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言语与吞咽障碍治疗 心理与认知康复 康复辅具 注射治疗
第一节 物 理 治 疗
物理治疗 物理因子 改善躯体功能 手法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 physical modality therapy 功能训练 物理因子 改善躯体功能 手法治疗 运动治疗 movement therapy 物理因子治疗 physical modality therapy 手法治疗 manipulation therapy 物理因子:声、光、电、磁、力、热、冷 特点:无创、无痛苦、舒适,一般无不良反应,无毒副作用, 疗效显著,设备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便于设置,易接受。
分 类 运动治疗(movement therapy) 关节活动技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 肌力训练技术 分 类 运动治疗(movement therapy) 关节活动技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 肌力训练技术 神经发育疗法 运动再学习疗法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physical modality therapy) 电疗法 光疗法 超声波疗法 磁疗法 水疗法 石蜡疗法 冷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 压力疗法 手法治疗(manipulation therapy) 西方关节松动术 传统手法治疗 推拿按摩
一、运动疗法 一、运动治疗 生理作用 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 以功能训练为主要手段,应用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原理,以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手法和器械为载体的治疗方法。 生理作用 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 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 减轻异常组织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 改善关节活动度 放松肌肉 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止痛
常用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技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 肌力训练技术 神经发育疗法 呼吸训练技术 体位转换训练技术 步行训练技术 医疗体操 协调性训练技术 平衡能力训练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治疗作用 关节活动受限原因 类型 运动功能恢复的前提和关键 恢复肌力、耐力、协调性、平衡等运动要素的基础 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训练、使用各种矫形器、假肢、轮椅的必需条件 关节活动受限原因 关节部位发生病变、损伤 长期卧床或长期制定 皮肤瘢痕挛缩 肌肉痉挛 骨性强直及骨质增生 类型 主动运动 主动助力运动 被动运动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膝关节ROM 上肢ROM 持续被动训练 滑轮训练
上肢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AROM-肘关节屈曲 AROM-肩关节屈曲 肩关节水平外展内收 AROM-肩关节外展
下肢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髋关节屈曲 髋关节伸展 膝关节屈曲 膝关节伸展
足背屈趾屈 足趾肌训练 髋内外旋 下肢屈曲伸展
软组织牵伸技术 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 目的 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 降低肌张力 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 预防或降低躯体的肌肉、肌腱损伤 治疗作用 软组织挛缩 粘连或瘢痕所致肌肉 结缔组织缩短 关节活动范围降低
牵伸方式 ①手法牵伸 ②机械装置被动牵伸 ③自我牵伸 手法牵伸 腓肠肌伸张运动 股直肌伸张运动 阔筋膜张肌伸展运动
注意事项 牵伸前评估 体位 牵伸力量的方向 避免过度牵伸长期制动或不活动的组织、肌肉 某些情况下牵伸应慎重:参与关节稳定性或肌肉功能活动作用 禁忌症 炎症急性期 新近发生骨折、肌肉韧带损伤 组织内血肿或其他创伤 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 剧痛 严重骨质疏松症
肌力训练 徒手肌力训练 器械抗阻肌力训练 半助力抗阻肌力训练
平衡训练 自动动态 他动动态平衡 动作中平衡 定义—平衡是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 分类—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机制— 视觉系统 躯体感觉 前庭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控制 自动动态 他动动态平衡 动作中平衡
平衡训练要点 放松、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 训练必须由易到难,注意保护,并逐步减少保护 训练时所取的体位应由最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 身体的重心由低到高 由睁眼训练过渡到闭眼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 膝手位 跪位 端坐位 步行前迈步训练
动态平衡训练仪
体位转换训练 方法 训练要点 翻身训练 卧位的翻身训练(仰卧位与侧卧位的相互转换) 卧位到坐位的转换 坐位到立位的转换 每次训练时仅给予最小辅助;并依次减少辅助量 向患者分步解释动作顺序及要求 翻身训练
步行训练 对象--因伤病损害而造成步行障碍者 要点 训练准备 步行基本动作训练 提供必要保护,以免跌倒 掌握训练时机 凡病人能完成的动作,应鼓励患者自己完成,不要辅助过多
神经发育疗法 传统疗法 现代疗法 运动再学习疗法 Bobath技术 Brunnstrom技术 Rood技术 PNF技术 假想运动疗法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恢复模式图 脑卒中 “代偿” 运动功能降低或缺失 患者期望运动 (废用综合症) (误用综合症) 通过治疗引发肌肉 活动及训练运动控制 肌肉和神经元 继发改变—— 挛缩、萎缩及 其他废用改变 痉挛 创造环境,激励学习 “代偿” 陷入无效的、刻 板的协同运动 恢复有效的 各种活动
运动再学习疗法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是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脑损伤后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依据 主张通过多种反馈(视、听、皮肤、体位、手的引导)强化训练效果,强调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 塑形技术 使用能力↑ 行为技术 限制技术
www.pptcn.com
运动处方 对准备接受运动治疗或参加运动锻炼的患者,由专科医生通过必要的临床检查和功能评定后,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和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选择一定的运动治疗项目,规定适宜的运动量,并注明注意事项。即根据个体病变性质、程度、体能等,将运动方式、持续时间、频度和进展速度以处方形式确定下来。 包括运动治疗项目、运动治疗量以及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3方面内容。
(一)运动治疗项目 耐力性项目—健身、改善心脏和代谢功能,防止冠心 力量性项目—训练肌肉力量和消除局部脂肪 放松性项目—放松肌肉和调节神经 病、糖尿病、肥胖等 力量性项目—训练肌肉力量和消除局部脂肪 放松性项目—放松肌肉和调节神经 矫正性项目—纠正躯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
(二)运动治疗量 治疗强度 心率 机体耗氧量 代谢当量 主观感觉 治疗频率 治疗时间
靶心率 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 (0.6~0.8)+安静心率 或靶心率=170—年龄 极量(最大)心率=210—年龄 运动治疗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心率和应该达到的适宜心率 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 (0.6~0.8)+安静心率 或靶心率=170—年龄 极量(最大)心率=210—年龄 亚极量心率=195—年龄
机体耗氧量 运动时耗氧量占机体最大耗氧量的百分数(%VO2max)表示 最大耗氧量40%-60%
代谢当量(MET) 能量消耗指标 1MET=3.5ml耗氧量/公斤/分钟
主观感觉 患者对运动治疗量的反映 感觉舒适或稍有气喘,呼吸节律不紊乱
治疗频度 每周参与或接受治疗的次数 1次/日或1次/隔日
治疗时间 与治疗强度有关 一般分为准备、练习、结束
注意事项 适应症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个体化:年龄 性别 体能 疾病性质及程度 及时调整
运动处方举例 运动的方式:有氧运动 运动强度:以心率(靶心率)表示 运动持续时间:20~30分 运动频度:3~7次/周
二、物理因子治疗 电疗法 光疗法 超声波疗法 磁疗法 石蜡疗法 冷疗法 压力疗法 水疗法
电疗法 直流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0~1000Hz) 中频电疗法(1000Hz~100kHz) 高频电疗法(100kHz~300GHz)
低频电疗法 频率 0~1000Hz 分类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电体操疗法、间动电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脊髓电刺激疗法、微电流疗法、高压脉冲电疗法、超低频电疗法等 治疗作用 镇痛 增强肌力 功能训练与重建 促进伤口和骨质愈合
低频脉冲电疗法 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NES FES TENS 波 形 三角波 方形脉冲 不对称方波 脉 10-600ms <1ms 40-500s 宽 or 0.2-0.5ms 0.3-0.6ms 频 率 <2Hz 30-100Hz <150Hz 生 ①刺激运动神经肌肉收缩 电刺激即时效应动作替代 ①镇痛 理 ②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 ②增加血液循环 作 ③防止肌肉萎缩 ③加速骨折愈合 用 ④松弛痉挛肌 ④加速慢性溃疡愈合 ⑤提高平滑肌张力 ⑤降低肌张力 适 下运动神经元失神经支配肌肉 足下垂 急慢性疼痛 应 失用性肌萎缩 步行障碍 骨折后骨连接不良 症 习惯性便秘 手功能障碍 慢性溃疡 宫缩无力 二便障碍 中枢性感觉运动障碍 中枢性呼吸肌麻痹 禁 痉挛性瘫痪 心脏起搏器者 心脏起搏器者 忌 意识不清 颈动脉窦 症 肢体挛缩畸形 孕妇下腹腰骶部/头颈/体腔内 骨折未愈 意识不清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神经应激性不正常
FES常用治疗技术 垂足刺激器 下肢刺激器 患侧上肢刺激器 横膈膜起搏器(diaphragmpacing) 尿失禁治疗仪 吞咽障碍治疗仪VitalStimtherapy 吞咽言语诊治仪Vocastim-Master
中频电疗法 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电流频率 1-100KHz 特点 无电解作用 作用较深 对N-M组织有兴奋作用 对感觉刺激小 治疗作用 镇痛 ; 促进血液循环 ; 兴奋骨骼肌 低频调制的中频,兼有低频和中频作用
中频电疗法 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音频 干扰电 调制中频 波形、频率 正弦波,2000Hz 正弦波,4000100Hz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 调制 无 正弦波,100Hz 1-150 Hz 调制方式 无 体内干扰型“内生电流” 正弦调制低频/脉冲调制中频 电极数 2 4 2 治疗作用 改善血循 消炎止痛 镇痛 软化疤痕 改善血循 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松解粘连 促进骨质愈合 提高骨骼肌力和平滑肌张力 调节自主神经 适应症 瘢痕,组织粘连 扭挫伤,肌肉紧张 颈肩腰腿痛 注射后硬结等 骨折后等 失用性肌萎缩/周围神经病/瘢痕/粘连 胃肠张力低/溃疡病/尿路结石 /弛缓性便秘 /术后肠麻痹/尿潴留
禁忌症 恶性肿瘤 心脏起搏器 急性炎症 局部金属异物 出血倾向 心区 孕妇下腰骶部 不能耐受者
高频电疗法 high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电流频率 >100KHz 波长 3000m-1mm 短波 (shortwave ) 波长100~10m 频率3~30MHz 超短波 (ultrashortwave) 波长10~1m 频率30 ~ 300MHz 微波 (microwave) 波长1m-1mm 频率300~300000MHz 特点: 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内生热作用 治疗时电极可离开皮肤 无电解作用 治疗作用: 热效应:镇痛,消炎,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活性 非热效应:抗感染性炎症、调节神经兴奋性 促进神经生长、上皮和结缔组织增生
高频电疗法 high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短波 超短波 微波 波长 100-10m 10-1m 1m-1mm 频率 3-30MHz 30-300MHz 300-300 000MHz 电力线 较深透均匀 深透均匀 较浅,局限 非热作用 较明显 明显 明显 适应症 慢性/亚急性 急性/亚急性 急性/慢性 特点 温热效应明显 急慢性感染性 大剂量影响生长中骨组 解痉镇痛明显 炎症首选,促进 织,骨骺有破坏 结缔组织增生
治疗剂量 温热感程度分为四级; 无热量(I级剂量):无温热感 微热量(Ⅱ级剂量):有刚能感觉的温感 温热量(Ⅲ级剂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 热量(1V级剂量):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
治疗方法 对置或并置法 急性期采用无热量,5 ~ 10分钟,1~2次/日,5~10次 亚急性期采用微热量,10~15分钟,1次/日,10~15次 慢性伤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采用温热量,10~20分钟,每日1次,15~20次 恶性肿瘤采用热量,40-60分钟,1~2次/周,6~15次;与放疗、化疗同步进行。
临床应用 ①适应症 软组织、五官、胸腹盆腔器官的炎症感染,关节炎、扭挫伤、骨折愈合迟缓、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神经炎、神经痛、脊髓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 短波、超短波高热疗法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治疗皮肤癌、乳癌、淋巴结转移癌、恶性淋巴瘤、宫颈癌、膀胱癌、直肠癌、食管癌、肺癌、腹腔转移癌、骨肿瘤等。 ②禁忌症 恶性肿瘤(高热疗法时例外),活动性结核,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置有心脏起搏器,心肺功能不全,颅内压增高,青光眼、妊娠。 ③注意事项 眼的晶状体、睾丸、小儿骨骺部位对热敏感,过热可引起损伤,故不宜采用大剂量治疗。 皮肤感觉障碍及血液循环障碍部位进行温热治疗易致热灼伤,故宜慎用较大剂量治疗。
电离子移动、电解、作用于神经、血管、肌肉 低中高频生物物理特征比较 低频 中频 高频 对神经肌肉的兴奋能力 每一周期均有可能引起一次兴奋 必需综合多个周期才能引起一次兴奋 (-) 热效应 有、且多明显 电解作用 明显 多无 组织对电流的阻力 大 中 小 电极能否离开皮肤 不能 能 生物物理作用 电离子移动、电解、作用于神经、血管、肌肉 作用于神经、血管、肌肉 热、震荡(热和非热效应)
光疗法 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phototherapy) 红外线 蓝紫光 紫外线 激光 波 近红外/远红外/频谱 长波/中波/短波 氦氖激光/半导体激光 /YAG激光、二氧化碳激光 长 1.5-1000um 400-760nm 400nm-180nm 治 温热效应 光化学作用 杀菌/消炎/提高免疫 热效应 疗 镇痛 镇痛 机械效应 作 解痉 脱敏/光敏反应 光化学效应 用 加速组织再生 电磁效应 促进VD生成 适 软组织扭伤恢复期 小儿黄疸 表浅化脓性炎症/腔道感染 皮肤皮下组织炎症 应 伤口愈合延迟 伤口/皮下瘀斑 伤口愈合不良 症 慢性溃疡/压疮/冻伤 佝偻病/骨质疏松 慢性溃疡/窦道/口腔溃疡 肌痉挛 免疫功能低下/银屑病/白癜风 面肌痉挛 关节炎/神经痛 急性关节痛/坐骨神经痛/ 过敏性鼻炎/耳软骨膜炎 急性关节炎/急性支气管炎 带状疱疹/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炎/支气管哮喘 肌纤维组织炎/关节炎/神经痛 /外阴白色病变/女阴瘙痒
禁忌症 红外线 紫外线 激光 恶性肿瘤 心肝肾功能衰竭 恶性肿瘤 急性化脓性炎症 日光性皮炎 活动性出血 高热 急性湿疹 皮肤结核 红外线 紫外线 激光 恶性肿瘤 心肝肾功能衰竭 恶性肿瘤 高热 急性湿疹 皮肤结核 急性化脓性炎症 日光性皮炎 活动性出血 急性扭伤早期 光敏性疾病 出血倾向 应用光敏药物 活动性结核 红斑狼疮 局部感觉/循环障碍 出血倾向 活动性结核
红斑概念 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或黏膜后2~6小时,局部出现界限清楚的红斑,红斑持续时间10余小时至数日,局部可有皮肤脱屑或色素沉着,红斑反应强度、持续时间与照射剂量有关。 紫外线红斑的性质属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反应,其发生机制与神经体液因素有关。
紫外线生物剂量 一个生物剂量即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dose,MED)— 指紫外线灯管在一定距离(50cm或30cm)垂直照射下引起机体最弱红斑反应(阈红斑反应)所需的照射时间。 红斑反应程度影响因素:年龄、肤色、部位、皮肤经常受日光照射的情况,是否过敏体质、用药情况、是否用局部温热治疗等。 黏膜无角质层与棘细胞层,故在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扩张血管物质少,又因黏膜的血液循环丰富,扩张血管物质易消散,所以黏膜出现红斑快、消失快。
治疗技术 光源 高压水银石英灯(氩水银石英灯) 照射技术 低压水银石英灯 冷光石英灯 照射技术 ①红斑量照射法:按不同治疗目的采用不同强度的红斑量开始照射,以后根据皮肤反应和病情适当增加剂量(增加30%~50%),以达到经常保持红斑反应为目的。 ②无红斑量照射法:用亚红斑量开始照射,如1/8~1/2生物剂量开始,隔次或隔2次增加1/4~1/2生物剂量,达3~5生物剂量为止,多用于全身照射,按照患者病变和体质可采用基本进度、缓慢进度和加速进度。
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以上的声波 特点 机械作用: 人体组织在行波、驻波中获得能量 机械弹性振荡波 特点 机械作用: 人体组织在行波、驻波中获得能量 质点受到压缩力和伸张力,发生不同速度的运动,相互间产生摩擦力,对细胞产生细微的按摩 温热效应 促进生物化学效应:加速或抑制化学反应 使高分子化合物聚合或解聚 治疗作用 镇痛,解痉 软化和消除瘢痕,松解组织粘连 改善血循 消除水肿,血肿、注射后硬结 小剂量促进骨痂生长/ 较大剂量刺激骨膜 对内脏器官作用:中小剂量刺激胃肠蠕动和分泌;冠脉扩张
治疗技术 接触法 固定法 0.1-0.5 w/cm2 移动法 0.5-2.0 w/cm2 间接法 水下法 超声药物导入 超声雾化吸入
临床应用 (1)适应症 软组织损伤/皮肤皮下粘连/关节纤维性挛缩/注射后硬结/血肿机化/狭窄性腱鞘炎/瘢痕增生/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骨折后连接不良/慢性溃疡/压疮/坐骨神经痛等。 超声波药物透人适用于皮肤癌、乳癌等表浅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等。 (2)禁忌证 恶性肿瘤(超声波抗癌药物透人时例外)/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孕妇腰腹部/小儿骨骺部。 眼与睾丸部慎用超声波疗法。
磁疗法 作用机制: 1)磁场对神经和经络穴位的刺激:磁场可以通过对神经的刺激反射作用于全身,或作用于人体一定的穴位出现类似针刺穴位样的感传效应。 2)产生感生微电流:磁场作用于人体时可以改变人体生物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并可感应产生微弱的涡电流,影响体内电子运动的方向和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浓度和运动速度,改变细胞膜电位,影响神经的兴奋性。 3)对体液的影响:磁场可以改善血流,促进致痛物质的迅速清除,激活内分泌素、微量元素的作用。磁场的方向还可以影响体内类脂质、肌浆球蛋白、线粒体等大分子的取向而影响酶的活性和生物化学反应。磁场还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 4)对生物膜的影响:磁场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生物化学过程,影响膜受体和膜蛋白分子的取向。
治疗作用 镇痛 消肿 消炎 镇静 降压 软化瘢痕与松解粘连 促进骨痂生长 治疗良性肿瘤
临床应用 (1)适应证:软组织扭挫伤,血肿,注射后硬结,浅表性毛细血管瘤,乳腺小叶增生,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关节炎,肌筋膜炎,肱骨外上髁炎,肩关节周围炎,肋软骨炎,颞颔关节功能紊乱,单纯性腹泻,婴儿腹泻,神经衰弱等。 (2)禁忌证:高热、出血倾向、孕妇、心力衰竭、极度虚弱、皮肤溃疡、恶性肿瘤晚期、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3)不良反应:少数患者进行磁疗后可出现恶心、头昏、无力、失眠、心悸、血压波动等反应,停止治疗后即可消失。
水疗法 hydrotherapy 治疗作用 种类 禁忌证 冲浴、擦浴、浸浴、淋浴、气泡浴; 药物浴、湿包裹、蒸汽浴、漩涡浴、蝶形槽浴; 温度:温热作用 40 ± 2C° 静压:机械作用 浮力:减重运动 步行训练 抗阻运动 平衡训练 协调训练 化学作用 种类 冲浴、擦浴、浸浴、淋浴、气泡浴; 药物浴、湿包裹、蒸汽浴、漩涡浴、蝶形槽浴; 步行浴、水中运动等。 禁忌证 精神意识紊乱或失定向力,恐水症,传染病,呼吸道感染,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出血性疾病、发热,心脏功能不全,炎症感染,皮肤破溃,妊娠,月经期,大小便失禁,过度疲劳等。
石蜡疗法 治疗作用 温热 机械 润滑 适应症 软组织扭挫伤恢复期,肌纤维组织炎,慢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术后外伤后浸润、粘连、增生,坐骨神经痛,皮肤护理等。 禁忌症 恶性肿瘤,高热,急性炎症,急性损伤,皮肤感染,结核,出血倾向,开放性伤口。 注意事项 1)慎用于皮肤感觉障碍或血液循环障碍者及老人、儿童。 2)石蜡使用后应注意清除蜡块表面的汗水、毛发等杂物,清洁质纯。定时加新蜡,使石蜡保持清洁、质纯。
冷疗法 治疗作用 适应症 禁忌症 冷疗法(coldtherapy) --0℃以上的低温治疗方法 冷冻疗法(cryotherapy) --0℃以下的低温治疗方法 治疗作用 (1) 小血管收缩,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速度降低,组织温度下降,施冷超过1-5分钟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继发性血管扩张反应,但过长时间冷作用则使血流淤滞,皮肤发绀。 (2)降低感觉神经尤其是传导痛觉的细纤维的传导速度,痛阈提高,断痛觉冲动的传导而减轻疼痛。 (3)瞬时的冷刺激肌张力与肌力下降,肌痉挛缓解。多用于肢体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的辅助治疗。 (4)组织温度下降,组织代谢率下降,耗氧减少,有利于控制急性炎症,减轻水肿。 适应症 高热,中暑,软组织急性扭挫伤早期,肌肉痉挛,关节炎急性期,骨关节术后肿痛,软组织急性感染早期,皮下出血,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禁忌症 动脉硬化,血管栓塞,雷诺病,红斑狼疮,高血压,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致冷血红蛋白尿,对冷过敏,恶病质。 冷疗法慎用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者。
压力疗法 4 治疗作用 促进织间液向静脉和淋巴管回流 限制组织肿胀、增生、变形 适应症 改善外形 隔热、保温、提高组织温度 肢体压力疗法 静脉性水肿 淋巴性水肿 慢性溃疡 局部压力疗法 肥厚性瘢痕 肢体局部水 压力绷带 压力套 压力衣 禁忌症 急性软组织或骨关节感染 急性静脉炎 急性淋巴管炎 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 严重动脉循环障碍 肺水肿 心力衰竭 恶性肿瘤 骨折未愈 急性创伤
三、手法治疗 分类 手法按摩 西方关节松动术 传统手法治疗 器械按摩 自我按摩 治疗作用 调节神经 促进体液循环 改善关节功能 松解软组织粘连 消除疲劳 增强体质 心理效应
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治疗作用 缓解疼痛 力学作用 神经作用 改善ROM Ⅲ、Ⅳ级 增加本体反馈 关节的静止位置 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关节运动方向 肌肉张力及其变化 适应证 任何因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和痉挛 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功能性关节制动 禁忌证 关节活动过度 关节肿胀 关节炎症 恶性疾病 骨折未愈
手法等级 Ⅰ级:关节内可动度的起始部小幅度 Ⅱ级:大幅度 Ⅲ级:大幅度至终点 Ⅳ级:小幅度至终点 疼痛引起的ROM受限 关节疼痛伴僵硬 周围组织粘连挛缩 (Ⅲ、Ⅳ级要能感觉到关 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