英姿 单 位:海南医学院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Copyright 2009.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微生物教研室 王峥.
糖尿病流行病学.
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 药理教研室 胡庆华.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专业基础部 夏西燕.
13 超 敏 反 应 Hypersensitivity.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第七章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所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器官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allergen)
第十二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概论 一、超 敏 反 应: 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指已经免疫的机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或半抗原后,所引起的组
甲状腺激素.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免疫细胞.
第40章 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10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免疫分子 (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三章 免疫分子.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机体的免疫防御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曹 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一、 超敏反应的概念 二、I型超敏反应 三、II型超敏反应 四、III型超敏反应 五、 IV型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Clemens Freiherr von Pirquet (1874-1929)

Ⅰ型又称速发型(IgE 肥大细胞) Ⅱ型又称细胞毒型(IgG IgM C ) Ⅲ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IgG IgM IgA C) Ⅳ型亦称迟发型(T细胞 吞噬细胞) Ⅰ、Ⅱ和Ⅲ型均由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Ⅳ型由T细胞介导,可经淋巴细胞被动转移。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 (typeⅠhypersensitivity) 特点是 ①发作快,消退亦快; ②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但无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 ③有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④血清中IgE介导

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一)变应原(allergens):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1.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 青霉素、磺胺 2.吸入性变应原: 花粉颗粒、尘螨排泄物、动物皮毛、昆虫毒液 3.食物变应原:奶、蛋、鱼虾等 4.某些酶类物质:枯草菌溶素 哮喘

(二)IgE抗体及其受体 FceRI, FceRII

(三)效应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二、发生机制 (一) 机体致敏阶段 致敏阶段指变应原致敏机体,使之形成过敏性的阶段。

1.变应原 2. 产生IgE抗体 3. IgE与效应细胞表面FcRⅠ结合 IgE结合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表面IgE-Fc受体(FcR I)使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二) IgE交叉连接引发细胞活化 已致敏机体再次遇到相同变应原而发生超敏反应: 1.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结合 2.致敏靶细胞活化和脱颗粒

(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生物学效应 ①扩张小血管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②刺激平滑肌收缩; ③促进黏膜腺体分泌; ④趋化炎症细胞和促进局部炎症反应。

活性介质: ⑴预存于颗粒内的介质: 1)组胺(histamine):是引起速发相症状的主要介质 2)激肽原酶(kininogenase):可将血浆中激肽原转变成缓激肽(9肽)和其他激肽类物质。为参与迟发相反应的重要介质。

⑵新合成的介质 1) 前列腺素D2 (prostaglandin D2, PGD2) 2) 白三烯(leucotriene, LT)----LTC4、LTD4、LTE4 3)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4) 细胞因子 IL-4、IL-5、IL-6、IL-13等

四)局部或全身性I型超敏反应发生 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两型

二、临床常见疾病(要求掌握病名并熟悉其临床治疗原则) (一) 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 最常见为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本身无Ag性, 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体内组Pr→完全Ag 附:初次注射也可发生的原因: ①空气吸入青霉菌孢子 ②注射器被青霉素污染(使用注射过青霉素的注射器) 常规皮试 阳性者禁用 紧急抢救:肾上腺素 2.  血清过敏性休克 破伤风抗毒素(TAT)等。 常规皮试,阳性者可采用脱敏疗法

(二) 呼吸道过敏反应 最常见者为过敏性哮喘: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气道变应性炎症 过敏性鼻炎:花粉症 主要吸入植物花粉致敏,具有明显性季节性和地区性 花粉季节前脱敏疗法常能收到较好效果。

(三)消化道过敏反应 (四)皮肤过敏反应: 食入鱼、虾、蛋乳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易发生食物过敏症者,胃肠道sIgA、蛋白水解酶缺乏。 (四)皮肤过敏反应: 主要有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多由药物性、食物性或吸入性变应原诱发。

荨麻疹

湿 疹

三、防治原则(掌握总的原则,了解详细的治疗方法) 从两方面考虑(变应原,机体反应性) 1. 尽可能找出变应原,避免与其再次接触 2. 阻断或干扰超敏反应的某些环节、从而防止其发生发展

(一)检出变应原, 避免接触 1.详问病史 2.皮肤试验,青霉素、抗毒素,花粉提取液等 3.测IgE

Skin test

Skin test

Laboratory test

(二)脱敏疗法 采用特异性变应原通过注射或其它途径多次接触患者, 以提高机体对致敏原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患者接触较 大剂量变应原也不发生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法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注射脱敏:少量多次短间隔(抗毒素)--消耗IgE 仅能暂时维持疗效,一定时期后将恢复致敏状态。 (2)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口服脱敏:少量,逐渐增量(食物)

(三)药物治疗 1.抑制Ag、Ab结合 阿斯匹林 2.抑制介质释放 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 2.抑制介质释放 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 3.拮抗生物活性介质 苯海拉明、扑尔敏、息斯敏、 乙酰水杨酸 4.改善器官反应 葡萄糖酸钙、Vitc、糖皮质激素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typeⅡhypersensitivity)又称为细胞溶 解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较快,抗体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typeⅡhypersensitivity)又称为细胞溶 解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较快,抗体 (IgG或IgM)直接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 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导致靶细胞溶解。

II型超敏反应细胞损伤机制

I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图表概括)

(一)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 引起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同种异型抗原 例如:①ABO血型抗原 ②HLA抗原 (一)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 引起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同种异型抗原 例如:①ABO血型抗原 ②HLA抗原 2. 异嗜性抗原 3. 自身抗原 4. 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二) 抗体介导靶细胞破坏的机制 Ag诱发Ab后,它结合于细胞膜上Ag,通过下列途径导致靶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 1. 激活补体溶解细胞 2. 促进吞噬细胞吞噬 3.ADCC作用 4.刺激或阻断靶细胞受体功能→靶细胞功能亢进或降低

二、 临床常见疾病(掌握) (一) 输血反应 一般发生在 ABO血型不符的输血 (二) 新生儿溶血症 1. 母胎Rh血型不符 (三)肺-肾综合征 此病又称Goodpasture综合征。

新生儿溶血症

二、 临床常见疾病(掌握) (四) 抗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 (五)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六) 其他相关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Graves病) 即属刺激型超敏反应。 重症肌无力 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type Ⅲ hypersensitivity)又称免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type Ⅲ hypersensitivity)又称免 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形成中等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 IC),在一定条件下IC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引 起炎性病理改变。

II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基本过程 游离Ag + 致敏Ab 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 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或组织间隙   炎性变化

一、 发生机制(熟悉) (一) 抗原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 与Ⅲ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抗原可分为两类: 内源性抗原包括变性DNA、核抗原、肿瘤抗原等; 一、  发生机制(熟悉) (一) 抗原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 与Ⅲ型超敏反应有关的抗原可分为两类: 内源性抗原包括变性DNA、核抗原、肿瘤抗原等; 外源性抗原包括病原微生物抗原、异种血清,以及药物半抗原与组织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全抗原等。

(二) 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1.抗原/抗体比例和IC分子量 2.抗原物质持续存在 3.抗原、抗体的理化特性 4.组织学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因素 5.补体与补体受体缺陷 6.吞噬细胞功能异常

(三) IC 引起炎症损伤的机制 IC沉积或镶嵌于血管基底膜,此乃造成血管基底膜炎症和组织损伤的始动因素。 1.激活补体 2.吸引白细胞浸润和集聚 3.活化血小板

II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1. Arthurs反应 给家兔皮下多次注射马血清,局部出现剧烈炎症反应。 二、临床常见疾病(掌握病名) Ⅲ型超敏反应导致的疾病被称为免疫复合物病(ICD),分为两类:局部ICD和全身ICD (一)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 Arthurs反应 给家兔皮下多次注射马血清,局部出现剧烈炎症反应。 2. 人类局部ICD 可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类似Arthurs反应。

Arthus reaction

Arthus reaction

(二) 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serum sickness) 初次注射大剂量异种抗毒素血清7~14天后,可发生血清病。此外,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磺胺药等也可出现血清病样反应。 2.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3.类风湿关节炎(RA)和风湿热 类风湿因子(RF)。 4.结节性多动脉炎 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6.免疫复合物型血细胞减少症 又称无辜旁观者型血细胞减少症。

Serum sickness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SLE

类风湿关节炎(RA)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 type Ⅳ hypersensitivity )亦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 ,是由致敏淋巴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所致、以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损伤。该反应发生迟缓,一般在接触抗原18~24小时后出现,48~72小时达高峰。Ⅳ型超敏反应属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缺陷者不发生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熟悉]

一、发生机制(详细阐述)[熟悉] (一)抗原致敏 抗原刺激后,T细胞活化、增殖,产生特异性致敏淋巴细 胞,机体形成致敏状态。

(二)致敏淋巴细胞介导DTH 致敏淋巴细胞包括CD4+(Th1)和CD8+(CTL) ,通过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抗原肽-MHC-Ⅱ或Ⅰ类分子复合物而活化。 1. C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2.Th1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 在抗原被清除后,DTH能自行消退。若抗原持续存在,可致单核/巨噬细胞呈慢性活化状态,局部组织出现纤维化和肉芽肿

二、临床常见疾病 (一) 传染性超敏反应 机体对胞内感染的病原体(如胞内寄生菌、病毒、某些寄生虫和真菌等)主要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并致组织炎症损伤。 (二)接触性皮炎 某些个体接触油漆、染料、化妆品、农药、药物或某些化学物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结核杆菌(TB) 肺结核

结 核 结 节

Tuberculin test

Contact dermatitis

Contact dermatitis

Contact dermatitis

leprosy

(三) DTH参与的其他疾病 DTH在同种移植排斥反应、超敏反应性脑脊髓炎、甲状腺炎、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

**

本章小结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 2、掌握第Ⅰ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和防治原则 3、掌握各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病名 4、熟悉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