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新进展 北冶卫生院 张富强. 快速性心律失常 指心室率 >100 次 / 分的心律失常 临床上常见的有: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快室率房扑、房颤、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扑动、 室性颤动等 。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鞍山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心脏病的分类  先天性  获得性 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高血压病  心脏瓣膜病  心肌疾病.
2002 年 ACC/AHA 运动试验指南简介 (ACC/AHA 2002 Guideline Update for Exercise Testin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 胡申江.
冠心病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进程 一般治疗:吸氧,第一周绝对卧床休息,第二周 室内活动。 再灌注止痛治疗:尿激酶 (UK) 、链激酶 (SK) 是 目前最常用的二种静脉溶栓药物,症状出现时间 小于 6 小时最为有效。 溶栓后 2 小时血管通畅率达 67% ,梗死 6— 12 小时后溶栓药物疗效降低,但仍有效果。
心律失常诊治新进展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 ) 杨德业.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直立倾斜试验在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和体位性心动过速中的作用
心脏移植 治疗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 陈 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冠心病ICD治疗1例.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心律失常 病人的护理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石姝梅.
心律失常 主讲人:周栋.
晕厥的诊断流程 东四十条亚洲大酒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孙英贤 1.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房性期前收缩 (atrial premature beats)
窦性心律 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 PⅠⅡ↑     aVR↓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
急诊心电图适应症和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 心电图室 寇锋军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三章 心律失常 (Arrhythmia)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继文.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护理 临床教研室 罗惠媛.
复习上一次课内容.
第五节 心律失常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科.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 吴旻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心律失常.
心 律 失 常 的 治 疗 心血管内科 梁长清 BaoanHospital.
晕厥 鉴别诊断思路        王磌 2012年4月8日.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 症状 1、心悸 2、心跳缓慢    3、不规则心跳    4、心跳之间心脏暂停。
内 科 学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内科教研室.
心 悸 《急诊医学》.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第二部分:心电图.
肺结核.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治疗要点.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严晓伟.
运动员心电图的解析 叶健.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CRO:********公司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第三章 心律失常.
起搏器感知异常心电图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志毅.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心 律 失 常 Arrhythmia 仁济医院心内科 毛家亮
晕厥 解放军25医院急诊科 吴宏兵.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1概念 2临床表现 3治疗 4护理措施 心内科 包德美.
Jin Yu-hua Dept. of Geriatric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乙未羊年-新起点-新希望.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第五节 心肌梗塞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晕厥

主要内容 分类,流行病学和预后 诊断 治疗 评估中的特殊问题

定 义 晕厥是一种临床症候群。 是一种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 相对而言,起病急剧随后迅速自发地完全恢复。 定 义 晕厥是一种临床症候群。 是一种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 相对而言,起病急剧随后迅速自发地完全恢复。 其潜在的发病机制是短暂的脑血流低灌注。 通常情况下意识丧失无任何征兆,有时可有一些临床先兆(如:轻微头痛、恶心、出汗、乏力和视物模糊等)。 准确的持续时间很难确定,通常不超过20秒。

神经病学中的定义 晕厥是一组症候群,常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质高度抑制而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只有在大脑从原来供氧丰富的情况下突然陷入缺氧状态时才会发生。

晕厥的病理生理机制 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能力。可在相对较宽的灌注压力范围内,维持脑血流的稳定。 当PO2↓或 PCO2↑时,局部脑组织的代谢和化学调控可使脑血管舒张。 当心率、心肌收缩力和系统血管阻力变化时,可通过动脉的压力感受器来调节系统循环血流动力学,从而保证脑血流的灌注。 血容量的调节有助于维持中枢血循环的稳定。 当保护机制暂时丧失或其他干扰因素(如:药物、出血等)存在时,可导致系统循环压力低于自身调节范围一定时间段,最终引起晕厥的发生。

分 类 真正或明显的短暂意识丧失 非晕厥发作的病因 伴有意识丧失或障碍的类似晕厥疾病,如:癫痫发作等。 分 类 真正或明显的短暂意识丧失 非晕厥发作的病因 伴有意识丧失或障碍的类似晕厥疾病,如:癫痫发作等。 不伴有意识丧失或障碍的类似晕厥疾病,如:精神性“晕厥”(躯体症状化疾病)等。 晕厥的病因 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综合征 直立性晕厥 作为原发病因的心律失常 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脑血管疾病

晕厥病因 一、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综合征 — 急性出血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颈动脉窦晕厥 情境性晕厥 — 咳嗽、喷嚏 — 胃肠刺激(吞咽、内脏痛) — 排尿(排尿后) — 活动后 — 其他(如:吹喇叭、举重、进食后) 舌咽及三叉神经痛

晕厥病因 二、直立性晕厥 自主性功能障碍 — 原发性自主性功能障碍综合征(如:单纯性自主性功能障碍、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伴自主性功能障碍) — 继发性自主性功能障碍综合征(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淀粉样神经病变) — 药物或酒精 血容量减少 — 出血、腹泻、艾迪生病

晕厥病因 三、作为原发病因的心律失常 窦房结功能障碍(包括 快—慢综合征)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 阵发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遗传综合征(如: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植入仪器(起搏器、ICD)障碍、药物性心律失常

晕厥病因 四、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心脏瓣膜病 五、脑血管疾病 血管盗血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 心肌缺血 梗阻型心肌病 心房粘液瘤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 心包疾病 / 心包填塞 肺动脉栓塞 / 肺动脉高压 五、脑血管疾病 血管盗血综合征

非晕厥发作病因 伴有意识丧失或障碍的疾病 代谢性疾病#,包括:低血糖症、缺氧、伴有低碳酸血症的过度通气。 癫痫 中毒 颈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 不伴有意识丧失的类似晕厥疾病 猝倒 跌倒 精神性“晕厥”(躯体症状化疾病) * 颈动脉源性短暂脑缺血发作(TIA)

诊 断

评 估 流程图 晕 厥 病史、体格检查、立卧位血压、基础心电图 肯定或怀疑诊断 不能解释晕厥 器质性心脏病或心电图异常 晕 厥 病史、体格检查、立卧位血压、基础心电图 肯定或怀疑诊断 不能解释晕厥 器质性心脏病或心电图异常 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电图正常 评估/确定疾病 No 经常发生或严重 一次或很少发生 诊断成立 心脏评估 + — 评估 不作进一步评估 + — 治疗 治疗 治疗 再评估

询问病史 一、关于晕厥前的具体情况 位置(卧位、坐位或站立位) 活动情况(休息、体位改变、活动期间或之后、排尿时或之后、打喷嚏、咳嗽或吞咽) 诱因(如:拥抱或温暖的地方、长期站立、进食后)和突发事件(如:恐惧、剧烈疼痛、颈部活动)

二、关于晕厥起始时 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畏寒、出汗、预感、颈部或肩部疼痛、视物模糊。

三、关于晕厥发作 摔倒方式(跌倒或跪倒)、面色(苍白、青紫、充血)、意识丧失持续时间、呼吸方式(打鼾)、肢体活动(强直、阵挛、强直-阵挛或轻微肌阵挛、自动)及持续时间、摔倒起始时活动情况、舌咬伤

四、晕厥后 恶心、呕吐、出汗、畏寒、慌乱、肌痛、皮肤颜色、受伤、胸痛、心悸、、大小便失禁。

五、关于背景资料 猝死家族史、先天性心脏病 既往心脏病史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癫痫、发作性睡眠)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 用药(降压药、抗心绞痛药、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利尿剂和QT间期延长药) 距离第一次发作的复发时间及次数

实验室检查 对于晕厥是由于循环血容量丢失或代谢原因引起,那么实验室检测是唯一有效的适应征。 对于怀疑有心脏病,那么超声心动图、长时间的心电监护是有效检测方法。如果无法诊断,那么心电生理检测被认为是首选方法。 对于心悸伴晕厥的患者,心电监护和超声心动图是首选方法。 意识丧失前后患者有胸痛并提示有心肌缺血,则应激试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监护被推荐为首选评估方法。

体格检查 对于没有心脏病或神经系统疾病而复发性晕厥的年轻患者,倾斜试验首选。老年患者,颈动脉按摩首选。 对于颈部转向时发生晕厥的患者,颈动脉按摩不被推荐。 对于有自主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体征的患者,需明确其具体病因。

辅助检查 (病史、体格检查、立卧位血压检测和心电图)用于诊断晕厥的具体推荐如下: 如果突发事件如:恐惧、剧烈疼痛、情绪低落、演奏乐器或长期站立并伴有典型的前驱症状,则提示诊断迷走神经性晕厥。 如果在排尿、排便、咳嗽或吞咽期间或之后发生晕厥,则提示诊断情境性晕厥。

直立性晕厥的诊断 当证实有直立性低血压伴晕厥或晕厥前症状时,则提示诊断直立性 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的检测方法:平卧5分钟,然后直立 位测定1分钟或3分钟及更长时间的血压。如果血压在3分钟时仍然降低,如果患者在这一期间不能维持站立位,则为阳性。站立位期间应记录最低收缩压。不管是否有症状,收缩压下降≥20mmHg或收缩压降至≤90mmHg,则为直立性低血压。

心律失常相关性晕厥 当症状发生时,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有或没有心肌梗死),则考虑诊断心肌缺血相关性晕厥。 心律失常相关性晕厥的心电图表现如下: — 窦性心动过缓 <40次/分,或反复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3秒 — 莫氏II度2型或III度房室传导组滞 — 交替出现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组滞 — 快速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 — 因心脏停搏而安置的起搏器发生故障

心律失常性晕厥的心电图异常 双束支阻滞(定义为左束支或右束支阻滞伴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阻滞) 其他室内传导阻滞(QRS ≥ 0.12秒) 莫氏II度1型房室传导组滞 无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 <50次/分)或窦房阻滞 预激综合征 长QT间期 右束支传导组滞伴V1—V3导联ST段抬高(Brugada综合征) 右胸前导联T波倒置,ε波和心室晚电位提示至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Q波形成提示心肌梗死

意识丧失病因及相关临床症状 症状或发现 可能病因 突然出现令人不愉快的景物、声音或气味 迷走神经性 症状或发现 可能病因 突然出现令人不愉快的景物、声音或气味 迷走神经性 长期站立或拥挤、闷热地方 迷走神经性或自主功能障碍 晕厥伴恶心、呕吐 迷走神经性 进食后1小时之内 进食后晕厥(自主功能障碍) 活动后 迷走神经性或自主功能障碍 晕厥伴喉咙或面部疼痛 舌咽或三叉神经痛 头部转动、压迫颈动脉窦 自发性颈动脉窦 晕厥 (如:肿瘤、剃须刀、紧缩领口) 在站立活动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发生 直立性低血压 开始药物治疗或调整剂量 药物源性 运动或卧位时发生 心源性晕厥 之前伴有心悸 快速性心律失常

意识丧失病因及相关临床症状 症状或发现 可能病因 猝死家族史 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右室发育不良、心脏肥大 症状或发现 可能病因 猝死家族史 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右室发育不良、心脏肥大 伴有眩晕、构音障碍、复视 脑干短暂缺血发作(TIA) 肢体活动 锁骨下盗血 两侧上臂血压或脉搏不同 锁骨下盗血或夹层分离 发作后意识模糊超过5分钟 癫痫发作 强直-阵挛活动、自动症、舌咬伤、 癫痫发作 沮丧面、癫痫先兆 伴躯体性主诉的频繁发作 精神病 无器质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有明显心力衰竭的心肌病 收缩动能障碍(EF <40%) 有急性心梗发生的缺血性心脏病 右室发育不良 肥厚性心肌病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肿瘤 流出道梗阻 肺动脉栓塞 动脉夹层分离

关于超声心动图推荐意见 适应证: 对于怀疑有心源性晕厥的患者,推荐心超检查。 诊断: 心超有助于对心脏疾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心超是主动脉缩窄和心房粘液瘤的唯一检测方法。

颈动脉按摩 年龄超过40岁,初始评估不能明确晕厥病因的患者,可进行颈动脉按摩。假如有颈动脉疾病存在,则这种方法需避免采用。 操作时需心电监护和持续血压监测。按摩时间5—10秒钟。在卧位和立位都需重复执行。 按摩期间或之后出现心脏停搏>3秒钟或收缩压下降≥ 50mmHg,患者症状诱发者为试验阳性。在缺乏其他鉴别诊断时,阳性反应有助于晕厥的病因诊断。

倾斜试验方法学推荐 倾斜前患者仰卧位时间:没有静脉插管者 >5分钟,有插管者 >20分钟。 对于诱发晕厥前症状尚有不同意见。 倾斜角度60—70度 倾斜阶段为20—45分钟 如果倾斜阶段为阴性反应,则可采用药物激发,静滴异丙肾上腺素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维持15—20分钟。 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从小剂量逐渐增加,1—3µg/min。直至平均心率增加超过基础心率的20—30%。用药时不要将患者改为仰卧位。 400 µg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喷雾吸入。 试验终点:诱发晕厥或倾斜阶段没有发作(包括药物激发);晕厥发生者为试验阳性。 对于诱发晕厥前症状尚有不同意见。

心电监护 ECG监测用于明确晕厥与心电图异常(慢或快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 holter用于反复症状发作的器质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源性晕厥 需排除以下情况: — 清醒时室性停搏>3秒 — 清醒时出现莫氏II型或III度房室传导组滞 — 快速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检查 侵袭性电生理检查用于初始评估提示心律失常性晕厥的诊断(病人包括器质性心脏病伴ECG异常或晕厥伴心悸或有猝死家族史) 当已确定心律失常是晕厥病因后,用于评估心律失常的确切特性。 心脏疾患、心律失常源性需接受治疗、高危险职业,需排除心脏源性晕厥。 对于ECG正常和没有心脏疾病和没有心悸患者,电生理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ATP 试验 试验中需一次快速推注20mg ATP。心脏停搏超过6秒或房室传导阻滞超过10秒,被视为异常。部分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ATP试验可产生异常反应,而在对照组中没有。试验的诊断和预测价值尚有争议,没有足够的依据说明ATP试验可作为诊断检查的终点。

运动试验 对于运动时或之后即出现晕厥发作的患者,推荐应用。 对于运动期间没有出现晕厥发作的患者,不推荐。 诊断 ECG和血流动力学有异常,同时运动时或之后即出现晕厥的患者,运动试验可用于诊断 如果在运动时出现莫氏II度2型或III度房室传导组滞,则为阳性。

心导管和造影 适应证 当晕厥被怀疑是由心肌缺血直接或间接引起时,则推荐冠脉造影用于诊断,并以确定最适治疗方案。 冠脉造影很少单独用于晕厥病因的诊断。

脑 电 图 一些临床试验表明,在非选择的晕厥病人中,脑电图监测几乎是没有用的。 既往有短暂的意识丧失,用脑电图来明确晕厥原因,不推荐。 对于高度怀疑癫痫的病人(如:有癫痫发作史),脑电图诊断是有益的。

CT 和 MRI CT和MRI用于没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晕厥患者,应避免。 当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时,那么影象学检查可能是必须的。而这基于临床神经系统评估。

神经和精神评估 适应症 神经系统评估用于那些有意识障碍而非晕厥的患者。 如果是原因不明的晕厥,可能是自主性功能障碍或脑血管盗血综合症,则神经系统评估是有正当理由的。 当症状提示精神性晕厥(躯体症状化疾病)或患者有精神病时,推荐精神评估。 除上述情况的其他所有晕厥患者,神经和精神系统检查不于推荐。

治 疗

治疗的一般原则 治疗的原则性目标广义上分为晕厥复发的预防及减少死亡的危险。主要是根据以下的特异临床情况决定: 关于引起症状的病因的确定程度。 估计晕厥复发的可能性。 预计患者晕厥相关的死亡危险性,主要是由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性质及严重性决定的。 与反复晕厥发作有关的身体或情感损害,其发生或潜在发生的危险性。 晕厥反复发作对职业和业余爱好的影响(如:患者的经济和生活方式问题)。 高风险职业,例如汽车驾驶员、飞行员等。 估计所推荐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潜在不良反应。

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先评估晕厥原因以心脏抑制为主还是以血管抑制为主是很有价值的。 有高风险背景的晕厥患者(如:商业汽车驾驶员、机器操作工、飞行员、商业油漆工、竞技运动员),值得对治疗作特殊的考虑。对于这类病人在治疗上是否与其他神经介导的晕厥病人不同,及治疗效果如何,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对于那些单次晕厥发作和没有高风险背景的晕厥患者没有必要治疗。

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对于血管性晕厥,应尽可能地了解其危险性和复发情况。 情境性晕厥要尽可能地避免触发,或减轻潜在的触发程度。 调整或停用治疗中出现伴随症状的降压药物。 心脏抑制型或混合型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病人应安装心脏起搏器。

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体位相关的晕厥,补充钠盐扩充血容量,制定运动计划,或睡眠时头抬高(>10度) 心脏抑制型血管性晕厥发作频率> 5次/年,或有严重身体受伤或意外事故,年龄> 40岁,应安装心脏起搏器。 血管性晕厥病人做倾斜训练。 在心脏抑制的病人中, β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可能会加重心动过缓。

直立性低血压 所有由于直立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都应该治疗。在很多情况下,必要的治疗仅仅是对伴随症状的治疗作一些药物调整。

作为原发病因的心律失常性晕厥 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必须接受适当的治疗,因为对所有患者均有生命威胁及受损伤的高度危险。 未被证明是心律失常,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的诊断是从其他资料推测而得时,可能需要治疗。 当已明确是心律失常,但不是有生命危险或没有高度损伤危险的,可能需要治疗。

ICD治疗适应证 已被证明的,室速或室颤所致的晕厥。 没有被明确的,可能由室速或室颤引起的晕厥。 — 先前有心肌梗死及持续单一形态的室性心动过速伴有严重血 流动力学紊乱,不能用其他原因来解释的晕厥。 — 病人晕厥伴有左室收缩功能下降,不能用其他原因来解释的晕厥。 — 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或活动能力下降的梗阻型心肌病伴有猝死家族史,不能用其他原因来解释的晕厥。 — Brugada综合征,或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及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不能用其他原因来解释的晕厥。

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并改善其预后,是 最佳的治疗方法。

晕厥患者的收治 为诊断 怀疑或已知的严重心脏疾病 怀疑有心律失常性晕厥的异常心电图表现 晕厥发生在运动期间 晕厥引起严重损伤 有家族猝死史 以下情况也可考虑收治: — 病人没有心脏疾病但晕厥发生前有突发心悸、卧位时晕厥、晕厥反复发作。 — 病人有轻微心脏疾病,当高度怀疑为心源性晕厥。

晕厥患者的收治 治疗 心律失常性晕厥 心肌缺血所致晕厥 晕厥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中风或局灶性神经系统疾病 心脏抑制型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准备安装起搏器

老年的晕厥患者评估 早晨立位血压测量和卧位及直立位颈动脉窦按摩可联合用于初始评估,如果没有禁忌症。 生活能自理、有认知能力的正常老年人,其评估方法与年轻人相同。 虚弱的老年人,其评估应根据预后进行相应调整。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