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http://myweb.scu.edu.tw/~tsemeiwu 第三週 傳統文化與道德思考: 承襲的文化與社會倫理促進還是阻礙了道德思考能力的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http://myweb.scu.edu.tw/~tsemeiwu 第三週 傳統文化與道德思考: 承襲的文化與社會倫理促進還是阻礙了道德思考能力的發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http://myweb.scu.edu.tw/~tsemeiwu
第三週 傳統文化與道德思考: 承襲的文化與社會倫理促進還是阻礙了道德思考能力的發展?

2 一、前 言 學生備詢台罵教長:偽善、滿口謊言 你認為陳為廷的言行是對還是錯?理由是什麼?
一、前 言 學生備詢台罵教長:偽善、滿口謊言 這是中華民國教育史上頭一遭。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備詢時,被學生劈頭大罵。……昨天的教育委員會,民進黨立委邀請參與反媒體壟斷的學生、教授列席。……陳為廷並在備詢台上,指著台下的蔣偉寧鼻子說「我認為你是一個偽善的部長,我認為你是一個滿口謊言的部長,我認為你是一個不知悔改的部長」,並六度要部長向學生道歉。…… [聯合報 ] 你認為陳為廷的言行是對還是錯?理由是什麼?

3 一、前 言 從文林苑都更案、政府拒絕調高最低工資、高學費政策,到旺中媒體併購案,大學生數度上街頭抗議。
一、前 言 從文林苑都更案、政府拒絕調高最低工資、高學費政策,到旺中媒體併購案,大學生數度上街頭抗議。 立委邀請教育部長蔣偉寧和學運領導人在立法院 對話,爆發「陳為廷V.S.教育部長的禮貌事件」。 聯合報以頭版新聞批判陳為廷的言行「荒腔走板 」,在網路上引發正反論戰。 作者陳瑞麟教授在本文中探討「傳統文化的道德 觀」與「現代社會的應為觀」之張力與衝突。

4 一、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從兩件時事談起: 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傳統」概念的再反思 現代社會的應為觀
一、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從兩件時事談起: 陳為廷V.S.教育部長的禮貌事件 高中生必選「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 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傳統」概念的再反思 現代社會的應為觀 「禮貌」概念的再反思(補充教材)

5 二、陳為廷禮貌事件之攻防戰 清華大學校方之新聞稿聲明: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之聲明:
對於本校陳姓同學…在立法院不當行為,深感痛心外 ,也對教育部蔣偉寧部長及社會大眾所造成的傷害, 致上最深的歉意。清華大學嚴正聲明,針對公共議題 ,本校不贊同學生恣意作為,曲解公開發言之行為的 正當性及合理性。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之聲明: 大學不應充當權力者侍從,藉「禮貌」的封建修辭, 傷害學生公共批判行動的正當性。

6 二、陳為廷禮貌事件之攻防戰 清大校長陳力俊教授的公開信回應: 清華大學李丁讚教授:
尊重別人是最基本的道理……如果每個人都認為自己 是據理力爭,就可以對人不尊重,將不會有理性討論 的空間。 清華大學李丁讚教授: 在公領域的討論中,「尊重」固然重要,但比起「是 非」,只是其次,不會是「最基本」。如果沒有「是 非」,甚至顛倒「是非」,積非成是,人會變得很無 助、挫折、甚至憤怒,根本不可能有「理性討論」的 空間,還可能衍生嚴重衝突。

7 二、陳為廷禮貌事件之攻防戰 對陳為廷的發言和態度形成兩極對立看法:
1.責備的一方:對尊長要有禮貌。陳為廷不懂得「尊師重道」,出言不遜,對長輩不禮貌。[傳統文化的道德觀](禮) 2.力挺的一方:現代公民應以批判性態度來關懷和 參與公共事務。陳為廷的行為、發言和態度是真 正道德勇氣的體現。 [現代社會的應為觀](理)

8 反思與討論 陳為廷轟教長!15分鐘完整交鋒過程。 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PnaNftH8X18
請問: 1.陳為廷有「理」嗎?他要求教育部長道歉的理由是什麼? 2.陳為廷有「禮」嗎?他的用語或態度如何? 3.你如何評價陳為廷的言行?是對或錯?理由(依 據的價值觀或原則)是什麼?

9 三、高中生應該讀四書嗎? 2006年以前,台灣的高中生必修《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和《三民主義》(共六冊)。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內容包含《論語》、《 孟子》、《大學》、《中庸》。 2006年8月,改成一年《論孟選讀》的選修課程。 2011年改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必選課程。 教育部國文課綱委員:「蹺腿姐」和校園霸凌事 件顯示,青少年禮儀品格漸淡、不尊重師長,故 高中生有必要閱讀四書。

10 三、高中生應該讀四書嗎? 祝平次:儒家哲學的道德觀念不適合現代民主社會,它跟民主不相容。
1.極端人格的倫理學 2.忽視制度的倫理 陳瑞麟:儒家沒有足夠的思想資源幫助青少年解 決日常生活中各種「應為」問題。 思考: 1.讀四書可以解決青少年的無禮行為? 2.儒家傳統的倫理道德觀仍適用於現代社會嗎?

11 反思與討論 請問: 1.高中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教了你什麼? 2.你認為四書應該作為高中生的必選課程嗎?為什 麼?
3.你認為讀四書能幫助現代社會塑造更好的道德人 格嗎?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12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一)教育現狀:傳統文化=儒家思想
台灣長期實施「中華文化、儒家思想、中華民族主義和黨國意識型態(三民主義)」的四合一教育。 儒家傳統道德觀以《論語》和 《孟子》為代表。 孔子最重視「仁」、「禮」、「孝」這三種道德 德目。

13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1.孔子論「仁」: (1)規範個人行為(或塑造個人人格)的意義: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仁者,其言也訒。 「仁」是各德目的總稱: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這五者是「恭、寬、信、敏、惠。」 (2)社會和政治(或治理)上的意義:「出門如見大 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 無怨,在家無怨。」

14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2.孔子論「禮」: 「仁」和「禮」合而為一:「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復禮」指的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強調身分與行為的配合。 各種有德的行為如果無禮則有缺失:「恭而無禮 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 則絞。」

15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從孔子對「仁、禮」的言論看陳為廷的言行,會認為他不敬、無禮、過直而絞且無法克己復禮。
陳瑞麟:責備陳為廷的主流言論,似乎浸潤於儒 家傳統的道德觀中,對長幼尊卑的社會身分十分 敏感。

16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殷海光(革新主義者)的批判:儒家德目的弊病 1.階層性:嚴於階層上下之分 2.重男輕女 3.為愚民政策立張本
4.獨斷精神 5.泛孝主義 6.輕視實務 7.與現實權力黏合,掀起濃厚的權威主義氣氛 8.以價值考慮取代事實的認知

17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二)儒家傳統的再詮釋與再應用: 1.文化保守主義(新儒家 ):代表人物—牟宗三
主張儒學的「內聖外王」觀是它獨特的優點,也 接受所謂「聖王」的人格和統治的正當性。 民主與科學開出論:從中國文化內部把民主科學 納入儒家思想中,主張內聖外王觀可以跟民主制 度相容。

18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陳瑞麟的批判:這種作法有兩個問題 1.這種理論的「納入」如何具有實踐上的可行性並不清楚。
2.被納入的「民主」和「科學」究竟是不是一般認 知的典型民主和科學,不得而知。

19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2.批判反思型:把儒家經典和文本當成訓練青年學子思辨能力的教材。
高中教師卓翠鑾:四書具「可思辨性」,雖不宜 作為必修,但可選修。 在這個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社會裡,思辨能力何其 重要!學生有思辨能力就可以培養他們對公共事務的 關心和批判,甚至對人群的關懷,不論是透過網路社 群或直接走入人群,這也是一個公共知識分子或者所 謂的公民必備能力跟涵養。

20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在這種觀點下,陳為廷的言行可被評價為體現: 1.孔子稱許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孟子的「說大人,則藐之」以及「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21 四、儒家傳統的道德觀 陳瑞麟的批判: 1.模糊焦點:很容易讓人把注意力轉到人際應對的 涵養和態度,卻忘了在公共領域中,實際上應該 做什麼(應為)的對錯評價。 2.不同詮釋與應用:對於相同行為,根據同一套儒 家傳統文本可能產生許多不同、甚至衝突對立的 評價。

22 五、「傳統」概念的再反思 文獻中所謂的「傳統」多指稱中國文化,「現代」則指稱來自西方的民主制度、科學技術和生活方式。
台灣的文化傳統一定是中國文化嗎?一定是儒家 傳統嗎? 台灣社會具多元文化性格。 文化持續在變動,所以「傳統」這個概念的內容 也不斷在變動,沒有固定內容。

23 五、「傳統」概念的再反思 傳統:一個文化所累積的習俗、思想、器物、生活方式、行為規範,而且持續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繼承,就是傳統。
討論「傳統文化」也涉及「應為」問題:我們應 該對台灣的文化傳統採取什麼態度和行為? 應該接受中國文化作為台灣文化的唯一傳統? 應該塑造新的、多元的台灣文化傳統,中國文化只 是其中一部分?

24 五、「傳統」概念的再反思 倡議高中生必選四書者的思路和推論: (1)傳統是現代的根源 (2)它們對於現代的生活是重要的
(3)我們的下一代有必要認識傳統 (4)我們的傳統就是中國儒家傳統 (5)它的經典就是四書 (6)因此,有必要讓下一代讀四書。 反對必選四書的學者懷疑的是(4)的真實性。

25 六、現代社會的應為觀 (一)對語詞的反思: 使用「應為」這個語詞來表達「應該」之意涵。 應為:就是應該、正確的行為。
「應為」不像「道德」容易把思路導向個人的修 養或涵養上(德),也不像「倫理」容易侷限在 人際之間(人倫)。 我們的行為不管涉及到個人、他人、社會、文化 、動物、自然環境、過去、未來,都有其「應為 」(或規範)需要探討。

26 六、現代社會的應為觀 我們必須反思用來作思考的語言本身──這是「道德推理」的一部分。
思考:「道德」與「倫理」是傳統用來描述「應 為」的語詞,它們是否會阻礙我們在現代社會中 對於「應為」的思考與推理?

27 六、現代社會的應為觀 (二)什麼是現代公民所「應為」?
反對「四書」必選和支持陳為廷言行的學者主張,公民應具備批判思考能力、關懷公共事務、追求正義、為弱勢者發言、挑戰當權者。 1.以批判性的態度關心和參與公共事務。 質疑:學生就該好好讀書,搞學運不務正業? 2.追求社會正義、為弱勢者發言。 質疑:社會正義關我什麼事?為什麼應該關懷弱勢族群? 你同意這樣的質疑嗎?你要如何回應?

28 七、「禮貌」概念的再反思 蓋茲會朴槿惠 手插口袋被罵翻:
微軟創辦人蓋茲廿二日在南韓總統府青瓦台與南韓總 統朴槿惠握手時,左手插在褲袋裡,不拘小節的作風 讓部分南韓媒體譁然。 …… 南韓中央日報的照片圖 說寫著:「是文化差異,還是無禮舉動?」東亞日報 也問:「無禮地握手?隨興地握手?」南韓深受儒家 思想影響,社會等級分明,相當重視禮節,對於蔑視 國家尊嚴的舉動特別敏感。南韓總統府青瓦台對此事 不予置評,但相關討論塞爆社群網路。 [聯合報 ]

29 七、「禮貌」概念的再反思 (一)Karen Stohr論禮貌:
現代人認為很多傳統禮貌和禮儀已過時,更有些 學者喜歡把禮貌解構為統治者的階級迫壓工具。 Stohr主張,禮貌是道德的表達。 康德(Immanuel Kant)的道德觀強調對人的尊重, 這解釋了為什麼要說「謝謝」是禮貌,因為這表 示你沒有把別人當成只是工具。 休謨(David Hume)認為禮貌規則只是約定俗成的 形式,用來表達自身的良好品德。

30 七、「禮貌」概念的再反思 禮貌的規則必須具實用性,會隨著時代而轉變。
有些人批評禮貌很虛偽,例如面對不喜歡的人也 要打招呼微笑,收到不喜歡的禮物也要說很高興 、謝謝。 Stohr同意這些禮貌是一種表演,這種禮貌台前的 形像,讓陌生人之間留有一點距離,讓人保持自 尊和互相尊敬。 參考〈哲子戲 Philosophist’s Camp〉

31 七、「禮貌」概念的再反思 (二)什麼時候「應該沒禮貌」? 為了「禮」只好放棄「理」? 有「理」就不必在乎「禮」? 思考:
1.行動者的訴求是什麼?想要達成什麼目標? 2.採取這樣的態度或作法是否有利於達成訴求? 該如何權衡「理」與「禮」,需要亞理斯多德 (Aristotle)所說的「實用智慧」。

32 反思與討論 劉政鴻被鞋K 陳為廷:我丟的 請問:陳為廷「丟鞋」的行為適當嗎?為什麼?
竹南大埔張藥房老闆張森文昨天失蹤後被發現陳屍在 距住處不遠的大埔橋下溝渠,劉政鴻昨晚聞訊,前往 張家要慰問家屬,卻遭張家關下鐵門拒絕,反拆大埔 民眾擋在門口,嗆聲「殺人兇手」,還有人丟出1隻 黑色球鞋,直接擊中劉政鴻頭部。捍衛苗栗青年聯盟 成員陳為廷今天出面坦承「鞋是我丟的」,指出實在 因難忍憤怒才會有此舉動。…… [中央社 ] 請問:陳為廷「丟鞋」的行為適當嗎?為什麼?

33 反思與討論 丟《被出賣的台灣》 學生:回應馬的統一說 請問:朝總統「丟書」可以嗎?為什麼?
總統馬英九今(26)晚出席典華飯店國際歡迎晚宴時 ,被基進側翼競選辦公室主任、中山社會系大一學生 顏銘緯丟書擦到身體。顏銘緯表示,他知道馬英九要 來之後,臨時去買了一本《被出賣的台灣》並丟向馬 ,他這麼做要回應馬英九接受德媒採訪時說台灣要和 中國統一。對於總統府事後表示譴責暴力,顏也反批 「中國國民黨跟馬英九才是台灣最大的暴力的根源」 。 …… [新頭殼 ] 請問:朝總統「丟書」可以嗎?為什麼?

34 補充資料 (一)反媒體壟斷運動: I DONT WANT WANT 拒絕媒體酷斯拉 !Why? 12個Q & A
拒絕媒體酷斯拉 !Why? 12個Q & A

35 補充資料 (二)大埔事件: 苗栗大埔事件/優良農民為何淪為「釘子戶」?(天下雜誌 451期) 公義路上尋公義(公視 獨立特派員258集)
公義路上尋公義(公視 獨立特派員258集)

36 參考書籍與網路資源 陳瑞麟,〈傳統文化與道德思考〉,《道德推理》,東吳大學哲學系 彙編,2014。
Karen Stohr, On Manners, New York: Routledge, 〈哲子戲 Philosophist’s Camp〉,網址: karen-stohr/


Download ppt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http://myweb.scu.edu.tw/~tsemeiwu 第三週 傳統文化與道德思考: 承襲的文化與社會倫理促進還是阻礙了道德思考能力的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