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風兒不要來> 故事發生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奧克拉荷馬州,作者以詩與散文的混和體,娓娓道出14歲女孩的心情轉折,同時也告訴我們:在苦厄的生活中,只要能多給親人一點點關懷,夢想就不會枯竭。 請按滑鼠繼續
鈕伯瑞金牌獎(Newbery Medal) 榮獲1998年美國兒童文學獎 鈕伯瑞金牌獎(Newbery Medal) 榮獲 1997年《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年度好書第一名 1997年《校園圖書館月刊》(School Libraryh Journal)年度好書第一名 1997年《Booklist》編輯選書 1997年《Booklinks》年度好書第一名 入選 1997年《New York Public Library》100大年度好書 作者:Karen Hesse 譯者:廖佳華 原始插畫:那鈺婕 維京出版
風兒不要來 短篇精華版 風兒風兒請你不要來 如果你不得不來 請吹走我心中的塵埃
在我的五歲生日那天 媽媽讓我在她旁邊坐著 開始教我識譜 開始教我彈琴 我彈得沒有媽媽的一半好 她能把爸爸拉進客廳 即使那時爸爸已為母牛擠完最後一次奶 這時候,你得非常有本事 才能讓爸爸在每天的這個時候提起精神 這只有媽媽才辦得到 我瘋狂的彈琴方式,可比不上媽媽一半 她彈得曲子總是那麼好聽 雙手的動作又是那麼好看 即使如此,對亞利而言,我已經夠好了 1934年3月
我 燒傷了 而且很嚴重 爸爸 提了一桶煤油 放在爐子旁邊 媽媽 在準備早餐時 以為桶子裡面 裝的是水 於是提起它 將其中一些倒出來 好為爸爸泡咖啡 結果咖啡沒泡成 反而燒出一條長長的火繩 我趕緊跑進廚房,抓起桶子 把它丟出門外 然而,我不知道 不知道這時媽媽也正好回來了 媽媽 突然間 變成了一團火球 我試著 用雙手打火 用我所有的力量 但是還是沒有用 媽媽 仍然 嚴重地 燒傷了 1934年7月
爐子的熱氣弄痛了我的傷口 鹽巴也是 水、塵土也是 我所有的時間都被疼痛佔滿了 而 爸爸則把所有的時間花在房子的側邊 他打算挖一個洞 四十呎乘六十呎寬 六呎深 經過的人們都停下來圍觀 他們覺得爸爸瘋了 我想把這件事告訴媽媽 卻記起了那個早上 只要我活著 不管他挖了多大的洞 我都不能原諒他把煤油桶 放在火爐的旁邊 1934年9月
海頓尼埃的太太 芳達 今天死了 就在他先生死掉兩個月後 死亡的原因是 沙肺 但是我覺得 失去了海頓的她根本無法活下去 當媽媽死掉的時候 我也不想再活下去 我想離開這裡 不想像芳達那樣 我不想死 我只想離開這裡 走的遠遠的 走出漫天塵沙的日子 1935年3月
爸爸在車站等著 我大叫了他一聲 「爸!」 這是媽媽死後,我第一次這樣叫他 我告訴他我出走的經過 告訴他我走不出心裡某些東西的經過 我說他像泥土 而我就像麥子 我沒辦法在每個地方都長得好 但是我可以在這裡生存 一點點雨 一點點關懷 一點點運氣 隨著腳步的移動,我慢慢原諒了他 原諒他把煤油放在火爐邊 我們一起走著 肩併著肩 腳下的塵沙越來越厚 我原諒自己 所有的一切 1935年8月
我現在 每天 彈半小時的琴 想伸展皮膚 拉直傷疤 從我的角度來看,苦日子不只是 沒有錢 持續乾旱 或是塵沙太多 苦日子是失去精神 失去希望 當夢想枯竭時,它就會發生 193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